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嘉明:虚拟现实的回乡之路——虚拟现实的形而上学终极意义

 天承办公室 2023-09-19
图片
编者按:

近日,哲学家翟振明教授著作《虚拟现实的终极形态及其意义》一书出版,横琴数链数字金融研究院学术与技术委员会主席朱嘉明先生为其作序《虚拟现实的回乡之路——虚拟现实的形而上学终极意义》,并以胡塞尔的“我们切不可为了时代而放弃永恒”作为卷首语。这本书提出了关于“虚拟现实”研究的完整框架和系统性概念,并引入了实证性的方法。长期以来,人们的普遍认知是:世界由具有物质性质原子构成。事实上,真实宇宙中的原子比重不足5%,宇宙绝大部分是暗物质和暗能量,只是人类尚没有能力完全解析暗物质和暗能量。无论如何,暗物质和暗能量不再是物理学解释的物质和能量。现在的人类正在进入这样的历史阶段:一方面要面对“自然实在”的所谓物理世界;另一方面要如作者所说,“绕到物理空间'背后’去”,进入更为丰富的虚拟现实世界。这两个世界既是平行的,有可能是联通的。所以,翟振明教授从哲学的视角告诉人们,“大统一场”是成立的。

朱嘉明先生是翟振明教授1998年以英文撰写的著作 Get Real: A Philosophical Adventure in Virtual Reality 和2007年中译本《有无之间:虚拟现实的哲学实验》的早期读者,并认为翟振明教授是虚拟现实理论的世界级开拓者和奠基者。

图片

虚拟现实的回乡之路——虚拟现实的形而上学终极意义【1】

图片

《虚拟现实的终极形态及其意义》封面

来源:商务印书馆

不久前,翟振明教授联系我,希望我为他的著作《虚拟现实的终极形态及其意义》写篇序言。读懂这本书是需要花功夫的。我将阅读之后的认知与翟教授做了电话沟通,终于认为我可以为这本书写些文字。其实,谈不上是序言,只是学习体会,归纳这样几点:

第一,不存在唯一的“客观世界”,所谓的“客观世界”仅仅是众多的“可能世界”的一种存在方式。与“客观世界”相比,“主观世界”更具普遍性和必然性。而“主观世界”最终决定于自然的实在与虚拟现实。

第二,对于人类而言,自然的实在与虚拟现实,或者说“真实”与“虚幻”是等价的。因为“基本粒子物理学”在虚拟世界和自然世界都是成立的,且有同等的合法地位,所以“虚拟现实的基础部分和自然实在同样地实在或者同样地虚幻”。只是自然实在是强加给人类的,而虚拟现实是人类参与和创造的。

第三,虚拟现实技术和之前的传统技术存在本质差别,不再是人类的工具,或者独立的物体,而是“重新配置整个经验世界的框架”,并通过数码模拟、视频眼镜、穿戴设备等引导人们沉浸其中的一种“迷人的方式”,将人们置于一个“新创造的世界里”。

第四,自然实在和虚拟世界之间具有“一种反射对应关系”。如果认为虚拟世界是自然世界的衍生物,那么,就得接受这样的推论:“则自然世界也被看成是更高层次世界的衍生物”。自然实在和虚拟世界具有“同样的有效性和无效性”。这是因为:人们通过眼睛作为传感器所认知的物理世界的真实性,与通过复杂信号传输设备所感受的虚拟世界的真实性,没有本质差别。

第五,人类经验包括两个来源:其一,通过与生俱来的生物学感知器官的功能所得到的经验;其二,因为虚拟现实而得到的经验。“这种人工生产的体验在原则上与自然体验不可分割”。于是,产生了“可替换感知框架间对等性原理”:“所有支撑着感知的一定程度连贯性和稳定性的可选感知框架对于组织我们的经验具有同等的本体论地位”。也就是说,“本体地讲,对于组织我们经验的各种感知框架,没有哪一个具有终极的优先性”。

第六,在物理空间的“后面”,存在着更为丰富的虚拟世界。或者说,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都是世界存在的状态,既是二元的,也是一体的。在本体层面上,是否承认虚拟世界的“实在”,取决于主体的立场。不仅如此,本体还会形成来自物理世界和虚拟世界的“交叉感知”。

第七,虚拟世界与自然物理世界不仅仅是平行关系,因为虚拟现实更具有张力和力量。“假如我们进一步将机器人技术与数码化感知界面相结合,我们将能够在虚拟世界内部向外操纵自然世界的所有过程”,也就是“在赛博空间操纵物理空间过程”,最终实现自然世界的每一个可被感知的对象在虚拟世界中都有一个设定的“对应项”。

