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学习笔记43

 药膳食疗方注释 2018-04-24
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

   以上我们就把中风,伤寒这两类证候就谈完了,我们涉及到许多经方,经方的药量呢是用的汉代的度量衡制,今天临床上许多人用经方的时候,就不知道我们临床上的用量和汉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的这些药量之间怎么能够联系起来,所以我们在这里插入一段小小的另外一个题目,这就是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折算,我们之所以讲这个问题,是因为它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掌握药物剂量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

   比方说,我们已经学过了桂枝汤,桂枝汤中桂枝和芍药的剂量,是各三两。

   * 如果你把桂枝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作桂枝加桂汤。它的作用不是解肌祛风,调和营卫而是温补心阳,降逆平冲,治疗心阳虚,下焦寒气上冲的奔豚;

   * 如果桂枝汤里头把芍药的量用多了,它的方名就叫桂枝加芍药汤,它的作用呢,是治疗太阴脾经受邪,太阴脾经气血不和而导致的腹满时痛。

   你看剂量与功能有没有关系啊,我前次课还曾经提到,麻黄汤中麻黄、桂枝、甘草这三味药的剂量比例,应当是3:2:1如果你把它调过来,麻黄、桂枝、甘草剂量比例为1:2:3的话,这个方子就发不了汗,所以掌握剂量,掌握剂量之间的关系,在临床疗效上是很重要的。

   又比方说,五苓散这张方子,它是桂枝用量最少,泽泻用量最多,猪苓、茯苓、白术用量居中,如果按照这样的剂量比例组成的散剂,给实验动物来吃,就有和好的利尿效果,而把这五味药按等量的做成散剂,给相同的动物来吃,它的利尿效果明显就差,因此我们掌握汉代的剂量,掌握经方的这种药物的剂量比例,在临床上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我们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张仲景是汉代的人,所以他所写的书,他所引用的方剂应当是汉代的剂量,汉代的度量衡制,这一点好像没有人提出异议,所以我们就需要了解汉代的度量衡制,其实考察这个问题也是比较容易的,不太困难的一件事情。
   首先我们可以查史书,班固的《汉书.律历志》它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1200粒黍米这就是12铢这么重,“两之为两”,也就是两个12铢是1两,那不就是24铢吗。
   为什么衡重单位中用这个“两" 呢?就是在制定这个度量衡单位的过程中,最初的最基本的单位是12铢算一个单位,两个12铢就算1两,当然同它就用这个“两”作为衡重的一个单位了。“16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班固的《汉书.律历志》上述这段话,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它的剂量单位和它们的进位关系,剂量单位用了,铢、两、斤、钧、石,它们的进位关系是两个12铢是两,16两是1斤,30斤为钧。成语有一句话叫做“千钧一发”就是用一根头发钓着1000钧的东西,钧是各衡重单位,30斤是1钧的话,1000钧就是3万斤,那当然是比喻相当危险了,另外,衡重单位还有一石,4钧为石。

   我们应当提醒大家的是这个“石”字在后世,它是作为一个容量单位,它念[dàn],但是在汉代,在这里它是作为衡重单位,念[石],现在我们拿1200个黍米称重说这就是半两,可以不可以啊,可以这么做,但是我们拿什么地方出产的黍米啊,是拿新生产的黍米呢还是放了一年陈的比较干燥的秫米呢,你把它作为一个标准的衡重单位来剂量的话,是不是大家都公认这就是准确的剂量呢?你是拿河南产的黍米呢你还是拿北京产的黍米呢?所以这些都存在着问题。

   我们从出土的文物的考察来看,就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历史博物馆藏有东汉司农铜权,这就是国家的一个农业管理的最高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按照当时的衡重器具系列来看,这是个12斤的权,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等于250克,汉代的1两除以16的话,那就等于15.625克,我们为了计算方便起见,就把1两说成是15克,差一点点没有关系,只是为了计算方便。关于衡重我们就谈这么多。

