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的营养补充,不仅能为体能训练提供能量,还能加速恢复,使运动员保持健康身体和良好的运动能力。如体能训练缺乏营养素补充,运动员身体处于被“掏空”的亏损状态下。长此以往,其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都会降低,甚至出现疲劳和疾病。由此可见,营养素补充之重。 那么与体能训练相关的营养素有哪些,运动员如何根据不同体能训练内容,科学合理地补充营养素呢? ![]() 体能训练的六大营养素 营养素主要有糖、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六大类,它们与运动员体能训练有着密切关系。 糖类 糖类也被称作碳水化合物,是体能训练最重要的能量来源,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运动表现能力。一般来说,运动员体内储存的糖原越多,运动能力也越强。在体能训练时,运动员对糖类的需求量是正常状态下的20倍。 脂肪 当供氧充足时,脂肪是体能训练长时间进行的主要能源。根据训练项目的不同,运动员所需脂肪量不同,如果机体散热大,需要摄取的脂肪量就大,但一般也不会超过总热量的35%。在体能训练中,运动员通常不需要特意补充脂肪。 蛋白质 ![]() 蛋白质是构成组织和修补机体的主要物质,当蛋白质摄入不足会影响体能训练的效果,甚至引发运动性疾病;若蛋白质摄入过多,又会影响肌肉功能,使运动员机体代谢发生紊乱,产生疲劳感。 一般来说,运动员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在2.5~2.8g/kg体重。 维生素 维生素是维持身体机能的必需营养素。如果运动员维生素摄入不足,那么在体能训练中耐受性就会降低,这样将难以顺利进行训练并取得好的训练效果。运动员要根据自身的运动负荷、技能水平等去补充自身所需的维生素。 矿物质 矿物质也被称作无机盐,主要包括钙、钠等常量元素和铁、锌等微量元素。当运动员在高温环境长时间训练时,随着体温的增加他们会大量排汗,这会使其体内的电解质流失,造成生理生化功能障碍,此时需及时补充矿物质。 水 ![]() 体能训练时,运动员通过大量排汗调节体温,这样很容易脱水,因此在训练过程中及训练后水分的补充十分重要,合理补水运动能力才能迅速恢复。 合理补充营养素,促进恢复 ![]() ![]() 平衡膳食补充 膳食是营养素补充最基础的途径,平衡膳食意味着良好的饮食习惯,合理的膳食结构,多吃主食、瓜果蔬菜、豆制品或奶制品,少吃油脂、肉类食品以及酒精、咖啡等影响中枢神经的食物,将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摄入量分别控制在膳食总热能的55%~60%(甚至70%)、12%~15%和25%~30%。 注意补充时间 营养素补充时间因不同项目,以及运动员体质及运动量的不同而异。以糖为例,篮球比赛前1h可适当补充液态糖,比赛过程中每隔15~30min补充一些容易吸收的含糖饮料等,比赛后2h内也要及时进行糖的补充,这有利于加快运动员体内糖原的恢复,从而恢复体能、保持长时间运动的能力。 药物制剂营养补充 当运动员因大运动量造成消耗过多时,仅仅依靠膳食想要快速有效恢复是很难的。要想使体能更快、更好地恢复,必须进行一定量的、有针对性的营养补充。 此时,运动员可以选择性地服用一些药物制剂,如蛋白粉、氨基酸、肌酸等来恢复体能和提高运动能力。这些药物制剂属于营养补剂,很容易被人体吸收。 使用药物制剂营养素时,必须确定成分用量的科学合理性,以及药物制剂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例如,篮球运动员补充外源性肌酸可以使肌肉更结实有力,帮助肌肉存储能量,但如长期食用,则会使得肌肉脆性变大,在弹跳及爆发力训练中很容易造成肌肉损伤。 膳食纤维 针对性营养补充 不同的体能训练项目,运动员训练恢复的营养素补充是不同的: 力量与速度训练项目 力量与速度项目强度大、运动有间歇、无氧供能,运动员体能恢复时,营养补充一是要及时补充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水、铁、钙及维生素;二是要增加体内磷酸肌酸的储备;三是要增加体内糖原的储备。 耐力训练项目 耐力类项目持续时间长、强度较小、运动无间歇,主要是有氧代谢。在进行体能训练恢复时,首先要补充足够的糖类,同时适当摄入蛋白质、铁和维生素等,这有利于维持运动员体内的血红蛋白水平和血液的输氧量,进而提高耐力训练的效果;其次,由于长时间训练流失水分,应及时补充水和矿物质,避免脱水和因电解质流失造成的肌肉疲劳。 灵敏与柔韧训练项目 灵敏与柔韧训练对机体协调性要求高,神经系统比较紧张,同时要求严格控制运动员体重。运动员的营养补充不宜摄入过多的脂肪,同时注意补充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磷、钙等。 综合性素质训练项目 综合性素质训练项目运动强度大、能量消耗高,需要运动员具备力量、速度、耐力、技巧等多方面素质。运动员在进行体能训练恢复时,一是要以补充高碳水化合物为主,在运动前3~4h就开始食用这类食物,比赛过程中每隔20min左右进行补液;二是要及时恢复糖原的储备,可以通过饮用含糖电解质饮料以取得充分的复水合状态。 |
|
来自: 昵称GKCwlMik > 《竞技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