第八,虚拟世界更具有意义。不仅因为人类可以在虚拟世界实现一代代繁衍,且更加具有创造性,拥有更丰富的人格,更为重要的是,虚拟世界将展现新文明的“无限可能性”,“可能重新奠定整个文明的根基”,而且“它将允许我们参与我们的整个文明的终极再创造的过程”。需要强调的是,意义不同于快乐。例如,艺术、诗意、智慧、自由和许多其他富有意义的好东西不总是快乐的。虚拟世界和赛博空间与阿道司·伦纳德·赫胥黎(Aldous Leonard Huxley, 1894-1963)所描述的“美好新世界”正好相反:“它将前所未有地激发人类的创造力并且分散社会权力”。

第九,感知框架的转换和获取经验的不同形式,不会影响心灵深层次的自我统一性。心灵的存在与解释,未必与复杂的大脑结构存在对应关系。在心灵面前,人类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不能通过硬接连线或符号程序使计算机具有意识。换句话说,我们能成为以电子为中介的新经验世界的集体创造者,但是不能通过电子操作手段创造出更多的有意识的创造者”。也就是,“因为意识从来不是任何超符号的东西”,虚拟现实技术能够重新创造经验感知系统,却无法创造出心灵,则心灵显然处于更高层次。从心灵的立场看,“任何感知框架下的经验内容都是可选择的”。所以,需要引入“不依赖特定感知框架”的量子力学,寻求建立心灵统一理论的可能性。

第十,因为虚拟现实,人们需要重新思考“意义和造物主”的关系。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1900)在19 世纪 80 年代宣称“上帝已死”,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1926—1984)宣告“人之死”。其实,无论是“上帝已死”,还是“人之死”,包括尼采的超人,都涉及到人类能力,而人类的能力是有限的。如果认为,“我们能够创新创造可经验感知的整个宇宙”,那么这里就包含了“上帝是我们”的隐喻。问题是,人类不可能复制心灵在内的宇宙,实现灵魂的永久存在,这意味着人类存在不可克服的局限性,永远不可能替代造物主。

图片

宗教中的虚拟世界(古代手稿)

来源:Walters Art Museum

在以上十点归纳的背后,是翟教授崇尚非物质性永恒的价值观。他最终触及的核心问题是:什么使灵魂永久地存在成为有意义的,而物理元素的永久性存在无意义?我们如何在不必经历消极的寂灭就可以看穿“物质厚重性的把戏”?

对此,书的第五章第七节“虚拟现实:回乡之路”做了回答:“如此看来,虚拟现实于经验和超验层面都是内在善的。既然此内在善在两种意义上都不依赖于客观世界的物质性,虚拟现实绝不会剥夺人类生活的内在价值。相反,虚拟现实以革命性的方式增进了这些价值。它将我们从错误构造的物质世界带回到意义世界——人的度归的家园。我们可以说黑格尔式的绝对精神正在从一个异化的和暂时的客观化的物质世界回归家园吗?”【2】

在这本书中,翟振明提及了若干中外著名的哲学家和科学家,包括老子(公元前571-公元前471)、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9年—公元前347年)、笛卡尔(René Descartes,1596—1650)、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贝克莱(George Berkeley,1685—1753)、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胡塞尔(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1859—1938)。作者特别肯定了胡塞尔以意识的给定结构作为客观性和主体性的同一根源的新理性主义。作者最终提炼出他的哲学理念:“我们不是物质论者,也不是观念论者——如果观念是指在我们有意识的心灵中的那些东西的话。假如我们仍选择使用'实在’一词意指此终极者的话,则我们可以说终极实在就是强制的规律性。但是为了使我们避免'实在’一词的传统内涵,我们最好还是不要使用这一概念。因此,如果你愿意,你可以称此观念为'跨越的非物质主义’(transversal immaterialism)或'本体跨越主义’(ontological transversalism)”。

最终,作者认为,隐喻地讲,中国的老子是第一位虚拟现实哲学家。在老子看来:任何二元对立都是暂时性的,因为它需要基于一个特殊感知框架才有效。而道不是某一时间或某一地点被发现,它甚至不能被说成是在任何一个特殊的人之内或之外。它无处不在又处处都在,它无时不在又时时都不在。

翟振明教授的这本书是 2007 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有无之间:虚拟实在的哲学探险》的再版,而《有无之间》则是作者 1998 年的英文原著 Get Real :A Philosophical Adventure in Virtual Reality 的中文译本。如果从 1998 年算起,至 2022 年,整整 24 年过去。历史已经证明还将继续证明,翟振明教授对虚拟世界认知的思想超前性和现实意义。翟振明教授是虚拟现实回乡之路的开拓者,元宇宙就是正在构建的驿站。

朱嘉明

2022年4月27日 北京

------

【1】本文在原文基础上有所精简,发表于朱嘉明著《元宇宙与数字经济》。

【2】根据翟振明的定义,“人的度归”(humanitude),即我们成为独一无二人的特征整体根据翟振明的定义,“人的度归”(humanitude),即我们成为独一无二人的特征整体。

图片

朱嘉明教授序言书页

来源:商务印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