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88:到鸿山拜谒泰伯陵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88:到鸿山拜谒泰伯陵

格庆吉

20141012日下午接近两点,我们来到了位于无锡鸿山镇境内的泰伯陵。感觉这里离无锡城区好远,公交车大约走了两个小时。车就停在泰伯陵前,一下车就能看见十分宽阔的广场,以及广场上那尊巨大的泰伯像。从陵区前通过的那条路叫至贤路,靠路边放着块大石头,上面写着“无锡鸿山国际新城吴文化广场”,这是吴文化广场的起点,也是泰伯陵景区中轴线的最南端。

走进吴文化广场,首先迎接你的是一只展翅飞翔的凤凰,动感十足。看到凤凰造型,很自然就会让人想到“凤鸣岐山”的故事。周文王当政时,有凤鸣于岐山,认为是祥瑞之兆,主周室当兴,文王开始做灭商的准备。到了武王,终于消灭了殷商王朝。《竹书纪年》载“文王梦日月著其身,又鷟鸑(凤凰)鸣于岐山。孟春六旬,五纬聚房。后有凤凰衔书,游文王之都。《书》又曰:'殷帝无道,虐乱天下。星命已移,不得复久。灵祇远离,百神吹去。五星聚房,昭理四海。’”《国语·周语》亦载:“周之兴也,有凤凰鸣于岐山。”又《诗经·大雅·卷阿》:“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今在岐山上,有高大的“凤鸣岐山”雕塑,离老远就能看见,与吴文化广场的飞凤遥相呼应。而泰伯迁吴,也是从岐山出发的。从中可以看出,吴文化与周文化的血肉关系。另外从当地出土的文物,也佐证了这种关系。2004年,从鸿山遗址邱承墩古墓里出土了战国时期的三枚玉飞凤,做工精细,造型生动,引起了轰动。当地便根据玉飞凤的造型,设计了无锡城徽。“飞凤”雕塑上还有介绍说:“相传泰伯、仲雍当年来到梅里,见有凤凰从梧桐树上起飞,认定这是带来昌盛的预兆,这块土地是吉祥宝地。从此,便择居梅里,开荒立国。该作品由古篆体'吴’字变形而来。凤凰腾飞于象征财富的古币之上,意喻鸿山人杰地灵、寸土寸金,其经济的又一次腾飞指日可待。”

陕西宝鸡“凤鸣岐山”雕塑

走过飞凤造型,从中轴线往前是一组雕塑,表现的是泰伯入吴的内容。后边马车上的两个人,一个是泰伯,一个是仲雍,他们正走在奔吴的路上。前景是他们到了吴地,与当地人打一片。这幅雕塑的名称叫《奔吴》。《史记·吴泰伯世家》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皆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这幅雕塑,表现的就是这个内容。再往前又是一幅雕塑,画面比较简单,只有两个人站在船边,肃立者为泰伯,用手指着前方的那位是当地人。泰伯来到吴地,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制订发展方略,后边的蓝图,体现的就是泰伯开发吴地的政绩。这幅雕塑的名称叫《兴吴》。《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载:“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有余家,共立以为勾吴。数年之间,民人殷富。”这幅雕塑,表现的就是这个内容。在两侧,还立有6根高大粗壮的图腾柱,上面用浅浮雕表现的是吴国历史上的一些重大事件。

再往前,视野顿时开阔了许多,高大庄严的泰伯正在前边等着我们。泰伯像端坐在三米高的祭台上,整座塑像用青铜铸造,据说高5米,重达3.5吨。走近前来,向上仰望,这位伟大的人物给人的感觉是平和、慈祥而亲切。像前地面上,书写着一个大大的“吴”字,用的是小篆,还有其他一些姓氏。据说从泰伯那里派生出了18个姓,其后裔可以到这来寻根。这部分内容叫“吴韵大道”。广场建于2007年,占地面积5.41万平方米,由四部分内容组成,由南向北依次为降福广场、吴韵大道、吴文化广场和寻根文化广场。自从广场建成后,每年的410日,都要在这里举办规模盛大的吴文化节。

