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单元教学(32):大单元综合能力提升攻略:打破壁垒,创新作业设计

 leeechen64 2023-09-12 发布于重庆

作业是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过去,作业往往侧重于知识的再现和巩固,而忽略了实践、体验和探究等重要的方面。这种单一的作业形式不仅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而且也弱化了作业的应用功能。

如今,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大单元整合能力。这不仅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也涉及学生跨学科的联结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了提升这些能力,我们需要从作业设计开始,打破单元之间的壁垒,通过创新设计,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作业的依据应该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教育系统中的指导性文件,它规定了学生在特定领域应该达到的标准和目标。通过参考课程标准,教师可以确保作业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同时,作业的导向应是素养发展。素养发展是指培养学生具备适应未来社会发展所需的各项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合作与交流能力等方面的提升。这种导向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综合素质,以适应未来多元化的社会需求。

了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策略一:大单元整合能力作业设计

在大单元整合能力的作业设计中,学科教师可以基于大概念整体教学视角,研究“文本+”的作业设计。这种设计方法旨在打破单元之间的壁垒,通过单元内部分内容整合、整个单元整合、跨单元整合、跨年级整合四种方式,进行整体设计。

一是单元内部分内容整合作业设计。元内部分内容整合作业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一个单元的内容后,将所学的知识进行前后联系和延伸。这种作业设计不仅涉及本单元的核心概念,还可以适当引入其他相关主题,以帮助学生形成更为综合和深层次的理解。

在小学语文的诗歌教学中,可以采用“诗情画意”的作业设计来实现这一目标。通过让学生阅读和理解诗歌的内容,并用画笔表现出诗歌中的情境,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同时也能提升他们的绘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具体操作如下:

一是提供一首具有丰富意境的诗歌,例如《静夜思》或《登鹳雀楼》等,作为作业的主题。

二是要求学生阅读和理解诗歌的内容,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诗歌所表达的情境。这一步骤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三是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于诗歌的理解,绘制一幅画作,将诗歌中的情境用画笔表现出来。这一步骤可以锻炼学生的绘画能力和想象力,同时也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

四是在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画作,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创作过程中的心得和感受。这一步骤可以帮助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感受,同时也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五是教师可以挑选部分优秀的作品进行展示,并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诗歌和绘画的感受。这一步骤可以鼓励学生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和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为其他学生树立榜样,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通过这样的作业设计,不仅达到了巩固语文知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的目标,还能有效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同时也能帮助学生实现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目标。

二是整个单元整合作业设计。整个单元的整合可以借助一些综合性的作业来实现。例如,在小学数学中,关于“图形与几何”这一单元,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小设计师”的作业。

作业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各种图形和几何概念,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作业内容

让学生自行设计一个包含各种图形和几何元素的场景或物体,比如一个公园或一个房间。他们需要描述这个场景或物体的几何特征,包括形状、大小、角度等。

作业过程

第一步,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基本的图形和几何元素,如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圆柱体、球体等。

第二步,学生需要使用这些基本元素来构建自己的场景或物体,并使用数学语言描述它们的几何特征。

第三步,学生需要在作业中标注各种元素的大小和比例,以及它们之间的几何关系。

作业评价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作品和描述进行评估,了解学生对图形和几何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同时,学生也可以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他们的设计理念和制作过程,这可以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

通过这样的整个单元的整合作业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并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这样的作业形式也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三是跨单元整合作业设计。跨单元作业设计是指在课程中设计出跨越多个单元的综合性作业,以促进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的发展。以下是一个关于人口增长的跨单元作业设计的例子:

主题

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

目标

通过研究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

跨单元内容

单元一:人口统计与分析

学生将学习如何收集、整理和分析人口数据,了解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影响因素。

单元二:可持续发展与人口增长

学生将学习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单元三:人口政策与可持续发展

学生将研究不同国家的人口政策,并分析其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作业设计

1. 学生将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该地区的人口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探讨人口增长的趋势和影响因素。

2. 学生将研究所选国家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和实践,并分析人口增长对其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3. 学生将撰写一份综合报告,包括对所选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统计和分析结果、可持续发展政策的研究和分析,以及对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思考和建议。

评估

1. 学生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人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能力,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的能力。

2. 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评估学生对可持续发展政策和实践的研究能力,以及对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分析能力。

3. 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评估学生对不同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以及对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综合思考和创造性解决方案的能力。

通过这样的跨单元作业设计,学生不仅可以深入了解人口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还可以培养其独立研究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和跨学科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是跨年级整合作业设计。跨年级整合作业设计是指在不同年级之间进行联合学习或项目式学习,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跨年级整合作业设计的概念:

假设某所小学的三年级和四年级的学生要共同完成一项有关“环保”的作业。这项作业可以设计为以下步骤:

