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川钓鱼城(上)——重庆之行(2)

 嘉绒遗民 2023-10-02 发布于四川

    离开潼南,我们赶往合川,由于路况糟糕,到达合川县城时,已有些饥肠辘辘了。
    合川,因为嘉陵江、涪江、渠江三条江水在此交汇,故名合川。在合川嘉陵江边的滨江公园边上,我们找了家沙锅店,一边大快朵颐,一边欣赏滨江公园美景。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沙锅店斜对面,有一尊雕塑——对话,一条巨大的恐龙与一个嫩稚的孩子对话。这条龙叫做合川马门溪龙,据说,1957年,有关部门在合川县太和镇的马门溪进行地质考察时,在半山腰发现了它,这是一条生活在1.3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的蜥脚类恐龙,体长 22米,体重30-40吨,体高3.5米,头部抬起时可达8米,植食性,并根据它的发现地点命名为“合川马门溪龙”,世称“东方巨龙”。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吃完午饭,跨过嘉陵江大桥,进入合川钓鱼城。
    钓鱼城原为钓鱼山,在合川县城东北部,距县城约5公里,山上有一块平整巨石,位于护国门之上,这就是钓鱼台。下图是网络图片。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钓鱼台是驰名巴蜀的远古遗迹,传说远古之时,三江洪水泛滥,人们竞相奔山避难。正当他们饥饿难熬、濒临死亡之际,突然从天上降下一位巨神,在山顶上持竿长钓,以鲜鱼馈赠灾民,民赖以生。从那以后,巨神留下足迹的石台就被称为钓鱼台,台前留有五个孔穴的巨石,被称为插竿石。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钓鱼山三面被嘉陵江、涪江、渠江包围,形势陡绝,倚天拔地,雄峙一方。钓鱼山变成钓鱼城是在十三世纪,依山筑城,是战争的需要,这不是一次短兵相接的战斗,也不是一次一两年的战争,而是持续了整整36年的攻防争夺战,这不仅仅是南宋王朝与蒙古大军之间的一场生死决战,而是改变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一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争。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历史回放:1235年,蒙古军在西起川陕、东至淮河下游的数千里战线上同时对南宋发动进攻,宋蒙战争全面爆发。至1241年,蒙军蹂躏南宋大片土地,而四川则是三大战场(另两个为京湖战场——今河南和湖北一带、两淮战场——今淮河流域一带)中遭蒙军残破最为严重的一个地区。这年蒙古窝阔台汗去世,蒙古内部为争夺汗位纷争不断,对南宋的攻势减弱。南宋充分利用此良机,对各个战场的防御进行调整、充实。下图是余玠塑像。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1242年,宋理宗派遣在两淮抗蒙战争中战绩颇著的余玠入蜀主政,任四川制置使兼知重庆府事,以扭转四川的颓势,巩固上流。余玠在四川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和军事措施,其中最重要的是创建了山城防御体系——即在四川的主要江河沿岸及交通要道上,选择险峻的山隘筑城结寨,星罗棋布,互为声援,构成一个完整的战略防御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余玠采纳播州(今贵州遵义)贤士冉琎(jīn)、冉璞兄弟的建议,从1242年开始在钓鱼山筑城,并徙合州及石照县治其上,屯兵积粮,以为重庆屏障。经过多年苦心经营,将钓鱼山建成为一座十分完备的军事堡垒。城垣、城门、水军码头、一字墙、指挥台、较场、皇井、皇洞、午朝门、水阁、凉亭、公馆、财库、牢房等一应俱全,俨然一城,故名钓鱼城。下图是冉琎、冉璞兄弟塑像。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钓鱼城分内、外城,外城筑在悬崖峭壁之上,城墙系条石垒成。城内有大片田地和四季不绝的丰富水源,周围山麓也有许多可耕田地。这一切使钓鱼城具备了长期坚守的必要地理条件以及依恃天险、易守难攻的特点。1253年五月,南宋朝廷猜疑余玠,决定将他召回,七月,余玠暴卒于四川。1254年,合州守将王坚进一步完善城筑。四川边地之民多避兵乱至此,钓鱼城成为兵精食足的坚固堡垒。