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个病例不简单!初看以为是再生障碍性贫血,转头为何却变成了白血病?

 天地爱尔 2023-09-27 发布于河南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快来揪出这种善于“潜伏”的血液肿瘤


撰文 | 龚攀

患者女,37岁,曾于2023年5月6日在我院急诊以发热就诊,血常规如下:

图片

图1 检查报告

患者除血清淀粉样蛋白和C-反应蛋白升高外,明显异常的就是白细胞减低:1.41x109/L。当即推片复检,除了WBC分布减少以外并未发现其他异常。医生给予对症治疗后便回家了。当月31日,患者再次到医院复查血常规,应该是观察WBC的治疗情况,此时的WBC是3.11x109/L。

6月20日,患者自觉双下肢乏力,前来我院血液科住院。自诉,WBC减少1月余,除乏力外无皮下、牙龈出血,无头晕、发热、咳嗽、便血、呕血等不适,更无其他异常。于是,病房先查了一个血常规,如下图。

图片

图2 检查报告

此时的WBC为1.49x109/L,还是如之前一样低,同时伴有Hb和PLT的明显减低,也就是明显三系减少了,而且淋巴细胞分类达到了81.9%。为证真伪,速推片复检,结果完全相符,并未见到异常细胞,临床考虑再生障碍性贫血。为进一步明确诊断,第二天,病房送来了该患者的骨髓。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图片

图3 骨髓 瑞氏-吉姆萨

图片

图4 骨髓 瑞氏-吉姆萨

图片

图5 骨髓 瑞氏-吉姆萨

图片

图6  骨髓POX

大量的“柴捆样”Auer小体,典型的粗颗粒样异常早幼粒细胞,蝴蝶核,内外浆,POX染色强阳性,但同时送来的血涂片中还是只有淋巴细胞分类增高,未见异常早幼粒细胞的身影。

迅速联系临床,报了危急值,并建议医生急查凝血功能,补做PML-RARa融合基因和染色体核型分析。时至今日,除了乏力,并无其他症状,临床更倾向于再障。再三沟通强调之际,凝血的结果出来了,如下图。

图7 检查报告

准备用药之际、患者似乎更不相信我们的结果和自己的病情,执意转往上级医院。后续两天,流式细胞学、融合基因、染色体核型分析相继回报。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