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瓶梅:西门庆潘金莲真个偷情滋味美

 何红雨 2023-09-12 发布于陕西

一半忧伤  一半幸福

争做全球最美女性原创微刊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名著解析

金瓶梅:西门庆潘金莲真个偷情滋味美

作者|何红雨

话说这个住在武大郎和潘金莲隔壁开着一家茶坊的清河县老媒婆牙婆王婆子,在和西门庆共同策划好了如何设计让潘金莲往里跳后,陆陆续续收了点西门庆给的白花花的银钱,就立马屁颠屁颠地开始了她的行动。

“见如今老身白日黑夜只发喘咳嗽,身子打碎般,睡不倒的,只害疼,一时先要预备下送终衣服……今年觉得好生不济,不想又撞着闰月,趁着两日倒闲,要做又被那裁缝勒掯,只推生活忙,不肯来做。老身说不得这苦也!”

巧舌如簧的王婆仅用几句可怜兮兮的话,就把潘金莲给打动了。

既然答应了王干娘去给她缝制送终衣,那就得说到做到。

于是乎,潘金莲就不知不觉跳进了王婆和西门庆设计的圈套之中。

“好手段,老身也活了六七十岁,眼里真个不曾见这般好针指!”

潘金莲在被老奸巨猾的王婆夸赞了几句之后,就已经飘了起来,还真的以为这邻居王干娘是看中了自己的好针指哩。岂不知,却原来是被人设计已经不自觉间就进了他人的圈套。

再来王婆家继续做针指的潘金莲,就在王婆家与西门庆相遇了。

可怜老实巴交的武大郎并不知道真相,还给了老婆潘金莲一点银子,让潘金莲再去王婆家帮忙时,也买些酒食与她回礼。

王婆先是给西门庆普及了“挨光”,俗称“偷情”,紧接着就瞅准时机,在武大郎挑着炊饼担儿出了门后,悄没声息地就潜入了武大郎的家。

“奴却待来也。”潘金莲见是王干娘来唤她,立马就答应,这就过去。

打选衣帽齐齐整整,身边带着三五两银子,手里拿着洒金川扇儿……

西门庆盼星星盼月亮,才终于等到了这一刻,只见他摇摇摆摆也满心欢喜地一迳就往紫石街来了。

在王婆的引荐下,潘金莲终于看清了这个那天被她一不小心就用叉竿打到了脑袋的男子。

王婆的刻意渲染夸赞更是让潘金莲对眼前的这位清河县首富西门大官人心生好感。只是不好意思插话,也只能低了头缝针线。

王婆早已看出来潘金莲的小心思。

西门庆也是窥见了潘金莲的几分情意欢喜,恨不得就要成双。

不过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因此火候还没到的时候,西门庆也只能继续再和王婆演戏。

王婆继续夸赞西门庆,又故意说西门庆家里的娘子哪一个能比得上眼前的潘金莲呢?西门庆也瞅准时机说:“今继娶这个贱累,又常有疾病,不管事,家里的勾当都七颠八倒。为何小人只是走了出来?在家里时,便要呕气。”

此刻两人眼见时机成熟,西门庆便向茄袋内取出那四两散银子递给王婆去买酒。

潘金莲在王婆出去之后,倒把椅儿扯开一边坐着,却只偷眼睃看。

西门庆坐在对面,也一径把那双涎瞪瞪的眼睛看着她。

两人此刻虽然都没言语,却已经是心有灵犀一点通了吧?

“却才到忘了问娘子尊姓?”

“姓武。”

对于西门庆的问话,潘金莲低头怯生生地回答,声音小的不能再小了。

“姓堵?”西门庆故意装着听错了。

“你耳朵又不聋。”

“呸,忘了!

正是姓武。只是俺清河县姓武的却少,只有县前一个卖饮饼的三寸丁姓武,叫做武大郎,敢是娘子一族么?”

潘金莲听得此言,便把脸通红了,一面低着头微笑道:“便是奴的丈夫。”

好了,这下西门庆把握住了火候。

眼前这个妩媚妖娆的妇人,已是彻底没了底气,只怪她错嫁了武大郎,一朵鲜花插在了牛粪上!西门庆在心里这样想的时候,又开始了他的进攻。

一边说着可惜这么漂亮的娘子却给了“癞蛤蟆”,一边观察眼前的美人儿潘金莲会是什么反应。

“一面低着头弄裙子儿,又一回咬着衫袖口儿,咬得袖口儿格格驳驳的响,要便斜溜他一眼儿。”这是潘金莲此时此刻的样子。

我身上觉得有点热,麻烦娘子替我把绿纱褶子搭在干娘护炕上。西门庆这样指使潘金莲,似乎有点冲她撒娇的意思。

“自手又不折,怎的支使人!”

“娘子不与小人安放,小人偏要自己安放。”

西门庆一边说,一边就伸手隔桌子搭到床炕上去了,却又故意把桌上一拂,拂落一只筷子来。

却也是姻缘凑着,那只筷子恰好就落在了潘金莲的裙下。

于是,假装寻筷子的西门庆借着蹲下身子拾筷子的当儿,便把潘金莲的绣花鞋头上,只一捏……

“你这歪厮缠人,我却要大耳刮子打的呢!”潘金莲不好意思地说。

“娘子打死了小人,也得个好处。”

油嘴滑舌的西门庆见时机成熟,于是一边笑着说,一边就不由分说地把潘金莲抱到王婆床炕上,脱衣解带,共枕同欢。

风月久惯,也本事高强的西门庆至此也真是爽心畅快了一回。

粉脸斜偎。

金钗斜坠。

又枕头边,堆了一朵乌云。

……

两人云雨之时,还不忘海誓山盟。

潘金莲只恨姻缘错配。

西门庆也慨叹相见恨晚。

如此幸福又快乐……真个偷情滋味美。

【本文为何红雨原创文字,严禁盗窃抄袭,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