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东海之子 2023-09-04 发布于浙江

从十九世纪末王懿荣在中药“龙骨”上发现契刻文字开始,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罗振玉、王国维等考察论证确认为商代甲骨,再到大量考古工作者的田野考古发掘,确凿无疑地证明了中国商代晚期都城就在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所载“洹水南,殷墟上”的河南安阳市西北郊洹河两岸!

安阳殷墟遗址的成功发掘和发现,给了考古工作者寻找夏文化遗址的极大热情和信心,于是按《史记》等文献,把夏文化范围确定在豫西、晋南一带。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成功找到了二里头遗址!

二里头遗址被发现的头20多年里,因为还没有碳14测年技术,学界还是普遍将其认定为商都。但在1970年代后期,北京大学邹衡教授提出的“二里头遗址为夏都说”似乎更具说服力!

诚然,通过考古地层学、类型学来判定二里头所处的相对年代,二里头遗址正好处在龙山文化之后和商朝文化之前。通过碳14年代测定法,测定二里头遗址距今3800到3500多年之间,年代跟史书记载的夏朝中晚期高度吻合!而且最重要的是二里头遗址所处位置在河南省西部伊洛河流域,与《国语·周语》记载“昔伊、洛竭而夏亡”相印证,也与《史记》所载“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相合!这样,二里头遗址若非夏都,在中原一带就没有更适合称其为夏都的考古遗址了!

慢慢地,除少数几个还比较谨慎的学者外,不管是官方还是学界,二里头遗址为中晚期夏都几乎就成了定论!此后如“夏商周断代工程”及“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国家级的历史和考古活动都是建立在“二里头遗址为夏都”的基础之上进行的。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但官方认定二里头文化遗址为夏都,不管是国内外学界,还是民间,一直质疑声不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二里头多年的考古发掘,一直没发现王级大墓。
  2. 没发现夏商帝王该有的礼天礼地之重器玉璧、玉琮!只发现能代表伯、侯级,有“专征伐”身份的礼器玉钺、牙璋等。别忘了,近到偃师商城,东到良渚文化、西到齐家文化、南到三星堆文化,晚到商、周、直到春秋战国,都有玉琮、玉璧发现,可标榜为“赫赫夏都”的二里头竟没发现玉琮、玉璧的一丝踪迹!
  3. 一醒惊天下的广汉三星堆遗址,尽管与二里头在某些器物方面是有一定联系,比如都发现有牙璋、陶盉和镶嵌绿松石铜牌饰等。但年代较晚的三星堆明显没有继承二里头这个“夏文化”的一点迹象。若二里头为夏都,“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就是历史上一个无法释疑的“空白”存在!所以大量“奇奇怪怪”的青铜噐发现后,曾一度有了“外星人”创造三星堆文化的奇谈怪论。
  4. 考古年代在距今4200至3500年正好是夏朝范围内的齐家文化,是中国最早的青铜时代文化。尽管在偏远的西北,尽管没发现超大型考古遗址,但其有同样发达的青铜文化和玉文化,更重要的是发现了不少“礼天礼地”之重器玉璧、玉琮!加上已发现1100多处的遗址数量之多,地跨甘肃、宁夏、青海、内蒙古、陕西5省区范围之广,似乎一直在“威胁”着二里头遗址夏都的地位。
  5. 既然二里头是中晚期夏都,就必定有早期夏都,早期的颛顼、喾和早期的黄帝城,既然已确定陶寺遗址为尧都,就必定还有舜都、禹都,应该还有与夏同期的商丘、亳、殷、夏邑……显然,这一系列问题都无法得以解决。

面对如此多的质疑,“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没有及时作出改变和调整,还是在豫西、晋南一带努力找呀找呀找、挖呀挖呀挖,希望有能直接证明夏文化的文字载体或大型遗址等“奇迹”出现……

但明眼人早已看出:继“夏商周断代工程”夭折之后,“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也一步步走进了死胡同,业已走到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尴尬困境……

那么,目前进行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能否走出这种困境呢?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

无疑,研究上古历史,在缺乏文字载体的情况下,结合考古材料、历史文献和传说,历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乡村地名为我们提供了破解华夏文明起源的新途径!

华夏文明的源头--古昆仑山,在今甘肃通渭

昆仑山在中国传统历史文化中被誉为“万山之祖”和“万神之源”,是传说中的神圣之地,在中国历史文化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今天的昆仑山脉,西起帕米尔高原东部,横贯新疆、西藏间,伸延至青海境内,全长足有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在这样高海拔的情况下,空气稀薄,氧气含量只有平原地区的1/4左右。最高温度也只有16℃,最低温度可达-25℃,昼夜温差很大。如此稀薄的空气和极度寒冷的环境对人们的身体和生命安全都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同时,由于气候恶劣,植被覆盖也很少,只有一些极地植物能够在此生存。

别把古人类真认为是无所不能的“神仙”,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人类都无法生存、成为禁地的今昆仑山脉,生产力极低的上古人类就更无法生存了。所以今天的昆仑山脉,绝非古昆仑山!

一.昆仑山地望当在古成纪

昆仑山几乎是随着华夏人文始祖伏羲的出现而同时出现的。昆仑山相传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伏羲之都。

《山海经·海内西经》云:

“海内昆仑之墟,在西北,帝之下都。”

《淮南子·地形篇》也载:

“昆仑之丘,或上倍之,是谓凉风之山,登之而不死;或上倍之是谓悬圃,登之乃灵,能使风雨;或上倍之,乃维上天,登之乃神,是谓太帝之居。”

太帝即太皞,就是伏羲,相传诞生于成纪。《补史记·三皇本纪》:

“太皞庖氏,风姓,代火煫氏继天而王,母曰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庖牺于成纪。”

关于成纪,过去一直在甘肃平凉静宁和天水秦安之间争论,通过文献研究和考古发现,最后学者们一致认为成纪县治因地震、历史、战争等原因有三次迁移:秦汉时期的成纪古城在今静宁县南之治平川。唐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陇右发生大地震,成纪县治迁至今秦安县北三十里的显亲川。宋初,成纪县治又一次南迁天水上卦县,这就是后来的秦州成纪。