泰伯像后有一条小溪,溪上有三座单孔拱桥,名“香花桥”。过香花桥,是一座气势恢弘的牌坊,六柱五间五楼,五楼高低错落成三层,中间坊额上书写着“第一世家”四字。司马迁的《史记》有30世家,《吴泰伯世家》为第一,这座牌坊便由此而来。《史记》世家第二篇是《齐太公世家》,第三篇是《鲁周公世家》。大家都知道,姜太公和周公旦协助武王伐纣,立下大功。可为什么要把泰伯放在第一呢?作者这样安排,是有通盘考虑的。是因为泰伯“三以天下让”,才有了后来的文王,之后又有了武王,没有泰伯之让,后边这些就都无从谈起。将泰伯置于世家之首,与后来的姜太公和周公,便有了因果关系。门旁有文物保护碑,告诉我们泰伯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于2006525日。过了这道牌坊,就进入了泰伯墓景区,是收费的,好像是25元。

走过“世家第一”坊,就是通往泰伯墓的神道,道两旁排列着石相生,有石狮一对,石象一对,獬豸一对,翁仲一对。两侧各有一座御碑亭。东御碑亭上有对联一副:“好古不求秦以下;游心常在物之初。”亭内有碑一通,上书明建文帝朱允炆的一首诗《题泰伯墓东壁》:“远隐停马泰伯乡,仰瞻墓宇法先王。避荆不为君臣义,采药能全父子纲。八百周基无足贵,千秋俎豆有余香。深惭今日争天下,遗笑勾吴至德邦。”相传明成祖朱棣攻下南京,将建文帝赶下皇位,他南逃途中路过泰伯墓,想到泰伯为让王位而南迁荆蛮,可眼下他们竟是叔侄相争,骨肉相残,不由感慨良多,悲从中来,写下了这首诗。

西御碑亭上也有一副对联:“始乎士以终乎圣;尊所闻而行所知。”亭内石碑上刻的是乾隆皇帝初次下江南经过无锡,特命大臣乌木泰祭奠泰伯墓的祭文:“维某年月日,皇帝臣乌木泰,致祭于吴太伯之灵曰:惟吴太伯,孝先体志,友更从心。值商祚之将移,早裕化家之识望,南拜而戾止。俾无立幼之嫌,薰逊让于三吴,遂开千万年之文物。泯称述于黎庶,隐启八百载之太平,叹至德于是,宣尼叹乎尚矣。存古祠于晋相,风亦来兹。朕时迈省之方致,深怀古都江乡之殷庶。宜饮水而思源,申典礼于牲。冀备物以展敬,灵其感格,尚克钦承!”

中轴线一直往前,是一座大门,三开间悬山式。门上方悬挂着“泰伯陵”三字,为台湾前国民党主席吴伯雄所题。两侧门柱上的对联是:“庆徹云霄咸瞻圣泽;民安屏翰共仰恩光。”两侧有围墙向外延伸,这应该是最早的泰伯墓大门,现存的“世家第一”牌坊是重建吴文化广场时又向前延伸的。门厅内悬挂着乾隆皇帝题写的“三让高踪”匾额,化用的是孔子评价泰伯“三以天下让”的句子。

