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体生命密码之 十人九病

 黄河一苇 2023-09-21

人体生命密码导语:中医学从高维度视角,运用“天人相应、取象比类”思维模式,揭示出以五形人为入口的人体生命密码。对此人体生命密码的准确破译,是实现“真正治未病”的前提!

人生在世,“病”,是离不开的话题,也是绝大多数人需要面对的问题。

那么,“病”究竟指什么?

病,现代医学和中医学有着不同的内涵。

现代医学认为:病,是生物体表现出的一种现象,叫“不健康。”不健康,就是健康的反面。

而对于健康,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是:健康是指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三个方面全部良好的一种状况,而不仅仅是指没有生病或者体质健壮。(Health is a state of complete physical, mental and social well being and not merely the absence of disease or infirmity.)

病示意图

进一步诠释为:人人能够实现愿望,满足需要,改变和适应环境。健康是每天生活的资源,并非生活的目的。健康是社会和个人的资源,是个人能力的体现。

世界卫生组织(WHO),又具体的提出了健康的10条金标准:

1. 充沛的精力,能从容不迫的担负日常生活和繁重的工作而不感到过分紧张和疲劳。

2. 处世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事无大小,不挑剔。

3. 善于休息,睡眠好。

4. 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变化。

5. 能够抵御一般感冒和传染病。

6. 体重适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位置协调。

7. 眼睛明亮,反应敏捷,眼睑不发炎。

8. 牙齿清洁,无龋齿,不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现象。

9.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10. 肌肉丰满,皮肤有弹性。

这10条健康金标准,包括了躯体上的健全强盛,心态上的欢乐安康,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社交的胜任能力等,是衡量生命质量的现代标尺。

如果我们自己,严格对照上述10条金标准的话,你就会十分惊讶的发现,原来自以为十分健康的自己,竟然也不是真正的健康人!

所以,世界卫生组织就指出:人群中完全符合上述标准者仅占5%,称为健康者,疾病者占20%,亚健康者则高达75%。在影响人类健康和寿命的众多因素中,健康长寿遗传占15%,社会因素占10%,医疗条件占8%,气候条件占7%,而60%的成分取决于自己。

人体生命密码之 十人九病

这,就是中医讲了几千年的话:十人九病。

中医学认识“病”,是从病象开始的。

病,篆文由疒和丙构成。《说文解字》:“病,疾加也。”《玉篇》:“病,疾甚也。”

疾,本义外受箭伤,加重而生内患,此即是“病”的本义。

受箭伤示意图

患,金文本义居家休养、痛苦忧心。病是内患,所以现在称“生病”为“患病”,称“病人”为“患者”“病患”。

疒(nè),本义卧床休息。《说文解字》:“疒,倚也。人有疾病,像倚箸之形。”倚,半立半靠,依靠。

丙,甲骨文本义石器孔洞中装的鱼尾状手柄。《说文解字》:“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史书·律书》:“丙者,言阳道著名,故曰丙。”丙为物成、丙为因阳盛而显著。阳盛为热(火),“丙”与“疒”结合构成的“病”字,是说外受箭伤,入内化热而加重,需要卧床休息,现代“感染发炎”说得更为直接。炎,是两个火重叠,为阳盛之意。

人体生命密码之 十人九病

火炎示意图

伟大的中医学,除了认识“病象”之外,还运用“天人相应、取象比类”思维模式,深入到了人体内部,通过五形人这个入口,找到了每个人的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从而揭示了“病”的真正本质。

那么,病的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一言以蔽之:病,其本质即为每个人的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发生了改变!

现实是,人的一生,只有在刚出生时的短时期内(数天),能够维持其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就是老子所讲的:“和之至也。”其后,在饮食、环境等各种因素影响下,其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就开始发生改变了。只要一发生改变,病就来了。所以,中医认为:真正健康的人,是极少的。十人九病的说法,也属于是相当保守的!

