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申 龙 《琵琶行并序》课堂实录

 新用户78684458 2023-09-25
探寻“生命的诗意”
——部级精品课《琵琶行并序》品赏
复旦大学附属中学  申 龙

图片

【教学设想】
《琵琶行》是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上册第三单元里的一篇自读课文,该单元对应“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围绕“生命的诗意”汇集了不同时期、不同体式的诗词名作。探寻“生命的诗意”其实就是认识我们文化生命的存在方式,理解这种存在方式势必要通过赏析具体篇目的言说方式、艺术方式、审美方式,探寻其背后蕴藏着的情思、信念、价值观和文化逻辑。“单元学习任务”中的任务一也明确提出“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
阅读本单元诗作,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
以《琵琶行》为例,这首诗巧妙地将音乐艺术转化成了语言艺术,通过音乐旋律的变化呈现诗人的情感变化。故而,这篇课文的第一课时便是与学生一起走进琵琶声,通过想象与联想,借助诗歌语言还原场景,从而领略音乐与诗歌的交汇。
第二课时则通过相应的背景材料,借助作者的其他作品,以意逆志,揣度、还原、理解诗人的心境,获得别样的生命体验,加深对社会的思考,增强对人生的感悟。
【课堂实录】
第一课时
一、回溯课前提问,提出主问题
师:同学们好!预习作业里请同学们通读诗歌,概括诗歌内容,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生:诗歌写了诗人谪居江州,月夜送客时巧遇琵琶女的故事。
师:概括清晰明确。课前我们有不少同学提出对诗歌中的音乐描写感受起来比较困难,实际上音乐旋律的变化过程契合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所以,我们这一堂课聚焦的问题是: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是如何表现琵琶的音乐魅力的?
二、共同交流讨论,解决主问题
师:《琵琶行》里关于音乐的描写集中在第一、二段,请诸位读一读,找一找能够体现诗人情感的句子,尤其要关注直接表达情感的词以及特殊的韵脚字。
生:“醉不成欢惨将别”里的“惨”。
师:结合诗歌内容想一想,是什么原因导致诗人生出了这般情绪?
生: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处境凄凉,谪居浔阳;二是环境带来的萧瑟感,暗红的枫叶和灰白的荻花在秋风中飘零,容易让人伤感;三是离别的场景,离别的酒宴还没有歌女侍应,就更加让人情绪低落。
师:这是直接从诗中找到的揭示情感的词。我们在学习《短歌行》《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时候,知道声韵在传情达意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诸位请用上海话读一读,看看有没有特殊的韵脚字。
生:有。“客”“瑟”两个字都是入声字,发音短促,音调低沉,体现出很深的离愁别绪。
师: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这一句在叙事上有什么作用?
生:这一句将事件从送别友人转向巧遇琵琶女这个中心事件上来。“主人忘归客不发”也暗示了琵琶女弹技出色。
师:经历了忘归、暗问、移船、开宴之后,弹琵琶的人“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下面的大段文字都是在描写琵琶女的弹奏,诸位读读看,哪个片段是你最喜欢的?原因是什么?
生:“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嘈嘈”“切切”用叠词模拟声音,“如急雨”“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都是用生活中能够听到的声音比喻琵琶声,同时也是能够见到的场景,化无形的听觉为有形的画面。这几句写出几种不同旋律的交错,有时候快,有时候慢,又显得很清脆。
师:确实。这样一来,音乐的高低、缓急等变化就有了。继续分享。
生:“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冰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花丛里的莺语声轻快婉转,冰下的泉水声梗塞缓慢,这样写视觉形象和听觉形象就融为了一体。
师:清人段玉裁对此有一个评价:“莺语花底,泉流冰下,形容涩滑二境,可谓工绝。”从“间关”到“幽咽”,由“冷涩”到“凝绝”,诸位仔细品一品,琵琶乐音有变化吗?
生:有。声音逐渐弱化,最后停止,是一个“声渐歇”的过程。
师:还有没有类似的表达是同学们喜欢的?
生:“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无声和前面的有声形成了反差,音乐声停下来,但听众的感情并没有停下来,“幽愁”“暗恨”都生出来了。
师:这样的停顿为什么不安排在结尾?
生:安排在结尾,就很平常了。中间停顿之后,诗里又写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突然之间幽思就爆发出来了,给听众以强烈的听觉上的刺激,很有冲击力。
师:“破”“迸”的声音一样吗?
生:不一样。“破”是银瓶碎了的声音,“迸”是水浆溅射的声音。
师:刚才同学所描述的已经不是静态的画面了,而是动态的画面。这就是白居易的过人之处,用语言图画的动态使旋律和节奏的动静交替得到充分表现,让琵琶声和人的情感波涛急遽地进入高潮。之后“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乐曲终了。这里停顿的方式和前文的“凝绝不通声暂歇”一样吗?