一是确定主题和目标。两个年级的老师可以一起确定作业的主题和目标,例如“减少校园垃圾”或“节约水资源”。

二是制定计划和任务分配。老师可以为每个年级的学生分配不同的任务。例如,三年级的学生可以负责调查垃圾分类和回收的情况,四年级的学生则可以研究如何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三是实施和研究。学生可以按照计划和任务分工,在各自的年级进行调查、收集资料和数据等工作。他们可以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成报告,并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

四是总结和反思。两个年级的学生可以一起总结这次作业的成果,并将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反思他们在整个过程中的表现和收获,以便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跨年级整合作业的意义。

通过这个例子可以看出,跨年级整合作业设计注重不同年级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同时也有助于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在实施这种作业设计时,备课组和教研组应该将作业设计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保证作业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避免作业“各自为政”的局面,强化作业整合。同时,教师也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大单元整合能力,帮助他们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更为综合和深层次的理解。

策略二:学科融合能力作业设计

根据各学科的性质和育人价值,研究“学科+”作业设计,可以实现学科融合创新,优化课程内容结构。以下是一些建议:

一是跨学科主题作业设计。跨学科主题作业是一种要求学生跨越多个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和探索的作业。这种作业旨在鼓励学生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以解决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或主题。以下是一个跨学科主题作业的例子:

主题

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

学科涉及

地理、生物学、环境科学、经济学

任务要求

1. 通过地理学的角度,研究和分析气候变化对不同地区农业产量的影响。考虑不同气候区域的适宜农作物类型和种植季节的变化。

2. 通过生物学的角度,探究气候变化对农作物生长和适应能力的影响。研究不同农作物的耐旱、耐寒等特性,并分析其受气候变化的影响程度。

3. 通过环境科学的角度,研究气候变化对土壤质量和水资源的影响。分析长期干旱和极端降雨对农田土壤的侵蚀和营养流失的影响,以及气候变化对地下水资源的影响。

4. 通过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气候变化对农业产业链的影响。考虑农产品价格波动、农民收入变化以及相关政策的调整和应对措施。

学生需要综合运用地理、生物学、环境科学和经济学的知识和方法,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分析和比较,提出对于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的综合性结论,并探讨可能的解决方案和应对措施。这个作业要求学生跨越多个学科领域,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和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综合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是多学科项目作业设计。设计一个涉及多个学科的项目作业,每个学科贡献不同的知识和技能。例如,高中化学可以结合其他学科设计多学科项目作业,以下是一个例子:

项目名称

境污染与化学净化

学科涉及

化学、地理、生物

项目简介

本项目旨在通过化学的知识和实验技能,结合地理和生物的相关知识,探讨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影响,并设计合理的化学净化方法。

项目步骤

1. 地理调研。学生首先进行地理调研,了解本地区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空气污染、水体污染等。他们可以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工具,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了解污染源、污染程度等信息。

2. 化学实验。学生根据调研结果,选择其中一个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化学实验。例如,如果是水体污染,学生可以设计一种化学净化方法,通过实验验证其效果。他们需要选择合适的试剂,进行试验操作,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生物调研。学生还需要进行生物调研,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他们可以研究某种生物在不同污染程度下的生存状况,以及污染对生物群落的影响。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可以得出一些结论。

4. 结果分析和展示。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调研数据,分析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他们可以使用图表、报告等形式进行结果展示,并向同学和老师进行口头报告。

通过这个多学科项目作业,学生可以在化学实验中应用地理和生物的知识,深入了解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他们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数据分析和科学沟通等能力。

三是学科交叉作业设计。设计一个涉及两个或多个学科交叉的作业,鼓励学生探索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融合。例如:设计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城市规划项目作业。这个项目作业涉及到多个学科,包括地理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和工程学。

作业目标

1.理解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实践方法;

2.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3.探索地理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和工程学等学科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4.设计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规划方案;

5.学会跨学科的思考和协作能力。

作业内容

1.理论学习。学生需要研究并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原则和最佳实践方法,同时掌握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和步骤。

2.案例研究。学生需要选择一个真实的城市规划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其规划理念、设计特点、实施效果以及可能存在的环境、社会和经济问题。

3.实地考察。学生需要组成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城市区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其地理环境、现有城市规划、基础设施、自然和人文资源等情况。

4.方案设计。学生需要基于所学理论和实地考察结果,设计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规划方案。方案应包括:总体规划图、功能分区、交通规划、绿色基础设施规划、资源利用与循环利用方案、社区发展计划等。

5.方案汇报与讨论。学生需要准备一个详细的汇报材料,向全班同学展示和讲解自己的规划方案,并在讨论中不断完善和改进方案。

作业过程

1.小组组成。学生需要在作业开始前选择自己的小组,每个小组应包含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例如地理学、环境科学、社会学和工程学等。

2.理论学习和案例研究。小组共同学习和研究可持续城市规划的相关理论,并选择一个合适的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3.实地考察。小组需要根据实地考察计划,分工合作,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4.方案设计。小组需要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结合所学的理论和最佳实践,制定一个具有可持续性的城市规划方案。