** 汉代衡重: 1斤 = 16两 = 250克     
         1两 = 15.625克    约15克

   下面我们就看容量,
   班固的《汉书.律历志》还是说“千二百黍实其龠”1200个黍米,放到一个容器里,这个容器叫做龠[yuè],最小的容量单位叫龠,它能够盛1200个黍米。
  “合龠为合”就是把两个龠合起来为合,它这个容量就叫合,为什么容量单位中用了一个合作的“合”字,因为最初的时候,把最基本的两个龠合在一块,这就叫1合,当然作为一个容量单位的时候,它就不读
[hé]而是读[gé],因此,这个“合”字,就作为了一个容量单位,“十合为升” 十升为斗, 十斗为斛”这就是汉代《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容量的5个计量单位。
   它们的进位关系呢,龠到合之间是二进制,其他之间是十进制,龠、合、升、斗、斛这是5个容量的计量单位。

   我们仍然是刚才的理由,拿黍米1200个,约约它的容积,不能够被大家所公认,这就是汉代的标准的容量的计量单位,所以我们还是看文物,汉代出土的铜合、铜升、铜斗、铜斛在北方的许多博物馆里都放着,你看历史博物馆就有许多小铜合,铜合小到没法儿拿手直接拿着要加一个长长的把,我初去一看的话以为这是一个小勺呢,实际上它是个铜合,那么铜升呢,这么大一个升(用手比划)。

   我们从实际文物考察来看,一合等于20毫升,1升等于200毫升,1斗等于2000毫升,1斛等于20000毫升,在山东博物馆有一个大斛,那它来盛消小米的话那就是20000毫升。
   北京历史博物馆既有铜合,又有铜升,又有铜斗,这个铜斛我记不清楚了,因为那个铜斛是很大的,好像也是有一个,所以有文物存在的话,这个问题就很好考察了。

   你象我们每次麻黄汤,每次吃8合,那就是160毫升,桂枝汤每次吃1升,那就是吃200毫升,和我们今天的人喝药的多少不就是差不多吗。

   麻杏石甘汤方后(我们还没有学到)有一段话说“温服一升”底下接着说了一句话“本云黄耳杯”后世医家就说,这个话可能是衍文,什么叫黄耳杯呀,不知道怎么回事,实际上,就是整理《伤寒论》的人,也许不是王叔和了,还有人在整理和抄,他抄的时候,他照着另外一个本子抄,那个本子原来不是写的“温服一升”而是写的“温服一黄耳杯”所以校勘的人呢,他改成了“温服一升”,但是他把原本上是什么“本云”原本说,“温服一黄耳杯”把那个黄耳杯,他自己改了个“升”。这就流传到我们今天说,“温服一升”,实际上原本是“温服一黄耳杯”。
   那么黄耳杯是什么呢?我们历史博物馆有好多的黄耳杯,是古代的一种饮器,就是喝水的东西,它常常是木头做的雕漆的,常常有两个耳朵,这个耳朵呢,贵族家庭的都镏上金,所以就成了黄耳朵的杯,这个黄耳杯是个椭圆形的,为了喝东西方便呢加了耳朵,这个耳朵是镏金的,这个黄耳杯盛多少,整整盛200毫升,就是一升,所以“本云黄耳杯”,就是说,原来是说服一黄耳杯,也就是200毫升,也就是一升,这就证实了,一升就是200毫升。

** 汉代容量: “十合为升,十升为斗, 十斗为斛”  
一合 =20毫升, 一升 =200毫升,一斗 =2000毫升,一斛 =20000毫升。

   关于汉代的度量,
   《伤寒论》中在药物的计量上也涉及到了度量。

   比方说,五苓散勇“白饮和服方寸匕”所谓方寸匕是边长为1寸的一个正方形的药勺,这就叫方寸匕,“取散以不落为度”把这个药铲起来晃一晃以不再掉了就是这么多,那么方寸匕边长1寸到底是多少?就涉及到了度量。麻子仁丸这张方子里头,用了厚朴1尺,1尺到底是多长?也用到了度量。

