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量是量出来的——以《角的度量》一课谈量感培养

 刘语0_1 2023-09-23 发布于山东
学校数学团队最近磨了一节课,课题是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比较难得的是,团队结合一些课例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加工,用学习长度、面积测量的经验,用大单元、结构化的视角审视本课,以学生具身经验为基础,重视量感培养,是华罗庚先生“量是量出来的”这句话的具体应用。

如何理解“量是量出来的”?其关键在于“找”度量单位,不是简单的规定、告知,而是让学生“找”,要充分经历尝试、矫正并最终统一的过程,从“过尽千帆”到“柳暗花明”;然后是量,让学生“运用单位体会累加”,从15、从510、从10到几十,以清晰地建立的表象。
现撷取几个片断分析如下:
片断1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角的度量》,什么是“度量”?
生:测量。
师:是的,所谓角的“度量”也就是角的“测量”。结合长度的测量、面积的测量,想一想,关于“角的度量”你想知道什么?
1:角的度量单位是什么?
师:测量长度或面积,需要用“厘米”“平方厘米”等作为标准,谁含有的标准数多,谁就大。角的度量也需要有个标准。
2:角的度量工具是什么?怎样度量?
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下面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开启今天的探究之旅。
本课“生问”起步,通过唤醒学生与“测量”有关的知识经验,引导同学们用初步形成的“测量”内容的学习结构研究“角的度量”,从而积极主动地应用结构探究新的问题,埋下探究的种子:角的度量的前提是要有一个合适的度量单位,再用它的个数来描述角的大小,要用什么作单位来量角呢?找度量单位恰恰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
片断2
创设两个小朋友早上上学的情境,分针走过的地方,各形成一个角,让学生比较两个角的大小。

生:∠2大,一眼就能看出来。
师:根据角的两边张开的大小来判断角的大小,这是一种基本的感觉。就像这里有两条线段,我们很容易看出第二条线段更长些,但是还远远不够。你能更准确地描述它们的大小关系吗?
1:用尺子量一量。
2:估一估。
师:好,你来试试。
2:线段1大约长6厘米,线段2大约长10厘米,线段2比线段1大约长4厘米。
师:我们来量一量,看看你的感觉准不准。
师:能用数字和长度单位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你对这两条线段太有感觉了。再回头想一想,∠12谁大?
1:数大格,∠12个大格,24个大格,212个大格。
2:数小格, 110个小格,∠220个小格,∠2比∠110个小格。
师:我们在测量线段长度的时候“用线量线”,测量面的大小时“用面量面”。不管是数大格还是数小格,其实是在用什么量∠12
生:分针走过1大格或1小格,分别形成1个角,我们用的就是这2个角。
师:分针走过1大格所形成的角,不妨叫做“大格角”;分针走过1小格所形成的角,叫做“小格角” 我们实际上是在“用角量角
分针在钟面上形成两个角,学生自然而然地想到用“数格子”的方法去量,即用所谓“大格角”“小格角”量。这样做的好处在于降低难度,两个作为标准进行测量的角呼之欲出,使“用角量角”变得特别顺畅。
但如此设计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有“用线量线”“用面量面”作基础,但“用角量角”不是水到渠成的,应该是学生不断尝试、比较、调整、优化的结果,直接提供一个钟面,是老师“给”而不是学生“找”;建议给学生提供三角板、直尺、不同的小角等多种工具,让学生想办法比较两个角的大小,比如用直尺测量边或开口的长短、用三角板上的角或不同的小角作标准等等,在思维碰撞、质疑中使学生明确,角的两边是无限长的射线,用直尺测量是行不通的,描述一个角的大小,就是看大角里面含有几个小角;再者,在同圆中,大角对应的弧线长,小角对应的弧线短,量弧线(线段)的长短是能够比较角的大小的,这显然是一种误导。
当然,课堂上还有必要沟通测量内容的联系,使学生理解其本质是相同的,用单位长度测量线段大小是在横向上的累加,而用工具角量角的大小是沿顶点旋转着累加。
注:基于上面的分析,下面用2个大小不同的角,代替磨课过程中的“大格角”“小格角”。
片断3
师:请打开“学具袋1,选择老师为你们准备的1号角(20°)或2号角(6°)量出探究单1中三个角的大小【340°)、436°)和570°)】,完成后在小组内分享。
1321号角,不到72号角。
师:用哪个角测量更好些?
生:1号角,刚好可以量完,用2号角的话,剩下的部分不能继续测量了。
师:看来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很关键。
24有不到21号角,有62号角。
师:321号角,我们记作“2”;462号角,我们记作“6”。2<6,所以3<4,对吗?
生:不对,1号角和2号角不一样大,我们应该选择同样的标准。
师:是的,应该统一度量单位再比较。再来看看5
生:53个多1号角,不到122号角。
师:在度量5时,同学们遇到了问题,那可怎么办呢?
生:可以用更小的角作单位进行测量。
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量感”,要让学生“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这里让学生用不同的工具角测量3个角的大小,就是想体现这样的要求。测量时要统一度量单位,学生已有相关的生活和知识经验,如《认识厘米》时从庹、到厘米,《面积和面积单位》时让学生用各种形状的图形、一些物体的表面作标准,体会用单位正方形的优越性。俗话说,鞋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要实际穿上走一走、跑一跑、跳一跳。同理,单位合不合适,也需要不断地尝试,要准确测量角的大小,就要确定合适的度量单位。
量感生成是个相对复杂的过程,但教学中往往被教师视作“规定”知识,草草告诉学生,从而掩盖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忽略了背后鲜活的体验。量感本就抽象,再没有丰富、具体的体验作基础,无异海市蜃楼,风一吹就散了。
片断4
播放视频:1°角的由来。
师:谁再来说一说1度的角是怎么来的!
生:将圆平均分成360份,将其中1份所对的角,作为度量角的单位,它的大小就是1度。
课件出示1°角。
师:仔细观察1°角,它给你什么感觉?
生:太小了,角的两条边只张开一点点。
师:像眼睛稍稍睁开一条缝。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1°角有多大,再稍稍睁开,体会1°角的大小。
师:有21°组成的角是(2°),有51°组成的角是(5°),那么10°角呢?(就是有101°角组成的),20°角呢?
师:要知道这个角的大小,我们只要数一数这个角里有多少个1°角或多少个10°角就可以了。
课件出示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60份的图片。
师:有了它,我们就可以测量一个角的度数了。请看,这个角有多少度?

