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朝时候的古墓派

 karlinms 2023-09-06 发布于上海

他们不改变自己,却要别人陪他们回到坟墓,大抵这就是复古派的底色。

——诗经新声-27-《绿衣》摘要

《绿衣》

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绿兮衣兮,绿衣黄裳。心之忧矣,曷维其亡!

绿兮丝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无訧(yóu)兮!

絺(chī)兮绤()兮,凄其以风。我思古人,实获我心!

这首诗,有两个经典的但不同的解读。其一是说,这是齐庄公的女儿叫庄姜的,嫁给卫庄公后,由于不生孩子,被逐渐冷淡对待,所以做了这首诗。作此解读的重要原因是:古代以“青、赤、黄、白、黑”五种颜色为正色,“绿、红、碧、紫、骊黄”是间色。大体的使用原则是“衣正色,裳间色”,也就是上衣的颜色用正色,下裳的颜色用间;“外正色,内间色”,也就是外面衣服用正色,内里用间色。如果违背了这些原则,则被认为是违礼之举。黄为正色,绿为间色,所以黄色应该做上衣和外衣的颜色,而不能做内衣和下裳的颜色。“绿衣”被用来比喻正室失位。其二是说,这是一个男人思念亡妻的,原因是把“古人”当做故人来解读。

翻译如下: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面子黄里子。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止!

绿衣裳啊绿衣裳,绿色上衣黄下裳。心忧伤啊心忧伤,什么时候才能忘!

绿丝线啊绿丝线,是你亲手来缝制。我思亡故的贤妻,使我平时少过失。

细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风钻衣袖。我思亡故的贤妻,实在体贴我的心。

我认为,以上两种说法,都不太靠谱。为什么呢?前者附会于官方,属于马屁诗;后者歪曲“古人”,属于牵强。

那么真正的破题,应该从哪里入手呢?我认为要从作者为什么“思古”入手。一般而言,"思古”是一个诗文中常用的表达方式,意指对过去时光的思念和怀念之情。它强调了人们对过去的情感回忆和向往,对历史和传统的向往和敬仰。间接表达的是对现实的不满。

那么,注意啊,这首诗里,表达了现实中的什么矛盾和问题呢?

我认为第一个问题,就是礼制破坏,衣服颜色和上下穿搭,都是胡乱搭配,并以此为奇华,人们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第二个问题,就是人们越来越奢华,追求各种高端面料,必以丝绸为荣耀,葛布都不爱穿了。所以,作者通过思古,希望能够恢复过去的礼制和简朴的穿着。第三个问题是,就是女人参与丝绸制作的劳动,作者也反对,他不希望女人参与这些高级工作,大约只希望他们生孩子或者采野果子,做饭这些活。

所以,我的翻译如下:

咋能穿绿色上衣啊?绿色上衣怎能配黄里?我心忧愁不能已;

咋能穿绿色上衣啊?绿色上衣怎配黄下衣?我心忧愁不能息;

咋总爱穿绿色丝啊?怎能穿那女人织的衣?古人没这么干的。

粗葛细葛做葛衣,那么好的葛布咋遭弃?古人不都是穿葛衣?

诸君请看,这样翻译是不是特别符合“复古派”的逻辑呢?

人们总会遇到现实的矛盾和问题,怎么办?一开始往往都会有两种不同的社会态度:一种是幻想回到过去,一种是提出未来的设想。

复古是不是好呢?依我看啊,大多时候是不好的,而且根本不切合实际,因为不尊重事实。但也有合理的成分,合理的成分就是想变革现实。可真的要回到过去,恐怕如论如何是回不去的。譬如人们对穿衣打扮,总是希望有丰富的色彩可以选择,有丰富而自由的穿衣搭配方式,有丰富多样而更加先进的新材料,新的生产力,总是促进就业,要求更多的人参与劳动。这都是社会进步的方面。但依赖于旧的生产关系的人,就会反对和阻碍这种进步。他们不改变自己,却要别人陪他们回到坟墓,大抵这就是复古派的底色。

设想未来的好不好呢?大抵要比复古派好很多。一开始可能只是空想,这是一般规律。随后慢慢实践,发现还得从现实出发,这时候,设想未来的人,才会逐渐具有可行性。所以,设想派往往会分裂,一部分会发现现实困难重重,往往会回到古人那里去,成了复古派;另一部分最坚定的最有干劲儿最有希望的人,不断攻坚克难,不断前进,他们会成为最后的赢家。

于是我用最坚定的最有干劲儿最有希望的人的话,来回答一下《绿衣》之人的执念:

绿衣也是衣啊,配上黄里更美丽。你不要死脑筋。

绿衣也是衣啊,配上黄赏更热情。你不要认死理。

绿丝就是好啊,女人织的更细密。你不要老迷信。

葛布已过时啊,再好也得遭嫌弃。你不要呆过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