当然这只是西汉之后的成纪“县治”之争,但学者们却忽略了成纪“地望”范围,古成纪地望应包括今通渭大部,静宁南部及秦安北部。

1.自称成纪人的李白祖籍通渭

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自称为陇西成纪人。称奇的是今通渭有三处“太白庙”,相传分别纪念李白大祖父、二祖父、三祖父而建。分别是:通渭县城西北约10公里的平襄镇中林山太白庙,供奉李白大祖父;通渭县城南约20公里的襄南乡顶头山太白庙,供奉李白二祖父;通渭襄南乡箭杆岭凤龙山太白庙,供奉李白三祖父。推测李白亲祖父可能排行老四,年轻时去“碎叶”等地谋生。当然李白自始至终没在陇西成纪生活过!又《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云: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谍。公之孙女搜於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於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已来,漏於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

其中“一房被窜於碎叶”句,说明李白祖父兄弟有四个是可信的,都祖籍成纪,即今通渭一带。

2.平襄在成纪

《资治通鉴.晋纪.晋纪三十》载:

“……是岁,越质诘归帅户二万叛西秦降于秦,秦人处之成纪,拜镇西将军、平襄公。”

降秦的越质诘归被安置在成纪,拜为平襄公,平襄即今通渭县政府驻地平襄镇。

3.伏羲出生地鸡头山在通渭

早期成纪县治总是“围绕”在古代一圣地名山“鸡头山”周边!

《史记.五帝本纪》云:

“ (黄帝)西至于空桐,登鸡头。”

《史记.秦始皇本纪》也载:

“二十七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

黄帝“登鸡头”,秦始皇“出鸡头山”。古代帝王为何如此“流连”于鸡头山?推测鸡头山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跟昆仑山是“帝之下都”一样,是古代帝王崇拜向往的神圣之地!

研究地形图发现:神奇的山川河流竟然在今通渭鸡川、新景,秦安魏店等地天然“绘”就了一个巨大的“鸡头”,有眼睛,有鸡喙,有鸡冠,惟妙惟肖!或为鸡头山之名来由。而且此一带古有青鸡川、鸡川寨地名,今还遗留有鸡川地名。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鸡头山草图

在山顶秦安魏店镇龙王庙村有一龙王庙,“此龙非彼龙”!疑在古代曾是祭祀“龙祖”伏羲的庙宇。向南1.5公里有一小地名“三马古堆梁”,三个小坟堆至今尚存,附近还有“乏马躺”、“撂缰滩”跟马相关的地名。如此罕见的给马立坟现象,绝不会是普通的马,疑为古代帝王之爱马!笔者以“秦始皇出鸡头山”史料起初疑为秦始皇之马。后又搜集到《穆天子传》有“天子渴于沙衍,求饮未至。七萃之士曰高奔戎刺其左骖之颈,取其清血以饮天子”的记载,当时“左骖”绝对是稀缺名贵周穆王之爱马!因此最后确定“三马古堆”或为周穆王之马坟。周穆王西巡时鸡头山也是必去之地……

4.今通渭有黄龙山、黄龙河地名

《史记.孝文本纪》载:

“(文帝)十五年,黄龙见成纪。”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5.通渭今有陇山、陇阳、陇川地名

陇:左“阜”,是山的意思,右旁为“龙”。合起来是“龙山”的意思。相传伏羲人首蛇身,有“龙祖”之称。所以伏羲时代“以龙纪官,故为龙师而龙名”,华夏民族被称为“龙的传人”。

6.有华家岭、世歌尧和禹家湾地名

流经通渭的牛谷河古称华川水。有世歌尧,禹家湾地名,有花(华)亭,其东南400米温家坪遗址,是一处马家窑文化及齐家文化并存的古遗址,年代足足跨越1000多年。更值得重视的是出土了齐家文化玉璧、玉琮等。今华家岭或与“继天而王”的伏羲出自华胥氏有关,疑为古华山始名地。

7.钟山(舂山)在今通渭

今通渭蟾姆山,实为黄帝时钟山、周穆王时春山“音转”之名。

《穆天子传.卷二》:

“季夏丁卯,天子北升于舂山之上,以望四野,曰:舂山,是唯天下之高山也。孳木华不畏雪。天子于是取孳木华之实,持归种之,曰:舂山之泽,清水出泉,温和无风,飞鸟百兽之所饮食,先王所谓县圃。……曰: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乃为铭迹於县圃之上,以诏后世。”

称舂山唯天下之高山,今蟾姆山海拔2521米,华家岭最高海拔也才2445米!但相对附近华家岭等高地,风速明显减弱!蟾姆山当地俗名牛营大山,古代曾有牧牛场的经历,山上土质松软,植被茂盛,跟周边山地土质也明显不同。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所有这些古成纪地域遗存下来的,如华家岭、花(华)亭、蟾姆山、陇山、陇阳、陇川、鸡川、黄龙山、黄龙河、平襄、世歌尧、禹家湾……等一众乡村地名,无不传递着古代传说远古名山的信息!无不蕴含着破解华夏文明起源的原始密码……

二.秦汉时的空同山实为古昆仑山

《汉书.武帝纪》载:

“元鼎五年冬(前112年)十月,行幸雍,祠五畴。遂逾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 ”

若按此记载,空同山(崆峒山)应在陇山之西,可今平凉崆峒山在陇山之东,方位明显不合。祖历河为今流经甘肃会宁的祖历河,也与今平凉崆峒山相距甚远!而“陇”确定为今通渭陇山、陇阳、陇川一带,祖历河在今会宁一带,推之:空同山要么是通渭华家岭,要么是鹿鹿山!

《资治通鉴.汉纪十二》也载:

“(元鼎五年)冬,十月,上祠五畤于雍,遂逾陇,西登崆峒。陇西守以行往卒,天子从官不得食,惶恐,自杀。”

说明汉武帝“逾陇,西登崆峒”是临时起意,仓促决定,还没来得及提前通知陇西守准备足够食物供天子从官食。同时也佐证此空同山在今通渭,而非今平凉崆峒山!若是今平凉崆峒山,不可能是远在临洮的陇西守来提供天子从官食,当是更近的北地守提供才对。

汉武帝何以如此急于登空同、临祖历河呢?平民出身的刘邦虽用武力夺得天下,但当时人们的意识形态还不认可刘氏家族的皇族地位,经七十多年的“无为而治”后,到汉武帝时才设法改变这种状况。因此想急于找到并确定传说中的“神山”——昆仑山。

因为就在上一年,即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张骞派往于阗的副使返抵长安,为汉武帝汇报考察西域的结果,认为黄河源头出于阗,且从于阗采到玉石!可当时亦有空同山就是古昆仑山,祖历河就是古黄河的说法!困惑的汉武帝随即决定就近考察一番空同山。但可能因年代久远,与心目中的昆仑山不大相合,又因时间仓促,天子从官还都挨饿受冻,也没找到盛传的昆仑之玉!因此,汉武帝最终还是听从了出使于阗汉使的意见,确定了昆仑山在古于阗一带,《史记·大宛传》中记载:

“汉使穷河源,河源出于寘,其山多玉石,采来,天子案古图书,名河所出山曰昆仑云。”

显然,汉武帝为寻找昆仑山也是煞费苦心,可今天看来,古于阗(今新疆和田一带)也不是黄河源头!当然,就现代精确的地形水系地图,现代学者们也无法从众多的黄河上游支流中确定哪一条就是黄河真正的源头,更别说二千多年前还被匈奴围追堵截的几个西汉使者了!有人调侃说把今昆仑山脉钦定为古昆仑山是汉武帝的“科研成果”,汉武帝虽然雄才大略,但学术水平却不敢恭维,不无道理!

