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孔子去旅行之189:建在泰伯旧宅上的泰伯庙

 meiqingji 2023-09-21 发布于山东

建在泰伯旧宅上的泰伯庙

     梅庆吉

鸿山泰伯墓与泰伯奔吴建都的梅里(今名梅村)距离不是很远。元至元王元辅修《无锡县志》载:“《冢墓记》:太伯墓在会稽吴地梅里聚,去城十里……《南徐记》云:太伯宅东九里有皇山,太伯所葬之地。《史记·吴太伯世家》注:《皇览》云:太伯冢在会稽吴地梅里平墟,去城十里。《吴地记》又云:九里有山,太伯葬于梅里山平墟,即此地也。刘昭曰:按:县东有皇山,有太伯冢墓,十里有旧宅,井犹存。《舆地志》云:太伯宅东九里为皇山,卒葬南域。”说的九里或十里,指的都是从泰伯庙到泰伯墓的距离。按卫星导航,大约8公里不到。两地有公交车相通。

我们从泰伯墓景区上了公交,走了不一会儿就到了梅村,具体时间为20141012日下午15:30。一走进梅村,就会让人立马感受到浓浓的吴文化氛围。在进梅村镇口的大街上,立着一座四柱三间五楼高大雄伟的牌坊,坊额上写着“至德名都”,另一面写着“梅里高风”。“至德”二字,让人自然联想到了孔子评价泰伯的话。

走过牌坊,前面是一条清澈润泽的河流贯通梅村镇,河边立着块石头,上面写着“伯渎河”三字,右上角还有一行小字:“江南第一条人工运河”,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伯渎河又称“泰伯渎”,是泰伯奔吴后兴修的一条人工运河,从无锡一直通到常熟,全长43公里。这条江南最早的运河,《新唐书·地理志》中有记载:“(无锡)南五里有泰伯渎,东连蠡湖,亦元和八年孟简所开。”又见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太伯渎,西带官河,东达范蠡渎,入苏州界。淀塞年深,粗分涯岸。元和八年,孟简开浚之,并导蠡湖,长八十七里,广十有二丈。”宋《咸淳毗陵志》亦有载:“吴泰伯庙,在县东南五里,临泰伯渎。太伯渎在县东南五里,西枕运河,东达蠡湖。孟简尝浚导,袤六十七里广十有二丈。渎乃泰伯所开。”明杨文《泰伯墓碑记》亦曰:“渎名伯,相传以为由伯而凿是也。”都证明此渠为泰伯所开通,到了唐代,孟简又进行了疏浚。

走过伯渎河大桥,前行不远,就进入了梅里古街,古街入口,立着一座高大的牌坊,六柱五间七楼,十分壮观。最高坊额上书写着“江南第一古镇”,中间两柱上书写着一副对联:尊至德让王,位显历朝天下;沿高踪大道,春荣万家江南。我们到的时候,上面挂着一条标语,上面写着:“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5周年。”牌坊另一面写着“勾吴古都”四字,柱上也有一副对联:“登高怀义圣荫江南商祖绵盛;极远缅恩德铭梅里业态恒昌。”这些信息都在告诉我们,这个地方,就是泰伯奔吴后建都的地方。

