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分将至,记住“3忌、3宜、3秘诀”,舒舒服服,过好难熬的15天

 简食记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秋分,即秋天正式开始之时,落叶渐稀,秋风渐凉。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六个节气,秋季第四个节气。斗指酉;太阳达黄经180°;于每年的公历9月22-24日交节。在秋分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地球赤道,所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秋分的“分”即为“平分”、“半”的意思,除了指昼夜平分外,还有一层意思是平分了秋季。在秋分日后,太阳光直射位置南移,北半球昼短夜长,昼夜温差加大,气温逐日下降,因而得名“秋分”。
秋分在中国古代节气中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就根据太阳的位置变化,确立了秋分、春分、夏至、冬至四大节气。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秋分是八月中旬这一段时间,此时昼夜平分,天气也开始变得凉爽。在古代,秋分还是一个重要的祭祀节日,称为“祭月节”。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秋分将至,也是养生的最好时节。秋分的“燥”是凉燥,“燥令伤肺”,可适当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如芝麻、核桃、糯米等。还可适当多吃些白萝卜、胡萝卜等有降肺气功效的果蔬。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唇干燥、干咳、皮肤干裂等燥症。根据个人体质可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秋梨、柿子等,以滋阴润肺、养阴生津。
在起居方面,秋分之后,白天的气温可能比较高,但早晚的温差很大,空气湿度也较低,皮肤和口鼻比较干燥,应适时增减衣物,注意皮肤和口鼻的保湿。在运动方面,可以选择散步、慢跑等轻度运动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在情志方面,应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和抑郁。老祖宗说,秋分要记住“3忌、3宜、3秘诀”,才能舒舒服服,过好难熬的15天!
“3忌”
1:忌凉,寒冷的气候容易激发肠胃的过敏性,可能导致腹痛、腹泻、腹胀等症状,尤其是那些已经患有胃病的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在秋分时节,应当尽量减少食用寒凉食物,特别是冷饮和生冷水果。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肠胃,引发不适。增加摄入芝麻、核桃、生梨、银耳等易于消化的食物,有助于肠胃适应从夏季的高温过渡到凉爽的秋季。
早晨空腹时,胃部相对较为虚弱,可以选择喝一碗热粥,这不仅有助于滋养肠胃,还可以补充营养,减轻消化系统的负担。
2:忌湿,在秋季,秋季肺气旺盛,但湿邪容易潜藏在体内。因此,应尽量减少寒凉食物的摄入,特别是像西瓜、甜瓜、凉拌黄瓜等生冷的瓜类,因为它们容易引发湿气。同时,也应避免摄入过多的油腻食物,以免湿气在体内积聚。甘草、生姜、陈皮、荷叶都具有化湿、改善湿气引起的不适的效果。
3:忌乱补,秋季的确是进补的好时节,但在追求健康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谨慎行事。
进补应追求营养的均衡,多摄入各类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蛋白质来源、谷物等。这样可以确保身体获得多种必需的营养素,而不是单一的营养成分。
不要过于贪婪地追求进补,更不要滥用滋补品。对于健康的人来说,通常不需要大量的药物或高档的滋补品。无病不需药补的原则仍然适用。过度滥用滋补品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经济负担,以及身体疾病的风险。
饮食应当适量,不可暴饮暴食。过度摄入食物可能会影响身体的吸收和代谢,同时也增加内脏器官的负担。要谨记“饭少多菜”的原则,注重食物的品种和种类。
“3宜”
1:运动,在秋季,我们可以通过轻松缓和的运动来促进气血循环,增强身体健康。秋季的凉爽天气非常适合户外散步或慢跑。这种轻度有氧运动不仅有助于改善心肺功能,还可以提升心情,增加身体的灵活性。