   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志》里头,记载了这样的话,一黍为分(此话不是出于原书,后面的带引号的话出于原书),“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
   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长度的,也就是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它们的进位关系非常规律,都是十进制。

   那么1分是多少?是一个黍米的直径,所以就是10个黍米的直径,这就是1寸,可见度量衡制在古代就是以人们最常用的离不开的粮食作为计量的一个基本单位,所以有一句话叫做“民以食为天”这是千真万确的,非常有意思的是,现在到底1寸是多少呢,也是从出土文物的考察,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收集了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出土的汉代的或者是铜尺或者是铁尺或者是木头的尺子或者是竹子的尺子,有的是残片,一寸两寸,但是通过测量发现,1寸等于2.3厘米,1尺等于23厘米。

   汉代的五虎大将关羽,身高八尺,乘以23厘米的话,1.84米,和我们当代的女排名将郎平一样高,作为这样一个大将军,他和郎平一样高,我们不觉得太奇怪,这就可以考证出关羽到底实际身高是多少。

   应当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出土的这14把尺子都没有刻分,可见汉代在量长度的时候,不用特别精确,因此班固的《汉书.律历志》里头,也没有直接说“一黍为分”这句话,这个话是从别的话中有这个意思。

   汉朝以后就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等于1分,4分等于1两,在《伤寒论》中以分来作为衡重单位的只有一个方子就是麻黄升麻汤出现了分,显然张仲景那个时代,不会用分来作衡重单位的,因为那个时候在计量中还没有这个分,因此麻黄升麻汤肯定是晋朝以后的人在抄写的时候把药量给改了,在《金匮要略》里有不少方子出现了以分作为衡重单位来计量的,那肯定是经过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的过程中,给折算的,给改动的,所以这我们就明确知道这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

   当然有的方剂比方说,三物白散,它说桔梗三分、巴豆 一分、贝母三分,那个分,它不是指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指的药物之间的计量比例,也就是说桔梗三份、巴豆一份、贝母三份。还有四逆散中,柴胡、枳实、芍药、甘草各十分,这个分也是指的计量比例,是各十份的意思,也就是各等分。
   所以我们在读《伤寒论》的时候要注意,计量中的这个“分”字,除了麻黄升麻汤里它是具体的衡重单位之外,其它的“分”都是计量的比例,可是在《金匮要略》中就不同了,那里面有好几个方子用了“分”作衡重单位,那我们肯定就知道,这个《金匮要略》基本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的过程中他把计量给改了。

** 汉代度量:分、寸、尺、丈、引都是十进制。 1尺 = 23厘米。

   以上是我们谈到的汉代度量衡制,接着我们还要说的一个问题,从晋朝到宋朝,中国的度量衡制发生了特别明显的剧烈的变化,变化到什么程度呢?
 
1斤由250克一直上升到了600克左右。
1升从200毫升上升到了1000毫升,扩大了5倍。
1尺从23厘米上升到了33厘米。

   这就是从晋朝到宋朝,也就是七八百年,不到一千年的时间,为什么度量衡制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他们的理解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当时社会地主收租子都想多收一些,国家征税也想多收一些,所以常常就把这个斗偷偷地扩大了,那么张家地主看李家地主把斗扩大了,所以张家地主也扩大了,王家地主看他们都扩大了,所以王家地主也扩大了,最后国家一看你们的斗都那么大,我重新制定个标准吧,然后国家的重新规定的标准又大了。
   当这个已经成了固定的形式之后,其它的地主想,哦,原来这个斗可以偷偷地扩大,在国家标准的基础上又重新扩大,所以也就是600-不到800年之间,度量衡制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随着容器的扩大,衡重能不扩大吗,长度能不扩大吗。

