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法

 winriman 2023-09-16

《西山群仙会真记序》曰:性非生知,学道者必资於切问;道难言传,立教者不尚於明文。藏机隐意,恐轻泄於圣言;比物嘱辞,乃密传於达士。世有读书而五行俱下,开卷则一览无遗,声名喧世,孰知不死之方?头角摩天,岂悟希夷之理?必也访道寻真,求师择友,览仙经之万卷,不出阴阳;得尊师之一言,自知真伪。水火木金土,五行也,相生而为子母,相克而为夫妇。举世皆知也,明颠倒之法,知抽添之理者,鲜矣!

上中下精炁神,三田也,精中生炁,炁中生神。举世皆知也,得返复之义,见超脱之功者,鲜矣!知五行颠倒,方可入道,至於抽添,则为有道之人也。

得三田返复,方为得道,至於超脱,则为成道之人也。古先达士,无不道成,委成道者,百无一二。今来后学,徒有道名,委入道者,十无八九。

欲论得道而超脱者,西山十余人矣!遂从前圣后圣,秘密参同,一集五卷,取五行正体之数;每卷五篇,应一炁纯阳之义。开明至道,演说玄机,因诵短篇,发明钟吕太上至言。庶得将来有悟,勤而行之,继仆以出尘寰,为蓬瀛之侣。华阳真人施肩吾希圣序。

《太上隐书》曰:法本无法,理归自然,心因境乱,法本心生。立法之意,救补已失,而防於未萌。故三千六百法,养命数十家。三千六百法者,十年之期;养命数十家者,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一三五七九,五行之阳数;二四六八十,五行之阴数。大道分而为二炁,二炁裂而为五行,大而为天地,明而为日月,灵而为人,莫不禀二炁而生五行,运五行而贯三才也。

《西山记》曰:华佗观五禽之戏而作导引,以为人之久逸,而炁滞血凝,故屈体劳形,使荣卫通畅。后人因之,名为般运,欲求超脱,误矣!昔陈义遗女於道,久饿而学龟之吐纳,得终年不死。后人因之,名为服炁,欲求丹药,误也。张绍审五味之乱人真液,一脏好而一脏恶,一炁盛而一炁弱,故罢五味,而素且淡之。后人因以名为休粮,误也。刘洞知真阳真阴,有余则引其子,不足则杀其鬼,补且泻之也。后世因以采日精月华,取天地正炁,误也。

昔广成子教黄帝房中之术,恐走失真炁而亏修养之宜,止欲御敌,可欲之境不说,采战有功,而夺妇人之炁。后人因之,以谓人补人,采炁还精,损人害已,以望长生,误也。

  广成子教黄帝依法修养,久不见功,於崆峒山,凡以内事为法则,炼外丹以补久虚积伤之损。后人因之,以无情金石,煅炼于烟焰之中,分胎见宝,欲饵之以求上升,或不死延年,误也。

扁鹊解《灵枢》,以鼻引清炁,口吐浊炁,留之,二十四息为一两火,以炼真铅如戏蘂,而曰阳胎;炼真汞如含莲,而曰阴胎。胎在息住,息住神存,可以留形住世,积而入圣超凡。后人因之以多入少出,欲聚炁为胎,闭息为法,误也。

《九仙经》言病大用火,病小用水,用火则纳炁复升於身,真炁遍于四大,阴鬼邪魔,望之不敢近也。用水则纳炁而复升於身,炁透水如涌泉,定中以意送在所病之处,炁血涌流,自无滞碍。后人因之而独坐闭炁,以舌为辘轳,左旋右搅,收敛余津,漱而咽之,复随肠胃传送于外,乃曰浇灌以长黄芽,欲为大药,误也。

《通玄真经》云:守无为之道,得自然之理,清而不浊,静而后动,移神於希夷之域,保形於仁寿之途,一念不生,万惑俱息,长生延年,安闲自乐。后人因之,不悟择静,绝迹默默,忘机终年,竟不见功,误也。

《灵宝内观经》曰:外境不入,内境不出,神识自守,闭目内视,降君火于下田,布黄云于四大,笙簧车骑,罗列往来,自得壶中之趣。后人因之,形如槁木,心若死灰,谨守顽空,失於昏寂,阴灵出于天门,止于投胎就舍,误也。

又有开顶缩龟,住山识性,烧炼看读,布施供养,非徒无益而又害之。是少识无知之徒,自生小法旁门,互相授受,迷惑后来,至使大道日远日疏。殊不知仰视俯察,默合天地阴阳升降之宜,日月魂魄往来之理。一炁初浮,识自己之阴阳,五行既分,交自己之水火。火中有水,水中有火,火上负阴,恍恍惚惚,其物为真一之水;水上抱阳,杳杳冥冥,其精为正阳之炁。二炁交媾,结成内药,养就金丹,可为陆地神仙者也。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