《淮南子.地形训》载:

“昆仑、华丘在其东南方,爰有遗玉、青马、视肉、杨桃、甘楂、甘华、百果所生。”

因考古证据的缺失,综合分析古成纪地望、今通渭县域的几座高山,笔者此前对古昆仑山到底是今华家岭还是鹿鹿山一直摇摆不定,直到找到此条文献,最终确定:

华丘即今通渭华家岭,昆仑山即今通渭鹿鹿山!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华家岭、鹿鹿山、陇山方位图

三.昆仑山“六大水系”

相传昆仑山源出六大水系,分别是河水、赤水、黑水、洋水、青水和若(弱)水。

《山海经.海内西经》载:

“赤水出东南隅,以行其东北;河水出东北隅,以行其北,西南又入渤海,又出海外,即西而北,入禹所导积石山;洋水、黑水出西北隅,以东,东行,又东北,南入海,羽民南;弱水、青水出西南隅,以东,又北,又西南,过毕方鸟东。 ”

但《山海经.西山经》又云:

“河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无达。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洋水出焉,而西南流注于丑涂之水。黑水出焉,而四海流注于大杆。”

同为《山海经》文献,两处记录有相同,也有明显不同,六大水系方位和流向极难确定,传世文献在传承过程中难免出现部分错乱。利用今天的地形图极相关文献综合判断,六大水系就很明确了!

1.河水为今祖历河

源出华家岭北麓,源头有两小支流,极似甲骨文“河”字!一支向北流经会宁中川,一支向北流经丁家沟,汇流后西北流经会宁县城、柴家门、甘沟驿,最后汇入靖远三滩、靖远、平川盆地,远古可能是一湖泊,疑为山海经所谓西海。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祖历河地形图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甲骨文“河”

2.赤水为今葫芦河

源出华家岭东北,向东流经通渭陇川镇,东南经静宁冶平、李店,古称成纪水,东到静宁仁大,向南流经秦安叶堡,秦安县城,最后汇入天水三阳川。《海内西经》曰:

“南海之中,有氾天之山,赤水穷焉。”

在大禹治水之前今三阳川还是一大型湖泊,古称南海,亦称“氾天之水”,今卦台山实为山海经所述“氾天之山”。

3.洋水为今关川河

源出华家岭西北,今还有羊圈湾、羊营地名!流经定西宁远,李家堡,安定区,巉口,在郭城驿汇入祖历河。

4.黑水源出华家岭西南黑燕山

《海内经》:

“北海之内,有山,名曰幽都之山,黑水出焉。其上有玄鸟、玄蛇、玄豹、玄虎、玄狐蓬尾。有大玄之山。有玄丘之民。有大幽之国。有赤胫之民。”

玄即黑,玄鸟即黑燕,通渭华家岭西南有黑燕山!黑水流经今陇西权家湾,南流在陇西县城与渭水合,东南流经武山桦林、鸳鸯、山丹,进入武山县城,再东流经甘谷县城直到天水三阳川。

5.青水为今散渡河

源出华家岭西南,东南流经青石硖、甘谷安远,古称合黎。

6.若水(弱水)为今清溪河

《山海经.海内经》:

“南海之外,黑水青水之间,有木名曰若木,若水出焉。”

若木即“榆”,今有榆盘地名,当地方言“榆”读“rú”。若水即今清溪河,源出今武山榆盘,流经通渭毛店,经甘谷礼辛、大石、在安远(合黎)于青水汇合。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昆仑山六大水系图

《禹贡》:“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

《淮南子·地形篇》:“若水(弱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至南海。”

《山海经.大荒南经》:“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

古三大历史地理文献,均分别记载黑水、赤水、若水和青水都流入南海。与今水系流向完美“不谋而合”……

夏都在今甘肃天水甘谷、武山一带

认为齐家文化是夏文化,学者多有深入研究,其中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研究员易华最具代表,他认为:

从冶金考古、植物考古、动物考古、卜骨决策、陶器、玉器和墓葬等方面对齐家文化与二里头文化进行系统比较,可知两者时空接近性质又大同小异,因此可以得出这样的推论:如果二里头文化是晚期夏文化,齐家文化就是早期夏文化;如果二里头文化是商文化,齐家文化就是夏文化。

其专著《齐家华夏说》从年代、青铜、玉器、陶器、地名、文献、环境等各个角度对齐家文化有深入研究,有一定影响,认为齐家文化就是夏文化,笔者也大体认同,在此不再赘述。但认为石峁遗址为早期夏都,却不敢苟同!

按考古学者韩建业的观点:“齐家文化分早中晚三期,齐家文化早期只局限于甘肃东南部。”齐家文化早期包括今天水市区、甘谷、武山和定西市通渭等地。此时甘肃中部以至于青海东北和河西走廊,包括以齐家文化命名的齐家坪遗址主要还是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分布区。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韩建业齐家文化早、中、晚分布图

半农认为:

若齐家文化分为早、中、晚三期,按《竹书纪年》等文献推论,则齐家文化早期对应的是传说中的黄帝、颛顼、和尧舜禹“五帝时代”;中期对应整个夏代;晚期对应的则是早商。其政治文化中心都一直在今甘肃通渭、甘谷、武山一带!但从商中期仲丁开始,其政治文化中心向中原一带迁移。齐家文化具体年代大约从公元前2172年延续至约公元前1363年。(注意:此数据源自《竹书纪年》推导,跟此前C14测年数据稍有出入!