相传梅里这个地方古称“蛮村”,因为泰伯来时,这一带称“荆蛮”。据说泰伯十分喜欢梅花,至此定居后便遍植梅花,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将地名改为梅里。泰伯在此定居后,最初给这里取名为“勾吴”。《史记·吴太伯世家》载:“吴太伯,太伯弟仲雍,缘周太王之子,而王季历之兄也。季历贤,而有圣子昌,太王欲立季历以及昌,于是太伯、仲雍二人乃奔荆蛮,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季历果立,是为王季,而昌为文王。太伯之奔荆蛮,自号勾吴。”有人曾问过泰伯“勾吴”是什么意思。他回答说:“吾以伯长居国,绝嗣者。其当有封者,吴仲也,故自号勾吴,其非方乎?”(《吴越春秋·吴泰伯传》)他的意思是说,我是老大,应该拥有国家,可是我没有后代,那么应该另封给别人,那就是吴仲(即仲雍),所以取名“勾吴”,这是不合乎道义的吗?那么这个“勾”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汉书·地理志》“泰伯奔荆蛮,号曰勾吴”句下颜师古注曰:“勾,夷语之发声也,亦犹越谓之於越也。”他认为“勾”字无义,为发语词。明杨慎则认为是一个字拆成两个字来读:“越曰於越,吴曰勾吴,邾曰邾娄,本一字而为二字,古声双叠也。”(《升庵经说》)还有人认为,“勾”为当地方言,意思是“王”,勾吴就是王吴,或者叫吴王。按泰伯的解释,他把君位传给弟弟吴仲,他就是吴国之王。再比如勾践之“勾”,也是这个意思。我认为这种解释,符合泰伯的本义。泰伯奔荆蛮,断发文身,与当地人打成一片。又带来中原的农耕文化,发展生产,兴修水利。所以:“荆蛮义之,从而归之者千有余家,共立以为勾吴。数年之间,民人殷富。”(《吴越春秋·吴太伯传第一》)当时正值殷商末年,战乱频仍,为保证人民安全,泰伯又在此兴建城池。《吴太伯传第一》又说:“遭殷之末,世衰,中国侯王数用兵,恐及于荆蛮,故太伯起城,周三里二百步、外郭三百余里,在西北隅,名曰故吴。人民皆耕田其中。”后人将此城名之曰“泰伯城”。《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十五载:“泰伯城:《吴地记》云:泰伯筑城于梅里墟,周三里二百步,外廓周三百里,今梅李乡,亦曰梅李村。”越灭吴,范蠡带西施离开勾践,曾避居梅里城。勾践得知后,带兵包围梅里,毁泰伯城,成为一片废墟,所以后称“梅里平墟”。

关于泰伯最初定居在哪,以及后来吴国都城的迁徙,学术界与考古界一直争论不休。研究者认为,泰伯奔吴最早定居的地方,并不在无锡梅里,其都城也不是苏州。泰伯南奔,先落脚在南京江宁小丹阳梅里。吴国最早的都城在镇江的朱方城,后来迁到常州淹城一带,又在常州的雪堰镇和无锡胡埭镇交界的地方建筑了吴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阖闾城,而姑苏作为吴国的都城,是在吴国衰败的最后几年才建的。此事先放到这里,留给专家们去研究探讨。

从“勾吴故都”牌坊前行不远,就到了著名的泰伯庙,又名让王庙、至德祠,门牌号为泰伯中路21。此庙坐北朝南,门前有条小河,名金水河,河上有座单孔拱桥,跨度不大,高约2米,名香花桥,为明代遗物。在三吴地区,我发现叫香花桥的好多。走过小桥,是一座形制简单的两柱一间牌坊,顶端起三楼。坊额上书写着“至德名邦”四字。再往北一路相隔,为泰伯庙的大门,亦称“棂星门”,六柱三门冲天式,两两独立,坊柱间有墙相连,亦为明代遗物。门旁立着几通文物保护碑,有国家级的,2006525日公布;有江苏省级的,198251日公布。

这座庙所在的位置,就是当年泰伯居住的地方。元至元王元辅修《无锡县志》载:“吴太伯庙:在州东南五里景云乡,临太伯渎。《寰宇记》云:太伯开渎以备旱涝,百姓利之,为立庙于渎侧。”东汉桓帝永兴二年(154),吴郡太守糜豹在修建泰伯墓时,一并在其故宅立庙。

