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治疗视力减退、失明医案两则

 通润山水 2023-09-08 发布于河南

为家人建起第一道健康屏障

我们先来看两个治疗眼睛视力退行的医案

医案一:
魏承朴医案:高某,女,36岁。
右眼干涩两周,有感冒史,曾在他院治疗无效,1990 年 3 月 20 日就诊。检查:右眼远视力 0.6,近视力 0.6/30cm。球结膜混合充血(++),角膜中央见点状灰白色浸润,2% 荧光素染色(++),角膜知觉减退,KP(-),房闪(-)。兼见鼻塞流涕,恶风汗出,舌质淡红,苔白滑,脉浮缓。诊断:右眼单疤病毒性角膜炎。 证属:右眼聚星障。治宜琉风祛邪,调和营卫,退翳明目。
处方:桂枝、白芍各 9 克,生姜 3 片,炙甘草 3 克,大枣 5 枚,蝉衣 6 克。每日 1 剂,水煎服。
服 6 剂,远视力 0.8,球结膜充血减轻,角膜轻度混浊,2% 目光素染色(+),鼻通涕止。又服5 剂,远视力 1.0,球结膜充血失,角膜透明,2% 荧光染色(-)。追踪观察 2 年以上未见复发。
医案二:
彭履样医案:某男,20 岁。
初患眼病,红肿疼痛。经西医治疗肿痛消退,但逐渐弱视失明,而外观双目圆睁,毫无异感,身无不适,经久不愈。查以前所服方药,均以“目为火户”作依据,多系清热泻火之剂。分析其初病时目虽红肿疼痛,尚能视物如常。肿痛消失反而不明,愈治而视力愈弱,此必苦寒阴柔过剂,损伤中气,以致营卫紊乱,精血不能上荣于目,故目盲不能视物,此医药不当,非目疗所为。 拟以调和营卫之法,处以桂枝汤全方:
桂枝 9 克,白芍 9 克,生姜 9 克,大枣 18 克,甘草 9 克,6 剂。服 3 剂后,目有光,模糊能视物。6 剂服完,视物比较清楚,守上方,再服 6 剂。半月后来诊,询及目力,已能看字读报,一年是随访,未复发。

以上两案都是目疾,一个角膜炎导致视力下降,一个是红肿治疗后失明,都影响到了视力。如果按照五行的中医思维,肝主目,可能要从肝论治,如果按照《伤寒论》中“少阳病,咽干,口苦,目眩”来看,要从少阳病论治。但是目眩是单一证,《伤寒论》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单一证不可断,只有一个证据是无法下定论的,就像法院断案,人证物证类的证据要两个或两个以上才能推定一样,只有一个目眩,是无法下定论的。

第一个医案比较明显,汗出恶寒,脉浮缓,显然是太阳中风。角膜炎是炎症,学习过我们《伤寒论》的都知道炎症只是人体排病的一个方法,是发热,而患者发热的部位只有眼睛,所以眼睛这个局部的炎症比较严重,导致了目疾。

中医治病,最重要的是看整体,抓大局,从病人的整体来看,汗出恶寒、脉浮缓才是大局,是主要矛盾,所以用桂枝汤,祛寒补津液才是恢复人体平衡的关键。

第二个医案虽然没有记录患者当下的脉证,但通过前面的治疗过程我们可以看出患者是寒凉药物吃多了,身体过于虚寒导致的,这时用桂枝汤是可以的,后期改用小建中汤也是可以的,要注意补津液虚。

我们在治病时,不能见到热就用寒凉药清热,这也是单一真不可断的原因,要判断患者在发热的情况下是怕冷还是怕热,发热只是现象,如同炎症可以发热,淤堵也可以发热一样,我们要看的是患者的感受,怕冷或者怕热才是判断寒热的基本标准。

这个案例我们也可以改成嘴角裂,一个患者嘴角裂,一开始可能就是个热证,医生用寒凉清火药治好了,患者想着再吃几副药巩固一下,结果寒凉药吃下去,嘴角又裂了。和第二个医案一样,热能导致嘴角上火裂口子,寒同样能导致嘴角裂口子,而寒凉药是通过寒凝血虚,嘴角没有血液营养物质滋养裂的,这时再用寒凉药只能是雪上加霜,病越吃越重。

一个病症,背后的原因可能多种多样,但总不外乎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这八个字,我们在看病时要辨证论治,永远没有某药治某病的定法,法无定法,《金刚经》中如来告诉须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伤寒论》也是一样,“无有定法”才是真正的治病大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