   宋朝以后,到了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稳定下来了,没有那么再随意扩大,为什么后来这1000年,就没有再随意扩大呢?这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流通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国家征税、地主收租不再单纯收粮食,而靠货币的流通,你看过去的小说,都是拿银子来支付,拿银票来支付,这样的话,粮食收进来还要卖出去,总不能收进来是大斗,卖出去是小斗吧,如果没有信誉的话怎么去做买卖,所以从宋朝以后,随着商业的发达,所随着货币的流通,度量衡制再发生什么变化就没有什么实际的经济意义了,因此度量衡制就稳定下来了,所以从中国历史上来看,就是汉朝以后到宋朝以前度量衡制发生了剧烈的变化,宋朝到清朝度量衡制是基本稳定的。

   晋朝、到唐朝、到宋朝这段时间,国家是怎么规定的呢?《晋书》就有说明,唐代的史书上也有说明,说医药是人们关天的事情,天文时涉及到天象,涉及到国家安危的问题,古代很重视天象,那时认为天象是一个国家兴亡的一个征兆,所以天文和医药一定要保留古制,而社会上的一般的商业就用新制,到了唐代,你看苏思邈的《千金要方》王涛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是保留的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它的计量保留的都是汉制。

   那么宋朝国家在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的剂量。
   服用方法上,宋朝改用了煮散,就是把药物做成粗散,然后煮散连药渣滓一块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滓一块吃的话,那你药量一定要减少,你看宋朝书的药量都是很小很小,这样药量一减小,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
   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方药书上有斤、两、有钱、有分、有厘、有毫计量单位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知道这就是宋朝以后的计量单位,由于宋到清的度量衡制基本上没有什么变化,所以从宋代到清代的中药书基本都是用大宋代的这种度量衡制。
   这样的话在中国历史上,尽管度量衡制发生过许多错综复杂的变化,但是我们在考察中医中药书籍中的药量的时候,实际上非常简单,宋朝以前用的都是汉制,宋朝以后用的都是宋制,一直到我们解放初,用的都是宋制。

   我们解放以后,对度量衡制进行了一些改革,把1斤变成了500克,为了换算方便,但是实际上在中药剂量上变化不大,比方说,过去我们老中医大夫开3钱,我们今天呢1钱就是3克,开3钱的话,今天我们就折合成9克就是了,折合9克有时候药方的师傅就嫌算价钱的时候比较麻烦,他就给按10克算,因此我们的医生干脆就把9克这个药都改成10克。

** 所以在中药计量上,宋朝以前的书是汉制,宋朝以后的书就等于是今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当然有个别的地方,它在度量衡制改革的时候,和我们大多数地方不一样,比方说,黑龙江在度量衡改革的时候,它就把1两当作50克,1钱是按5克来算的,所以他看到我们关内的人开方,3克、6克、9克、12克、而他们那个地方是5克、10克、15克、20克以5克单位来计算的。
   这是我讲的第二个问题,汉代的度量衡制。

   现在我们就具体的谈谈经方药量的折算;

举例1:
   我们举一个麻黄汤的例子,麻黄汤:
麻黄三两,桂枝二两,甘草一两,杏仁七十粒去皮尖。

3两,一两是15克,3两就是45克,
70枚杏仁,我们今天拿70枚杏仁去掉皮尖称称重为28克,上次我们讲过100枚杏仁去掉皮尖称重为40克,这就是张仲景当时开的麻黄汤。
这是麻黄汤以水七升,先煮麻黄减二升,然后去上末,再煮其他药,煮取二升半,每次温服八合,这个实际上是它的几次治疗量呢?三次治疗量,如果吃了一次以后出了汗了,后面就不能再吃了。