梅村的泰伯庙,“其初即宅为庙”,即在旧宅基础上改建,最初只有一间让王殿。元朝以前的记载,基本阙如。值得注意的是明弘治十三年(1500)的那次修建。无锡知县姜文魁带头捐俸,募集财物修庙,得到当地乡绅的支持。姜文魁在原庙旧址不远处稍移了一下位置,仍处在伯渎河的岸边。经过一年的努力,新庙终于落成。“即旧祠之傍而别创之,规制宏拓,堂庑翼然,春秋享祀,设道士世守,以奉香火,示民报本也。”又:“重构殿寝门堂,规制有加于昔……立石表,置祭器,列入祀典。”从此“殿寝明堂,圭洁靓深,石表对峨,过者悚息,春秋献享,永永无怠。”(王鏊撰《无锡县重修泰伯庙碑》)。这次修建,奠定了500年来泰伯庙的格局。弘治修庙以后过了近百年的时间,泰伯庙又“日就倾圮……墙垣檐宇,莫支霜露,庭中古柏,半供樵苏”。这次由驻庙道士募得倪珵的捐资,于万历二十四年(1596)重新修复了泰伯庙。之后不断得到维修和扩建,逐渐形成了左、中、右三路规模。沿中轴线自南往北有金水河、香花桥、“至德名邦”坊、棂星门、戟门、至德殿、祖师殿、关帝殿;东路有三让堂、尊德堂、仓厅、小让王殿、大夏堂、慈俭堂、圣堂、还山小筑;西路有珠宝堂、云山深处、德洽堂、采芝堂、隔凡楼、大树堂。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成为江南有名的古迹。

清咸丰十年(1860),清军与太平军在无锡发生激战,泰伯庙受到波及许多建筑被毁至德殿和两庑却幸运地保存下来。浩劫过后,主持道士戈培、许日新进行了重修。

清末民初,泰伯庙又遭火灾,原来剩下的两庑被毁,只有大殿独存,但亦已破旧不堪。民国年间,吴氏族人稍稍复建了一些建筑,抗战胜利后还举行了盛大的祭祖活动。解放后的上个世纪50年代初,泰伯庙又遭破坏,梅村师范学校的学生冲进庙里,大肆进行破坏,毁了庙内的所有塑像,匾联也被横扫一空。不久之后,庙内建筑被挪做他用。至“文革”期间又成了“破四旧”的对象,再遭厄运。改革开放以后的1984年,政府拨款对泰伯庙进行了重修。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大修,许多建筑得到了复建。

走进棂星门,就是泰伯庙的第一进院落,东西约30米,南北约20米,中间为石砌甬道。迎面便是泰伯庙的第二道大门——戟门,面阔三间,硬山式建筑。门楣上的“泰伯庙”三字,为原文化部部长无锡人陆定一于198311月所题。柱子上还有一副对联:“庶子毋忘岁用蹉跎怀先圣;苍天有灵荆蛮教化遇泰伯。”解放初期牌坊被拆除,上个世纪80年代又在原址重建。

走进戟门,就进入了泰伯庙的主体建筑——至德殿。这进院落大致呈方形,东西宽约25米,南北长16.4米。中轴线上的大殿就是至德殿,面阔五间,进深6架,前有青石月台,三面有围栏,周遭环以廊檐,有明柱24根环绕。门的上方,悬挂着“至德殿”三字竖匾,取自孔子“泰伯,可谓至德也已矣”的话。正立面内柱上的对联是:“人间天上唱高义;古往今来歌至德。”外侧柱子上的对联是:“立碑记建牌坊平添无锡衣冠纪述前贤留证千秋至德;临太湖止梅里启迪江南文化功垂后世岂惟三让高风。”大殿正中汉白玉神龛内,端坐着泰伯塑像,身高4.5米,头戴冕冠,前垂十二冕旒,身着十二章服。殿内有楠木立柱14根。前庭柱上有原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题写的对联:“孝亲知亲让位于弟背井离乡那怕披荆斩棘;从俗化俗推己及人启蛮夷何忧断发文身。”还有台湾宗亲赠送的对联:“始国忆江苏碑前遂得追祖志;迁台荣栗邑海外还存慕祖心。”还有一副对联,也是台湾宗亲所题:“让贤奔梅里泽被江南大地;至德化荆蛮功载千秋史册。”殿后墙壁上悬挂着节选的《史记·吴太伯世家》的内容,两侧挂着两副对联,一是:“至德无称八百开基绵世泽;天伦信美千年遗范在人间。”二是:“隐德昭世中垂千秋史册;让贤奔吴功辟万古江南。”殿内还悬挂着许多块匾额,如“三让高踪”、“至德无名”、“锡邑之光”、“至德精神”、“光照千秋”、“至德高风”、“德泽江南”等。殿内还有两通珍贵的碑刻,一为明弘治十六年(1503)吏部右侍郎姑苏王鏊所撰《重修泰伯庙记》,另一为明正德十三年(1518)钱荣所书《泰伯庙赡田记》,此外,还有清代的石刻多通。

