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郝万山讲《伤寒论》笔记 第十八集

 任持自性 2023-09-07 发布于陕西

郝万山讲《伤寒论》笔记  第十八集

第 18 讲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关于伤寒兼证的三个方证:

葛根汤的适应证;

大青龙汤的适应证;

小青龙汤的适应证。

葛根汤的适应证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情况。

适应证之一,阳明经脉受邪的阳明经表证,根据后世医家的研究补充。引用《医宗金监  伤寒心法要决》歌诀:

“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适应证之二,“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寒邪在太阳经脉,用葛根汤发汗散寒,疏通经脉。

适应证之三,葛根汤即可以治疗阳明经表受邪,也可以治疗太阳经表受邪,太阳经气不利,葛根汤还可以治疗太阳和阳明合病,必自下利的情况。

《伤寒论》中关于太阳和阳明合病,有兼见喘而汗出的,有兼见下利的。

兼见喘而汗出的用麻黄汤,麻黄汤本身就有宣肺平喘的作用。

太阳和阳明合病兼自下利的用葛根汤。一方面下利是中焦里气升降失调的表现,提示了阳明的阳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的症状比较突出,用葛根汤解阳明经表之邪为主。 另一方面,葛根又有升阳止泻的作用。所以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的用葛根汤。

太阳与阳明合病,正气抗邪于表,不能顾护于里,出现胃气上逆,不下利而呕吐的,就在葛根汤里加半夏,来和胃降逆止呕,就是葛根加半夏汤。

葛根汤的适应证就是这么三个方面。

大青龙汤的适应证是寒邪闭表, 阳郁化热,不汗出而烦燥,这是第 38 条的内容。第 39 条是湿邪郁表,阳郁化热,郁热挠心。

这两种证候,无论是寒邪郁表还是湿邪郁表,都有表郁,阳郁化热,郁热挠心的心烦,在外面都有不汗出而烦燥,都有不汗出这个症状,这是应当注意的。

大青龙汤是《伤寒论》中发汗力量最强的方子。要用大青龙汤,一定要有表证,没有表证,不能够用大青龙汤。在大青龙汤适应证的第 38 条,第 39 条,都提到了和少阴病相鉴别,少阴病本身当真阳衰微的时候,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时可以有肢体燥动不宁的燥烦。而大青龙汤适应证是烦燥。 烦燥和躁烦在临床上有时候症状容易混淆。千万不要把一个真阳衰微的躁烦证误认为是阳郁化热的烦躁证。如果误用大青龙汤的话,后果将是不甚设想。

对大青龙汤适应证的第 39 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也有人把它解释成在表的寒邪有一种化热的倾向,就由身痛而变成了身重,身重是热邪壅滞气机的表现。这种在表的寒邪有化热的倾向,由身痛变成身重,但是邪气仍然在表闭郁,所以仍然是无汗的。像我们的讲义还有许多医家就是这么解释的,这个观点提供大家参考。

小青龙汤的适应证是治疗寒邪闭表、里 有水饮。外寒引动内饮,内外合邪,水寒射肺而见到的咳喘。以咳出大量的白色泡沫痰为特征,提示水寒内盛,水饮犯肺。由于水饮之邪内盛,水饮之邪又是变动不居的,常常可以随着三焦气机的升降出入而随处为患。所以小青龙汤的适应证有许多或见症状:或渴,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下利等等。这都属于水邪浸渍不同的部位所造成的或见症。

小青龙汤以温化水饮为主;大青龙汤以解表发汗为主。大青龙汤用到了石膏。小青龙汤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如果寒邪闭表,水饮内阻,阳气郁遏,兼有心烦的话,也可以在小青龙汤中加石膏,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小青龙加石膏汤。小青龙汤这张方子, 桂枝、麻黄、细辛,干姜等等并用,辛温燥烈有余,尽管用了五味子,芍药这些养营护阴液的药,毕竟辛温燥烈有余,在临床上,对于水寒射肺的咳喘急性发作,用上三付五付,咳喘急性发作缓解了,就不要继续用了。因为这些辛温燥烈的药,有伤阴动血的弊病。

