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HZAAAAAAA 2023-09-12

#暑期创作大赛##怀念领袖毛主席##致敬伟大领袖毛主席#

在一次采访后,已经到了凌晨2点,斯诺感到些许疲惫,他转头看向毛泽东。见他还是神采奕奕,没有一丝疲倦的样子。

毛泽东停下了手里的动作,看着一个角落,斯诺随着毛泽东的目光望去:一只奄奄一息的飞蛾。这只飞蛾的样貌倒是挺好看的,翅膀是充满生机的嫩绿色,可它又如此的脆弱,生命即将凋零。

毛主席静静看了一会儿,随手拿起桌上的书打开,伸手把这片彩色的、薄纱搬的羽翼了进书中。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恍惚间,斯诺内心突然在想:“这样的人刚刚是真的在跟我谈论战争的事情吗?”

斯诺提出要给毛主席拍张照。当时毛主席穿着随意,或许是那长长的头发,有些消瘦的脸颊,以及稍微略带不修边幅的神采。让人此刻觉得他像一位诗人,倒不像是一位领导人。

斯诺为了想把这位红军领导人的形象告诉全世界。于是灵机一动,把自己头上戴的一顶八角军帽取下来,端正的戴在了毛主席的头上。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随着斯诺的相机咔嚓一声,给世界留下了这张宝贵的照片。

01

1936年夏天,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为了让世界了解中国革命的真相,他带着刘少奇的密信,兜里揣着宋庆龄给他的联络信物,只身冒险记录陕北苏区,会见了毛泽东。

初次来到保安的斯诺,最初的动机或许不过是出自于一位记者的好奇,他毕生的信念就是作为记者以“眼见为实”来揭开处于层层迷雾之中的内幕。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斯诺出生于美国一个贫苦家庭,年轻的时候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1928年来到上海教书,在这期间他与宋庆龄,鲁迅等中共地下党人有过接触。

当时的他在保安与毛泽东第一次相见。彼时中国正在应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东北沦陷、华北危机,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而毛泽东所领导的中央红军也正处于最艰难的时期。

大伙还没从两万五千里长征后缓过神,又面临着蒋介石手下的国民党各路军队的围剿在这样的情况下,毛泽东进行了种种努力,为了促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粉碎国民党的包围圈。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但其实成效不大,毛泽东想着如何才能将中国共产党号召全民族抗战的一片赤诚之心告知于世界,告知于人民呢?这个时候斯诺的到来,解决了毛泽东的燃眉之急

斯诺生活在中国的七年多时间里,听到过许多关于中国红军、苏维埃和共产主义运动的传闻,大家的说法都南辕北辙,莫衷一是。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这就让斯诺决心深入中国红色腹地,他想知道中国共产党究竟是什么样的?是什么样的信念支持他们如此战斗?

当然,最核心的问题还是“毛泽东究竟是什么样的人?”,这个在南京通缉名单上第一号,被蒋介石称为的“赤匪”的人,到底是何方人物?斯诺太想知道了。

为了弄清楚真相,斯诺来到了毛泽东的面前。他觉得这个领导着穷苦农民和红军战士的领袖,看上去和普通人也没多大差别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毛泽东跟战士们一样,穿着粗布军装。衣服上也没有任何官阶标志,就连伙食也同大伙一样,吃的是粗粮馒头蘸辣椒。

斯诺对毛泽东的第一个印象是是“个子比一般的中国人高,有点驼背,眼睛大而锐利。”“第一眼看上去,倒像是张极其精明的知识分子面孔。”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有点出乎斯诺的意料之外的是,因为毛泽东的生活,比起国民党高官显贵们奢靡生活有着天壤之别。斯诺认为,正是因为红军这种官民平等、同甘共苦的生活,才能迸发出如此强大的精神力量。