至德殿前两侧,还有东西两庑,各九间,硬山式建筑,面阔31.5米。室内有泰伯以后24位吴国国君及相关历史人物的塑像。依时间先后依次塑有雍、季简、叔达、周章、熊遂、柯相、强鸠夷、余桥疑吾、柯卢、周繇、屈羽、夷吾、禽处、转、颇高、句卑、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阖闾、夫差、季札、子胥、专诸、孙武28人像。在这些人像里,我看到了汉永兴二年负责修建泰伯墓与祠的吴郡太守糜豹的像。

糜豹像

至德殿后,原有寝殿及家祠,早在清朝时期就已毁掉,之后陆续有道教、佛教的内容植入进来。今殿后有面阔三间的玉皇殿,神龛内供奉的是玉皇大帝,其上有匾额“万天帝主”。祖师殿后还有面阔三间的关帝殿,内塑关羽读《春秋》的塑像,有周仓、关平协侍,上有“义气千秋”匾额。再往后原有吴氏家祠,没有恢复,这个地方已开辟为后门,有个不大的广场,立有一碑,上书“泰伯开凿伯渎纪念碑”,往北紧靠伯渎河。

在中轴线以东的东路上,有一座三让堂,里边有一尊塑像,背后是一匹马,前面站着一个人,那就是泰伯,表现的是泰伯奔吴的情景,上方的匾额是“三让高风”。堂前有座小门,上书“儒道同源”。

从这往前是一口古井,井上有座四角亭,上书“泰伯故井”四字,亭上有对联说:“井邑依然旧山水;荆蛮乃是新天地。”旁边立有一碑,上书“泰伯故宅井”。这些记载都说明,这口古井应该是泰伯当年的饮水井。后面墙上还唐代著名诗人,也就是写“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李绅,他还专门为泰伯井写了一首诗:“至德今何在,平墟井有泉。梁鸿重浚后,又历几千年。”前有韩国吴氏宗亲所立“鼻祖吴泰伯古井亭复原纪念碑”。

今在泰伯庙内,还有一些建筑,如供奉仲雍的恭孝堂,供奉季札的延陵堂,以及介绍姬姓派生出来的一百多个姓氏的大夏堂,组成了泰伯庙庞大的建筑群,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

我们走出泰伯庙,再到古镇街里转转。对面有一座广场,因中央有一个巨大的鼎,称“德鼎”,所以广场称“德鼎广场”,鼎上有当地政府撰写的《德鼎碑记》:“西伯侯昌思慕伯让国之光,铸德鼎馈泰伯,唯敬为贤,用昭千古。至句吴国五世周章以德鼎朝觐武王,证属泰伯后裔,遂封吴侯德鼎,以示句吴王权之象式。惜夫差误国,德鼎从此藏匿,千载虎丘莫知踪迹。”从中得知,原来此鼎古已有之。鼎后有照壁,上书“德让天下”四个大字,两侧有泰伯奔吴的壁画。鼎前有一座四柱三间牌坊,上书“梅里古都”四字。再往前走有“阖闾水关”,还有“中华德城”,可能没有完工,门没有开。

我们在古街上转了一圈,已经到了5点。看时间不早了,我们乘车回到无锡城里,接着又乘车去江阴,结束了无锡的行程。

2022425日第一稿

2023320日第二稿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