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越窑“秘色瓷”成名中的茶文化元素

 睫毛上的风尘 2023-09-01 发布于北京
摘要:“秘色瓷是越窑在唐代生产的精品,而茶具是早期”“秘色瓷”的典型产品。在“秘色瓷”的成名过程中,自唐代起兴起的越地茶文化对其作用很大。本文着重对越窑“秘色瓷”成名中的茶文化元素进行了分析。

饮茶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唐代前后人们制茶、饮茶的方法有了质的不同。唐人用煎茶法替代之前的煮茶法制茶,使得唐人饮茶增添了文化的属性。唐代上至皇室贵族,下到普通百姓都盛行品茗风俗,饮茶方式也从“大众饮茶”变成“精英品茗”。受“乘热连饮”的喝茶习俗影响, 品茗者十分注重茶具的形态、色泽和装饰,而越瓷价廉物美、质地稳定、制作方便,一度成为品茗者的首选茶具。从存世各代越瓷和越窑遗址发掘来看,越窑在唐代中后期烧制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前工艺的新产品,这类产品色泽青滢、质地坚硬、胎壁轻巧,被后人称作“秘色瓷”。《茶经》记载:“碗,越州上,……瓯,越州也, 越瓯上。”越窑秘色茶具是当时公认的上等茶具。那么,唐代越窑为什么会不惜成本去研发“秘色”越瓷新产品?迎合茶文化对茶具的需要是重要原因。茶文化融合了佛教、道教、儒学和当地原始宗教思想,通过对越瓷茶具的造型、色泽和装饰的文化渗透,可以提升其品质,促使“秘色瓷”品牌的形成。


一、“秘色瓷”反映了“人地自然”、“乐天知命”的道家思想

茶采自植物,瓷源于泥土,两者都有共同的自然属性,用越瓷茶具品茗,符合道家注重精神和物质相包容的“人地合一”思想。

茶具之质地有利于反映自然之本质。中唐起越窑生产的“秘色瓷”茶具,强调人、茶、瓷三者的融合,茶具之色泽有利于衬托茶水的颜色。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把“秘色瓷”器面之色称作“千峰翠色”,就是肉眼看到的南方自然山水之色调,品茗者端起茶具平视器壁,透过茶水直接面对的是远近不一的层层山峦。“秘色瓷”器面最大的特点是青釉下有极细微的莫来石晶体和石英晶体颗粒,这些颗粒会对可见光产生漫反射,这就是陆羽笔下“类冰”、“类玉”的“秘色瓷”质地效果。用这种质地的茶具装盛茶水,茶具器面并非只对茶色产生简单的反射, 而且会对投射到茶水中的自然景物形成亚光反射, 也就是朦胧效果。品茗者透过茶色往下看,犹如空中俯瞰大地,有一种看到万物蓬勃生长的厚重感。
图片
唐 五瓣葵口圈足秘色瓷碗唐  法门寺博物馆藏
茶具的组合有利于形成生态之美感。唐代后期,“造”茶、烹茶、品茶有了组合茶具。《茶经》记载,唐人用金属铸造三足鼎“风炉”煮茶,从鼎的造型、铭文来看,茶事体现了天地“五行”“八卦” 思想;当时越窑为品茗者研制出“秘色瓷”茶盏,品茗者往往三五成群,环绕“风炉”而坐,闻茶香、观沫饽、赏雾景、吟诗文,品茗过程实现了人体五官互动,既是一种艺术享受,又能体会到坐在室内却似置身于自然生态的感受,是文人创作最佳的环境选择。
茶具的使用可领悟人生真谛。越窑所在地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有道家思想,并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如“太阴三岁处金则穰,三岁处水则毁,三岁处木则康,三岁处火则旱”。至六朝,越地道教一直兴盛,魏晋时嵇康、谢安、王羲之、支遁等一批名人曾来越地隐居,通过品“仙茗”、游山水、咏诗文,实现“无处世意”,“让自己在混浊的世事中清醒心灵,放牧灵魂,抛掉烦恼”。到了唐代,吴越一带的青山秀水、文化积淀吸引了大批文人前来考察,曹娥江成为“唐诗之路”的主轴线。据统计,到过“唐诗之路”的唐代诗人达 460 余人。以陆龟蒙、皮日休为代表的喜欢隐居生活、张扬个性自由的众多唐代诗人近距离考察越窑,亲身体验“造”茶、品茗过程,留下了许多赞美制瓷窑匠、 越瓷茶具和品茗生活的诗篇,他们神游在青山茶园间,迷恋越瓷、清泉、新茶的品茗生活,涤烦洗心,使自己徜徉在清雅简朴的自然环境中,返璞归真,向往不求志向、不为官禄的民间无为生活。在文人意识的引导下,越窑茶具从设计到制作都强化品茗者的需要, 使得 “造” 茶、品茗符合自然法则。