而五帝时代蚩尤黄帝“涿鹿之战”、炎黄“阪泉之战”、“禹伐三苗”、夏启有扈氏“甘之战”、汤伐夏桀“鸣条之战”等均发生在今甘肃天水一带!这一带蕴含上古历史信息的乡村地名也比比皆是。

1.关于“姜水”、“姬水”

《帝王世纪》曰:

“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生寿丘,长于姬水,龙颜,有圣德,受国於有熊,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 又以为号。”

今甘肃省天水市东南30公里处有山名曰齐寿山,又被认为是《尚书.禹贡》所谓“嶓冢导漾”的嶓冢山,是今西汉水源头,相传黄帝诞生于此。

但《尚书.禹贡》明确记载:

“嶓冢导漾,东流为汉。”

若“东流为汉”,则上游漾水非东流,应该是西或南流。但今西汉水齐寿山至礼县一段明显是由东向西流,所以这一段不能称其为汉水!称奇的是今陇南市西和县有一条河称漾水河,今西和县政府驻地名曰汉源镇。县城东南方十余公里处的横岭山,旧称嶓冢山,民国时地图嶓冢山也还标注在此处。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民国地图西和、嶓冢山

《华阳国志.汉中志》也载:

“汉有二源,东源出武都氐道漾山,因名漾……西源出陇西西县嶓冢山。”

西县即今陇南西和。疑武都氐道也是今西和!魏晋南北朝时期,白马氐族以西和南部仇池山为中心建立过“仇池国”,前后达358年之久。不同历史时期因地名已改变,描述的同一件事,而《华阳国志》作者不加辨析,错误地认为“汉有二源”!

推测漾水源于今齐寿山,西流经今天水市天水镇、甘肃礼县盐官镇、祁山镇,西和县长道镇左拐向南,经西和县城至横岭山,即古嶓冢山,从此地开始向东流,则被称为汉水。但上古时期并未流经今西汉水经过的礼县县城,上古时期在今大堡子山一带是阻断的!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大堡子山一带地形图

又据《水经注》记载:“黄帝生于天水,在上邽城东七十里轩辕谷。”即今天水市清水县山门镇白河村俗称三皇沟的轩辕谷。

《山海经.西山经》有这样一段:

“清水出焉,南流注于汉水。”

疑黄帝出生地为今齐寿山南麓名为清水的地方。今天水市清水地名或是始于汉武帝元鼎三年“案古图书”错误命名的新地名!

齐寿山北麓有一地下清泉曰“兑泉”,疑炎黄“阪泉之战”就发生在这里,是上古时期相邻的两大部落争夺优质水源而发生的战争。阪泉,意为山坡之泉。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兑泉”

漾水即姜水,“炎帝以姜水成”之姜水;今天水市籍(当地读xi)河即姬水,“黄帝以姬水成”之姬水!

这一带马家窑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存均有发现,客省庄二期文化或是从关中西进的姜姓炎帝部落,本土马家窑文化则可能是黄帝姬姓部落。

2.关于黄帝“轩辕之丘”

《史记.五帝本纪》:

“黄帝居轩辕之丘,而娶于西陵之女,是为嫘祖,生二子……”

又《山海经.西山经》:

“又西四百八十里,曰轩辕之丘,无草木。洵水出焉,南流注于黑水。”

黑水即今陇西流经武山的渭河一段,洵水疑为今沿522县道向南流入渭河的沙河。推测轩辕之丘在今武山县榆盘镇西北之高地。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3.关于空桑

《归藏启筮》云:

“蚩尤出自羊水,八肱、八趾、疏首,登九淖以伐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

“羊水”即《山海经》所谓洋水,在定西市宁远镇一带。“青丘”,非九尾狐之青丘,今通渭榜罗有青堡村。淖字的解释是泥沼地,九淖则表示有九处泥沼地,用“登”字,说明这九处泥沼地地势较高。

《路史》云:

“轩辕氏,作于空桑之北。……伐山取铜,以为刀货。”

因此轩辕丘位于空桑之北。

《列子·天瑞篇》:

“伊尹生乎空桑。”

《殷本纪》[索隐]引皇甫谧曰:“伊尹,力牧之后,生于空桑。”又引《吕氏春秋》曰:“有侁氏女采桑,得婴儿于空桑,母居伊水,命曰伊尹”。

空桑地望疑在今武山榆盘镇东南、今水帘洞风景区北之高地。此一带今有尹家湾地名,疑为古伊水源头。也是商汤名相伊尹出生地!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尹家湾

蚩尤从今定西的宁远镇出发,来征伐今武山榆盘镇一带的空桑,黄帝率众在今通渭榜罗一带的九淖与之战,史称涿鹿之战,并在今青堡杀掉蚩尤,从考古遗存,地形及乡村地名等时空上分析是比较吻合的。

4.关于颛顼之居“濮”

今本《竹书纪年》载:

“(颛顼)元年,帝即位,居濮。”

今礼辛镇清溪河北有一乡村地名曰“蒲树(当地读chu)湾”,按乡村取名常理这里应该有“蒲”姓人家,但奇怪的是没有!疑为颛顼之居濮。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其西不足五里有叫庙坑的村庄,有一古庙,祭祀的神当地人既称“红爷”,又称“黑爷”,为什么有两种称呼,村民们都不明就里!但这与颛顼在历史上称黑帝或玄(红中透黑)帝不谋而合。

有山名曰老爷山,山顶原有北极宫,始建于元代,康熙57年大地震被毁。

疑上古最初十二宫,二十八宿,十二分野都是以此山为中心来规划的。天之“中”为北极星,地有“中心”北极宫,是颛顼时期的观象台或祭天之地!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今日老爷山

老爷山下下马坡一带发现一新石器时代城址,据当村民描述,有村民挖地窑时曾挖出多片玉璧,阴阳玉人、海贝等文物,明显有上古“帝王”墓之迹象!可惜早已流失,也未引起文物部门的足够重视!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疑似颛顼故城遗址

称奇的是:在老爷山向东直线距离约十公里,有“温水沟”地名!原有一小股温泉,现已干涸,但遗迹尚存,疑为汤(旸)谷。华夏第一神树——扶桑应该就在这里!《山海经·海外东经》:“汤谷上有扶桑,十日所浴。”从老爷山观测,正好是东边早上太阳升起的地方。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神泉湾”地名,疑为夏启“甘之战”之甘渊。《山海经。大荒东经》载:

“东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儒帝颛顼,弃其琴瑟。有甘山者,生甘渊,甘水出焉”。

有“冰滩”地名,疑为舜禹时三苗所谓“夏冰”之地,或因地震引起的物理现象;有“洞子门”地名,疑为三苗之“左洞庭”之地,三苗为颛顼之后,三苗之地当然也是曾经的颛顼之地……

《墨子19章 非攻(下)》:

“昔者三苗大乱,天命殛之……夏冰,地坼及泉。”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昔三苗氏左洞庭,右彭蠡,德义不修,禹灭之。”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甘泉”、“夏冰”、“洞庭”相关地名