细辛作散剂不过钱,见于《本草纲目》引用宋朝人的《本草书》,只是作为散剂不过钱,用量太大可引起中毒反应。临床上做为汤剂如果必要的时候,细辛也可以适当的用量大一些,临床报道,有用 10 克的,20 克的,也有用30 克的等等,治疗寒饮射肺的咳喘,治疗心阳不足,心动过缓,西医诊断为病窦综合证的,这些都有报道。应当补充强调的一点是,细辛含有黄樟醚,黄樟醚是公认的一种致癌的成分。所以必要的时候,确实是寒邪闭表,疼痛等等,用细辛做汤剂的量可以超过钱,但是不能久用。

经方的药量是用汉代的度量衡制,现代临床的用量和汉代的伤寒论中《金匮要略》的药量之间需要换算。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

一、掌握药物剂量的临床意义

二、汉代的度量衡制

三、经方药量的折算方法

四、药量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一、掌握药物剂量,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以桂枝汤为例,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的剂量各三两,如果把桂枝的量用多了,方名就叫桂枝加桂汤,作用不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而是温补心阳,降逆平冲,治疗心阳虚 ,下焦寒气上冲的奔豚。

如果桂枝汤里把芍药的量用多了,就叫桂枝加芍药汤,作用是治疗太阴脾经受邪,太阴脾经气血不和,而导致的腹满时痛。

麻黄汤中的麻黄、桂枝、甘草这三个药的剂量比例应该是3:2:1,如果调过来,麻黄、桂枝、甘草的剂量比例变成1:2:3的话,这个方子就发不了汗,所以掌握剂量,掌握剂量之间的关系,在临床疗效上是很重要的。

五苓散中,桂枝用量最少,泽泻用量最多,猪苓、茯苓、白术用量居中,如果按照这样的剂量比例组成的散剂给试验动物吃,有很好的利尿效果。而把五个药等量的比例制成散剂给相同的动物来吃,利尿效果明显就差,因此掌握汉代的剂量,掌握经方药物的剂量、比例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二、汉代的度量衡制。

张仲景是汉代人,引用的方剂应该是汉代的剂量,汉代度量衡制。班固的《汉书 . 律历制》记载“千二百黍,重十二铢”1200个黍米,就是12铢重,“两之为两”也就是两个12铢是一两,就是24铢。

为什么衡重单位中用这个“两”呢,在制定衡重单位的过程中,最初的最基本的单位是十二铢算一个单位,两个十二铢就叫一两,“两”就作为衡重的一个单位了,“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三、经方药量的折算方法

计量单位和进位关系:

衡重:

计量单位:铢、两、斤、钧、石(shí)

进位关系: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石在后世作为容量单位(dàn)。

千钧一发就是3万斤系于一发

汉代的一斤  =  250克。

汉代的一两   =   15.625克  ≈  15克

容量:

计量单位:龠( yuè )、合(gě)、升、斗、斛(hú)。

进位关系:千二百黍实其龠,合龠为合(gě),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

十进制

一合=20毫升             

一升=200毫升                

一斗=2000毫升

一斛=20000毫升        

麻杏石甘汤方后。一黄耳杯为一升

度量:

五苓散“白饮和服方寸匕”。方寸匕是边长一寸的正方形的药勺。“取散以不落为度。”

麻子仁丸厚朴一尺。

度量单位:分、寸、尺、丈、引。

进位关系:一黍为分(汉书中没有,为推断),“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十进制

一寸=2.3厘米

一尺=23厘米

一丈=230厘米

一引=2300厘米

关羽身高八尺也就是一米八四

汉朝以后,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

6 铢=1 分

4 分=1 两

麻黄升麻汤中用到了“分”

张仲景时代没有用分做衡重单位。以分作为衡重单位来计量的,一定是晋唐以后折算的。

三物白散: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是指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份”。