每个人的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改变,也就是“病”,实际上分为两个过程阶段:一个叫“未病”,一个叫“已病”。

“未”,甲骨文为树木的枝杈上部再加一重枝桠。本义树木枝叶渐茂,尚未开花结果。意思是正处在枝叶渐茂,“尚未”结成果实的阶段。未,不是“没有”,而是“有”。有的是枝叶渐茂,只是“尚未”最终结成果实。

人体生命密码之 十人九病

“未” 示意图

“已”,就是已经结成果实的阶段。

人体生命密码之 十人九病

“已” 示意图

依此,我们就很容易理解中医所讲的“未病”和“已病”的概念内涵了。

未病,就是每个人的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改变比较轻微,尚未显著的过程阶段。此期间,身体无不适感觉,饮食(吃、喝)、二便(拉、撒)、睡眠、肢体运动(躺、坐、爬、蹲、站、走、跑、蹦、跳,屈、伸、提、握、推、拉、抬、扛、背、抱、举)、情志、性行为、官能(视、听、嗅、味、言)等生命活动感觉正常,检查指标正常或轻微异常。人体依靠自我调节本能,在维持着表面的“健康”状态。

已病,是每个人的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改变比较严重,已成显著的过程阶段。此期间,身体感觉明显不适、甚至痛苦不堪,饮食(吃、喝)、二便(拉、撒)、睡眠、肢体运动(躺、坐、爬、蹲、站、走、跑、蹦、跳,屈、伸、提、握、推、拉、抬、扛、背、抱、举)、情志、性行为、官能(视、听、嗅、味、言)等生命活动感觉明异常,检查指标明显异常。人体已经不能依靠自我调节本能,来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而呈现出显著的“不健康”状态。

未病,是已病之前的病。

已病,由未病发展而来。

已病和未病之间,没有截然的分界点,它是一种渐进发展的过程。两者在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改变的属性上是完全一致的,只是改变的程度不同,人体的反应象不同而已!比如,这种改变是由阳盛引起的阴衰,那么,无论是已病和未病,它们的属性都是这个阳盛而阴衰。这是完全一致的,只是程度不同,人体的反应象不同。

既然,“已病”和“未病”,其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改变的属性一致,那么,其治疗的大法,也会是一致的。所不同的,也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好,如果我们真正理解了上述“未病和已病都是病”的含义,那么,对于“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理解,就能够更深一层了。它是在讲,圣人治病,是从“未病”阶段就开始的。而不是只治“未病”,而不治“已病”。其实,治病,是既治未病,也治已病。治病,包括治未病和治已病。只是治未病的健康结果,要远远的好于治已病的健康结果。只不过,世人眼中看到的象,往往是治已病的,比较历害。但它看到的只是象,并没有看到本质。这就是所谓的“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

就如下面这则故事:

战国时期道家著作《鹖(hé)冠子》记载:“魏文侯问扁鹊:'子昆弟三人,其孰最善为医?’扁鹊曰:'长兄最善,中兄次之,扁鹊最为下。’魏文侯曰:'可得闻邪?’扁鹊曰:'长兄于病视神,未有形而除之,故名不出于家(户)。中兄治病,其在毫毛,故名不出于闾(lǘ,二十五家为一闾)。若扁鹊者,镵(chán刺)血脉,投(掷)毒药,副(pì剖开)肌肤,闲(空虚)而名出闻于诸侯。’魏文侯曰:'凡此者不病病,治之无名,使之无形,至功之成,其下谓之自然。’”

人体生命密码之 十人九病

魏文候与扁鹊论治未病示意图

这个故事中,世人看到的扁鹊,又刺血脉、又投毒药、又切肌肤,治好很明显、很严重的病,名气非常大,故有“神医”之名。而扁鹊自己非常清楚,自己只是等病已成形之后才会治,实际属于“治已病”的下工。而其长兄于病视神,不等形成已病就给治好了。长兄才是真正“治未病”的上工。对此,唐代名医孙思邈于《备急千金要方·论诊候》中表述的十分精辟:“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

那,中医又为什么如此重视和提倡“治未病”呢?