5.关于“商、亳”

马如森先生认为甲骨文“亳”为“象物字,象古之穴居形。”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甲骨文“亳”字

在今武山说法台村西发现一神似甲骨文“亳”字之石山,历4000年,其“穴”依稀可辨。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亳”之石山

按甲骨文“帝辛十祀征九方”分析商、亳两地只有一日路程,距离当很近。两地疑在今天的说法台、白土坡一带。

《说文解字》中解释“法”:“灋,刑也。平之如水。从水,廌所以触不直者去之,从去,会意。”廌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兽,据说它能辨别曲直,在审理案件时,它会用角去抵触理曲之人。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甲骨文“法”字

《说文》:“去,人相违也。”意为违背天意或正常人的行为。最初甲骨文“去”字或是“法”字本意,只是后来加上“廌”字和“水”字,加强了“法”字的含义,说明执法如水一样公平,还需某种度量标准来确定并强制执行。

商字在“去”字下半部加半包围,意为众人议定“法”的地方(房子或台地),简言之,商就是说法台。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去”字加半包围之“商”

可惜笔者三次来此地考察,地表均没发现相关考古文化遗存,期待进一步考证……

《秦本纪》载:

“宁公二年,公徙居平阳。遣兵伐荡社。三年,与亳战,亳王奔戎,遂灭荡社。”

按当时秦的势力范围,当在“汧渭之会”的今宝鸡雍城以西,其势力范围不可能到达咸阳以东地区。此“亳”地望也应在天水市范围内!“荡社”或为“汤社”,意为商祖成汤之宗庙所在地。

6.关于尧舜禹之居“冀”

今本《竹书纪年》载:

“帝尧:元年丙⼦,帝即位,居冀。

帝舜:元年己未,帝即位,居冀。

帝禹:元年壬子,帝即位,居冀。

帝启:元年癸亥,帝即位于夏邑,大飨诸侯于钧台。诸侯从帝归于冀都。大飨诸侯于璇台。”

尧、舜、禹和启均都于冀。《左传.哀六年》杜预注云“唐虞及夏皆都冀方”!

今天水甘谷有史料可查早在西周春秋之前就已称“冀”!公元前688年秦武公灭“冀戎”置冀县,“初县之。”北周孝闵帝元年(557年),改称冀城县。

《史记·六国年表》载“禹兴于西羌”。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冀县为“伏羌”,有征服羌人之意。民国十八年(1929年)改伏羌县为甘谷县。

7.关于羽山(朱圉山)

《山海经·海内经》载:

“洪水滔滔,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

《书·舜典》也载:

“殛鲧之羽山。”

《禹贡》曾注“羽山之谷,雉县五色,山因以羽名”。郭璞《山海经注》谓此即舜殛鲧处,亦名禹山。山体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类似张掖的七彩丹霞地貌。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武山洛门发现的“七彩丹霞”

羽山即今甘谷朱圉山。岩上原有“禹奠朱圉”摩崖,上世纪五十年代修定天公路时毁去,2006年11月重镌“禹奠朱圉”。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禹奠朱圉”摩崖

“圉”假借“羽”字,圉(yǔ)又同“圄”,甲骨文为“拘禁罪人”之意,造字本义或与“殛鲧”有关。而古文字学者认为“冀”“翼”同源,说明“冀”字跟“羽山”之“羽”字也有渊源!

8.关于穷石

《淮南子·地形篇》云:

“弱水(若水)出自穷石,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绝流沙至南海。”

《说文解字》:“穷,极也,尽也。”所以“穷石”意为极大之石头。今甘谷清溪河流域有大石头地名,但此地无一块大石头发现,今武山水帘洞风景区地貌极符合“穷石”特征!可能是古代某一时期“案古图书”命名地名时错移了方位。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武山水帘洞风景区“穷石”

屈原《离骚》:

“夕归次于穷石兮,朝濯发乎洧盘。”

“洧盘”就是今天的武山榆盘镇!

9.关于流沙

《尚书.禹贡》:

“导弱水,至于合黎,馀波入于流沙。”

合黎是弱水与青水汇合处,即今清溪河与散渡河汇流处。流沙地望在今安远镇西南、谢家湾乡一带,此地有很多如泄山,曳山,沙滩等地名,可能在上古时期经常发生泥石流,故名流沙!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此一带谢家湾乡永丰村发现有齐家文化遗存,地表城址遗迹尚存!

10.关于伊、洛

《国语·周语上》:

“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传统认为“伊洛”之地在今河南洛阳一带。

但今天的武山赫然也有伊、洛之“蛛丝马迹”!有尹家湾,或为伊河源头;有洛门,或为洛河汇入地!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武山县“伊洛地”

《尚书.禹贡》:

“伊洛瀍涧,既入于河。”

这里的河已经不是《山海经》所述源于昆仑山的“河”,应该是指与夏朝先民息息相关的最大一条河流。此时由西向东流经今武山及洛门的渭河则是夏人所称的“河”。曾经的“河”因距夏朝先民甚远,已经不再重要,已经变得模糊!今水帘洞风景区流向洛门早已干涸的响河沟则是夏人所称的“洛水”。

今本《竹书纪年》:

“(帝癸)十年,五星错行,夜中星陨如雨。地震,伊洛竭。”

五星错行及星陨如雨是地震发生前出现的物理现象,或为地表气流压强瞬间变化时产生的折射现象。而这次地震,也直接导致曾经潺潺流淌的夏人的“母亲河”—伊洛河从此断流干涸!

《竹书纪年》又载:

“(帝癸)十三年,迁于河南。十四年,扁帅师伐岷山。”

“河南”即今武山渭河之南,今武山龙台镇、滩歌镇及四门镇一带。岷山即今定西市岷县岷山。因相距较近为争夺生存空间遂产生冲突!后岷山氏献琬、琰二女,帝癸(夏桀)喜爱二人而弃其元妃妹喜于曾发生过地震的“河北”伊洛之地,失意的妺喜与伊尹交往,“遂以间夏”……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今岷县岷山

今甘谷、武山在地震带上,史载此一带地震频繁发生。想想今天有“十三朝古都”之称的河南伊洛地区,即非地震带,历史记载发生地震也极少,而“伊洛竭”也不可能发生……

11.关于大禹治水

今天水市麦积区三阳川窦家峡渭河北岸有山曰导流山,每年有传统的祭祀大禹遗俗,世代相传大禹率领民众在此劈山凿石,引水东流。显然,为缓解上游“冀都”的洪水压力,大禹治水的关键是在此泄洪,今三阳川上古时期可能是一大型湖泊。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山海经.大荒南经》:

