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将素养落实到单元中,四大环节建构大概念教学路径

 课程教学研究 2023-09-29 发布于浙江
2022版义教新课标确定了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各学科课程目标。对应地,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提高站位,从关注碎片化的知识点、课时教学转变为单元教学。

如何将素养落实到单元中,以什么作为统合单元教学的具体目标,理论和实践界都将目光聚焦到“大概念”这一主题上。本文以初中地理“南方地区”为例,以“地理视角下的《千里江山图》”为单元学习主题,探讨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设计方式与实施方案。










图片

本文共3065字,仔细阅读8分钟

编辑/肖梅香  统筹/孙习涵

本文为思维智汇815篇原创文章

周五

案例

阅读本文,你将收获以下内容:

※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有何实施路径?
※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四大关键环节如何落实?

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数学是指围绕某一学科大概念,将相关知识组织起来,化整为零,建立学科知识逻辑,促使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从而在结构化的知识体系中提升思维品质、培养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最终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方法。


地理大概念属于学科大概念,它是大概念理念在地理学科体系结构中的特殊表达。地理大概念指向地理学科的基本结构,是基于事实的抽象的深层次、可迁移的核心概念。地理大概念不仅具备大概念本身的中心性网络状等特征,还具有独特的学科特性。

图片

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设计就是要传统的专家结论转向培养创新能力的专家思维。大概念就是专家思维,反映专家对学科理解的深度。

以地理大概念架构单元教学使课程内容更加情境化、结构化,有利于打通地理学科与现实世界的联系。基于地理大概念的单元教学实施路径如图1所示具体环节如下:
提取地理大概念,构建认知结构;

基于课程标准,确定学习主题;

创设问题情境,制定教学方案;

设计单元作业。

图片


八个路径提取大概念,构建认知结构

国内学者对于如何提取大概念有很多研究。综合不同学者的观点,结合我国教育的实际情况,给出寻找学科大概念的八个路径:课程标准、学科核心素养、专家思维、概念派生、生活价值、知能目标、学习难点、评价标准。

结合地理学科特点,新课标内容要求“认识世界”和“认识中国”部分中具有地理大概念特征的有: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联系、区域地理特点与差异、区域间的联系、区域协调发展等。

在初中地理中,“区域地理特点”就是一个重要的学科大概念,与“认识世界”和“认识中国”部分对应的内容要求有16条。

图片

区域地理特点就是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基本反映,包括自然环境特点和人文环境特点两方面。

区域自然环境特点包括的自然地理要素有地形、气候、河湖等,它们的结构与形态特征、动态与分布特征加以概括,就能够得到该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

区域人文环境特点包括的人文地理要素有人口、农业、工业等,对它们加以综合概括,就能够得到该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

在此基础上构建认知结构图如图2所示,“区域地理特点”这个地理大概念涉及的教学内容覆盖了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中不同空间尺度的区域。

图片

研读课程标准,三步走确定学习主题


1

将认知结构细化到具体主题单元

区域地理特点的认知结构可以进一步细化落实到每一个地理区域。

以“南方地区”为例,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是“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出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说明自然条件对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认识因地制宜的重要性”。学业要求是“能够描述中国不同地区的主要地理特征,从区域的视角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和资源的关系,初步形成因地制宜的发展观念”。

南方地区位于我国秦岭一淮河以南,濒临黄海、东海和南海。这样的地理位置,再加上南方地区复杂多样的地形、西高东低的地势,有利于来自海上的湿润气候深入内陆,形成降水,使得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在地形和气候的共同影响下,南方地区河湖密布,水资源及水能资源较为丰富。

人们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征,趋利避害、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并且在交通建设、资源开发利用、农业发展等方面做出了成功尝试。

在此基础上,细化构建认知结构图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
图片
2

判断学习主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新课标确定的地理课程目标是依据核心素养并结合课程内容制订的,所以单元教学的学习主题、内容选择、活动安排都要基于课程标准。

单元学习主题首先要具有研究价值,即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其次要有现实意义,可以是和学生联系紧密的生活实践或国内外的时事热点等,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

3

确定学习主题与学习单元的内在联系

《千里江山图》是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画卷中景物繁多,气象万千,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浩瀚的江河湖水,还有亭合楼阁、小桥渔舟、茅屋村舍等,不展现了北宋的山水风光,还展现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2022年央视春晚、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残奥会都含有它的元素。北宋时期的疆域与我国现在南方地区的范围较为重合,画中展现的风景也反映了该地区自然环境特征,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因此,本文从地理学科的视角赏析这幅名画,依据地理大概念“区域地理特点”,以南方地区为例,确定以“地理视角下的《千里江山图》”为单元学习主题。

图片

围绕双线索,设计与实施教学

围绕学习主题和地理核心概念,制定学习目标,将学习任务嵌入真实的情境之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在真实的场景中经历地理知识建构过程,培育地理课程核心素养

以核心概念与学习主题双线索牵引设计:

本课例围绕自然地理特征和自然条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这两个核心概念,设计了两个学习主题。

第一课时以探寻《千里江山图》所画区域究竟在哪里为线索,探究南方地区地理环境特征;第二课时以跨越千年的对话为线索,从古代、现代两个视角探究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体教学设计框架如图4所示。

图片

围绕情境和学习活动双线索实施教学:

每个课时都有一个任务群,每一任务对应一个情境线索,同时从情境故事中生成多个具体的学习活动,如表1所示。

通过情境故事和学习活动的双线索,引导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地理课程核心素养得以提升。

图片
图片

单元视角设计作业,迁移应用达成素养培养


单元教学课例往往由若干课时组成,课时作业不容易构成体系,并且不同课时作业有重复,所以按课时布置作业学生负担较重。如果站在单元的高度整体设计,作业的针对性更强,更能真正发挥作业的功能、达成学习目标。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基于学情和教学内容,设计不同形式的单元作业。

本单元的教学设计基于大概念“区域地理特点”,以南方地区为区域载体,以《千里江山图》为情境主线,学习了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以及因地制宜基础上的经济社会发展。

在此基础上,选择了三峡水利工程、成贵高铁及红河州梯田等人类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来达成课标要求。为了评价学生的学习所得和迁移应用,选择“绘制一幅《新千里江山图》”作为单元作业的主题,如表2所示。

图片
本单元的作业设计从四大地理区域入手,通过认识各区域的超级工程来分析我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本单元作业既有对本单元所学南方地区知识的复习,又有着对其他地理区域的迁移应用,旨在借此提升学生的地理课程核心素养。

图片

大概念教学统领单元教学、体现学科思想、直指学科本质,将知识和核心素养有效联系起来。基于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深化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科课程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路径。

同时大概念教学也是一个系统、长期的过程,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学习、反复实践,在教学中彰显学科的育人价值,逐步实现学生价值观、必备品格和核心能力的培养,在实践中深化学科教学改革。

作者 | 易蓉晖  宋华坤
来源 | 《地理教学》2023年第11期

编辑 | 肖梅香

统筹 | 孙习涵

图片

版权说明
本文为思维智汇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