因为“治未病”,是对实现人体健康长寿,这一终极目标而言,性价比最高的方法。

古代医圣先贤,对于治未病及其利好,多有论述。

如元代名医朱丹溪《格致余论·不治已病治未病》曰:“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

明代名医张景岳《类经》曰:“治于未形,故用力少而成功多,以见其安不忘危也……履霜坚冰至,贵在谨于微,此诚医学之纲领,生命之枢机也。”

明代袁班《证治心传·证治总纲》曰:“欲求最上之道,莫妙于治其未病。”

但是,“治未病”,不是所有的中医都能掌握的,古人认为只有“圣人、上工、上医”才能掌握治未病的方法。一般的中医大夫,只知道“治未病”的概念和好处,但不掌握真正“治未病”的方法。所以往往在临床实践中,陷入自我混乱。

比如现在的许多中医医院中,都设有“治未病中心”或“治未病科”。但它们每天实际的工作,都是在“治已病。”因为做不到“有的放矢”,只是乱枪打鸟,叫“无的放矢”。甚至认为刮痧、拔罐、爻灸、食疗等方法就是“治未病。”其实只要问一下自己,做这些的目的,也就是那个“矢”是什么?心里就很清楚了。再比如现在流行的中医治未病概念:“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如果也同样问一下自己,“防”的目的,也就是那个“矢”是什么?心里也就很清楚了。

其实,古人既然提出来“治未病”理念,就一定会有那个“矢”,由此而制定出真正治未病的方法。只是后人传承下来的极少而已。

那么,这个真正治未病的“矢”,究竟是什么呢?

人体生命密码之 十人九病

矢(靶标)示意图

告诉大家:它就是每个人的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

找到这个“矢”的入口,就在五形人。

人体,是一个具有黑箱性质的生物巨系统。而五形人,就是进入人体生命黑箱的窗口,每个人的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就存在于五形人之中。

人体生命密码之 十人九病

生命黑箱窗口示意图

这一点,《灵枢·阴阳二十五人》已经非常明确的告诉了我们:“愿闻二十五人之形,血气之所生,别而以候,从外知内何如?”

这里有三句话特别重要。第一句是“血气之所生”,生,先天。就是指先天血(阴、寒)气(阳、热)量比。

第二句更加重要,是“从外知内”。大家知道,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一般采用的是“司外揣内”。揣,意思是推测、猜测,它是不确定的。而“从外知内”的知,是知晓、明了,它是确定的。从“猜”到“知”,从“不确定”到“确定”,是中医诊断层面质的飞跃。

而第三句是“别而以候”,是指以此基础而分别表现出其疾病发生发展的外候、外象规律。这一点,对于治未病来说,尤其重要。因为这样的话,就能预见每个人的先天阴阳血气寒热衡态改变的轨迹。也就是说,只要辨识清楚是哪一形人,那么此一形人一生的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就已经了然于胸,就如洞若观火、掌上观文一般了。这个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这样的话,医者就可以预先知晓此形人将会得什么病?病会怎样发展?然后,预先采取干预措施,提前进行治疗。这不就是所谓的“逆天改命”吗?

再结合五形人的遗传规律,掌握了此一形人的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同时也就掌握了其遗传链上的父母辈、子女辈的疾病发生发展规律。

大家想想,据此而制定出的治未病方法,是不是针对性最强、效果最佳、性价比最高的方法?答案是肯定的:是的。

因此,真正的治未病,就是以每个人的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为目标,依据目前的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的改变状况,采用针对性的干预措施,进行拨乱反正。最终,恢复其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

人体生命密码之 十人九病

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示意图

如某个金形人,其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为阳(气、热)0.667:阴(血、寒)0.333。目前的改变状况是阳盛而阴衰,约为阳(气、热)0.8:阴(血、寒)0.2。那么治未病的大法,就是通过“抑阳扶阴”来拨乱反正,用最短的时间、最有效的措施,尽快恢复到其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即:阳(气、热)0.667:阴(血、寒)0.333。这样的话,病人自然会恢复到健康状态,其改变导致的外候或外象亦会随之消失。

所以,要想掌握中医真正治未病的方法,必须从五形人入门,找到其先天阴阳血气寒热量比衡态这个靶标,才能制定出针对性最强、效果最佳、性价比最高的具体方案,如果每个人都能坚持施用,那么整个群体的健康长寿愿景,就会有效的得以实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