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现在钓鱼城的停车场,就是原来的较场,较场东南边上,是古军营山庄,山庄里有几座古军营。古军营是原钓鱼城守军的驻所,他位置适中,道路四通八达,一有军情,无论东西南北,部队即可迅速出击,南宋祥兴二年(1279年)王立开城降元之后,雄伟的较场和成片的营房被元军焚毁,随后又历经七个多世纪的荒废,只留下依稀的残基可寻。1987年至1989年间,国家拨专款在遗址上平整了较场,修复了部分营房。下图是古军营山庄及古军营。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古军营山庄前,有宽阔的跑马道,这是钓鱼城军民修筑的贯穿全城的军事交通命脉,遇有军情,守城部队即可通过跑马道迅速到达战斗地点。钓鱼城跑马道遗址总长8.5公里,路面宽3.5米,可供“三马并进,五人并行”。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沿着跑马道,来到嘉陵江边,陡峭的岸边,是坚固的城墙。据说,钓鱼城里倚悬崖绝壁而建的古城墙有17里长,城墙上有了望孔、炮台口,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这是护国门旁边城墙上的一处炮座遗址。南宋晚期,威力巨大的管形火器已广泛使用于战争。遥想当年,蒙古大军蔽江而来,钓鱼城军民在城墙上安置巨炮,遥击攻城蒙军,那可能真是“樯橹灰飞烟灭”的战斗景象......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历史回放:1251年,孛儿只斤·蒙哥夺得蒙古汗位。蒙哥,成吉思汗之孙、托雷长子,曾追随成吉思汗征战多年,并与拔都等率兵远征过欧、亚四十多个国家,所向披靡,西方称其为“上帝之鞭”。1258年秋,蒙哥大汗在内部政局基本稳定之后,亲率4万大军杀入四川(其他两路攻打长江中下游),在相继占据剑门苦竹隘、长宁山城、蓬州运山城、阆州大获城、广安大良城之后,迫近合州。合川钓鱼城当时是第一任守将王坚(副将张钰),在欧亚大陆纵横捭阖的蒙哥看见钓鱼城乃小小一座山城,以为弹指可破,就派手下的晋国宝(宋人,投降蒙古,据说是认识王坚的)去劝降,不料王坚不仅一刀把晋国宝给砍了,还把人头挂在城头上。这一来可把蒙哥给激怒了,因为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王坚这一砍就是表明要和蒙哥血战到底,绝不投降!下图是蒙哥塑像。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宋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二日,蒙哥汗率诸军从鸡爪滩渡过渠汇,进至石子山扎营。三日,蒙哥亲督诸军战于钓鱼城下。七日,蒙军攻一字城墙。一字城墙又叫横城墙,其作用在于阻碍城外敌军运动,同时城内守军又可通过外城墙运动至一字城墙拒敌,与外城墙形成夹角交叉攻击点。钓鱼城的城南、城北各筑有一道一字城墙。九日,蒙军猛攻镇西门,不克。这日,蒙古东道军史天泽率部也到达钓鱼城参战。三月,蒙军攻东新门、奇胜门及镇西门小堡,均失利。从四月三日起,大雷雨持续了二十天。雨停后,蒙军于四月二十二日重点进攻护国门。二十四日夜,蒙军登上外城,与守城宋军展开激战。《元史·宪宗纪》称“杀宋兵甚众”,但蒙军的攻势终被宋军打退。五月,蒙军又屡攻钓鱼城,但钓鱼城守军在主将王坚及副将张珏的协力指挥下,击退了蒙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下图是王坚塑像。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钓鱼城久攻不下,蒙哥汗命诸将“议进取之计”。术速忽里认为,顿兵坚城之下是不利的,不如留少量军队困扰之,而以主力沿长江水陆东下,与忽必烈等军会师,一举灭掉南宋。然而骄横自负的众将领却主张强攻坚城,反以术速忽里之言为迂。蒙哥汗未采纳术速忽里的建议,决意继续攻城。然而,面对钓鱼坚城,素以机动灵活,凶猛剽悍著称的蒙古骑兵却不能施其能。六月,蒙古骁将汪德臣(原为金将)率兵乘夜攻上外城马军寨,王坚率兵拒战。天将亮时,下起雨来,蒙军攻城云梯又被折断,被迫撤退。蒙军攻城5个月而不能下,汪德臣遂单骑至钓鱼城下,欲招降城中守军,几乎为城中射出的飞石击中,汪德臣因而患疾,不久死于缙云山寺庙中。下图是汪德臣喊降中飞石。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蒙哥闻知死讯,扼腕叹息,如失左右手。汪德臣之死,给蒙哥精神上以很大打击,钓鱼城久攻不下,使蒙哥不胜其忿。