5.方案汇报与讨论。每个小组都需要向全班同学展示和讲解自己的规划方案,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讨论,小组需要根据讨论结果不断完善和改进方案。

作业评价

1.理论学习和应用。学生对可持续城市规划的理论掌握程度,以及将理论应用到实际案例中的能力。

2.实地考察和数据分析。学生实地考察的成果,以及收集、整理和分析数据的能力。

3.方案设计。学生设计方案的完整性、创新性、可行性以及可持续性。

4.团队协作和表达。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表现出的领导力、沟通能力以及问题解决的能力。

四是学科拓展作业设计。设计一个涉及学科拓展的作业,鼓励学生探索学科以外的知识和技能。例如,设计一个涉及历史、文化、语言和艺术的旅行计划,需要学生研究目的地的历史、文化、语言和艺术,并制定一个旅行计划。下面以旅游地法国巴黎为例:

作业名称

探索巴黎:历史、文化、语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

作业目标

(1)深入了解法国巴黎的历史、文化、语言和艺术;

(2)掌握跨学科研究的能力;

(3)发现和探究问题,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4)通过旅行计划,锻炼规划与执行能力。

研究重点

(1)巴黎的历史发展及其在欧洲历史中的地位;

(2)法国的文化传统与巴黎的独特文化氛围;

(3)法语的语言特点与巴黎的方言;

(4)巴黎的艺术品与博物馆。

旅行计划制定

(1)行程安排。学生需制定为期7天的巴黎旅行计划,包括每日的活动与住宿地点;

(2)参观景点。学生需列出计划参观的景点与博物馆,如埃菲尔铁塔、卢浮宫、奥赛博物馆等;

(3)体验活动。学生需安排参与当地的文化活动,如法国喜剧院、交响乐团表演等;

(4)学科知识应用。在旅行计划中,学生需结合学科知识,如历史、文化、语言和艺术等,对旅行计划进行合理安排。

学科知识应用

(1)了解巴黎的历史背景,如法国大革命、拿破仑等,有助于理解巴黎的城市布局与建筑风格;

(2)参观博物馆时,运用艺术史知识对名画进行深入解读,提升审美能力;

(3)通过学习法语,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提高与当地人的交流能力;

(4)在品味法国美食时,结合地理与历史知识,了解法国饮食文化的发展与特点。

鼓励探究

(1)学生在制定旅行计划时,需思考并探究巴黎的历史、文化、语言和艺术之间的联系;

(2)鼓励学生在旅行过程中发现新的问题,进行自主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

(3)学生需要通过图书馆、网络等途径,自行搜集并整理关于巴黎的资料,锻炼信息获取与处理能力;

(4)鼓励学生在旅行过程中,与当地人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法国文化和日常生活,培养跨文化交流意识。

作业提交

(1)学生需提交完整的巴黎旅行计划,包括行程安排、参观景点、体验活动等;

(2)学生需撰写一篇关于巴黎的跨学科研究报告,报告内容需涉及历史、文化、语言和艺术等多个方面;

(3)鼓励学生拍摄并提交旅行照片或视频,记录旅行过程中的点滴趣事。

作业评价

(1)教师将根据学生的旅行计划和报告,评价学生对巴黎历史、文化、语言和艺术的了解程度;

(2)教师将根据学生在旅行过程中体现的探究精神与自主研究能力,给予相应的评价;

(3)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跨学科研究成果,评估学生在本次作业中的综合表现。

五是学科应用作业。设计一个涉及学科应用的作业,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以小学科学为例,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名为“小小科学家”的作业,旨在鼓励学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任务类型

本次作业属于“解决生活问题”类型,学生需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应用场景

在花园中浇灌植物时,学生会遇到如何合理地浇灌植物才能使其健康成长的问题。他们需要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来制定一个合理的浇灌计划。

应用方法

1.知识和技能准备。学生需要回顾课本中关于植物生长条件和水分需求的相关知识,了解不同植物对于水分的需求是不同的。同时,他们还需要掌握一些简单的测量方法,如使用土壤湿度计来测量土壤的湿度。

2.观察和记录。学生需要在花园中选择一块地方,观察和记录这片土地的湿度和天气情况,并仔细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和需求。

3.制定浇灌计划。根据观察和记录的情况,学生需要制定一个合理的浇灌计划,包括浇灌的时间、水量和频率等,以确保植物能够健康成长。

4.实施浇灌计划。学生需要按照制定的计划来实施,并不断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情况,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浇灌计划。

评价方式

作业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包括:

1.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是否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运用科学知识和技能来制定合理的浇灌计划。

2.实际应用的效果。学生制定的浇灌计划是否有效,植物的生长情况是否得到改善,以及学生在实施计划过程中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这样的学科应用的作业设计,学生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和技能,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同时,这种作业形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