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学·记录】至情和理智的融合——《记念刘和珍君》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9-27 发布于甘肃
图片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图片

学习提示

图片

《记念刘和珍君》“一字一泪,是用血泪写出了心坎里的哀痛,表达了革命者至情的文字”(许广平《女师大风潮与“三一八”惨案》)。学习时,要注意概括刘和珍的有关事迹,梳理本文的情感发展脉络,体会鲁迅在字里行间表达的“至情”,以及对烈士牺牲意义的理性思考。文中很多语句值得反复品味,比如作者一方面说“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了”,另一方面又说“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又如“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等。这些都是理解本文思想与情感的切入点。

图片

重要教学环节

图片

1.走近刘和珍,一个集柔美和刚强于一身的女子。

先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集中写刘和珍的相关段落,并概括文章叙述的刘和珍的事件。在这之中,可以关注到三个词“毅然”“黯然”“欣然”,三个词对应三件与之相关的事情,并相应得出刘和珍的人物形象,并明确进步和抗争显然是暗含在刘和珍这一人物形象背后的主线。而且通过这一任务,指引学生关注到鲁迅选取这些素材的特点是什么?是以片段和印象的记述为主,几乎不叙述完整的事情;是繁简结合,突出重点。

但在这三件事情之中,我问学生鲁迅先生对刘和珍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学生回答说是“笑容”,是始终微笑的和蔼的刘和珍。这么一个温和的女孩子,有责任心的女孩子,有爱国热忱的女孩子,却在执政府门前喋血,实在是让人不敢相信!反动政府的凶残程度不言而喻!鲁迅先生痛惜、悲愤的心情不言而喻!

2.走进那个社会,那个似人非人的黑暗社会。

刘和珍到底在那天发生了什么?由此过渡到第二个板块,发布任务:《无花的蔷薇之二》中,鲁迅先生说“三月十八日,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在《记念刘和珍君》中,他如何记录这一天?朗读课文第四、五部分,从写法及其表达效果角度进行交流。在这个部分,让学生详细去研读文本,学生找到了反差、对比、反复、反语、抒情、白描、多种表达方式之类的写法,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

在这个过程中,我做相应的一些补充。尤其是第五节中的第二段,这看似如客观的新闻报道摘录,实际上像中国历史家的“实录”、春秋笔法的“寓褒贬”,反动军阀的野蛮凶残形象跃然纸上。例如“从背部入”,说明卫队并没有想让请愿学生活命,是要杀人灭口;例如“手枪”,说明这是近距离的虐杀。在这一部分,课堂很安静,学生的表情很沉重,他们仿佛也看到那个血腥的场面,那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逝去的场景,他们也觉得很痛。又比如说,反复出现的“确是”“为证”,呈现出不愿相信但事实如铁,难以置信却不得不信的沉痛与悲愤。再比如说,“文明”“伟绩”“武功”,一组反语的运用,极尽讽刺,含蓄而激烈地表明了他憎恶、抨击的态度。

3.体悟鲁迅的情感,无数份炽热的伤痛与愤怒交织。

面对这样的场景,鲁迅先生说“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盖不住血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出更大的利息。”于是我发问,既然如此愤怒,鲁迅为什么又无话可说?学生说是愤怒到了极点无话可说,是伤心到了极点无话可说,是无语到了极点无话可说。于是我继续追问,愤怒的是什么?伤心的是什么?无语的是什么?愤怒的是当局者的凶残无耻,是流言家的下劣卑鄙,无语的是看客们的冷漠麻木,伤心的是请愿学生们的逝去。在这一部分,我补充了一些材料,帮助学生去理解当时事件发生后的相关事件。学生看得很生气,一个个很愤慨。刘和珍怀着满腔的热血,为国家的独立,为民族的自由奔走呼号,但她的付出和牺牲却不被理解与认可,被人们轻易的忘却了。

也有学生说,鲁迅无话可说,可是他说得很多啊!我借助她这个回答,顺势进入了下一个问题,文中有三次出现作者关于“写一点东西”的不同表述。几乎完全相同的语句接连出现三次,并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作者发自肺腑的声音,请小组梳理讨论其中蕴含的深意。第一次出现,是鲁迅发自内心地觉得“早”该“写一点东西”来纪念刘和珍,以表悲痛之情。第二次出现,是鲁迅要控诉暴行、揭穿流言、唤醒民众,也表达了他对“似人非人”世界的强烈痛恨。第三次出现,是鲁迅对习惯于“忘却”的庸人们的不满,以及提醒他们不要忘记烈士鲜血的强烈希望之情

实际上,“实在无话可说”,是愤懑之极的言词;“写东西的必要”是鲁迅对民族前途的担忧的体现。这看似矛盾的背后,都是鲁迅真情的呈现,他不得不说,他要说出真相!在文章最后,鲁迅先生强烈、丰富的情感已无法以言语的形式来表达,而只能寄以“呜呼”的长啸来倾诉。