《论语·泰伯》篇第一章,是孔子对泰伯的评价,孔子只说到泰伯“三让”,并未作具体解释,致使后来众说纷纭。最早作出解释的是东汉大儒郑玄。他说:“太王疾,泰伯因适吴越采药,太王没而不返,季历为丧主,一让也;季历赴之不来奔丧,二让也;免丧之后,遂断发文身,三让也。”郑玄明确指出泰伯让了三次,对后来产生了很大影响。有人并不完全赞同郑说,纷纷提出自己的解释。范宁对“三让”提出两种说法,皇侃《论语义疏》引之:“范宁曰:'有二释:一云泰伯少弟季历,生子文王昌,昌有圣德,泰伯知其必有天下,故欲令传国于季历,以及文王,因太王病,托采药于吴、越不反,太王薨而季历立,一让也。季历薨而文王立,二让也。文王薨而武王立,于此遂有天下,是为三让也。又一云太王病而托采药出,生不事之以礼,一让也。太王薨而不反,使季历主丧,死不之以礼,二让也。断发文身示不可用,使季历主祭礼,不祭之以礼,三让也。”范宁第二说与郑玄很接近,第一说则相去甚远。如果说道泰伯看到季历之子的盛德,可以理解,若推到武王立而为三让,则太牵强,因为武王立时,泰伯去世已经很久。晋孙盛对“三让”的解释又有新意:“称三让者,其在古公至文王乎,周之王业显于亶父,受命于昌,泰伯元览,弃太子之位,一让也。假托逊遁,受不赴丧之高,潜推大美,二让也。无嗣而养仲雍之子以为己后,是深思远虑,令周嗣在昌,天人叶从,四海悠悠,无复纤介疑惑,三让也。凡此三者,帝王之业。”其中第三让与从不同。

宋代刘敞则认为,三让不是让了三次,而是让了三个人。他说:“所谓三以天下让者,言自窜荆吴以让季历也所以让季历者,以季历有昌也;所以贵昌者,以昌有发也。泰伯见季历既仁,而文、武又圣,知天之意方大启周室,必有天下,故默焉而逃。是泰伯让仁人者一,让圣人者二,故曰三以天下让也。”

朱熹的解释又与众不同,他说:“三让,谓固逊也。”(《四书集注》)他认为,三让不是让了三次,而是反复辞让。他又说:“古人辞让,以三为节:一辞为礼辞,再辞为固辞,三辞为终辞。故古注至是,但言三让,而不解其目也。今必求其事以实之,则亦无所据矣。”(《四书或问》)综合起来看,我认为关于“三让”的解释,还是郑玄说的比较接近实际。

走过前厅门,就会看到一座高大的楼阁,下有基础平台,周遭有围栏。上为四层,一、三、四层各有四个飞檐,二层为观光平台,可绕行楼阁一周,观看四方景色。四层上悬挂着一块方匾额,书曰“仰止阁”三字,取自司马迁对孔子的赞美:“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一层入口有副对联:“气蕴风云身负日月;牢笼天地弹压山川。”为清代著名书画家赵之谦书写。有介绍说,此阁由裔孙世界至德宗亲总会主席、香港至德总会理事长、旅港吴氏宗亲总会主席吴天赐先生捐建,奠基于1999430日。此阁通高19.99米,寓意建于1999年。阁内有一尊高3.5米、重2吨的泰伯铜像,由香港实业家吴木源先生捐赠。像两侧柱上有一副长联:“千秋让德长存,祖墓重光,鸿山胜景扬中外;万众英贤共仰,世家首列,青史高风颂古今。”这副对联出自吴天赐之手。登上楼阁,周边美景尽收眼底,尤其是向南,可俯瞰吴文化广场,向北,可仰望泰伯陵。

仰止阁

在仰止阁的东侧有怀德堂,门两侧柱上的对联是:“鸿雪怀贤久;明月客望中。”用的是董其昌手迹。堂内有仲雍和季札的塑像。仲雍为泰伯之弟,随泰伯一起奔吴。季札为吴王寿梦第四子,其品德才能都十分超群,其父其兄都想让他继承王位,他固辞不受,大有乃祖泰伯之遗风。室内堂柱上书有康有为题写的楹联:“一游一豫同民乐;知止知足仰山高。”仰止阁西侧为宗会堂,门两侧柱上的对联是:“粹德太平盛世;瑞呈大象分辉。”堂内供奉着从泰伯派生出来的11位姓氏的始祖,这11个姓氏是:柯、辛、翁、曹、蔡、周、洪、江、方、龚、汪。堂内金柱上书写着一副楹联:“宗功至伟丰绩磅礴震寰宇;会集群贤韬略安邦载史书。”