斯诺和毛泽东谈了很多夜晚。某天,在谈到中国如何反对日本侵略时,毛泽东他用大量事实,旁征博引,讲述如何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各种因素和必备条件,尤其是强调了一定要建立抗日统一战线。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毛泽东看着斯诺亲和的笑了笑,眼神坚定,但又话锋一转。他预言到:“日本不仅是想要占领中国,甚至他还会进攻美国。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将遭受长期的苦难,但在持久战的消耗中,日本终将会崩溃,中国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彼时的斯诺,只是单纯觉得毛泽东非常自信又镇定。他认为毛泽东确实有着对中国历史的深刻见解,以及对中国人民的无限信任。

但在斯诺的眼里,这里面或许有主观臆断的成分。因为这一切都是未知数,在我们看到成功之前,一切都是不可能的。

02

在长达四个多月的时间里,斯诺在苏区通过对毛泽东的细心观察和深入了解,认为毛泽东是一个极其令人感到复杂而又对他富有兴趣的人。

斯诺在毛泽东的身上看到了中国人民质朴纯真的性格,也感受到毛泽东具有幽默感的个性,更深刻了解到毛泽东那种好学博取众长的品质。这样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深深令斯诺感到着迷与折服。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他也是第一个令毛泽东可以敞开心扉倾诉的作家。在保安时,斯诺多次提出为毛泽东作传

然而,两人在交谈时,总是在谈共产党、维埃运动,谈那些普通红军战士的故事。把功劳完全归功于党的领导,和许多革命战友的通力合作。

毛泽东可以跟斯诺聊博古通今、国际局势,但就是绝口不谈自己。斯诺想说服毛泽东,他告诉毛泽东外界有很多关于他的传闻,说他是个狂热分子。还有人特意出了一本书《孤家寡人》来散布毛泽东的谣言。

毛泽东始终认为,在革命中个人无关紧要的。斯诺则认为,在毛泽东富于戏剧性的经历中,才能深刻了解他的思想,在斯诺的再三请求下,最后毛泽东只好答应。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在返回北平以后,斯诺不畏其他势力的威胁,在各种场合向世人展示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面貌,介绍毛泽东的精神风貌。

斯诺认为,虽然中国的农民是贫穷困苦的,甚至很多目不识丁,可是他们却温和善良,甚至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当时他写的《红星照耀中国》成为当时影响力巨大的著作。使得世界上的国家可以用公正的眼光看待中国,看待毛泽东,看待中国共产党。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这时的他已经与中国人民站在了一起,成为了中国人真正的朋友。中国人向来重视友情,一位是中国革命的领袖,一位是西方的青年记者。这样的碰撞超越了国界,超越了中西方文化的局限性。向我们展现了真挚友谊

斯诺文章的配图,是他亲自为毛泽东戴上自己那顶八角军帽而拍摄的照片。此后,毛主席的这张照片风行全球。据说,这张照片是摄影史上印数最多的肖像照片。

而毛主席多年前戴过的这顶军帽,已由多年后斯诺夫人访华时,捐赠给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斯诺的陕北保安之行,轰动世界。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入红区,又闪电般地回到北平。1937年3月10日,在斯诺离开保安半年之后,毛泽东给他写了一封亲笔信。

“斯诺先生:自你别去后,时时念到你的,你现在谅好?”。在毛泽东和斯诺的内心中,他们是深深地互为“知已”。斯诺有着对中国历史和革命的深刻理解,也有着与毛泽东“互相不讲假话”的绝对信任。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1939年9月,斯诺再次访问陕北,这是他与毛泽东的第二次相见。毛泽东邀请他到家作客,当年毛泽东在保安窑洞里讲过的。预言如今都变成了现实。这时的毛泽东已经是公认的领袖。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斯诺由于在延安时期对中国共产党的广泛报道,他因为政治立场相关的身份而受抨击,被指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宣传者”。

但正因如此,斯诺与毛泽东的友情与信任,被国民党顽固派以及帝国主义等势力仇视。斯诺在1941年2月被迫离开了他生活13年的中国。

03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依然是对斯诺从党内局势变化到新中国建设,再到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几乎无话不谈。比起中国其他的老朋友,泽东对待斯诺是特殊的。毛泽东对斯诺说到:“我对你不讲假话,我看你对我也不讲假话”。