太极拳和剑舞是一种优秀的运动方式,可以在秋季轻松进行。它们强调平和的动作和呼吸,有助于调整身体的能量,增强体内的气血循环。
登山是一种锻炼全身肌肉的出色方式,还可以促进深呼吸。登高望远不仅可以锻炼肺部功能,还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增加对寒冷刺激的抵抗力。
最好选择在太阳升起后开始运动,这时气温适宜,阳气逐渐升发。太阳落山前结束运动,以避免夜间气温骤降对身体的影响。
2:早睡早起,秋季是阴阳之气转化的季节,正是因为这个时期阳气逐渐收敛,所以早睡早起有助于顺应自然的气候和身体的生物钟。
早晨是一天中阳气逐渐升发的时刻,与自然界的节律相符。早睡早起有助于保持身体的生物钟与自然环境同步,有益于身体的平衡。
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加强免疫系统,提高身体对外界病原体的抵抗力。这对于秋季来说尤为重要,因为这个季节容易受到气温变化和病毒传播的影响。
正常的睡眠模式可以帮助维持新陈代谢的平衡,有助于身体吸收和利用营养物质。
充足的睡眠可以提高白天的注意力和精力水平,有助于更好地应对日常挑战。
伸展身体:早晨起床后,可以进行一些伸展运动,如懒腰、深呼吸等,以促进血液循环和舒展肌肉,帮助身体从夜间休息中恢复。
3:泡脚,每晚泡脚是一种传统的中医保健方法,特别适合在秋分时节,有助于祛除虚寒、提高免疫力,以及促进身体的健康。
泡脚有助于温通身体的阳气,特别是在寒冷的秋季。这有助于祛风驱寒,提高体内的免疫力,补充肾气,增强体质。
根据个人需求,可以在泡脚水中加入一些草药和成分来增强效果。例如,陈皮有排湿寒气、润肠通便的作用;白醋可以改善失眠多梦,放松精神;食盐有助于防止裂脚和去除角质;艾叶可以清肺热,缓解咳嗽;生姜则有预防感冒和缓解手脚冰凉的功效。
按摩和足底穴位:泡脚时,可以进行轻柔的按摩,特别是足趾和脚掌心的穴位。这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放松肌肉,有助于安神宁心,提高睡眠质量。
泡脚时间:建议每日泡脚20分钟左右,可以选择在晚上泡脚,帮助身体放松,准备进入深度的休息状态。
“3秘诀”
1:吃白萝卜,白萝卜在秋季的食用确实有一系列益处,有助于滋补身体。白萝卜具有润肺化痰的功效,这对于秋季干燥的天气特别有帮助。它有助于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减轻干咳和痰液问题。
白萝卜富含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C和叶酸,以及矿物质如钾和钙。这些营养元素有助于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白萝卜含有植物蛋白质,是身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它有助于提供能量和维持肌肉健康。在中医中也被认为有通气降火的作用,有助于平衡体内的气温,改善燥热和不适。
莲藕萝卜排骨汤:莲藕萝卜排骨汤是一道美味的秋冬补品。莲藕和白萝卜的搭配可以补益脾胃,排骨则提供了丰富的胶原蛋白和营养素,有助于滋养身体。
2:吃大枣,大枣在秋季的食用有助于健脾养胃,提供丰富的益气、安神、养血的功效。
大枣含有丰富的铁、维生素C和维生素K,这些成分对于补充气血、缓解贫血症状非常有帮助。还有助于健脾和养胃,促进消化和吸收,缓解胃肠不适。
因为其含有一些有益于神经系统的成分,可以帮助安抚情绪,改善失眠和焦虑症状。同时,它也有助于养血,有益于女性月经期间的健康。
最后,大枣中的一些成分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有助于减轻肝脏的负担。
3:红薯,红薯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充满益处的食物,特别适合在秋季食用,有助于补虚强肾阴。传统中医药学认为,红薯具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阳的功效。它有助于滋养肾脏,增强体内的阴气,对于缓解虚弱、疲劳和肾虚症状非常有帮助。
还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C、维生素B6、钾、纤维等。这些成分对于保持身体的正常功能非常重要。再就是红薯热量较低,但富含膳食纤维,有较强的饱腹感,有助于控制饮食,减少其他高热量主食的摄入。
红薯中的一些成分被认为有助于保护大脑,延缓智力和机体的衰老。
红薯白米粥是一道美味且营养均衡的食品,将红薯与大米结合,不仅提供了多种营养,还易于消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