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宋永正医案:脉管炎的治疗

 罾事物语 2023-10-03 发布于湖南

谁能数得清西医到底有多少不死的癌症!

脉管炎的治疗

中医执业医师  陈冬真

92日,广州的王女士给老师发来信息,问是否可以中药调理脉管炎。她前年患左下脚脉管炎打吊水好了,今年右小腿也有脉管炎,打了几天点滴好一些了,目前脚和眼皮有些浮肿。

王女士41岁。经问诊获悉,她右小腿内侧局部皮肤暗红,不痛不痒。早上眼肿。大便不成形,偏稀,问诊当天还腹泻。另左踝处有瘀青。不疲劳,腿不沉。白天脚有些肿。晚上不起夜,腰不疼。口不干不苦。经血偏少。舌照显示:舌暗淡,舌苔薄白。

老师说患者小腿患处虽皮色稍红,但不热不痛,口不干不苦,非热症。她舌色暗淡,大便不成形,左踝瘀青,是寒凝血瘀之象。早上眼肿,白天脚肿,是阳虚水泛。患者还说经血偏少,是阴血不足。基本病机是阳虚寒凝血瘀兼血虚。

老师开的第一次处方:熟地30g,肉桂3g,麻黄2g,鹿角霜30g,白芥子6g,干姜2g,生甘草3g10付。

老师开的这个方子是阳和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洪绪的《外科证治全生集》,具有温阳补血,散寒通滞之功效。主治阴疽。阴疽,多由素体阳虚,营血不足,寒凝湿滞所致。

患者这个毛病叫脉管炎,是个现代医学概念,是发生于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炎症,导致中小动脉节段性狭窄、闭塞,肢端失去营养,出现溃疡、坏死,是一种较顽固的血管疾病。在中医外科学介绍周围血管疾病,也包括了脱疽。

《黄帝内经》中黄帝与岐伯谈痈疽时,岐伯说:……发于足趾,名曰脱痈,其状赤黑,死不治;不赤黑,不死;不衰,急斩之,则不死矣。《黄帝内经》对“疽”的看法是,筋骨良肉皆无余,故命曰疽。为何筋骨良肉皆无余?因为病位之处周围血管出了疾病,气血来不了这里,不能滋养这里,终渐至干枯而筋骨良肉无。

老师从症状和舌象分析辨证,王女士这个血管的问题是阳虚寒凝血瘀,以致右小腿局部血液循环发生障碍,虽然其症状尚极其轻微,还谈不上是“阴疽”,但治阴疽的“阳和汤”却非常适合来治她这个病。

且看“阳和汤”处方。方中熟地滋阴养血;鹿角霜补肾助阳;肉桂、干姜温阳散寒;麻黄通阳散寒,引阳气由里达表;白芥子祛经络之痰而通络散结;甘草解毒、调和诸药。这样组合,的确是在病之根本上解决患者的问题。

913日回访,患者眼皮和脚已经不肿了,右腿皮肤仍有些发红,还有2付就喝完了问是否继续喝。老师说需要调整处方。

老师为患者开了第二次处方:川芎9g,当归9g,厚朴18g,熟地30g,肉桂3g,麻黄2g,鹿角霜30g,白芥子6g,干姜2g,生甘草3g7付。

处方虽然发给了王女士,可她却想先去医院检查,她对脉管炎有太多顾虑。老师则建议她吃完第二次处方的药再去检查。

患者问这第二次处方可否有效再付诊金,患者之前在别处吃过一些中药,效果不好,对医生始终信心不足。老师告诉患者,中医治病讲整体,既然眼皮与脚不肿了,说明阳虚的状况就在改善,说明第一次处方有效果。至于局部毛细血管的改善,老师在第二次处方中加了川芎、当归与厚朴三味药,他对自己处方效果有信心。先挂号付费再问诊开方,是医界约定俗成的行规,老师的线上诊疗通常是开了方患者再付费。这个患者一定要吃完药后有效果才付诊费,老师也认可。

919日,患者发来患处小腿照片,反馈第二次处方还才喝了4付,患处皮肤已经不红了,只足踝处还有些红血丝。她对老师表达了感激之情,并把诊金也付了。

患者脉管炎基本已好,老师跟患者说脚踝处的红血丝是身体有血瘀,需再调理。

老师告诉我第一方用了阳和汤,有效但脉管炎并未好。在第二方中加入川芎,当归,厚朴,效果就很明显。这是因为这三味药都是血分药,其中川芎是血中气药,可温血并推动血的运行,对寒凝血瘀的血脉疾病非常好;当归性温,既可补血又可活血。方中为何重用厚朴18克?老师说,《神农本草经》讲厚朴,主治血痹,死肌。这人足踝处瘀青,脉管炎处皮肤血红,是血痹。而脱疽之病,筋骨良肉无,亦正是“死肌”症候,故重用厚朴最宜。

老师在《宋永正医案:运动拉伤扭伤的治疗》一文中分享过他对厚朴的认识。他说:“我曾经将其功效简单理解为行气、燥湿、消积、平喘。王不留行散为何使用厚朴?我曾专门翻阅《神农本草经》,才知自己以前的理解过于肤浅。《神农本草经》载:厚朴,苦温,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去三虫。厚朴的用途非常宽泛,在伤科中被使用,是因为其有除血痹去死肌的功能。厚朴之味,若只知之其'苦’,不知其'辛’,则对厚朴的使用将大打折扣。”

老师在这个脉管炎中重用厚朴,再一次加深了我对厚朴的认识。声明:本公众号不推荐任何医生,所有调病方法、方子和观点仅供有缘者参考,如果调治过程中出现偏差,概不负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