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说“商”论“都” | 开封 韩鹏

 紫雨轩书院2017 2023-09-22 发布于河南

展示美好 请您订阅紫雨轩书院

商朝地域图

说“商”论“都”

开封 韩鹏

       开封是中国最早的五大古都之一,也是著名的八朝古都。但开封是否就仅仅只有“八朝”?最早的古都是否仅仅在夏朝王杼建都开封“老丘”?历史研究表明,开封还有更多古都可以发掘。五帝和夏商时期的帝王之都“商丘”,就是其中之一。

       “商”者,为高阳氏颛顼、有莘氏帝喾、子姓商契、有姒氏夏相、契之孙相土、商汤等,共同居住黄河下游的“商丘”之地。

        商朝之“商”,上对天象中的东方“商星”,也称四象青龙宿、四方东方的“大火星”“心星”“龙星”之位;

        商朝之“商”,下对地形中的“商丘”,也称“古莘国”“商亳”“亳都”之地;

         商朝之“商”,中对人间的颛顼之虚、帝喾古莘国、火正商契商亳、商汤西亳。

       这些观点,既符合上古历法法则的文化内涵,有基本历史地理规律可循;也符合“天地人合一”四象青龙、四方东方之位。

       到了商末纣王建都淇县“朝歌”时期,“商丘”位于“朝歌”南方的济水、汴水流域,也是黄河下游的“中土”“中央黄帝”“天地之中”的东方之地。

颛顼至商契帝王传承图

       “商”文化历史悠久,上达五帝时期,下至商汤建都之后。因此,具有典型的一地多名的特点。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各自人文特色的不同名称。

       它是五帝颛顼、帝喾和夏、商王朝时期,帝王共居黄河下游一地的典型代表;也是三皇、五帝、夏商诸王,共同发源于黄河下游九州之地的重要依据。

       夏代末期,商汤在古莘国伊尹辅佐下,发起兴商灭夏的“鸣条之战”成功后,在夏商氏族共同居住的古莘国,建立了商朝“亳都”都。据北宋史乐《太平寰宇记·卷一》记载:陈留县“故莘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古莘国地也。《国语》汤伐桀,桀与韦、顾之君拒汤于莘之墟,遂战于鸣条之野”。“鸣条之野”,在今封丘黄陵岗镇平街村南部一带。

        开封陈留古莘国、商丘,是夏末伊尹的出生地,国域内,有伊水、空桑、莘(侁)城。清代经学家焦循《孟子正义》注曰:“有莘,国名。伊尹初隐之时,耕于有莘之国......(战国)《吕氏春秋·本味篇》:'有先氏采得婴儿于空桑,后居伊水,命曰伊尹’。(唐代)《元和郡县志》:'汴州陈留县故莘城,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古莘国地’此即汤妃所生之国,伊尹耕于是野者也”。陈留古莘国伊尹后裔,保存有自夏末至今不断的伊姓家谱,并传承到中国各地。

东方商星与西方参星对应图

       其中,浙江淳安县下姜村伊家《陈留伊氏宗谱》记载:“帝尧,高辛氏,始封于伊耆,子孙在伊耆者遂袭氏焉。帝尧十五世孙伊伊初耕莘野,其地属陈留,因以为郡。传至伊文,字玉章,又名盖,为湖州通判,为避黄巢之乱由陈留迁居江西饶州鄱阳县何村(贵溪)。”

       伊祁氏帝尧,是开封陈留有(古)莘国帝喾之子,古莘国伊尹是尧帝的伊姓后裔,出生于古莘国空桑之地。与《郡望百家姓》中关于“伊氏望出陈留郡”的记载相符。

       颛顼、帝喾、夏相、商汤四位帝王建都之地,完全可以承担起开封“九朝古都”的盛名。建议开封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开封古莘国、商丘的考古和论证,为重塑开封华夏文明发源地,提供更多的历史、地理和文化支撑。

       由此,印证了王国维先生《殷周制度论》一文中,关于“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观点的正确性,也印证了中华文明探源选择在黄河下游西部之地的错误性。

开封陈留古莘国位置图

作者简介:韩鹏,男,大学,1957年1月生,河南夏邑人。河南省孔子学会顾问,开封古都学会副会长,开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原调研员。研究方向:中原华夏历史文明发源。首次提出了“华夏文字、文化、文明和三皇五帝、夏商诸王,共同产生于河南荥阳以东河济'两河’流域”的基本观点,先后出版发行研究中原华夏文明发源的学术著作十余部,曾获得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优秀作品特等奖、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课一等奖。

开封 韩鹏文集链接

【韩鹏 文集】

由魏国星象历法谈中华文明探源 

华夏文明探源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浅谈宋金内城墙、南门与河桥的分辨

古史学家论“高阳” 

从太一神、燃灯神谈开封文化 

上古九州的形成、演变和地理定位  

河南省孔子学会夏文化研究课题获省社科联立项 

伏羲历法尤可信

一个值得警惕的现象  

太极大道、天下大同与黄帝冀州 

认定开封宋内城、金新城的方法 

“黄”与“河”是“黄河”文化的源头 

中华文明探源应该加以规范  

华夏民族精神家园在黄河下游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