“南海之中,有泛天之山,赤水穷焉。”

又《山海经.西山经》:

“……赤水出焉,而东南流注于泛天之水。”

赤水即今葫芦河,在三阳川的这一大型湖泊,古称南海,亦称“泛天之水”,今卦台山实为《山海经》所述“泛天之山”。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今三阳川、卦台山(3D)

《尚书.禹贡》原文:

“导河积石,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

积,甲骨文本义是堆积谷物成凸起状,也称麦垛。象麦垛一样的石山就称积石山。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麦积山

所以《禹贡》所谓“积石”、“龙门”、“华阴”就是今天水市麦积区的“麦积山”、“龙门”、“南华山”!但相对位置与原文有出入。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麦积山、南华山、龙门方位图

推断《尚书.禹贡》原文应该是:“导河积石,至于华阳,南至于龙门……”

传世文献《尚书.禹贡》可能是后人根据现在的山西龙门和陕西华山位置有所改动!

称奇的是从麦积区龙门沿今红崖河一直向南有山名曰涂家山,在陇南两当县域,历史上涂山亦名当涂山!

大禹治水时与涂山氏之女憍的爱情故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传说及称帝后的“涂山之会”均发生在这里……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涂家山方位图

当然,两当县还有地名泰山乡……

二里头遗址是先商都邑“殷”

如果说大禹治水在历史上比较“高调”的话,商侯冥治水鲜为人知,显得“低调”了许多,但商侯冥治水年代传世文献却有明确的记载。

今本《竹书纪年》载:

“(帝少康)十一年,使商侯冥治河。……

(帝杼)十三年,商侯冥死于河。”

大禹治水是始于今天水市三阳川导流山、经麦积山、南华山南、沿红崖河导入陇南市两当县的嘉陵江。而商侯冥治水则是沿着今天的渭河从甘肃天水地区开始,经陕西宝鸡、西安,直到河南洛阳一带。

“勤其官而水死”的商侯冥,在三十多年的治水生涯中,足迹已达今河南伊洛地区,并葬身于此地。这也是极为重视祭祖传统的商人从天水地区迁入伊洛地区的根本原因!

今本《竹书纪年》:

“(帝芒)三十三年,商侯迁于殷。”

“殷”即今天的二里头遗址!

今本《竹书纪年》又载:

“(帝泄)十二年,殷侯子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十六年,殷侯微以河泊之师伐有易,杀其君绵臣。殷侯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故殷上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中叶衰而上甲微复兴,故商人报焉。”

商人不用自己的军队,何以“假师于河伯”呢?有两种可能:一是商人军事实力不足以伐有易;另一种可能是商人军队远离有易之地。显然,后一种可能更可靠!也就是说,商人迁移地“殷”远离夏核心区域及夏的其它邦国。

今本《竹书纪年》:

“(帝孔甲)九年,殷侯复归于商丘。”

夏后期,殷人因某种原因(疑为洪水)再次从河南偃师的“殷”地重新回归到甘肃天水的“商丘”。考古学上也完全验证了这一点。考古学者韩建业认为:

二里头文化因素稍晚则反向传播至甘肃东部地区,如管状流盉以及天水市区等出土的镶嵌绿松石的青铜牌饰等。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天水博物馆藏“绿松石青铜牌饰”

大约三百年后,《竹书纪年》载:

“(盘庚)十四年,自奄迁于北蒙,曰殷。”

此北蒙之“殷”即今安阳殷墟,可名为“后殷”。

由此可知,河南安阳之“殷”原名本为“北蒙”,盘庚十四年从奄迁到北蒙后,才改北蒙曰殷。

自发现安阳殷墟后,考古学界一直在忙着找“夏”,却完全忽略了还有“前殷”的存在!而真实的历史是:在夏中后期,商人在远离今甘肃天水的夏朝核心区域,“携带着”先进的“礼仪”文化和先进的青铜文化,在一个名曰“殷”的地方足足生活经营了二百多年,同时一步步兼并了周边部落,积累了巨大的财富,发展壮大了军事实力。而这与二里头遗址测定的年代及考古成果极度吻合。

夏中后期的“前殷”是远离夏王朝统治区域的一座“孤岛”,代表先进文化的商人在这座“孤岛”上利用文化渗透、战争掠夺等方式迅速发展并壮大,成为商人足以灭夏的坚实的经济、军事基地!也是考古学上表现的地处西北的夏文化(齐家文化)进入中原殷商文化的“前哨”……

陶寺遗址疑为皮氏

关于皮氏,相关记载较少,《逸周书·史记解》载:

“信不行,义不立,则哲士凌君政。禁而生乱。皮氏以亡。”

由于国君不行信义,一些贤能之士要代而行政,国君实行镇压,于是发生动乱。这与陶寺遗址考古成果高度吻合,陶寺文化贵族大墓晚期被报复性捣毁现象也很好地证实了这一“哲士”暴动历史。

在《逸周书.史记解》一文中,周穆王评述的上古二十八位帝氏政治上的得失及亡国的教训,这些帝氏依次为:

皮氏、华氏、夏后氏、殷商氏、有虞氏、平林、质沙、三苗、扈氏、义渠、平州、林氏、曲集、有巢氏、郐君、共工、上衡氏、南氏、果氏、毕程氏、阳氏、谷平、阪泉氏、县宗、玄都、西夏、绩阳、有洛氏。

而“皮氏”不仅与这些帝氏并列,且赫然列于28位帝氏之首。由此可见,当年的“皮氏”绝不是一般的氏族,曾经有过辉煌的时代,它的覆灭在夏代是引起过很大震动的。

今本《竹书纪年》载:

“(帝不降)三十五年,殷灭皮氏。”

疑殷人初以“文化渗透”的策略激起强大的皮氏国内部平民(哲士)和贵族之间的矛盾,最终发生了平民暴动并取得政权。殷人进而轻松灭之。

《史记·秦本纪》载:

“惠文君九年,渡河,取汾阴、皮氏”。

皮氏与汾阴接壤,当在汾水以南。又《正义》引《括地志》曰:

“皮氏在绛州龙门县西一里八十步,即古皮氏城也。”

龙门县是今山西省河津市历史上的一个县,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皮氏县为龙门县,北宋宣和二年(1120)更名河津县。

据考证,北魏有皮氏故城今山西河津市太阳村乡太阳村东南。今有乡村地名皮士村在今山西省运城市临猗县七级镇西北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陶寺遗址和皮士(氏)村

显然,皮氏地望在今山西汾河流域一带,与今陶寺遗址位置不谋而合!