但最令斯诺印象最深刻的记忆就是,有一天,毛泽东在屋外烧火,他与斯诺谈起在长征途中被迫送人的孩子,那晚的熊熊燃烧柴火照映着毛泽东的脸。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他还是那样平静祥和,带着微笑看着斯诺。只是沉默了许久,毛泽东轻轻的说了一句:“那是一个男孩子。这让斯诺内心泛酸,即便是这样的一个伟人,心内深处也有无法诉说的情感。

60年代,当斯诺再次来到中国,他已然见到了稳坐江山的毛泽东。那天的毛泽东穿着一身银灰色的中山装,脚上踏的是一双需要擦油的棕色皮鞋。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据身边的人说,这双皮鞋,是毛泽东从新中国开国大典那天就开始穿起,至今十多年了,却从不肯换一双新的。

1960年的10月1日,斯诺以及夫人受毛泽东的应邀到天安门城楼上,出席新中国成立11周年的庆祝大会,观看阅兵仪式。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随后毛泽东在家里招待了斯诺,吃的是湖南的家常便饭。斯诺注意到毛泽东不吃荤菜,只是挑着青菜和红辣椒吃。

斯诺开玩笑的对毛泽东说:“您还是这么喜欢吃辣椒”。毛泽东笑了笑说:“人民还不能吃饱饭”。

阔别20多年以来,斯诺和毛泽东又向从前那般,谈论国际上发生的事情以及中国目前的现状。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斯诺也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对毛泽东歌颂赞美,斯诺仍然依照着自己做事的原则,对当前中国社会的一些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在当时社会环境下,毛泽东已经很少能听见批评的声音,而斯诺此番的忠言逆耳绝对是一味良药。

这也正是斯诺人格魅力所在。正因如此,毛泽东与斯诺或许才能保持长达几十年的友谊,被彼此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虽然两人出生在不同的历史积淀和文化背景之下,有着完全不相同的社会制度,但他们身上却有着许多相似和相通的地方,他们都反对剥削反对压迫,有着对苦难民众的深刻同情。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此次交谈结束后,斯诺辞别毛泽东。尽管斯诺一再辞谢,毛泽东还是坚持送他到门口看着他上车。握了握斯诺的手说:“要小心谨慎”。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斯诺坐在车里,车子发动,他回头看向毛泽东。只见毛泽东没穿大衣,站在零度以下的北京。

他一个人站在那里,周边也没有警卫人员,毛泽东望向斯诺,朝他挥手告别。随即,挺直了身板,转身离开。

04

70年代,当时的中国处在重重封锁之中,又是斯诺第一次向美国传出了毛泽东欢迎尼克松访华的信息,为中美破冰打下了基础。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但在1971年底,远在日内瓦的斯诺因患癌病情恶化,居住于中南海的毛泽东心急如焚。毛泽东连忙在北京准备了病房,还包下了飞机,计划把斯诺街来中国治疗。

但斯诺却明确拒绝了毛泽东的好意,因为他不愿意作为病人去往中国。多次陪同斯诺访华的翻译者透露过,斯诺每次访华都是自筹路费,不愿中国政府支付费用。因为他认为如果这样做就会引起世界各国的诽谤,怀疑他报道中国文章的真实性。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可是在这个关头里,又有谁能够比他更有资格去往尼克松即将到达中国的采访呢?令人惋惜的是,在尼克松访华的前三天,斯诺离世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毛泽东收到消息的时候,遥望西天,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

恍惚间又回到了那年,一个总是饱含热情的青年记者对他说:“我给您拍张照片吧?”,说着就把他头上的八角军帽戴到毛泽东头上,拉着他拍照……

1937年,美国刊发一张毛泽东照片,像一枚巨型炸弹震动了世界

结语

斯诺在日内瓦的病床上,以此生最后的力量坚定的说了一句:“我热爱中国”,便与世长辞。

留下的遗嘱只是请求:将骨灰的一半留在他所热爱的中国。斯诺永远都是中华人民的朋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