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生的档案

 闲野之家 2023-09-25

图片

如果说新闻是历史的草稿,文学则可视为人生的档案。

图片

以前我一直认定人生的虚无。觉得人活一辈子,真没有什么意思。骑木马的少年,一转眼就成了白头翁,说没就没了。草生一秋,只要根须尚在,春来依然花发;落日西沉,等你一觉醒来,太阳照常升起。可是逝去的人们,仿佛是沉入了永恒的黑暗,从来没有回来过,好像也永远不会回来。

图片

人生意义何在?目的何在?想来想去,觉得上帝造了我们,给了我们一个来处,也一定会给我们一个归所,给我们一个评定、赏赐与惩罚。生死之间,就是我们的人生,在这个美丽的地球上游走一回。等到肉体消逝,灵魂飞升,翔于无垠的宇宙;或者重新启航,与古往今来所有不死的灵魂聚于另一片时空。

这也就是大多数人明知人生的最终是死,却并没有浑浑噩噩地等死,也没有急着性子一头撞死的原因吧。有时候傻想:如果当初我们的先祖亚当夏娃没有偷尝禁果,那又会怎么样呢?

图片

那样我们就摆脱了原罪,不用死了,就更接近。不过我们肯定也成不了有些冒充神,一旦从神坛上被请下来,剥开画皮,不但神的光环失去,连做人的资格都要打问号,更接近了恶兽和魔鬼。人在神与鬼之间,一辈子游移不定有的人自甘堕落,神性渐无,最终魔鬼附体。有的人所有追求与梦想,就是离神近一点更近一点,离兽远一点再远一点。

图片

于是我们劳作,以求得温饱;我们呼告,以唤回公平与正义;我们吟唱,以获得诗意的灌溉;我们奉献,以造就充满爱与美的人间。

在当下,我们似乎更需要省察人生的价值。因为更多的人,越来越远离神性,让物质的欲望替代了一切。不需要放眼望就知道,我们身处的世界,被污染的远不止是山水田园,远不止是我们的食品和空气,污染的源头其实就是我们自己的心灵。

图片

而真正的绿色,源自人的生命本身,只有植根于心灵的绿色,才会广泛地覆盖于我们的精神和物质家园。中国文化的健康源头,其实是来自于未被污染的身心,后羿射日的阳刚和关关雎鸠的清纯,后来被充斥于三国和水浒等文化载体中的虚伪奸诈、奴性盲从以及粗鲁暴力所侵害甚至取代,才演绎出后来如许的纷乱和恐怖,使得我们生存的状态变得如此恶劣,如此不堪。

前几年人们大谈民国范儿,其实就是那些尚未去远的人物身上,有更多的远古的影子。他们存在的品质,纯真、喜悦、勇气、信任、慈悲……这些原本属于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随着时光的淘洗、文化的篡改和制度的导引,似乎不再与我们的存在相连结,闯入我们的心魂与生活的,常常是炒作、疑惧、误解、屈从……

图片

以我们要做的,不是在这混沌的现实中陷入屈从或冷漠,而是回溯和比照最初神造我们时,在我们内心植入的人性法则,勇敢地疗愈自我,以虚空的心态和勇敢的行动,完成救赎,促进生命的成长,达成生命的圆满。

文学,作为人生的档案,其实就应该如此填写。 

(此文是为家乡文学杂志撰写的卷首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