二、“秘色瓷”衬托了“仁义礼纲”、“中庸之道”的儒学思想

唐代,国泰民安,举国上下大兴儒学,在现实中形成了有秩序、懂法理、重情感、知尊贵、讲包容的社会。当品茗逐渐走进精英阶层的日常生活之后,“造”茶、制茶和品茶自然成为宣传儒学思想的理想阵地。越地集产茶、制瓷于一体,被唐代文人选择为创新茶文化的好地方。陆羽以诗人、茶人、瓷人的身份深入浙北、浙东地区,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制茶、制瓷工艺,写出茶文化巨著《茶经》,成为后来众多文人争相前往越地进行茶文化考察的重要原因。“秘色瓷” 是唐代越窑经过创新装烧方法而生产的精品,“秘色瓷”茶具渗透着茶文化的思想内涵, 成为唐代文人品茗、咏诗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茶具类型体现品茗者的尊贵差距。唐代秘色越瓷茶具中,碗、瓯为大类,盏虽属晚期产品,但无论造型,还是做工、装饰都比碗、瓯精致。徐夤《贡余秘色茶盏》 诗 “陶成先得贡吾君”,说明在唐代茶盏级别的“秘色瓷”不会流落民间,即使废品也尽数上缴集中销毁。唐代越窑遗址发掘中确实没有发现茶盏碎片遗存,除了窑匠外一般人是无法看到茶盏的尊容。一个最重要的证据是唐大中年间(847~859) 越窑已制作出茶盏,但唐中后期 391 首咏茶诗中却没有出现赞美茶盏的诗; 另据西安法门寺地宫发掘,出土的 13 件称作“瓷秘色”的青瓷,其色泽纯度、烧结强度、超大器型,均为存世唐代越瓷所罕见,甚至“远比普通宫廷用瓷要珍贵得多”。这说明在唐代,越窑秘色茶具阐述着上下有别的伦理规范。 
图片
五代 秘色瓷莲花碗 苏州博物馆藏
茶具色泽反映人世间的和谐思想。唐代“秘色瓷”茶具与以前越瓷的最大区别,是器面釉色变得青莹而均一,反映在装烧方式上就是采用匣钵窑具,由原始的裸烧法变成“蒸干”法,使得器物与窑炉烟火相隔离。 秘色越瓷为什么要追求“千峰翠色”?除了陆羽所谓的“青则益茶”之外, 更多体现的是南方人“和”的思想,实现由“天人合一”到“人地和谐”的思想提升。“和”是儒家文化的精髓,“天人合一”主张的是人与自然万物的和谐相处,反映在品茗过程中,即实现“天人合德”,让具有共同品茗爱好的人,都接受自然界的法则,茶“苦”却香,茶“涩”也甘,在品茗中领略自然之色、享受万物之赐、交流共性思想。
茶具造型强调社会上的包容观念。唐代的茶又称休闲饮料,品茗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止渴的生理需求,更是为了提升情趣,享受生活。作为品茗用的茶具,在造型设计上追求与自然相包容的思想。越地多水,从治水到用水,越人走过了漫长的地域开发过程。荷,多年生水生植物,生长于低洼积水的池塘、湖泊,在人多地少的越地,植荷是解决人地间矛盾的一种有效方法。荷花长于水中污泥,但出污泥而不染;茶为南方嘉木,叶嫩却可干制香茗。用荷花状茶具装盛茶水,寓意为物物包容,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即利用品茗活动建立互相理解的人际关系。
茶具装饰包含生活上的中庸之道。 越窑秘色茶具在制作中强调器型圆润,器面有棱。茶碗,唐代早期为敞(或直)口、弧(或直)腹,玉壁底碗;到晚期,为口作五块、腹压五棱, 有圈足外撇的盏碗,却“口唇不卷”,陆羽称作瓯。当完整盏托茶具出现后,托制作成荷叶形,盏呈荷花状,两者组合犹如池中一朵盛开的荷花,生动形象。儒家以茶励志,沟通人际关系,积极入世。茶具拟物造型, 反映出唐代民间自由、快乐的茶俗文化,体现儒家欢快的茶道精神,即为人不要斤斤计较,如茶具般口润腹圆,少制矛盾,和睦相处;做事要讲究原则,如茶具般花开腹压,有棱有样,刚柔并寓。

