分享

【语文渡渡】

 语文渡渡李亚平 2023-08-31 发布于山东

那些课文的写作背景

(李亚平)

课文《致橡树》的写作背景:
 
1979年,舒婷在厦门灯泡厂当电焊工;4月份,她发表了《致橡树》。
1993年第七期《中学语文教学》“作家谈课文”栏目中舒婷文章中的一个片段是这样写道:
我还记得那几天我上夜班时魂不守舍,节拍已流水起伏,却瞬间消逝,把握不定;声韵已明灭如深草飘萤,闪闪烁烁,未落地已铿锵为链上的珠玑;一不留神,锡汗顺指缝滑下,烫起大大小小的血泡。我突然按捺不住,扔下焊条,奔到车间外空地上,仰望星空,热泪满眼。一首诗呱呱落地,我取名为“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诗之之后,我因心动过速请病假两天。
这首诗无论主题、情感、意象还表现手法均称得上现代诗中的佼佼者。我们可以从背景的角度来分析四个方面的成因。
 
课文《岳阳楼记》的写作背景:
一位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印发了下列资料阅读:《范仲淹的生平与评价》《范仲淹、滕子京、胡瑗与泰州的故事》以及滕子京的《与范经略求记书》、欧阳修的《堰虹堤记》和尹洙的《岳州学宫记》等,引导学生走进范仲淹的个人生活和精神世界,对他的精神品质——心忧天下不以己悲,不以物喜,直道而行——有一个较为深刻的理解与认识。
 
公元1023——1031年,范仲淹、滕子京、胡瑗等正好都在泰州一带。当时,滕子京特地在州署内建了一堂,名曰“文会堂”,“以文会友”之义。为了表示祝贺,范仲淹做五言诗《书海陵滕从事文会堂》,共22句,其中“君子不独乐”一句,显现了他“与人共乐”“与民同乐”“乐以天下”等思想的萌芽。之后的岁月里,范仲淹一直秉承这样的信念:以国事为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1045年,滕子京向范仲淹求写《岳阳楼记》时,曾在《与范公略求记书》中写了这样几句:“古今诸公于篇咏外,率无文字称记。所谓岳阳楼者,徒见夫屹然而踞,岈然而负,轩然而竦,伛然而顾,曾不异人具肢体而精神未见也,宁堪久矣?”精神指的就是“古仁人之心”——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由此可见,滕子京的书信给了范仲淹写作的启发:记物为次,写出精神为要。
 
课文《纪念白求恩》的写作背景:
 
1938年,徐州会战、武汉会战失利,蒋介石下令炸花园口黄河大堤阻挡日军淹死百姓89万人。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日。中华民族陷入水深火热的危机中。世界范围内法西斯势力更是嚣张。白求恩大夫不远万里来到中国。1939年,正在中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抗战之际,国民党挟英美发起反共浪潮;毛主席应约为一本白求恩纪念册撰文。纪念册的读者为当时在延安的共产党员中高层干部。这是这个背景特征,决定了课文的夹叙夹议,因为许多人对白求恩还不够熟悉,所以开头简要叙述白求恩的事迹,又因为党的中高层干部文化水平较高,所以文中大量使用了典雅的书面语。又因为有些人对抗战失去信心,所以,文中反复在用共产主义信仰激励共产党员中信心动摇的中高层领导们,用白求恩精神激励艰难抗战的全体中国人。
 
这些背景因素可以作为课堂教学的助推剂。
 
(内容摘选自《语文教学通讯》2021年第一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