仰止阁之后,又是一道大门,为三开间硬山式建筑,有游廊向两侧延伸。门楣上悬挂着“大德无疆”四字匾额。从这道门走过去,是一方水池,称“照池”,因呈半月形,人们习惯于叫它“月牙池”。面积三亩左右,深6米,可见水中的游鱼和睡莲。周围有57根石柱环绕,始建于明代。上边的墓冢为圆形,与月牙池一起,取日月同辉之意。旁边还有一口古井,称“让泉古井”。相传泰伯带领人们开荒种地,因无水浇灌,人们很是着急。泰伯看到这个地方有些潮湿,让人一挖,果然挖出水来,农田得到浇灌,使庄稼长势良好。后来人们为纪念此事,给它起名“让泉”。让泉往东有个圆门,上面写着“归宗碑林”四字。里面布满了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石碑,大都是吴氏后裔所立。

至德井

月牙池

月牙池对面,有一座四柱三间冲天式牌坊,始建于宋元祐七年(1092),现在的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所立。上书“至德墓道”四字,为宋哲宗于元祐七年所书。中间两柱上有楹联一副:“人间天上唱高义;古往今来歌至德。”中间横梁上有椭圆形火焰图案,中间写着“古皇山”三字。关于鸿山的名称,元至元《无锡县志》载:“鸿山:去州东五十里,本名皇山。《吴地志》及《南徐记》云:太伯宅东九里有皇山,太伯所葬,即此山是也,语讹以皇为鸿耳。一名梅里山,亦曰梅里平墟,高十丈,上有太伯墓。”明杨文《泰伯墓碑记》中的解释,与前说所引不同:“伯殁,葬鸿山之西岭,去梅村地五里。今乡人所指吴王墩者,即伯墓也。山以鸿名,谓汉隐士梁鸿居于是。而此前不称鸿而称皇,亦以伯故也。”

走过“至德墓道”牌坊,往前就是泰伯墓享殿,为三开间硬山式建筑,建于嘉庆二十三年。门柱上有对联一副:“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抔万古江南清嘉庆年间金匮知县齐彦槐所撰。享殿的神龛内,供奉着泰伯神位,上书“始祖泰伯公神位”。神龛上方悬挂一匾,书曰“千年俎豆”四字。两侧墙上,还悬挂着《丙戌年(2006)泰伯祭祀典礼祭文》,还有《泰伯墓庙享送神辞三章》。

享殿

从享殿神龛转到后面,就进入了泰伯墓区。先是有数级台阶,上去后会看到在甬道中央有一通四棱形碑,上有碑帽,有四条檐,中间是宝葫芦形塔刹,还有两个小狮子,不知是原来就有的,还是后人放上去的。碑用玻璃罩着,看来比较珍贵。此碑是明代所立,正面写着“泰伯墓”三个篆字,阴刻双勾。碑的东侧有明代弘治十四年(1501)邑人国子监丞杨文所撰《泰伯墓记》,北侧有明代天启三年(1623东林党领袖高攀龙所撰《泰伯墓碑阴记》,西面无字

四棱碑后面,再上几级台阶,就到了泰伯墓冢。有罗城环绕,面对墓道留有一道门,门两侧各有一根望柱,上边各蹲着一只石狮子。墓为圆形,均为石砌,有两米多高。南向有一墓碑,上书“泰伯墓”三个楷体字。

关于泰伯墓的记载,元《无锡县志》进行了详细梳理:“周吴太伯墓:《寰宇记》云:太伯墓,在县东三十九里。《吴地记》云:墓高一丈四尺,周回三十五步。《冢墓记》云:太伯墓在会稽吴地梅里聚,去城十里。按:秦汉时毗陵尝属会稽郡。《南徐记》云:太伯宅东九里有皇山,太伯所葬之地。《史记·吴太伯世家》注:《皇览》云:太伯冢在会稽吴地梅里平墟,去城十里。《吴地记》又云:九里有山,太伯葬于梅里山平墟,即此地也。刘昭曰:按:县东有皇山,有太伯冢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舆地志》云:太伯宅东九里为皇山,卒葬南域。《南徐记》云:晋殷师为晋陵太守,尝表其墓,复一户以为守卫。今州东南梅里乡梅里有东皇,即太伯城也。又按:皇山今名鸿山,在延祥乡,到州五十里,山下有太伯庙,太伯坟在其山上。”