   那么它的治疗量是多少?
一次量,麻黄15克,桂枝10克,甘草5克,杏仁9克。和我们今天在一般情况下开麻黄汤的剂量是一样的。

   因为我们今天煮药、服药的方法和古代不一样,我们今天呢,一服药煮两次,张仲景不管是解表药还是补益药他就煮一次。
   煮一次最多最多能把药物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45%,最近我看到一个报道说可以提取50%,过去我看到一个试验,经过测定只能够提取它的有效成分的45%,那么言外之意,还有55%或者50%的有效成分在药渣滓里头,张仲景就把这个药渣滓就给扔掉了,而我们今天呢,把药渣滓拿来再煮一次,最起码还能提取出药物的全部有效成分的30-45%那么也可以勉强作为一次治疗量,所以我们今天开的这一付药,煮两回是两次的治疗量。
   张仲景开的那一付药煮一回,对于麻黄汤来说它是三次的治疗量,既然是煮药方法和服药习惯的变化,我们今天开这付药,就是一次治疗量的话,我们要是严格折合的话,就是看张仲景这张方子,它的实际量折合成今天的量,然后看他是几次吃,我们除以几,我们今天开药的药量应该是这样。

举例2.:
   我们再举一个桂枝汤的例子,桂枝汤:
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生姜三两,甘草二两,大枣十二枚。它也是三次的治疗量,

   所以它的一次量,桂枝15克,芍药15克,生姜15克,甘草10克,大枣4枚。

   由于有人说汉代的一两,你今天大体用一钱就可以了,这只是说大体用一钱就可以了,它省略了中间的许多换算过程,结果有人在开桂枝汤的时候,他记住了汉代的一两今天用1钱,那么桂枝3两,今天用三钱的话就是9克,或者开成10克,桂枝10克,芍药10克,干姜10克,甘草6克,大枣他忘了开成12枚,我说你怎么这么开药啊? 他说,我按照张仲景的方子开的呀,你看古代的一两等于今天的1钱,我今天这么换算过来,实际上这中间省略了一个三次吃和一次吃的问题,一般大枣还开12枚的话,你想想这个方子是不是在煮枣粥啊,所以大枣没有折合,这是我们应当特别注意的。

   这样来看这个《伤寒论》中的有的方子吃三次,是三次的量,有的方子还有吃两次的,那是两次的治疗量,有的方子就吃一次,象干姜附子汤还有桂枝甘草汤是为了急救,急救的东西你不能老吃啊,就是吃一次,那么还有的方子吃五次,象我们后面要提到的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它是分作五次吃。
   我们要搞这个药量换算的话,既要知道汉代的1两等于今天的多少克,还有记住这个方子要分几次吃,那么我们要记的东西太多了,这样就很麻烦,所以在我讲清楚汉代的度量衡制、汉代的服药方法和今天的度量衡、今天的服药习惯,煮药习惯这种不同之后,我们提出一个非常简便的方法,经方药量的折算非常简便的方法,什么方法呢?

** 经方药量的折算非常简便的方法:
   就是你在一个地方工作,你首先了解这个地方当地的医生对于常用的中药的常用量,比防说,你是在北京工作的你知道桂枝在一般情况下用10克,你是到黑龙江工作,你知道他们那里的桂枝的常用量就15克,你是在台湾工作的,台湾的常用对桂枝量就是6克,你知道它那里的习惯,韩国也是这样,在汉城桂枝的常用量就是6克,它是我们北京的、大陆的常用量的三分之二,知道这个习惯以后,然后按照经方的剂量比例去套用,麻黄、桂枝、甘草、麻黄汤中剂量比例是3:2:1那桂枝常用量是10克的话,在这个地方麻黄你就可以用15克,甘草你就可以用5克,如果这个地方桂枝的常用量只是6克的话,那你麻黄用10克,甘草用上4克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既符合经方的用药习惯,也符合当地的人的实际情况,也符合当地医生多年来摸索出的经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一种简便的经方的药量折算方法,这个是最实用的方法,所以你不用去记住这个经方到底吃了几次,但是你一定知道,汉代的度量衡制和今天的度量衡制之间是什么关系。