蒙军大举攻蜀后,南宋对四川采取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但增援钓鱼城的宋军为蒙军所阻,始终未能进抵钓鱼城下。尽管如此,被围攻达数月之久的钓鱼城依然物资充裕,守军斗志昂扬。一日,南宋守军将重15公斤的鲜鱼两尾及蒸面饼百余张抛给城外蒙军,并投书蒙军,称即使再守10年,蒙军也无法攻下钓鱼城。相形之下,城外蒙军的境况就很糟了。蒙军久屯于坚城之下,又值酷暑季节,蒙古人本来畏暑恶湿,加以水土不服,导致军中暑热、疟疠、霍乱等疾病流行,情况相当严重。据《元史》记载,蒙哥汗于六月也患上了病,明万历《合州志》等书则称蒙哥汗是负了伤,说1259年7月21日这天,蒙哥——这位曾被欧洲人称为“上帝之鞭”的一代天骄,在督战的时候,被新东门里发出的密如急雨的石炮所伤。无论如何,蒙哥不能再坚持攻城了。七月,蒙军自钓鱼城撤退,行至金剑山温汤峡(今重庆北温泉)时,一代大汗蒙哥在留下“我之婴疾(得病),为此城也,不讳(死去)之后,若克此城,当尽屠之!”的遗言后,愤恨而逝。钓鱼城因此而成为“上帝折鞭处”、“东方麦加城”。下图是蒙哥中炮。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蒙哥之死,不仅中国历史为之改变,世界历史也在此拐了一个弯。史学上认为蒙哥之死直接导致了三大影响:一是导致蒙古灭宋战争的全面瓦解,正在攻打武昌的忽必烈(蒙哥二弟)赶紧撤军回去争夺汗位,这使南宋得以延续20年之久。二是使蒙军的第三次西征行动停滞下来,蒙哥之弟、老三旭烈兀先后攻占今伊朗、伊拉克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半岛大片土地,正准备向埃及进军时,获悉蒙哥死讯,遂留下少量军队继续征战,而自率大军东还。剩下的蒙军因寡不敌众而被埃及军队打败,蒙军始终未能打进非洲,从此蒙古的大规模扩张行动走向低潮。三是为忽必烈执掌蒙古政权提供了契机,蒙哥汗是一位蒙古保守主义者,而忽必烈则是蒙古统治集团中少有的一位倾慕汉文化的开明之士,登上大汗宝座后,继续推行其汉化政策,逐步改变蒙军滥杀的政策,使南中国的经济和文化免遭更大的破坏。下图是忽必烈撤军图。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护国门,是钓鱼城八座城门中最为宏伟的一道险关,位于城南的第二道防线上,左倚悬崖绝壁,右临万丈深渊的嘉陵江,上书“护国门”和“全蜀关键”。据说,当年曾施以栈道出入,靠“过河拆桥”的方式通行(去时修复栈道,返回即拆掉),是扼守城内外交通的重要孔道,宋蒙双方在这里经历了上百次惨烈的战斗,但此门一直未被攻破,不愧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雄险之地!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站在护国门上,居高临江下望,可以看到700多年前嘉陵江中的“一字城墙”残迹。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护国门内外的悬崖绝壁上,有很多题刻,其中还有蒋先生题写的“艰苦卓绝”和老何题写的“十年教训”。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这条栈道叫“上天梯”,是南宋后期钓鱼城军民在岩壁上开凿的。天梯下方是守城抗战期间所设刑场,据《钓鱼城志》记载,1259年春,钓鱼城主将王坚将蒙哥大汗派来说降的晋国宝斩首于此。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登上天梯,是一处宽阔的平台,这些锅状的凹坑叫做九口锅,是当年钓鱼城守军碾磨硝、磺、木碳,用以配制火药的碾盘,这是中国最早的兵工厂遗址。当年,这里制造的铁雷、火炮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器,有效地增强了钓鱼城的整体防御能力。据说,蒙哥汗(元宪宗)就是被在此制造的火炮打伤而死的。

合川钓鱼城(上)——国庆中秋川渝行(5)

    九口锅遗址东北,是护国寺和忠义祠。护国寺里有一幅长对联,其上联是对蒙哥“折鞭”钓鱼城的高度概括:

      朔漠飞沙,元蒙大汗起宏图。称雄欧亚,灭夏吞金。长驱秦陇,挥戈庸蜀,数十载征伐,执鞭捶而震殊方,奈何渝合两城,四川八柱,折统帅,挫军师,卒至名王丧身,裹尸归北土。岂攻守易势,穷兵黩武之尤哉!纵潮浪替翻,新陈代谢,自有巴濮才英,谱写壮歌,载千秋史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