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暴力沟通:情侣一方做错事,另一方任意惩罚的行为正确吗?

 Annie图书馆 2023-09-21

读书笔记

书籍:《非暴力沟通》

章节:第十一章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

【重点内容摘录】

运用强制力避免伤害:如果冲突的双方都能充分表达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并得到对方的理解,那么,双方的需要通常可以同时得到满足。至少,他们可以求同存异。

使用强制力的目的

非暴力沟通认为,如果一个人做的事情会伤害到自己或他人,那是因为他不够成熟。为此,他需要得到帮助。如果我们不够成熟,我们可能会有以下的表现:

(1)我们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2)我们认识不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3)我们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

(4)我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叫我们去杀人。

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是为了保护自己或他人,而不是为了惩罚、羞辱或谴责他人。

使用惩罚性的强制力,是希望他们(1)意识到自己的过错;(2)感到懊悔;(3)改变行为。

惩罚的类型;惩罚的代价;惩罚的局限性;运用非暴力沟通来重建校园秩序。

【自己的感悟】

原来我们没有意识到,不知不觉就使用了强制力去勉强别人;原来我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做事说话偶尔还是会伤害别人;原来我们没有意识到,生气是想让别人得到惩罚。

我们无论是使用防卫性的强制力,还是惩罚性的强制力,都是为了让对方得到惩罚,然而真实情况是沟通不好,矛盾升级,问题冲突更加突出了。

那么真是我们思想不够成熟吗?不够成熟的表现是怎样的?

1、我们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

看《隐秘的角落》,三个孩子不知道他们行为的后果,因为他们是孩子。

张东升是成人,杀岳父岳母是为了挽救婚姻,杀妻子是他退无可退了。他以为没有人发现,但是所犯的罪行,终有一日会大白白于天下。

小时候,有时说谎,很容易被父母戳穿,那时不懂他们怎么发现的。成为家长以后,也在努力戳穿孩子的谎言。因为想教育他成为一个诚实的人。

有时,意识不到行为的后果,或者想到了,做了最坏的打算,可是结果比你预想的更糟糕,也是有可能的。

预想有误差,也会对行为的后果产生影响。

我们做事情,有时做预算预想,也不一定会样样精确,所以有些行为的后果,可以说符合、理解;有些行为的后果,完全不符合、不理解。

2、我们认识不到,我们并不需要通过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

惩罚他人满足自己的需要,那是很愤怒的想法。其实我们不需要惩罚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啊。

自己的需要应该自己去争取,自己去找寻自己的需求。

可能有的人需要精神的满足,可能有的人需要物质的满足,每一个人想要的东西都不一样。

不可否认自己的需要,应该由自己去满足,而不是惩罚他人。

3、我们相信,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因为他们是罪有应得;

我们有权利去惩罚或伤害他人吗?不,我们没有权利。

虽然他罪有应得,或者罪大恶极,那是应该让法律去惩罚他,我们没有这个权利。

天真的孩子的时代,有任性耍赖的权利;情侣之间,有互相宠爱的权利;家人之间,有互相帮忙的权利。

任何伤害他人的行为,我们都不应该做。

主观上的、情感上的伤害行为,这是比较难以分清楚和辨别清楚的。如果因为这个去惩罚他人,那就和他人没啥区别,一样是伤害人的行为。

虽然他们可能做了错事,但是用不上惩罚这个词汇。

自身强大的人,一般都从自身找原因,而不是去寻他人的错处。

所以,不要任性、任意去惩罚或伤害他人。

4、我们产生了幻觉,例如,听到“某种声音”叫我们去杀人。

父母和孩子互相包容;情侣双方互相包容;亲人之间的互相包容。这些都是建立在感情基础上的。

如果太过于宠爱,就不是什么好事情。

孩子因为父母的宠爱而放纵自己,养成不好的习惯;情侣因为对方的宠爱而持宠生娇,提出无理的要求;亲人之间相亲相爱,因为过了度,而让对方吸干了血。

情侣双方的感情很好,如果无礼的要求对方一直纵容,那么就可能会发生不好的事情。

这些都是社会新闻上经常报道的案件,很多事例,感觉都是太过于宠爱,或者过了度,没有底线造成的。

所以当我们听到心里某种声音,也不要放纵去做,而是思考、思虑清楚了再行事。

这样,预算的结果会比原来更准确吧。

总的来讲,无论任何人,都没有惩罚他的权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