生:太密了,数不清,容易错。
师:你能给它改良一下吗?
1:直尺上有刻度线,整十整五的刻度线长一点,其它的短一点,这里也可以这样,看着更清楚些。
2:再给标上数字,就不用每次都从头数了。
师:同学们太有智慧了,这样是不是就更直观、更简洁、更方便了。好,现在说说这个角的大小。
生:比90°多了3个小格,是93°。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不知不觉间创造出了量角的工具,它就是全圆量角器。为了携带和测量方便,我们把它去掉一半,就是数学上常用的半圆量角器,是把半圆分成180等份制成的。
师:请同学们在“学具袋2中拿出量角器(只有一圈刻度),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探究单2中各角的度数。

学生自主测量,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完成情况,集体订正时重点解决如下问题:
1)角的一条边与量角器下端对齐;
2)角的开口向左需要翻转量角器或探究单。
师:有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量角器,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生:是半圆的,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有一个中心,有两圈的刻度、分别从0°-180°……
师:你觉得标两圈刻度有什么好处?
生:量角时方便多了。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更大的量角器,这上面的1°与你的量角器上的1°一样大吗?量同样一些角,结果会不同吗?我们一起比试一下。
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在集体交流环节尽可能地暴露学生思维障碍,在对与错的争论中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
一直以来,建立1°角、几度角的表象都是“量与计量”一类课的重点,本课通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闭上眼睛想一想、从1°角不断累加成几度角、创造量角器(量角器的本质是“单位小角”的不断累加,能够让感受到角的有限可加)、先估后量等活动,在积累丰富活动经验的基础上,感受度量以及累加的思想,形成量感,并将量感内化为稳定的表象。最后一个问题的设计是让学生体会到“全世界的1°都一样大,要不然就没办法交流了”,体现度量单位的一致性与优越性。
片断5
课件出示一个不是整数度数的角。
师:这个角多大?怎么读?我们手中的量角器能不能测量所有的角?当它不够精密的时候,怎么办?
生:用比1°更小的单位去测量。
师:数学学习是学无止境的,许多未知的领域正等着我们去研究、去发现、去创造。
师:通过这节课的探究,你有哪些收获?
师:角有大小,在比较两个角的大小的过程中,我们想办法描述角的大小关系,选择合适的角作单位去度量角,在这一过程中,体会到要统一角的单位,最终找到了1°,知道一个角包含几个1°,它就是几度。
师:我们以前学过线段的测量、面积的测量,测量其实从本质上是一样的,都是先形成合适的计量单位,再去数计量单位的个数。我们还可以像这样去学习其它的度量知识。
这一环节看似不起眼,实则意义重大。首先引发学生“有没有比度更小的角的度量单位的思考”,这既是量感培养的需要,要让学生初步体会“测量单位越小,测量出的物体含有的单位就越多”“要测量的属性的量级和所需的精度决定了所需测量单位的匹配性”;同时也是学习能力发展的需要,渗透了科学探究的一般思路,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又产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地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
要将单个、孤立的知识点纳入知识结构之中进行思考,引导学生从“度量”大概念的视角考量每一个“量与计量”的内容,不管是长度、面积还是度数,测量不仅仅是拿刻度尺去量,本质是给物体的某些属性一个合适的数,即被测量的对象里包含多少个度量单位。教学过程也相对统一,即产生度量需求——寻找度量单位——发明使用工具——量(数)出结果。
一句话,量是量出来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