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开清有什么作用?这些知识高血压患者必须知道!

 Louis_HA 2023-09-18

据统计,我国高血压患病人数已超2.7亿,位居我国慢性病患病人数之首。不过有的高血压患者没有任何症状,所以并不知道自己已经得了高血压。那么高血压的病因是什么?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哪些?波开清疗效如何?看完这篇科普就知道啦!

高血压的病因和误区

心脏的收缩、舒张交替进行,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密闭循环系统内持续流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造成的侧压力称为血压。理想的血压值是120/80 mmHg。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大多数高血压病人没有明确的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这类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中约90%以上属于原发性高血压。对于这类患者,要积极改变不健康生活习惯,多数人需要长期接受降压药物治疗,把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以下,最好控制在130/80 mmHg。

在高血压患者中,有少数人的血压升高有明确的原因,去除这些原因后多数人的血压可以下降至理想范围。这类高血压称为“继发性高血压”。在高血压病人中,约10%属于继发性高血压。引起血压升高的常见疾病包括:肾小球肾炎、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妊娠、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醛固酮增多症等等。这些患者的治疗措施首先是治疗引起血压升高的疾病或者去除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必要时应用降压药物治疗。

高血压会损害血管、肾脏、心脏等靶器官,并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最终可导致这些器官功能逐渐衰竭。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脑卒中、心肌梗死、肾衰竭、主动脉夹层等健康问题。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霍勇教授指出,每年全球高血压导致的死亡人数超过1000万,这个数字在中国达200多万。

IMG_256

虽然高血压很常见,但不少人还是存在一些误区:有的人觉得自己年轻,不会得高血压。但事实上,近年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患高血压。随着年龄增长,人们患高血压的风险还会增加,所以任何年龄都可能得高血压,各位不要抱侥幸心理,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体检,监测血压。

此外,有的人认为,只要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就可以治愈高血压。其实生活方式管理只能帮助预防或控制,一般如果进行了1个月严格的生活方式管理后血压仍未恢复至正常状态,或者属于中高危风险高血压患者,应立即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药物降压治疗。

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哪些?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3年修订版)推荐的常用降压药物包括钙离子拮抗剂CCB、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噻嗪类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ARNI六类,以及由上述药物组成的单片复方制剂(SPC)。以上六类降压药物和SPC均可作为高血压初始和维持治疗的常用药物。

由于不同药物的作用特点有所不同,因此高血压病人应用哪种降压药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一般来讲,如果仅有高血压,没有并发症(如心脑肾病变)或合并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等),各类药物都可以选用。如果同时存在其他疾病,可以按照以下原则选择降压药:

1. 合并左心室肥厚:首选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

2. 合并冠心病:首选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和β-受体阻滞剂;

3. 曾有心肌梗死病史者:首选普利类、沙坦类和β-受体阻滞剂;

4. 合并心衰:首选普利类、沙坦类、利尿剂或β-受体阻滞剂;

5. 合并房颤:首先普利类或沙坦类;

6. 合并脑血管病:首选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或利尿剂;

7. 合并颈动脉内膜增厚或斑块:首选地平类;

8. 合并蛋白尿或微量白蛋白尿:首选普利列或沙坦类;

9. 老年高血压患者:首选地平类、普利类、沙坦类或利尿剂;

10.合并糖尿病: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11.合并高血脂:首选普利类或沙坦类。

多数高血压患者需要应用两种或更多种降压药物才能使血压达标,采用哪种组合方式也需要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确定。最好的联合用药方案有:地平类与沙坦类、地平类与普利类、沙坦类与利尿剂、普利类与利尿剂,等。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后仍然不能满意控制血压者,首先考虑联合应用地平类+普利类(或沙坦类)+利尿剂这三种药物的组合方案。一般来讲,不要联合使用普利类和沙坦类;如果没有心衰或心梗,不要联合使用普利类与β-受体阻滞剂,也不要联合沙坦类与β-受体阻滞剂。

波开清治疗高血压患者疗效如何?确诊为高血压,一定遵循医嘱规范治疗,规范控制血压,降低高血压带来的并发症风险。

波开清是坎地氢噻片属于沙坦类与噻嗪类利尿剂组成的单片复方制剂,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推荐的一线降压药物,临床研究显示,波开清治疗轻度,中度,重度高血压患者,均可使其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文本, 白板

描述已自动生成

波开清每日1次,1次1片,一般在空腹或进餐时服用。要注意的是波开清-坎地氢噻片作为处方药物,必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服用。

总而言之,高血压患者应积极与医生沟通病情,遵医嘱按时服药,并坚持低盐、低脂、高蛋白的饮食原则,保持精神愉快等,这样才能让血压保持在理想水平,尽可能提升生活质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