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康熙驾崩时,根本没留下什么“遗诏”,看了多少年的悬案

 枫林剧场 2023-09-11 发布于河南

有人曾提出,康熙皇帝驾崩时,由于事发突然,并未留下任何“遗诏”。那份指定传位于四阿哥的诏书,很可能是胤禛与隆科多在事后伪造的。然而,这一观点显然无法成立。康熙皇帝属意的继位人选应该是十四阿哥,这一点在诸多证据中不难发现。

例如,康熙皇帝一直将十四阿哥养育在身边,两人感情深厚;康熙皇帝患病后,曾多次派人催促十四阿哥从西北军营返回北京。然而,从历史记载来看,篡改遗诏的可能性并不存在。

首先,当时所有人都认为十四阿哥是唯一有争议的皇子,其他皇子已经失去了竞争力。其次,十四阿哥当时正在西北领兵作战,康熙皇帝不可能将皇位传给唯一一个在外领兵作战的皇子。

因此,胤禛能够顺利继位,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自古以来,立长不立幼的规矩一直被遵循着。康熙皇帝的诸多皇子中,前三位都不适合继位,因此自然落到了胤禛的身上。其次,胤禛在推行康熙新政方面表现得非常积极,这意味着他继位后能够将自己的理想付诸实施,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最后,在选拔梯队领导方面,乾隆皇帝无疑是最佳人选。然而,如果康熙皇帝没有选择胤禛继位,很难保证清朝大业能够继续发展下去。虽然康熙皇帝的皇子们都有不俗的能力,但也因此导致了后来出现“九子夺嫡”这一历史事件。

“康乾盛世”的出现无疑是最好的证明

虽然影视剧中可能会夸大其他皇子的形象和能力,但不可否认的是,胤禛的能力和品质确实是最出色的之一。关于胤禛继位一事,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不能忽视。他的养母是佟佳皇后,这也使得他在出身方面具有了极大的优势。在封建社会中,出身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皇族内部。

因此,胤禛的这点优势是无可比拟的。此外,雍正皇帝无疑是正大光明地继承了皇位,绝不存在任何篡改遗诏的可能。康熙皇帝不是傻子,文武百官也不是傻子,如果胤禛篡改遗诏的行为被发现,必定会引发严重的政治危机。此外,雍正皇帝是封建王朝中最为勤勉的帝王之一,这一点也足以说明问题。

关于继位诏书的问题,可以明确的是,康熙皇帝生前确实为皇位继承人做出了安排。在遗诏中,他安排了四位皇子的事务,其中也包括了对胤禛和乾隆的安排。对于这份诏书,许多人认为它是真实可信的。因为康熙皇帝一生中只把两个孙子带进宫里亲自教养过,其中一个英年早逝,而另一个就是弘历。此外,康熙皇帝还曾找算命先生详细批过弘历的生辰八字,这也间接说明了他在选择继承人方面的用心良苦。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雍正皇帝的继位是符合历史事实和逻辑的。他不仅具有能力和品质方面的优势,而且拥有正统的身份和出身。此外,康熙皇帝对继承人的安排也是真实可信的。因此,雍正皇帝继位在正史上没有任何争议。

康熙一代雄主,对于传位问题确实有着深思熟虑和提前布局的考虑。无论是皇帝还是土财主,都清楚这个传位问题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和未来的命运,不可能只依靠一纸诏书来解决。

在康熙时期,传位课题早已经有所设想和安排。康熙对朝局班底、兵权以及重要岗位等都进行了提前安排,确保新帝即位后能够掌控朝局,维护国家的稳定。毕竟,在诸子争位的情况下,如果没有早期的策划和权衡,很可能导致朝局混乱,给国家带来巨大的风险。

关于雍正的传位,他能够造诏书并掌握大部分亲信大臣、玉玺以及宫廷侍卫,确实说明他是康熙认可的接班人。康熙不可能让一个不能掌握权力核心的继承者来领导朝廷,这对于国家的稳定和治理是不利的。康熙精明的政治手腕和军事才能让他有能力确保接班人的权力和地位。

传位问题不仅仅是一纸诏书可以解决的,它涉及到深层次的权谋和政治考量。康熙在传位问题上的谨慎和策划,确保了顺利的过渡和国家的稳定。这也提醒我们,在重要决策和问题上,提前的准备和安排是至关重要的,不能单纯依赖于简单的解决方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