三星堆文化,是汤放夏桀之南巢

一.关于南巢

1.最早进入南巢的是马家窑人

三星堆文化前身是宝墩文化,根据对宝墩遗址与川西北营盘山出土陶器、动物骨骼、谷物种子等多方面的考古学研究,宝墩文化当主要源自甘肃、青海一带的马家窑文化,也就是说,早在4500年前马家窑人就已沿岷江、白龙江进入广汉三星堆,成为这一带最早的土著居民。他们从西北高原进入成都平原,为了躲避猛兽的侵袭和森林地面的潮湿环境,选择高大树木筑巢而居。因处于今天水地区夏王朝之南,故夏人称其为“南巢”。

2.夏遗民与古南巢土著居民共同创造了三星堆文明

今本《竹书纪年》载:

“(帝癸)三十一年,商自陑征夏邑,克昆吾。大雷雨,战于鸣条。夏师败绩,桀出奔三朡。商师征三朡,战于郕,获桀于焦门,放之于南巢。”

“夏邑”即今甘肃天水麦积区以南、陇南两当县一带,“郕”疑为今陇南成县,南巢即今四川广汉三星堆!

夏末商初,约3500年前,失国的夏桀被迫带五百随属来到今三星堆。按《逸周书.卷九.殷祝解》所述,夏桀先后迁徙到中野、不齐、鲁等地,但都因离夏都很近,受到商汤的排挤和各种刁难,最后不得不选择千里之外的南巢落居。当然也有可能是受到他喜爱的岷山女琬和琰的影响,南巢先民或本就来自于今甘肃岷县岷山一带!

南巢土著居民友好地接纳了夏桀及五百随属。几百年来,他们之间没有战争,和平共处,各自生活,都保留了各自的原始宗教和信仰!但明显改变的是:夏遗民带来了先进的青铜文化,带来了玉文化,他们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三星堆文化。而这几百年来,在四川盆地“偏安一隅,不失桑榆”的后夏王朝跟殷商王朝各自独立发展,尽管军事上已没有了冲突,但在意识形态和祭祀礼仪上后夏王朝一直不甘心自己的失国,直到商末周初武王灭纣之后才有了改变。《今本竹书纪年》载:

“(武王)十三年,巢伯来宾,荐殷于太庙。”

武王灭商后,立即派芮侯赴南巢邀请夏桀后裔巢伯主持公道。史载芮伯作《旅巢命》,内容应该是芮侯去南巢时的所见所闻。周文王时有“虞芮之讼”,“虞”地望在今甘肃徽县虞关镇一带,疑“芮”地望在离南巢最近的今陇南徽县虞关镇以南、陕西略阳或周边。

此时来宾的巢伯可能与周武王建立了某种契约,巢伯回去后按这个契约拆除了太庙并焚烧掩埋了所有祭祀器物,这些器物坑就是今天“一醒惊天下”的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明确显示:这绝不是外族侵略后的掠夺破坏行为,也不是族内斗争的破坏行为,而极可能是本部族内君王自上而下发动的某种意义的大变革行动。

3.《山海经》或源自古南巢

关于《山海经》,民国时期卫聚贤著《山海经研究》提出是“战国中年”的“楚以南人所作。”同时又说是墨子的学生印度人随巢子所作。

战国时随巢子是印度人实属荒唐,或因山海经之“经”字故妄言!

随巢子疑为古南巢后裔,因祖籍巢地故名,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起名方式很是普遍。其著书《随巢子》与《山海经》内容相近。可惜其著作《随巢子》已佚失!

今人吕子方、蒙文通也考证《山海经》源自巴、蜀。

随着三星堆越来越多奇奇怪怪青铜器物的出土,发现跟《山海经》所载极为相似!考古已基本证实了“荒诞不经”的《山海经》或源自几乎完全继承夏文化的南巢古国!

4.云南等地的白族和彝族或为古南巢后裔。

约公元前700年前后,四川盆地发生特大洪水灾害,南巢先民被迫向周边高地迁徙,其中大部分跨过长江进入云贵高原。

后夏遗民曾在云南建立大理国,与中原大国交往频繁,并逐渐被汉化,演变成今云南大理等地的白族,依然保留着崇龙的华夏文化传统。

而南巢原来的土著居民则演变成了今天的彝族,他们仍然保持着“虎人”崇拜,这也是中原文化中虎头人身的西王母的形象,西王母之国位于今天的甘肃西部和青海一带,是原南巢土著的母国。此外,彝族还有传承几千年的十月太阳历和自己的文字。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青海出土马家窑文化舞蹈纹彩陶盆

炮打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何时能进入正轨?

云南彝族手拉手跳脚舞

二.关于蜀

1.蜀人为蚩尤、三苗之后,夏商、西周时在今甘肃天水、陇南一带

《山海经.海内经》:

“黄帝妻嫘祖,生昌意。昌意降处若水,生韩流。韩流擢首、谨耳、人面、豕喙、麟身、渠股、豚止,取淖子曰阿女,生帝颛顼。”

《初学记》九卷引《帝王世纪》云:

“颛顼母曰 景仆 ,蜀山氏女,谓之女枢。”

清经学家坪郝懿行笺疏:“蜀,古字通浊,又通淖,是淖子即蜀山子也。”

又《归藏》有“蚩尤登九淖空桑,黄帝杀之于青丘”的记载。

综上推测:蜀山或为九淖之一淖,九淖之地有九黎部落,蚩尤是联盟首领。黄帝杀蚩尤,但九黎部落并未完全臣服,于是黄帝让其后娶蜀山氏女达到“和亲”之目的。黄帝死后少昊帝时,史有“九黎乱德,颛顼受之”记载。九黎群起反对少昊,故立黄帝之父系、蚩尤之母系的颛顼为帝(颛顼有九嫔,也疑与九黎有关),九黎才归于平静。

到尧舜时期,原九黎部落被分化,其中拥护尧舜的被称为“八恺”的高阳氏才子八人被舜举用。但强烈反对舜者也有三:有帝鸿氏不才子“浑敦”,少皞氏不才子“穷奇”和颛顼氏不才子“梼杌”,均为颛顼苗裔,故称三苗。被舜流放到三危之地。《禹贡》:“导黑水,至于三危,入于南海。”三危地望在今武山县鸳鸯镇一带,三苗与三危当地土著形成最早的古蜀国。

商末周初古蜀人随武王伐纣成功后,逐步向陇南一带迁徙,地处“华阳”,疑在今天水麦积区南华山之南。

西周青铜器《班簋》铭文曰:

“唯八月初吉,在宗周。甲戌,王命毛伯更虢城公服,甹王位,作四方极,秉䋣、蜀、巢命。”

大意为:八月甲戌这天,(穆)王在宗周,任命毛伯为虢、城两地统帅,并辅佐王密切关注周边四方,尤其畿外诸侯䋣、蜀、巢。

该铭文中“城”为今成县;“䋣”疑为武王伐纣“八国”之一,被误写为“微”的“徽”,即今徽县;“巢”即今成都。故此时蜀也应在陇南一带。

《穆天子传.卷四》:

“庚寅,至于重氏黑水之阿。爰有野麦,爰有荅堇(祇谨二音),西膜之所谓木禾(木禾,谷类也。长五寻,大五围。见《山海经》)。重氏之所食。”

……乙丑,天子东征,送天子至于长沙之山。□只,天子使柏夭受之。柏夭曰:重氏之先,三苗氏之□处,以黄木银采,□乃膜拜而受(三苗,舜所窜于三危山者)。”

周穆王从西王母瑶池(今漳县遮阳山)沿漳河来到黑水之阿(今武山鸳鸯镇)。此时三苗后裔则称重氏。其中“木禾”即高粱,也称蜀黍,因始长于蜀地故名。

西晋张华《博物志》:“《庄子》曰:'地三年种蜀黍,其后七年多蛇。’”

蜀人以蜀黍为食,因此蜀地多蛇,可能是蜀字含有“虫”字的原因!

2.春秋时蜀人迁居南巢故地

《古文苑·蜀都赋》章樵注引《蜀王本纪》中说:

“蚕丛始居岷山石室中。”

《华阳国志·蜀志》也记载:

“周失纲纪,蜀先称王。有蜀侯蚕丛,其目纵,始称王。死,作石棺石椁,国人从之,故俗以石棺椁为纵目人冢也。次王曰柏灌。次王曰鱼凫。”

周失纲纪是“诗人作刺”的周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之后,约在公元前871年。始居岷山石室的蜀侯蚕丛最先称王。此岷山还是“夏桀伐岷山”之岷山,即今岷县申都乡岷山,也是“江出岷山”之岷山,今白龙江古称江水!此时蜀人已从三危(今武山鸳鸯镇)向高处迁居到岷山一带。

《华阳国志·蜀志》又载:

“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时朱提有梁氏女利游江源,宇悦之,纳以为妃。移治郫邑,或治瞿上。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号曰望帝,更名蒲卑。”

第四代蜀王从今岷县一带移治郫邑,郫邑即今四川成都郫都区!在春秋初期的周桓王十六年(前704年),楚国就已经公开称王了。所以杜宇称帝时间约在公元前700年前后。

接着《华阳国志·蜀志》又云:

“会有水灾,其相开明决玉垒山以除水害。帝遂委以政事,法尧、舜禅授之义,遂禅位于开明。”

这里明确在杜宇称帝时期四川成都地区有水灾,这次水灾极可能是今金沙遗址的南巢人离开成都平原向西南高地迁徙的主要原因!

南巢人去之,而蜀人来之并治水居之……

公元前316年(周慎王五年)秦大夫张仪、司马错、都尉墨等从石牛道伐蜀灭亡巴蜀,“开明氏遂亡。凡王蜀十二世。”一世约三十年,十二世约360年,开明约在公元前676年称帝!《华阳国志.蜀志》载末代蜀王曾纳武都女子为妃,武都即今陇南武都,看来迁居成都后的蜀人还一直跟白龙江一带有来往。

3.战国时蜀人被秦将司马错“浮江伐楚”带到湖南

《秦本纪》:

“(昭襄王)二十七年(前280年),错攻楚。赦罪人迁之南阳。白起攻赵,取代光狼城。又使司马错发陇西,因蜀攻楚黔中,拔之。”

《华阳国志.蜀志》也载:

“司马错率巴、蜀众十万,大舶船万艘,米六百万斛,浮江伐楚,取商于之地为黔中郡。”

黔中即今湖南常德、津市一带。公元前280年司马错率十万巴、蜀众攻取黔中后,楚又重新夺回了黔中。秦昭襄王三十年(公元前277年)又派蜀守张若再度伐楚取巫郡及江南为黔中郡。

但至此秦国一代名将司马错从此“销声匿迹”,就连其八世孙司马迁都不愿提及其结局。带去的十万巴蜀之众从此也不知去向!

唐朝刘禹锡诗《登司马错古城》:

“将军将秦师,西南奠遐服。

故垒清江上,苍烟晦乔木。

登临直萧辰,周览壮前躅。

堑平陈叶满,墉高秋蔓绿。

废井抽寒菜,毁台生鲁谷。

耕人得古器,宿雨多遗镞。

楚塞郁重叠,蛮溪纷诘曲。

留此数仞基,几人伤远目。”

此诗为刘禹锡被贬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马时创作的诗作,曾登临司马错古城,表现了司马错浮江伐楚后被楚军重重围困,不得已退缩在弹丸之地筑城以守的悲残场景。

而其中诗句“蛮溪纷诘曲”说明蛮溪之地还流传着诘责司马错的大量民谣。

疑司马错伐楚成功后,作为颛顼三苗之后的蜀人,在同为颛顼苗裔楚人的强烈政治攻势下,巴蜀之众叛乱倒戈!

脱离秦人统治的巴蜀后裔生活在今湖南常德、怀化一带,史称“蛮夷”、“武陵蛮”、“五溪蛮”。

汉魏时,武陵蛮、五溪蛮多次叛乱并被镇压,后逐渐南迁,最后形成今天的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土家族为巴人之后,苗族为蜀人之后。

作为三苗之后的苗族人把蚩尤奉为祖先就不足为奇了。

至于陕西省神木县的石峁遗址,考古人发现原本“高贵”的玉琮被切成了薄片,以及大量的片状玉器,如玉钺、玉铲、玉刀等被砌在石墙之中。这些坚硬的片状玉器可能被用作砌墙工具,而非礼器。石峁遗址所属的考古文化反映了北方草原文化的性质和游牧传统,与华夏的礼仪文化大相径庭。因此,石峁遗址可能是具有游牧传统的北方草原文明人群为了防御西迁的“良渚人”而建造的建筑,并掠夺了“良渚人”的大量玉器。虽然大量玉器被发现,但并未发现完整的墓葬形制,目前还不清楚“石峁人”到底有没有“崇玉”现象,因此不能轻易下结论。期待考古人有新的发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