《伤寒论》计量中的“分”字,除了麻黄升麻汤是剂量单位,其它都是剂量比例。《金匮要略》有些方子用“分”作衡重单位。可以推断是晋唐以后改写。

从晋朝到宋朝七八百年间,度量衡由于地主实物收租发生明显的变化。一斤由250克上升到600克左右,一升从200毫升上升到1000毫升,一尺从23厘米上升到33厘米。

宋朝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度量衡制基本稳定下来。因为经济流通方式发生了变化。国家征税,地主收租。不再单纯收粮食。是靠货币的流通。

从晋朝到唐朝,到宋朝,国家规定:医药是人命关天的事情。天文天象涉及到国家安危的问题。所以天文和医药一定要保留古制,社会上一般的商业用新制。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药方》,王焘的《外台秘要》,仍然保留汉制药物剂量。宋朝以前的中药书。剂量保留的都是汉制。

宋朝发明的煮散,把药做成粗散,煮散后和药渣一块吃。药量绝对减少。宋朝书的药量都是很小的。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

宋朝计量单位 :斤、两、钱、分、厘、毫。

从宋代到清代,用的都是宋代的度量衡制。

尽管度量衡制发生过许多错综复杂的变化。在考察中医中药书籍中的药量时。宋朝以前用的都是汉制,宋朝以后一直到解放初,用的都是宋制。解放后对度量衡制进行了改革。一斤是500克,在中药剂量上变化不大。宋朝以后的书就等于是今制。具体到各个地方也有不同黑龙江:一钱=5克

一钱=3克

一两=15克

例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70枚

       45克       30克        15克        28克

方子是三次量,一次量是:

        15克       10克          5克         9克

现代煮药、服药的方法和古代也有区别

现代煮药要煮两次,张仲景不管是解表药还是补益药只煮一次。煮一次最多最多能把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45%到50%。再煮一次还能把药物全部有效成分提取出30%到45%。也可以勉强做为一次治疗量。现代开的一副药煮两回是两次治疗量。张仲景开的药煮一回对于麻黄汤来说是三次治疗量。

由于煮药方法和服药习惯的变化。现在开的方子是一次治疗量。要严格折合就要看张仲景方子的实际量折合成今天的量。必须注意是几次吃,除以几。

例桂枝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方子是三次量,一次量是:

桂枝15克 芍药15克 生姜15克 甘草10克,大枣四枚。

省略中间许多换算过程,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一钱也就是三克。

桂枝9/10克 芍药9/10克 生姜9/10克 甘草6克,大枣四枚。

有的方子吃一次,比如干姜附子汤。有的方子吃5次,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在药量换算中,一定要注意方子分几次吃?

简便的折算方法:

在一个地方,当地医生对于常用中药的常用量。比如北京桂枝在一般情况下用10克。东北桂枝常用量是15克。台湾的桂枝量是6克。韩国也是6克。是大陆常用量的2/3。知道这个习惯后,按照经方的计量比例去套用。

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甘草剂量比是3:2:1。

桂枝常用量是10克的话,麻黄15克,甘草5克。

桂枝常用量是6克的话,麻黄用10克,甘草用4克。

既符合经方的用药习惯,也符合当地人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当地医生多年来摸索出的经验。这是最实用的方法。不必计算一副经方吃几次,但是必须要知道汉代度量衡制和现代度量衡制之间的关系。

在《伤寒论》中以容量来计量的比如水,现代还按容量来计量。有的以容量来计量的药材的可以折算为现在的容量,然后再称重。

粳米(旱稻)一升=180克

大米是水稻不能代替粳米。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症候。粳米是养胃气的。大米除了养胃气还有利尿的作用,对于热盛津伤是不科学的。

