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北分治》之四十五:拓跋宏移风易俗

 老夏说书 2023-09-27 发布于云南

小编说:遵循老夏遗愿,《老夏说书》会继续在每周三、周六发文,直至将老夏的遗作全部发表完,也希望大家能继续关注,阅读老夏留下的精彩历史故事,谢谢!

建武元年(公元494年)三月,北魏孝文帝拓跋宏迁都后,北巡到平城,令群臣再次议论迁都的利弊,说出各自己的想法。燕州刺史穆罴说:“今四方未平定,不宜迁都。况且征伐需要的良马,到何处去找?”孝文帝说:“马就放养在代地,何愁无马!如今,代京在恒山以北,九州之外,不是帝王理想的都城。”尚书于果说:“臣也不认为代京比洛阳好,但是先帝以来,久居此地,百姓安居;一旦南迁,大家会都不高兴。”平阳公拓跋丕说:“迁都大事,应当通过卜筮来决定。”孝文帝说:“从前周公、召公是圣贤,能够卜宅居。现在没有这样的人,占卜有什么好处!况且占卜是用来决疑,没有疑何必占卜。君王以四海为家,或南或北,是平常事。朕的远祖,世代居住在北方荒凉的地方,平文皇帝(拓跋郁律)开始建都东木根山,昭成皇帝(拓跋什翼犍)再建盛乐,道武皇帝(拓跋珪)迁到平城。朕有幸遇上能平定天下,施行教化的时机,为什么就不能迁呢!”群臣不敢再说什么了。于是,孝文帝临朝堂,安排迁都和留守的事宜。

九月初一,魏帝下诏说:“官吏每三年考评一次政绩,考评三次后才根据情况升免,时间太长。朕决定三年考评一次,就决定提升或罢免,使低能者不妨碍贤者,高能者不要滞留在!下位。令考评部门将其优劣分为三等,上、下两等又各分为三等。六品以下官员由尚书审定,五品以上由朕亲自与公卿审定。上上者提升,下下者罢免,中间的留任。”文帝北巡期间,留下任城王拓跋澄考评百官,公侯以下官员以万计数,拓跋澄按其优劣能否分为三等,无人有怨言。

孝文帝对陆睿说:“北方人总是说:北方风俗质朴粗鲁,怎么能知书达礼呢?朕听了感到很失望。现今知书者众多,难道都是圣人!就看学不学。朕整顿百官,大兴礼乐,志向就是要移风易俗。朕为天子,为什么要住到中原来,就是要使卿等的子孙逐渐沾染美好的风俗,见闻广博。如果永远居住在恒山以北,再遇到不喜好文化的国君,就难免愚昧无知了。”陆睿说:“确实如圣上所言,金日磾(di汉武帝时匈奴人,官至汉朝宰相)不到汉朝做官,怎么能天下知名呢!”孝文帝很高兴。陆睿,鲜卑人,司徒陆丽的儿子,袭爵平原王。

十二月初二日,魏孝文帝下诏:禁止士民穿鲜卑服装。国人大多不高兴。孝文帝又下诏:代地迁到洛阳的百姓,免三年开租赋。

魏孝文帝因为南齐萧鸾废皇帝萧昭文自立,要讨伐南齐。恰巧齐雍州刺州曹虎派使者向魏请降,孝文帝决定派征南将军薛真度督领四将向襄阳;大将军刘昶、平南将军王肃向义阳;徐州刺史拓跋衍向钟离;平南将军刘藻向南郑,四路进军。薛真度是薛安都的堂弟。

孝文帝打算御驾亲征。任城王拓跋澄说:“曹虎不派人质,必是诈降。现在从平阳迁来的百姓,都留恋本土,扶老携幼,刚到洛阳,居无一椽之屋,食无甔(dan,瓦罐)石(dan)之粮。而冬天将尽,春耕将起,乃是《诗经》中说的:'兴建房屋,耕作南亩`之时,在这种情况下还要驱使他们去打仗,恐怕不是武王伐纣之师吧!”文帝不听。

十一日,孝文帝留下北海王拓跋详、李冲守洛阳,亲自带兵三十万从洛阳出发渡淮河直抵寿阳;由于寿阳防守严密,不能攻下;又转攻钟离,也攻不下来。打了五个月,各路兵马也都没有进展。曹虎果然是假降。孝文帝听取了众臣的建议,宣布撤军。

四月二十二日,孝文帝入鲁城,亲自祭祀孔子庙。第二天,封孔子后代四人,颜渊后代二人的官职,并选孔子后代一人封为崇圣侯,奉行孔子的祭祀,命兖州刺史修缮孔子墓,重建碑铭。

建武二年(公元495年)五月,孝文帝回到洛阳,召见群臣,对他们说:“卿等希望朕远追商、周呢,还是连汉晋都不如?”咸阳王拓跋禧回答说:“群臣希望陛下超越前王啊。”文帝说:“那么应该变风易俗,还是应当因循守旧呢?”回答说:“愿圣政日新。”文帝说:“只是实行一代,还是传之子孙呢?”回言说:“希望传之百世。”文帝说:“那么就必须改革,卿等不得违背。”回答说:“上令下从,谁敢违背!”

孝文帝说:“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能兴。今天就禁止使用鲜卑语言,一律用汉语。年龄三十岁以上的,习惯已久,可以宽容,逐渐改过来。三十岁以下,现在朝廷的人,必须说汉语;若有了故意不改的,降、免官职。各位严格执行!公卿们认为行不行?”回答说:“遵从圣上旨意。”文帝说:“朕曾和李冲讨论过此事,李冲说:'四方的语言,不知以谁的为标准;皇帝说的,就是标准。’李冲说这话,其罪当死!”回头看着李冲说:“卿辜负国家,应当令御史牵下去!”李冲脱帽叩头谢罪。孝文帝又责备留守官员说:”昨天望见妇女仍穿夹领小袖的衣服,卿等为何不遵守先前的诏令?”官员们都谢罪。孝文帝说:“朕说的不对,卿等可以当庭争论。为何当时顺旨,下去后就不服从呢!”

六月初二日,孝文帝下诏:“不准在朝廷上说鲜卑语,违者免官。”

广川王拓跋谐死了,有关部门上奏说:“广川王的妃子葬在平城,不知广川王是随妃子葬到平城?还是妃子移过来随广川王葬到洛阳?”孝文帝下诏说:“凡是从代京迁来洛阳的人,死后都葬在洛阳邙山。如果丈夫先前是葬在代京的,妻子死后可以回葬代京。丈夫死在洛阳的,不能随妻子回葬代京。其他州的随便。”

八月,魏金墉宫建成。在洛阳设立国子、太学、四门小学。

九月初四,魏六宫及文武百官全部迁到了洛阳。

建武三年(公元496年)正月,魏孝文帝下诏说:“鲜卑人称土为拓,后为跋。魏的祖先出自黄帝,以土德称王,所以为拓跋氏。土,是黄色,是万物之元;应该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从平城来的,姓有重复的,都改掉。”于是开始把拔拔氏改为长孙氏,达奚氏改为奚氏,乙旃(zhan)氏为叔孙氏,丘穆陵氏为穆氏,步六孤氏为陆氏,贺赖氏为贺氏,独孤氏为刘氏,贺楼氏为楼氏,勿忸于氏为于氏,尉迟氏为尉氏;其余所改姓氏,不可胜记。

孝文帝改革,遭到各方抵制。请看下集《孝文帝废太子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