   在《伤寒论》中,以重量以容量来计量的,比方说水,那么我们今天还按容量来计算,但是有的药,它是以容量计量的,但是我们今天就不再习惯用容量计量了,比方说,半夏半升、粳米一升,我们今天怎么折算呢?
   可以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比方说,有人称粳米1升,现代用200毫升的粳米称重,大概是180克,1升(古)粳米是180克,粳米是什么东西啊,粳米是旱稻子,旱地长的稻子,它和水稻是一个科的植物,但是它是在旱地生长的,所以有人开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里没有粳米,他就随意的说那就抓上一把大米吧,实际上从理论上来说,大米不能代替粳米,这个白虎汤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保胃气的,你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养胃气保胃气的作用之外,它还有一点里尿的作用,我们上次不是讲过吗,它是水稻,水田里长的东西,它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一个热盛津伤的证候,严格的说用大米是不合适的。

  粳米1升称重是180克,半夏半升,今天我们是用100毫升的半夏,汉代在计量用升的时候,这些药物都是颗粒状的,粳米是颗粒状的,半夏是颗粒状的,半升半夏我们今天称重大概是50克,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克,这个称重有的是我做的,有的是其他许多医生做的,五味子半升大概30克。

   麻子仁丸中所说的厚朴一尺,这一尺当然是23厘米,这么长,问题是它多宽多重,古人没有详细地说,它也不可能太宽,它也不可能太厚,《医心方》引《小品方》说,应当是厚三分,宽一寸半为准,我们今天用中等厚度的厚朴,宽3.5厘米,长23厘米,这就是厚朴一尺吧,称重是15克,比较轻。

   那个五苓散一方寸匕,就是以边长为一寸的,一个正方形的药勺来取这个散,我在东直门医院做住院医生的时候,用一个边长2.3厘米的正方形一个纸板,我取完了以后晃了晃不再掉了然后称重,实际称重是5克,你弄的满一点也不到6克,就是5、6克,那我们就知道张仲景当时,每次给病人吃五苓散也就是5克到6克的样子,这个五苓散怎么吃啊,白饮和服方寸匕,就是用白米汤(稻米汤)把这个药末调和起来喝,为什么要这样喝?因为干燥的药末放在嘴里头,拿水冲的话是很难咽下去的,常常容易刺激咽喉引起咳嗽,所以要预先拿米汤把它和起来,调成糊状便于吞咽。

   以数量计量的药物,我们今天还习惯用数量来计量的,比如说大枣,我们有时候习惯用数量计量,那你就按数量来计量,桂枝汤里头大枣12枚,我们今天用它的一次量,那就是大枣4枚,乌梅我们今天习惯,也有人习惯用数量的你还是写数量,瓜蒌,有人写瓜蒌1个,你习惯用数量的也可以用数量,但是经常是我们今天以枚数来计量的这些药物呢,都改成了习惯称重了,比如说杏仁我们今天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有人称得

杏仁100粒,去掉皮尖,是40克,
桃仁100粒,称重以后是30克,这个数字大家记下来,
枳实1枚是18克,选那个中等大小的,是18克,
附子1枚20克,大一点的附子25克,
野生的乌头,个小,1枚5克。

   还有个计量单位叫“一钱匕”我上次说过,对于这个钱匕的事情,说法很多,我没有考察清楚,在《伤寒论》中,大陷胸汤里,用甘遂末,它说:甘遂一钱匕,甘遂是有毒的,所以这个东西是不能多用的,后世医家根据实际情况,就是一钱匕大约等于1克左右,量是很小的,也有的书说,1钱匕大概是1克到1.5克,这个只是供大家参考。

   以上我们谈到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的药量换算,实际上在临床应用的时候,无论是张仲景还是后世医家,他们都是在因人、因时、因地来随时调整药量的。