三、“秘色瓷”富含了“洁净感悟”、“”德俭从善的佛教思想

“禅茶一味”,指的是茶有醒脑、助神和清心之佛教“三德”,茶自然成为素食禁酒僧人通宵坐禅必备之饮品。越地佛教寺院均成为种茶、制茶、饮茶的重要场地。到了唐代,全国佛教兴盛,饮茶成为寺院一项制度。僧人皎然曰:“一饮涤昏寐, 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饮茶具有荡昏涤虑、明心见性、参禅悟道之功效。唐代文人向往“至静无求”、“虚中不留”的禅悦境界, 常常与寺院高僧一起品茗悟禅。越窑秘色茶盏作为品茗精品茶具,对品茗者思悟禅理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首先,秘色茶盏器型有助于人们理解佛教教义。尽管佛教自东汉就传入中国,东吴起在越地就兴建寺院,但因佛教源自国外,教义语句深奥, 即使到了唐代还是很难被广大百姓所真正理解。茶盏作为反映佛教文化的载体,在制作过程中窑匠会赋予其通俗化的元素。荷叶托盘莲花盏造型,其目的是使佛教教义形象化。莲花在佛教中常常用来象征和表达佛的教义和观念,佛经认为莲种植于水下淤泥之中, 莲花却出污泥而不染, 莲花形象上表达了由烦恼而至清净的境界,这也符合品茗者需要“涤虑荡昏”、“心无所累”,最终达到“品悟禅味”的目的。
其次,  秘色茶盏装饰可反映佛教的经典内容。越瓷非专用茶具盏碗自东晋时就已有生产, 但茶盏最早出土在唐大中(847~859)时期,至五代北宋初达到巅峰。在秘色茶盏生产的 200 年时间里,其盏、托组合装饰经过了一个自简单至复杂的变化过程。早期茶盏结构简单,以 1975 年宁波市和义路遗址唐大中二年纪年墓中出土茶盏为代表,盏托面有四卷,呈风卷荷叶状,盏碗(盅) 呈莲花,口宽大于壁高,外壁内压 5 条棱线,形成5 个花瓣造型,通体素面无其他花纹,表明早期窑匠在设计秘色茶盏时, 以方便品茗者端茶为主, 还没有渗透进太多佛教思想。唐末五代初,茶盏品种增多,盏托四周饰莲瓣纹,托台面饰莲子纹, 盏碗(盅)满釉,周身刻划莲花瓣纹,与盏托形成一个荷叶上长莲蓬、莲蓬上开莲花的整体。不可否认,窑匠在精心装饰秘色茶盏时已倾注了大量心血,佛教经典理论通过窑匠的理解,形象地再现在精制茶具之上,通过贡品的方式占据文化制高点,用文人传播的方式扩散到全国。佛教把经文称作“莲经”,包含有两重意义:莲花出污泥而不染,色泽圣洁无瑕,表示佛教超凡脱俗;莲花呈一茎一叶一花状自然生长,造型美观,象征佛学独到的“四谛”真理,具有劝解凡人从善、超度凡人脱苦成佛的能力。
图片
唐 葵口秘色瓷盘 法门寺博物馆藏
最后, 秘色茶盏组合渗透着文化交融思想。任何一种外来文化在发展过程中都会受到本土文化的影响,佛教也不例外。佛教在传播教义时往往会借助广大百姓所熟知的传统文化,越窑秘色瓷就是佛教与道教、儒学、当地原始宗教相融合共同发展的一个载体。越人自春秋战国时期起就有鼓励生育、多子多福的思想,茶盏上饰莲蓬、托台面饰莲子纹,是佛教与当地原始宗教融合发展的结果。晚唐始的墓葬中出现了饰莲瓣纹的碗、盏、粮罂等秘色越瓷组合,这里既有佛祖保佑的内容,也有道家的阴阳思想,还有儒家忠孝礼仪的规范,且三者都符合越人祖先崇拜的原始宗教思想。围着“风炉”制茶,三五人拿着莲花形茶盏品茗,眼前看到的是花口蒸汽缭绕,盏壁似荷花绽放,盏沿现嫩荷晨露的情景,是文人向往的清水雅香、江南晨雾、乾坤共盈的生活环境,自然给文人增添创作意境。
唐代茶文化的兴起与当时安定的社会发展环境有着密切的关联,儒、道、佛思想的融合成为茶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越窑为了迎合文人推崇的茶文化需要,不断创新装烧方法,生产出“秘色瓷”茶具,秘色茶具的优美造型、青莹色泽反过来又可提升品茗者的品茗情趣,从而进一步丰富了茶文化的内涵。
文章出处:《越窑“秘色瓷”成名中的茶文化元素》,《农业考古》2017年第2期,魏建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