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语:周有八士(18-11)

 经义工坊 2023-10-11 发布于重庆

本篇首章说“殷有三仁”,尾章说“周有八士”,都是非常难得的人才。如果能得而用之,国家繁荣昌盛指日可待。

周有八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䯄。
【注释】
八士:士,贤士。八位有名的士人。

适(kuò)、䯄(guā):人名。

【译文】
周朝八位贤士: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䯄。
“周有八士”,八士生平事迹无法考证。有人认为,周朝有位良母,生有四胎,均是双胞胎儿子,后来都成为有名的贤士。八人依长幼按伯、仲、叔、季排行,“伯达、伯适”“仲突、仲忽”“叔夜、叔夏”“季随,季䯄”,一家出八位贤士,足以说明周朝人才众多,也表明西周盛世,圣人为政以德,天下大治,贤才辈出。
《微子》篇首尾照应,恰好形成鲜明对比。“殷有三仁”而纣不用,商朝灭亡;“周有八士”,文王善用,周朝兴起,可见人才对国家兴衰起着决定性作用。
南怀瑾解读《素书·安礼章第六》“安在得人,危在失士”时说:“周用姜尚,汉任张良,此得人也。项羽黜范增,刘宋斩檀道济,此失士也。故得人则政通,政通则人和,所以来远者,富国家。国富而治,既治则教,礼乐行矣。此理国之大经也。”因此,治理国政、成就事业,都要重视贤才、重用贤才,天下有才者就会争相归附,齐心协力扶助,实现国家繁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