   以后我们学原文的时候提到“强人用大附子1枚”那就是说身高比较高,体重比较多的人用附子的话要用大个的,一般体质的人呢,用附子的话就用一般大小的,这不就是因人制宜吗。

   因时制宜就包括了因季节气候的变化,因时代的变化,比方说汉代的时候,人们的医疗条件比较差,又没有那么多的西医西药,病常常得的很重,不能(自己)好的时候才找大夫,所以显然仲景有些药物的用量就比我们今天要多一些,特别是一些辛温的药物,而我们现在呢, 有些药呢就比张仲景的药量用的多一些,比如说茵陈治疗黄疸,我们今天用茵陈的剂量,显然要比张仲景的那个茵陈蒿汤中的用量用的多,这就是因为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经验的不断的更新,人们对药物药量的运用发生了变化。

   还有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域人的体质不一样,气候不一样,水土不一样,所以在药量应用上也有差异,我举过在黑龙江的例子,那里药量用的都很大,我们在座的一个同学原来是黑龙江中医学院毕业的,他说我们那里都是5克、10克、15克、20、25、50 、100克、150、200克这样来用,甚至有的人还用上500克,一来到这(北京)怎么是3克、6克、10克,这就是因地制宜。
   同样的道理,我第一次在韩国给人开方的时候,有一个摄影记者,她是神经衰弱晚上睡不着觉,我看她舌红,有时候她有五心烦热,我就用了养阴的、清热的,镇静的、安眠的药物,拿了药以后过了几天,她的丈夫是韩国外务部的一个大使,他会讲中文,他给我打电话说:“郝先生啊,你的药有问题”我说:“什么问题呀?”,他说:“我的妻子呢,原来晚上虽然睡不好觉,白天还能够上班,吃了你的药以后,晚上也困,白天也困,现在她不能上班了,这是什么问题呀。”我说,“我这个药有这么好的效果吗,要有这么好的效果的话,那失眠的人都该解决痛苦了”我就问:“你的药是你自己煮的,还是你在什么地方煮的呀?”他说:“就在你工作的那个医院煮的”因为我刚到那个地方,对医院的煮药设备不怎么了解,我到那个医院一呢,他们煮要是用一个密封的大罐子,现在我们国家也有这个东西了,煮完了药以后呢,把这个药渣滓放到一个机器里,既可以挤压又可以离心,等于把这个药渣滓拿出来以后呢,药渣滓非常干燥,直接放到那个焚烧炉就可以燃烧,所以他挤压、离心之后那个药汁也和药汤混在一起,浓度高,另外,韩国的许多中药是从中国进口的,他进口的时候都选最好的品种,他选产地是道地的,药物的质量是最好的,煮药的时候提取的药物的有效成分浓度也高,所以呢按照我们北京人的用量,在加上他那里是个潮润的气候,人的皮肤腠理比较疏松,所以对于中药的耐受量就不如北京人,因此她按照北京人的用量吃完药之后,白天也困,晚上也困,我知道这种情况之后就告诉她,你把原来的给你煮的一盒药分成两次吃,看看效果怎么样(韩国的煮好的药不是装在塑料袋里,而是装在一个纸盒里就像我们的牛奶的纸盒一样),分两次吃以后,她就是白天精神很好,晚上睡的很好,从此我再给韩国人开方子的时候,我就按照北京人的二分之一的量,象给小孩子开方一样,或者是按三分之二的量来开。
   那么我回到北京以后呢,还有不少韩国人来找我看病,我就问他,你是刚从韩国来又马上回韩国呢,你还是在北京生活了好些年了,只要这个人在北京生活了三个月以上,你再给他按照韩国的那个剂量开药,效果就会很差,那你就按北京的剂量开就是了,你看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是这三个月不知道他生理上就发生了什么变化,你要还是按照韩国人的那种量来开的话,他的疗效就差,也许是因为由于他在中国取药的缘故,这就叫因地制宜。

关于这个小专题我们就谈到这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