生:不一样。这里没有声音逐渐降低的过程,而是突然停止。诗人紧接着写的是“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这样的场景是彻底归于宁静的感觉,乐曲停顿了,听众都在出神,陶醉其中。
师:听众被感染的状态一直在延续,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三、梳理解决路径,回答主问题
师:我们回顾一下整堂课的内容,回答主问题: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是如何表现琵琶的音乐魅力的?
生:整首诗从江上送客引入,开篇用枫叶荻花、萧瑟秋风等寥落秋景渲染出送别的悲凉氛围,“未成曲调先有情”。然后用日常生活中能够见到的声音比喻琵琶声,用各不相同的多种声音进行描摹,使听觉有了形象感和画面感,进而帮助读者体会诗人的情感变化过程。
师:诗人高超的音乐描写让我们领略到了艺术是相通的,文学和音乐是可以交汇的。我们是怎么找到这种交汇处从而解决问题的呢?
生:我们通过想象与联想,借助诗歌语言还原场景,感受到了音乐的强弱、高低、快慢等变化过程,并据此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起伏。
师:音乐艺术转化成了语言艺术,音乐旋律的变化和诗人的情感变化也是高度契合的。那为什么诗人能从琵琶曲中听出“不得志” “无限事” “幽愁暗恨”等情思呢?且听下节课分解。
第二课时
一、回溯课前提问,提出主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留下一个问题:为什么诗人能从琵琶曲中听出“不得志”“无限事”“幽愁暗恨”等情思呢?这个问题和预习作业里同学们提到的“为什么白居易会和琵琶女产生共鸣”异曲同工,所以,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主问题就是:为什么诗人会和素未谋面的琵琶女产生共鸣?
二、共同交流讨论,解决主问题
师:先请诸位一起来读一读小序部分和诗歌第三、四、五段,找到最能概括为什么两人惺惺相惜的一句诗。
生: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师:要知道“同”在哪儿,肯定要梳理琵琶女和诗人的人生经历。先看琵琶女的人生经历,小序里是怎么叙述的?
生:“本长安倡女”,点明琵琶女曾经的身份是歌女。师从“穆、曹二善才”,“善才”指技艺高超的乐师。第三段中还有“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
师:唐代的歌女属于倡籍,本质上来讲是奴隶,没有人身自由。强调十三岁这个年龄,除了因为年十三是入教坊籍的年龄界限,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我们看看王建《宫词》中的表述:“十三初学擘箜篌,弟子名中被点留。”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生:普通人十三岁还在初学阶段,但琵琶女在十三岁已经“学得琵琶成”了,并且属于“第一部”,也就是教坊中最优秀的一队。
师:难怪小序里概括这是“少小时欢乐事”。第三段自述里有更详细的叙述,诸位能否结合具体诗句说说从中读到了些什么呢?
生:从“妆成每被秋娘妒”里的“每”字,可以读出琵琶女过去技艺、外貌都很出色,有缠头无数,非常风光。
师:“银篦”有的版本作“云篦”,哪个更好?为什么?
生:“银篦”更好,更能突出饰品价格的昂贵。越是用贵的东西来“击节碎”,就越能表现出琵琶女当时生活的奢侈。
师:随后事情急剧变化,“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陈寅恪先生在《元白诗笺证稿》中说这“与用兵淮蔡有关”。“颜色故”怎么理解?诸位可以结合小序进行对读。
生:有双重含义,既指容颜衰老,又指生活迅速失去了原本的光彩。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青春年华的逝去,琵琶女的身份地位也随之“沦落”,过上了“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生活,只能“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
师:这是琵琶女的人生落差,再看诗人的人生境遇。请诸位结合课前预习时阅读的《旧唐书·白居易传》进行梳理。
生:白居易最初才华出众,仕途顺畅,十五六岁的时候就受到了顾况的赏识,名动京城。后来因为不是谏职但却上书针对宰相武元衡被杀的事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所以受到指责,先被贬为江表刺史,再被贬为江州司马。
师:这是白居易遭遇的巨大人生落差。在《琵琶行》里,诗人虽然没有直接叙述自己的经历,但是着重抒写了谪居生活的苦闷。诸位可以一起讨论:浔阳的山歌和村笛是不是真的“呕哑嘲哳难为听”?
生:不一定。这是诗人被贬之后“谪居卧病浔阳城”的正常心理反应。浔阳的“山歌与村笛”和他不如意的生活紧密联系,所以他觉得“呕哑嘲哳难为听”,表现出他对这种生活的反感。
师:如此不就和小序里说的“恬然自安”矛盾了吗?需要提示大家的是,要去揣测诗人一瞬间的情感,肯定需要以意逆志,即用自己的心去揣摩、还原、理解诗人当时的心。可我们毕竟距离那时太遥远,陌生的文化环境、不同的成长背景等势必会造成巨大的差异。为了更准确地以意逆志,就需要借助知人论世,除了了解社会背景、诗人生平经历外,我们还可以联系诗人这一时期的其他作品。
生:“恬然自安”不一定是诗人生活的常态,同一时期他还有另外一类诗作,比如我查到的《答春》:“草烟低重水花明,从道风光似帝京。其奈山猿江上叫,故乡无此断肠声。”尽管江州也有自己的独特风光,但是诗人还是思念京城。他的心情也不一定是真的平静,这么说更像是一种自我安慰。
而琵琶女的叙述和音乐声恰好就触及了诗人的内心,前文所说的“惨”在这个时候就抑制不住了,所以“江州司马青衫湿”。
师:说到这儿,诸位肯定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有了更深的体会。谁可以概括一下诗人和琵琶女的共同人生遭际?