半夏半升=50克

五味子半升=30克

麻子仁丸中厚朴一尺是23厘米,厚三分,宽一寸半为准。现在用中等厚度的厚朴:宽3.5厘米长23厘米,称重15克

厚朴一尺=15克

五苓散一方寸匕 ≈ 5-6克

五苓散用稻米汤调和服用不呛喉咙

杏仁100粒=40克

桃仁100粒=30克

枳实一枚=18克

附子一枚=20克  大附子=25克

野生的乌头一枚=5 克

甘遂末一钱匕  ≈  1 克到1.5克

四、药量的因人、因时、因地制宜

临床应用不论是张仲景还是后世医家因人、因时、因地随时调整药量。

强人用大附子,一般人用一般大小。

古人是病重之后才看病所以用药量比较大特别是辛温药。

现代人茵陈蒿汤中的茵陈用的比张仲景时代的多。

人的体质不一样,气候不一样,水土不一样。在药量应用上也有差异。比如黑龙江的药量就比较大。

韩国用进口地道药材,煮药后,用离心力萃取比较充分。气候潮湿,皮肤腠理比较疏松。中药耐受量是北京人的1/2到2/3。

只要在一个地方生活三个月以上,就按本地的剂量开方。

~~~~~~~~~~~~~~~~~

《伤寒论》​常用计量换算(网络粘贴):

清朝 1 斤=16 两=590克 

汉朝1 斤 = 248 克

清朝1 两 =10钱=36.9克 

汉朝 1 两=15.625克

1 石=120斤=70800克

1 钧=30斤=7440 克

1 斤=液体250 毫升

1 分=0.37克

1 两=15.625克

1 两=24 铢

1 升=液体200 毫升

1 合=20 毫升

1 圭=0.5 克

1 龠=10 毫升

1 撮=2克

1 方寸匕=金石类2.74 克

1 方寸匕=药末约2 克

1 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1克

半方寸匕=1刀圭=1钱匕=1.5 克

一钱匕=1.518克

一铢=0.65 克

1铢=100 个黍米的重量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1升=50 克

葶力子1升=60 克

吴茱萸1升=50 克,五十克的吴茱萸还不到一升,有测量是70克.

五味子1升=50 克

半夏1升=130 克

虻虫1升=16 克

附子大者 1 枚=20~30 克

附子中者 1 枚=15 克

强乌头 1 枚小者=3 克

强乌头 1 枚大者=5.6 克

杏仁大者 10 枚=4 克

栀子 10 枚平均 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 1 枚=46 克

枳实 1 枚约 14.4 克

石膏鸡蛋大 1 枚约40 克

厚朴 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 12 克

1 圭= 0.5 毫升

1 撮= 4 圭=2 毫升

1 龠= 5 撮=10 毫升

1 合= 2 龠=20 毫升

1 升=10 合=200 毫升

1 斗=10 升=2000 毫升

1 斛=10 斗=20000 毫升

1 石=100000 毫升

1 分=0.231 厘米

1 寸=10 分=2.31 厘米

1 尺=10 寸=23.1 厘米

1 丈=10 尺=231 厘米

1 引=10 丈=2310 厘米

石膏鸡子大=160克

石膏一斤=250克

一两=15.625克

一分=3.9克

一铢=0.65克

一方寸匕=1.5克(半夏泻心汤粉剂)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克

葶苈子一升 = 60克

吴茱萸一升 = 90克

五味子一升=100克

半夏一升=130克

虻虫一升=30克

附子一枚(大者一枚)=20-30克

中附子一枚=15克

乌头一枚大者=5-6克

乌头一枚=3克

杏仁一升=125克

桃仁一升=125克

麦门冬一升=125克

粳米一升=200克

豆豉一升=140克

大枣十二枚=50克

竹叶一握=12克

火麻仁一升=125克

瓜蒌一枚=46克

栀子十枚=15克

枳实一枚=14.4克

水蛭百枚 =160克

蟅虫一升 =53克

虻虫一升 =30克

蛴螬一升 =92克

赤小豆一升=180克

厚朴一尺=125克(参照胡希恕注解麻子仁丸方与小承气汤方折算)

芒硝一升=160克左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