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例浆细胞病引发的思考

 基层检验网 2023-09-09 发布于重庆

■ 前言

在现代化检验设备装备的实验室里,面对大批量的样本,我们似乎习惯性地将样本装载入仪器,检测,出数据后稍作审核,迅速发出报告,然后继续下一批……

近日,一例浆细胞病让笔者有了新的感悟,开始重新审视这种工作方式。

病例经过

患者女性,57岁,因腰背部疼痛2年加重伴发热1年收治于风湿免疫科病房.

血细胞计数分析结果:HGB:97g/L,PLT187*109/L,WBC:5.46*109/L,LYM%:43.8,NEUT%:49.6,MOND%:5.3,EO%:1.1,BASO%:0.2,没有触犯复检规则。

散点图打眼一看无明显异常,异型淋巴区域有少量散点,异常白细胞检查由推片阅片一体机完成,采集图像如下:

未发现异常白细胞,遂按常规油镜下计数100个白细胞,所得结果基本与阅片机结果一致,报告似乎可以放心发出了

可是在计数过程中隐约感觉红细胞有缗钱状排列的情况,一看诊断为“发热”,查看病历发现患者有腰背部疼痛,且为中老年人,血常规显示贫血,顿时更觉得可疑,是不是有浆细胞病可能?

于是开始全片扫描白细胞,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平时计数不常用的片头片中区域共发现如下4个浆细胞,报告:镜下全片共见4个浆细胞。


下午,患者免疫固定电泳分析显示:IgG分型阳性,κ分型阳性,结果提示:发现M蛋白,为IgG-κ型;体液免疫功能检查:IgG定量66.8g/L;尿轻链κ定量18.5mg/L;

骨髓报告显示:骨髓中浆细胞异常增生,占25.5%,胞体中等,核型规则,偏位,核染色质粗粒不匀,核仁0-1个,胞质丰富,着不均匀染蓝色,边缘不齐,符合浆细胞肿瘤;流式检查见21.59%异常浆细胞,

至此患者可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给予VCD方案化疗

知识延展:

多发性骨髓瘤(MM)是骨髓内单一浆细胞株异常增生的一种恶性肿瘤,其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过度增生并产生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骨髓中单克隆浆细胞的增生并侵犯骨髓,引起骨骼破坏、骨痛或骨折、贫血、高钙血症、肾功能不全及免疫功能异常。

国内诊断标准:⑴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原浆或幼浆细胞,或组织活检证实为浆细胞瘤。⑵血清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IgG>35g/L;IgA>20 g/L;IgM>15 g/L;IgD>2 g/L;IgE>2 g/L;尿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轻链(本周蛋白)>1 g/24h。⑶广泛骨质疏松和(或)溶骨病变。以上符合第1项和第2项即可诊断MM;符合上述所有3项者即属进展性MM。

MM约占血液恶性肿瘤的10%,目前虽无法治愈,但通过早期发现、合理治疗可以缓解、减轻症状,延长生命。

结语:

作为临床工作的侦察兵之一,检验工作者是检验报告的生产者而非仪器数据的搬运工,正如检验前辈们所说的“尽信仪器不如无仪器”。面对堆积如小山的样本时更要求我们要独具慧眼,高度警觉,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线索,并小心求证,及时准确地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检验结果。

参考文献:检验医学高级教程/丛玉隆,尹一兵,陈瑜主编,-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4

作者:吴丽莉     烟台毓璜顶医院检验科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