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31010周测五名句默写和作文阅卷反馈

 老程杂记 2023-10-10 发布于安徽

【一】名句默写

不想说话,直接上图——

其中就有一个是我的学生。

写成悲惨世界,如何拯救自己?说说你的办法——

【二】作文

高三均分43,高复均分42.4。这是高三作文均分首次超过高复均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费孝通从中国农村实际出发,选择矛盾最直接、最集中的地区展开研究,他深入田野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挖掘出中国农村生活的真谛;屠呦呦从中国古代典籍中找到灵感,转换研究思路,最终取得突破: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当代青年人的必备素养,也是时代的生产力。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课堂讨论:
1.默写出作文评价的13个点。
2.你认为这篇作文应该怎么分析材料才能写出高分?

【附】还原审题过程

第一步:审材料

材料一共三句话:①费孝通从农村实际出发,获得第一手资料,发现真谛;②屠呦呦从古代典籍中找到灵感,转换研究思路,终得突破;③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当代青年必备素养,也是时代生产力。

材料三句话之间的关系是:前两句是实例,第三句是结论;前两句是分述,第三句是总结。【关系:多】

理解到这个层次,就不会跑题了,就知道一定要抓住“科学的思维方式”这个中心话题写,不会写成“思维决定成果”“实践出真知”“转换研究思路”“素养成就人生”“科学引领时代”“科学改变世界”之类的偏题文章。从立意看,基本上可以得三类文的分数,即39分~44分。

如果再往前进一步,三句话之间的关系还可以深度理解:①立足实际,获得第一手资料,是前提;②转换思路,能够突破是关键;③提升青年素养,推进时代进步,是目的。【关系:多+深】

理解到这个层次,就融入了使命担当,体现了大格局,算是达成了“德”高于“才”的育人目标。在立意上就可以判一类卷了。如果语言优美,有个性;结构再严谨,有逻辑力量,就容易得54分以上。

第二步:审指令

题目的指令就一句话:“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这个指令要求我们所有联想或思考必须是从“材料”三句话中引发出来,也就是是说,我们的任何联想或思考,都要与材料建立可视的、必然的、紧密的联系。因此,这篇文章从头到尾都不能脱离材料写作。【行文必联材料】

第三步:定立意。

分析到这个层次,立意已经确定了。这时候,我们需要用直接、紧凑、鲜明的语言把论点表达出来。比如这样立意:我辈青年,要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素养,并将之转化推动时代进步的力量。

第四步:拟标题。

提自身素养 助时代腾飞

第五步:列提纲。

1.写开头段。(80字以内)

开头不要绕弯子,不要卖关子,不要耍噱头,没有人愿意对你“千呼万唤”,也没有人愿意看你“犹抱琵琶半遮面”。改卷老师都想在第一时间把任务完成,尽快结束阅卷,所以,你要在标题和第一段上下狠功夫,让人对你“一见钟情”——三秒定终身。

请比较两篇文章的开头(以10分计):

【甲】有一位名人说过:“上帝在给你关上门的同时,也给你打开了一扇窗。”这告诉我们思维的转变是极其重要的,屠呦呦也是在经历多次实验后才选择打破固有思维,进入到中国古代典籍中寻找灵感,所以我们应当要转换思维,求得真知,要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

【乙】我辈青年,要追寻费孝通、屠呦呦两位巨人的足迹,以他们为榜样,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提升自身的素养,并将之转化推动时代进步的力量。

2.写主体层次。(主体论约700字)

⑴请写出你作文的层次——

⑵比较下面两个层次(也按10分计):

【甲】

其一,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打破固有思维。

其二,就是在思维转变后通过实践来验证。

其三,则是在实践得出真知后重复这一过程。

【乙】

层次一:科学思维的前提是尊重实际(材料第一句)

层次二:科学思维的意义在于求得突破(材料第二句)

层次三:科学思维的价值不仅在于提升个人素养,更在于造福时代和社会(材料第三句)

层次四:求得突破的办法,造福时代的手段(综合材料,照应层次二、三)

3.写结尾段。(60字以内)

结尾不宜长,三五句话,四五十字就可以了。但一定要达到三个目的:意思上回扣观点或突出主题,结构上首尾呼应(但不要重复),提醒阅卷老师你圆满完成了任务。

请比较下面两个结尾(也按10分计):

【甲】所以我们应该转换思维,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求得真知,在青春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乙】办法和手段已了然于胸。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实践,也像几位前辈一样,留下一些实绩性成果,惠及时代,造福子孙。

相关链接:

20230823作文教学:以2023全国乙卷优秀范文为例,指导学生评价自己的作文

20230805作文教学:2023新课标Ⅰ卷范文简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