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煮饺子要浇三次冷水

 古今笑弹 2023-09-14

   厨房的活儿,我能拿得起的不多,放得下的更少,唯独会擀饺子皮、包饺子,尤其擅长煮饺子。说“擅长”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但我至少敢保证煮的饺子,面皮不破还劲道。

 小时候,生活比较贫困,日常多是粗茶淡饭,只有逢年过节才能吃顿饺子,所以吃一顿饺子绝对是件相当隆重的事情。家里女人少,剁馅、擀皮、包饺子、煮饺子多数都是母亲一人忙活,每次包一大盖帘饺子,常常累得她腰酸背痛。父亲偶尔帮着按饺子剂子或捣一捣蒜,我更多的时候则是坐在灶下烧火。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东北农村做饭还用铸铁锅,烧柴草,需要专人负责烧火。我就是当仁不让的火头军。搬个小板凳坐在灶前,用火叉子叉起柴草,塞到灶坑里,看着火苗轰轰烈烈地烧起来,等把一锅水烧得滚开,就冲里屋喊一嗓子,水开啦!母亲就会应声端出一盖帘摆放得整整齐齐的饺子来。她麻利地掀开木锅盖,把一盖帘圆宝一样的饺子下到滚开的锅里,反扣着勺子贴着锅底来回慢慢撑两下,攒在一堆儿的饺子就散开了。母亲说:这样饺子就不会粘在一起了。等锅再烧开,饺子就像河里才起网的鱼一样翻滚,母亲就舀一瓢冷水浇到饺子上,原来还在锅里打滚的饺子一下子老实了。如此反复浇三次冷水,饺子就出锅啦。

 煮饺子为什么要浇三次冷水呢?母亲不知道,只说:“你姥姥在世的时候就是这么教我的,'三开饺子两开面’,煮饺子就得浇三次冷水。这样煮出来的饺子才好吃!”于是,我便跟她学会了擀皮、包饺子,尤其学会了煮饺子,并且每次煮饺子也习惯浇三次冷水。

 有一次,看我煮饺子,女儿就问我:“为什么要浇三次冷水呢?”我也答不上来,对她说:“这是你奶奶教我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说归说,但还是上了心。就去百度。一百度才发现原来有那么多人跟我一样,想知道老辈人煮饺子为什么要浇三次冷水。

 知乎上有一个回答,我觉得似乎挺有道理。大意是说,饺子的皮和馅材质不同,很难同时煮熟。一直大火煮,饺子皮就会变得松软易化,加入冷水,饺子在瞬间冷却,饺子皮就经历了类似于金属材料中的硬化作用,饺子皮的劲道增强,吃起来就有嚼头。这时馅还不易熟,需要增加煮饺子的时间。所以,反复加三次冷水,饺子馅也就熟了。

 我的母亲是个小脚老太太,出生于上个世纪30年代,从没读过书,只认得自己的名字。她当然不会懂这些科学的道理。她只是从外祖母那里学会了这种方法,并把它传给了我。不过,这些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既简单又实用,即使不懂其中的道理,也不妨碍这些经验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

 我把知乎上的答案解释给女儿听,她却有不同的看法。她觉得,过去烧柴禾不好掌控火候,现在都用电或煤气,控制起来就容易多了,锅开了就换到小火的档位或者拧小煤气火头,水的温度就可控,煮出来的饺子一样筋道好吃。

 女儿的话似乎也有道理,我却从没用过她说的法子。现在,生活好了,饺子早已经成了家常便饭。如果嫌包饺子麻烦,还可以去商店买冻饺子来煮,所以,如今吃饺子完全没有当年那样隆重了。只是,每一次煮饺子,我都会固执地浇三次冷水,才出锅。

 我觉得还是用浇冷水的法子好,最重要的是,每次这样煮饺子,我都会想起已经过世的母亲,想起她当年教我煮饺子的情形。


迂夫子,男,70后,职业教书,业余码字

本公众号文字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原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