生:他们都来自京城,都曾经在年少的时候经历过名动京师的光鲜生活,都没有办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如今都在江州,都要适应有着巨大落差的生活,一个年老色衰嫁作商人妇,一个谪居卧病成为贬官,都有着深沉的孤独感。共同的遭遇使诗人由琵琶女的境遇想到了自己,于是二人有了共鸣。
师:将处于社会底层的琵琶女的遭遇,同被压抑的正直的知识分子的遭遇相提并论,这在以前的诗歌中还是罕见的。
这种现象在中晚唐是不是个例?诸位可以联系比较熟悉的柳宗元、刘禹锡等人和历史课本里的相关背景想一想。
生:这其实不是个例。优秀的歌女,曾经盛极一时,一旦年老色衰,就会“门前冷落鞍马稀”,从此开始“穷且老”的孤独生活,这是这一类女性群体的悲剧性命运。而中晚唐知识分子的命运也有相似性,中唐以后,藩政割据、宦官专权和牛李党争让政治环境很不稳定,也卷入了很多文学家,比如刘禹锡、柳宗元、元稹等,他们都先后被贬。
师:实际上因为士人们无法摆脱困境,中唐以后产生了大量以“士伎同悲”为主题的作品,《琵琶行》就是其中经典的一例。
三、梳理解决路径,回答主问题
师:现在我们可以来回答这堂课的主问题了。为什么诗人会和素未谋面的琵琶女产生共鸣?
生:因为他们都是精通音律之人,这是通过音乐产生共鸣的前提条件。另外,他们有相似的人生遭际,都有满腹的幽恨,这是相同的情感共鸣点。琵琶女的伤感和诗人的被贬,将专 栏本版主持/安秀海20 2022.8 · 高中两个人联结在了一起。
师:白居易与琵琶女本来属于不同阶层,但《琵琶行》告诉我们,社会地位的高下、文化修养的高低、贫富贵贱的差别不会从根本上阻止人与人进行情感沟通。这也是这首诗跨越时代的先进性所在。诗人对身份卑贱的女子充满了人文关怀,实属不易。回顾整堂课的内容,我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呢?
生:我们通过“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去揣度、还原、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在以意逆志的过程中借助了知人论世,查找了相对精确、可靠的背景材料,查询了诗人同一时期的其他作品,结合诗歌具体的写作内容,解决了主问题。
师: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知人论世,以意逆志”不可割裂。“知人论世”的目的是为了辅助我们更有效地“以意逆志”,而“知人论世”的过程也蕴含了“以意逆志”,借鉴现存的各种史料和后人评述,是需要进行甄别的,取精用宏。“以意逆志”和“知人论世”既互相补充又互相检验,但这八个字并不是万能的,有的时候理解一个作者或解读一篇作品,撇开其他参照物,仅从鉴赏对象本身出发可能更接近作者本意或者更能体现其价值。
【执教感言】
在和学生共同学习《琵琶行》的过程中,我主要采取了“围绕主问题设计问题链”的教学方式。设置一堂课的主问题,主要是期望通过主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能使学生在预习中产生的部分与之相关的问题迎刃而解,从而帮助学生对课文特点形成较为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在解决此问题的过程中,积累解决这一类问题的经验。
比如第一课时里“在《琵琶行》中,白居易是如何表现琵琶的音乐魅力的”这一主问题的来源,既考虑了诗歌的特色,又结合了学生的阅读难点和课前提问。第二课时的主问题是:“为什么诗人会和素未谋面的琵琶女产生共鸣?”要解决这一问题,自然要从诗歌出发并引入相关背景、材料,梳理诗人和琵琶女共同的人生遭际,这其实就契合了“单元学习任务”中任务一的要求:“古诗词中常常寄寓着诗人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阅读本单元诗作,可以采用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了解诗人的生平、创作背景等,深入理解作品。”此外,解决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探寻“生命的诗意”的过程。为了更深入地理解作品,我们需要将作品置于文学史之中,既关注诗人的个性特点又重视同时期文学创作的共性之处。知一类人,通过他们共同的人生境遇去揣度民族文化心理。比如“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一句,于学生而言,没有字面难度,自然他们也体察不到这一句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这就需要将诗作置于中晚唐这一特定的时空背景下,帮助他们了解“士伎同悲”的主题以及白居易超越时代的认识。诗人们走过的路,正是民族文化沉淀的过程,是那些熠熠生辉的生命个体在生存困境中发出的呐喊。
但是作为一篇自读课文,怎样去设计多样的学生活动,怎样更好地凸显学生的主体性,这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着重考虑的问题。
摘自《语文教学通讯》2022.8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