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四章》与《五石之瓠》对比阅读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9-29 发布于甘肃

一、手法对比:

1、<老子>四章》在语言表达和道理阐释方面有哪些特点?

①行文凝练畅达,采用大量的韵语。文中运用了排比和对偶,词简义丰。

如: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②设喻生动、形象,使抽象的道理浅显易懂。

如,第一章以“车”“器”“室”设喻,形象地阐明了对一切事物起决定作用的是“无”的道理;选文第4则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设喻,形象地阐明了任何事情都要从基础积累才能成功的道理。

2、《五石之瓠》运用对话描写刻画了庄子和惠子怎样的形象特点?

庄子:放旷豁达、无欲无求、随顺自然;

惠子:囿于世俗,见识不通达。

3、庄子与老子阐述看法的言说 方式有什么不同?各有何妙处?

庄子说理:《五石之瓠》以问答对话、寓言故事形象说理,富有想象,含蓄婉曲,令人回味。

庄子对比中借助寓言故事,形象生动。

老子说理:言简意赅,精要准确,理性冷静。

于生活现象中蕴含道理,平易有说服力,: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

直接论说道理,观点一日了然。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运用比喻、排比,简洁有力,寓意鲜明。: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老子>四章》以逻辑推理为主,大量运用比喻来说明事理。比喻借助丰富的想象以构成鲜明的形象,说理生动。

《五石之瓠》以寓言故事的形式讲述道理,用比喻、对比的手法代替论述,让读者从奇特荒诞、生动形象的寓言故事中,去体味领悟道理。

二、思想对比

思想上,庄子大体继承了老子,“其学无所不窥,然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他们都能从常人认为没有价值的事物中发现价值,崇尚自然、无为。
     

庄子并非仅仅对老子的思想进行发挥,本文中的“无用之用”,不仅发展了老子对“有”和“无”的辩证思考,还体现出庄子不为功利所束缚,自由、自适的精神追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