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法治的细节:法律永远是一门平衡的艺术。

 不吃少女 2023-09-21


上一次看罗翔老师的书还是两年前的《圆圈正义》。


《法治的细节》这本书一如既往地承继了《圆圈正义》的观点,认为正义是绝对存在的——它就像一个完美的圆圈,即便以人手、机械难以画出完美的圆,但这不代表完美的圆不存在,也不阻碍人对它的追求。

 
绝大多数人认为,没有东西是完美的,但这并不阻碍我们追求完美。只要无限趋近于它即可,就像tan90°不存在,理论上我们可以让它无限趋近于无穷。
(来自我的读书笔记
《第一百零六周 | 反对完美
 


人对正义的追求,就应当像在追求一个完美的圆圈,努力步步趋近之。

虽然当时对“圆圈正义”印象深刻,但由于惰性没有写下来,这次在这篇读书笔记中强调,权当记录。

当然这本书的重点不在于“圆圈正义”,它由六个章节组成,分别是——
一、法律与道德
二、法理的思辨
三、正义的实现
四、性刑法
五、读经典
六、对话

将《法治的细节》看作随笔和访谈收录集或者会更适宜些,它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更多法治的细节,也包括罗翔老师在阅读与日常方面的分享。

(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

书中频繁出现两句话,一句是“法律永远是一门平衡的艺术”,另一句是“人不能成为实现他人目的的纯粹工具”。

1.法律永远是一门平衡的艺术


“法治要维护社会秩序,同时又要限制维护社会秩序的力量本身,防止它成为破坏社会秩序的力量。”


上公共管理的课程时,时常会讲到“选择”。老师说当一个选择会触碰到多个集团的利益时,最终得出的选择通常不会是最优的。为了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利益集团们会进行多方博弈,最后尘埃落定的,是各方折中都能接受的“适当选项”。

在《法治的细节》中,罗翔老师列出的案例便时常让我联系起那次课堂上所讲的“选择”。例如在小章节“人肉搜索的罪与罚”“韩国N号房的N重罪”中均提及的有关隐私权的问题。

隐私权,有时会与知情权、表达自由起冲突。自由表达但不可随意泄露他人隐私,不告知过多事实又可能会侵害他人知情权,多者之间相互牵制,各自让渡部分利益,形成边界。

(美剧《傲骨贤妻》)

早期看律政剧,法庭上原告被告双方中总有坏人存在,故而我们能够轻易判断谁赢谁输是正义的。但现实中却没有这么简单,罗翔老师认为生活中更多的是善与善的对决。

这让我又想起“真善美”“理中客”这些词——三个词之间时常是有矛盾的——追求真实可能会伴随着残忍(即非善良),保持中立则无法客观……

虽然我对法律外行,但生活经验没少教会我在对待事情上要把握度,防止过犹不及,亦即我们常讲的中庸之道。人是如此,适应人类社会的法律便更是如此。

任何一种善都不应当被摒弃,故而在这之中只好进行平衡,以期作出最适当的选择。

(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


2.人不能成为实现他人目的的纯粹工具


书中第二个重要的观点是“人不能成为实现他人目的的纯粹工具”,我认为用最朴实的话——学会尊重人——可以很好地理解这句话。

“工具”,原指工作时所需用的器具,后引申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来自百度百科释义)

按释义看,我们工作也是为了促进某一事物的达成,完成某项事业的手段之一。但当人拥有尊重也对他人心怀尊重时,人自然就与纯粹的工具区分开来。

(韩剧《非常律师禹英禑》)

历史上、生活中,把人当成工具的例子比比皆是。从因为肤色、性别被区分对待、被赋予“财产属性”,到不顾人的生理状况,用996、007等饱和的工作生活把打工人当做榨完即抛的发条橙。

从这个角度来说,不尊重人即不将人当人看。而没有对人的尊重,就会对人的牺牲感到麻木,甚至认为是理所当然。

书中提到死刑的时候,罗翔老师指出了两个细节,一是在执行死刑之前,如果对象是病人,那么则要先治好病再执行死刑;二是提到精神病人的刑事责任,当被惩罚的人无法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时对其判处死刑是没有意义的。

这都是刑法出于对人的尊重,后者会更容易理解些。从尊重的角度来说,法律判处就相当于在惩罚别人对他人的不尊重所造成的后果。倘若受惩罚的人不能判断对错,惩罚他就相当于把他物化了,把他当作“偿债、泄愤”的工具人。法律若不给予人尊重,则相当于落入同样的恶的逻辑。

以往我都是以“犯错就要承担后果”的思维去看待判处的,即便是出于“防止犯罪再发生”的角度,我想的也是由于“后果”起震慑作用。而通过这本书,我第一次了解到何谓法律对人的尊重,即便是对十恶不赦之人,法律程序依旧要做到一视同仁。

一开始提到人被当成工具的例子,看似几行文字轻飘飘带过,其中的悲剧苦痛却相当承重,我想当这种“学会尊重人”变成深入骨髓的东西,世界会变得美好许多。




在书末,罗翔老师提到人其实不需要被教导,人只需要被提醒”。结合上文这两点可以解读为,有时笃定应当把某一项指标拉满以伸张正义,却忽略了可能会给别的群体带来不义,有时习以为常的理所当然,却踩在了他人的自尊上。这两者都缺一份“提醒”,也称“启蒙”。

但我认为人总有其要面对的空白的区域,致使人主动或被动的在取得“教导”。如果有朋友也读完了这本书,那么很期待收到读后反馈哟~


END


斜体加粗文字来自书原文


“老来无事常相见”
「在看」❤️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