4.分析鲁迅的思考,一份痛定思痛后的理智清醒。

除去对执政府的愤怒,对庸人的无语,对刘和珍君等人的悲痛,鲁迅先生对于“三一八惨案”事件的意义思考是什么?请大家朗读最后两节,小组讨论后回答问题。

学生关注到了鲁迅先生对徒手请愿的不赞成,这里需要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学生并不是轻视这帮学生,相反鲁迅先生对于一切爱国运动都无限关心,并且积极参加,热烈支持。是因为鲁迅认为请愿终究不是彻底的革命斗争,尤其是向当时的反动政府请愿,除表现了群众的意愿和力量,并没有收到实际的效果,还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他更希望这群孩子能够珍视自己的生命,让自己的生命实现更大的价值,而不是白白去送死。

还有学生提到了对中国女性的赞美与期许。在表达了对黑暗社会的抨击之后,鲁迅最后将关注点落在“女性”身上。这次事件,鲁迅先生看到了中国女性的团结友爱互助,看到了她们的勇敢。在鲁迅看来,刘和珍等人的抗议活动,不仅是中国青年学生参与的一项反抗反动政权的爱国运动,也是中国女性反抗封建统治、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而中国女性的进步在他任教北平女子师范大学国文系时就已经感受到了,这是一种新生的力量。

还有一份思考,是对刘和珍等“真的猛士”的崇高礼赞。“真的猛士”“哀痛者”和“幸福者”都是指刘和珍等革命青年。他们为社会的黑暗和民族的苦难而哀痛,为能够打破这黑暗、使民族摆脱苦难而奋斗牺牲感到幸福。她们这些人,是中国的脊梁,不畏艰险,奋勇向前,发出最响亮的号召,她们前进的方向,是光的方向!引用陶渊明的诗歌说明尽管徒手请愿意义不大,但既然流了血就一定会有影响,寄托深沉的哀伤和对烈士的赞美之情,有“青山埋忠骨”“精神永流传”之意。尤其是看到执政府的无耻脸面后,鲁迅先生更要站出来来为这帮学生正名,唯有如此,真的猛士,才会更奋然前行!

5.教师小结,本文是鲁迅先生至情和理智的结合。

鲁迅先生他的愤怒通过反语呈现,通过反差实现,通过客观的画面流露;他的悲痛通过反复确认的事实言说……他将充沛锋芒的感情糅合成充满智性的思考给内心燃烧的火焰套上冷静的外壳,他就像一位有着“强烈的感情”的思想型“诗人”。他没有及时在事件发生后发声,而是在4月1日才写下这一篇文章,是因为他自己也很痛苦,他也很复杂,他也对苟活着的自己进行了解剖反思。最终在笔下写出了所有,流露出格外深广的忧愤。

图片

结语

图片

“珍贵的生命,谁不珍爱?美丽的大地,谁不想多看她一眼?

然而你为什么抛却这珍贵?匆匆地从大地上掠过,把自己的身影,投在湖面上,停在白云上,徒留亲人伤悲、挚友缅怀?

你说,你有深爱。你看到这片大地的苍茫,你看到那骇人的深渊,你知自己力量单薄……

然而,你说你深知自己,所以去了;你深爱大地的美,所以去了;你知深渊之黑,它要以生命祭之,“那么我给!”说完这一句,你去了。”

此时此刻,我的眼前,也呈现出那张始终微笑的和蔼的面孔,转瞬间,立扑。

课后,也收到了几个学生写下的学习感受:

张诗伟:生徒之英勇,反抗之热血,笔者之悲愤,时代之翻滚,他们是真的猛士,壮怀自由的意志,壮怀黎庶的福祉。罢读此文,心横炽日,犹呼壮烈。

储远苹:刘和珍,确有一股令我激昂的力量,这比过悲伤。从谈起革命,批批前赴又倒下的烈士,确有一抹中国人的脊梁,何足以庆幸!何足以万般感动!中国人的力量,是振奋之中输给精神,是犹隔时间长河仍有共鸣,是世世代代抚心共振,在这片土地之上,我庆之我生,我傲之我先辈,英烈勿可忘!

冯莘然:

小到时候学鲁迅,只觉得他的文章很是平常,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这种感觉,换一个人也能写出来,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搞不懂他为什么这么出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之高的赞誉?读了更多的文章之后,我才重新认识了鲁迅。他不那种我想象中通过写红色的爱国文章才出名的人,他很理智,冷静地剖析中国大地上的各种形势,宛若一个局外人,而内里却有着十分的热忱。

*参考文献:郑杰,《鲁迅的至情和理智的纠葛——<记念刘和珍君>深度教学》

图片

再会!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