关于泰伯墓的记载,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初年。相传西汉高祖五年(前202),有人在泰伯墓地上立过一块汉白玉墓碑,上面刻着五绺长发的泰伯神像,刘邦御笔题写“至德吴公泰伯神像”八个篆体阴文。吴族人对碑奉为珍宝,防人偷盗,偷偷把碑埋于土中。可最终还是找不到了。

这仅是个传说,有明确记载的,则是在东汉永兴二年(154),吴郡太守糜豹受桓帝之遣,修建泰伯祠与泰伯墓。重起墓冢,环以围墙,并拨给50户以守墓。事毕,糜豹还写了一篇《泰伯墓碑铭》以记其事:“不意予受命南邦,诏建泰伯墓、庙于梅里、皇山。乃率群僚,鸠工庀材,四方人士,往来如云,不数月而就。其规模宏远,霞骏云蔚,巍然肖皇山之宫焉。凡官师、庶长暨宗子,里南北使轺,四方游旅,骏奔对越,咸肃旦诉,瞻庙貌之日新,广鸿构之不偶,共敦礼让,举蒸尝登。俎豆陟降,周旋各主,鬯乎皇山之墓,升其堂忔然如有闻,入其室攸然如有见,望其陵,孝弟廉耻之心戚戚如有动焉。呜呼,至德之感人,有如是乎!”从文中可以看出,当时所修之墓,还是很有规模的。

从此以后,历代不断进行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墓园。南朝宋明帝太宁元年(323),下诏祭祀泰伯用规格最高王者礼乐,具王者冕服,建庙于茔城南三十步。这应该是享殿。南朝宋武帝永初元年(420),用最高规格的太牢来祭祀泰伯。唐太宗贞观十三年(639),下诏重新扩建泰伯门殿,遣礼部尚书韩滉祀以太牢,赐金铜香炉一具。为保证祭祀持续进行,于唐贞观十五年(641),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宋仁宗天圣元年(1023),分别赐给大量祭田,供祭祀洒扫之用。宋哲宗元符年间,封泰伯为“至德侯”。宋徽宗崇宁初年(1102),进封“三让王”。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改封“吴泰伯之神”,春秋两季祭祀。明弘治十四年(1501),邑人杨文建亭表墓。清康熙年间,江苏巡抚吴存礼、无锡知县吴兴祚先后整修。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康熙帝南巡,驻苏州行宫,御书“至德无名”匾额,赐庙供奉。乾隆二年(1737),无锡知县王允谦增建享堂墓门。嘉庆二十三年(1818),知县齐彦槐重修享堂墓门,筑石围墙,建丰乐桥。2007年,政府拨款,重修泰伯墓,扩建吴文化广场,是原来规模的十倍。

站在泰伯墓前,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两多千前的孔子时代。我在《孔子吴国都城姑苏行》一文里,梳理了一下孔子的吴越行迹:孔子从湖北新洲沿长江东下,到芜湖下船,然后途经南陵—高淳—宁国—姑苏,这一线我都查到了相关的文献记载。孔子若到姑苏,就一定会到无锡,到无锡,就一定会拜谒泰伯墓。既然来到泰伯墓前,就一定会向弟子们介绍泰伯其人。那么,《论语·泰伯》篇中的第一章:“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就是孔子向弟子们介绍泰伯的内容,被弟子们记录下来,收到《论语》一书里面的。

2014911日,我在无锡图书馆举办“跟着孔子去旅行”讲座的时候,曾在他们的留言薄上写了两句话:“孔子周游曾到吴,泰伯墓前留足迹。”我又稍做改动,又加了两句,凑成一首小诗:

夫子周游曾到吴,泰伯墓前留足迹。

至德三以天下让,民到于今而称之。

2022421日第一稿

2023312日第二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