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百年来一天寿 笔墨技法传一人 —— 潘门画派传承人李进潮

 欢 喜 2023-09-02 发布于上海

潘天寿作为20世纪坚持绘画民族特色的大家之一,不仅在创作上继承与发扬了传统美学的精髓,自铸伟格,创造了大量具有独特风格的纪念碑式作品,而且还在艺术思想上积极探索与研究,留下了极具学术价值的美学资源。艺术创真论是潘天寿美学思想的核心内涵,创作过程中“心物感合”的理论,是其对传统艺术精髓深入理解的结果。因此,潘天寿自信于区别于他者(西方)美学的民族美学,主张中西绘画要拉开距离,自信于吾国传统以“神意”为真之美学追求,应高于西方以“眼球”之基础的目见之真。

潘天寿对传统绘画中的“本源”境界有深入的领悟,在他看来,传统绘画中的真实标准论,与西方受“摹仿论”及科学理念影响下的“艺术真实论”有着很大的区别。吾国民族美学之真实,旨在通过形象的勾取,传达出整个宇宙中生生不息的本源境界,亦即张彦远所说的“以气韵求其画,则形似在其间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还提出:“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于用笔。”潘天寿敏锐而深刻地指出,张彦远实质上提出了“整体形神一致之表达,是由立意、形似、骨气三者,而归总于用笔之描摹”,并认为这“实为东方绘画之神髓”。而西方绘画的“真实”,则倾向于主体理性对客观对象认知、解剖的真实,亦即倾向于科学的真实。潘天寿认为,文艺复兴以来,艺术在与科学的结合中,逐步形成了以科学思维方式为主导的西方绘画系统,从而与东方以“写意”为主的绘画系统的对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