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谈我学中医《伤寒论》之《大医至简》

 经方人生 2023-09-23

因为我学《伤寒论》是从胡老入手的,最初受胡老的影响很大,但凡跟胡老学术思想有丝毫联系的书籍我以前都看过,包括这位同道推荐的刘希彦写的《大医至简》这本书。

虽然经过多年,我的学术思想已经不再拘束于任何人,但是我很感激成长之路上,每一位医家或者中医人士给我的启迪。

虽然有些医家的思想有些偏激,但是他能成名,必有他的过人之处,多少有你可以学习的地方。

中医之路只有读各代医家书籍,就像在世间阅无数之人,才能增长见识,眼界全开。

刘希彦是一位学习汉文化的人士,据我所知对《红楼梦》有些研究,也从事过多年的编剧工作,因此文编功底较为深厚,另外喜欢古琴和中医。

可以说,刘希彦是胡老的一级铁杆粉丝,对胡老的几本著作可以说读得很透,因此继承了胡老的学术思想,写了《大医至简》这本书,主要是对《伤寒论》的解读。

这本书通俗易懂,大部分思想都来自胡老,但是书中也有些亮点,比如对书的最后有一个升华部分“古中医组方心法”“古中医用药心法”。

我个人认为这两个部分是书中比较有意义的部分,是他试图找到《伤寒论》的组方和用药大规律,还原《伤寒论》的系统原理和加减变化之道。

他的有句话我觉得说得很好,就是“经方医学是变化之道,是不定法,而非定法”。

有这样的认识其实就是走上了正道,很多人学伤寒论崇古,处方时要求经方不能有药味改动,甚至连药物剂量必须与原文一致。

这个思想是过于保守,死学死用,疾病是千变万化的,不可能用有限的经方治疗无限的疾病,因此需要临床的加减变化,甚至自己按照中医的治疗法则,组方遣药。

另外每个人的体质是不同的,疾病同样的病证,不同的体质,用药剂量的轻重也大不相同。

张仲景本人的《伤寒论》就是教导我们用方遣药的变化之道,而不是死守定法。

我观此作者也欣赏和习用温病相关处方,这比胡老的很多粉丝摒弃温病方,对温病学成就视而不见者高明很多。

唯一遗憾的是,刘希彦并不是中医专业人士,只是传统文化和中医研究者,临床这一块会受到很大的限制,阻碍了经验的进一步积累和学术思想的进一步发展。

因为一个中医的医术提高,离不开经验的验证和总结。医生成就了病人,千千万万的病人也同样成就了医生的医术

明天继续详细分享我以前学习《伤寒论》的过程,谢谢关注!

注:这个会按照时间顺序写成一个本人学习《伤寒论》过程的系列,对《伤寒论》学习也是由最开始的懵懂到逐渐深入的过程,文中思想仅为当时的学习思想,经过多年不断自我革新,思想更加中庸,不偏不激,以效为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