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汤液经法图讲记2》-4:怎样还原中药的五行属性和主导药味?

 风声之家 2023-10-12 发布于江苏

完成了背景铺垫,描述了方法学之后,本节课,我们就正式开始尝试还原中药的五行属性
还原所使用的依据,就是《中国药典》、中药学教材和历代本草关于中药性效的记载,以及历代医家对于中药性效功用的认识。具体来看,包括中药的四气、五味、归经、升降沉浮、功效、真实滋味、形状、颜色、生长特点、产地特点、医家解说、代表方剂等内容。
还原的方法,就是通过上述外在表现属性,来推演中药的五行本质。当然,我们要在所有这些外在表现属性中,寻找一个或两个主证,以此作为立论的依据。同时,寻找另外一些旁证,以此作为佐证的依据。
谁作为主证呢?
我们认为应该是功效。
一方面,功效体现了中药的应用价值,是中药内在本质的整体表达,也就是徐灵胎所说的“药之用”。另一方面,功效是经过千百年临床实践确认的内容,稳定性和可靠性比较好。再一方面,“汤液经法图”要想做到临床应用,必须不能脱离中药的临床功效。
所以,我们选择功效,作为一个中药五行属性立论的主证
而其他的与该中药相关的外在表现属性,无论是形色还是真实滋味,无论是医家解说还是代表方剂,都可以作为旁证。
图 中药的功效约等于内在本质
为了更好的帮助大家理解中药的五行属性,我们定义了一个新概念,叫做主导药味。
在谈及中药的药味时,一般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就是指的五味记载,准确的说,是《中国药典》和中药学教材上记载的中药的五味。第二个就是指的真实滋味,就是目前口尝这个中药的一些样品的主观感受。五味属性与真实滋味,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
无论上面二位是否一致,它们都不是中药的五行属性所指向的那个药味,都不能代表五行属性的内涵。
正因为这样,我们将中药五行属性所指向的那个药味,定义为主导药味。
例如,根据《中国药典》,中药大黄的五味记载是苦味,大黄的真实滋味是“味苦而微涩”。而大黄的主导药味,根据它作为“火中木”的属性,应该是咸味。
所以,五味记载和真实滋味是既往形成的对于中药药味的认识,而主导药味则是基于“汤液经法图”体系下的中药五行属性对于中药药味的认识。中药的主导药味与五行属性一定是一致的。
说主导药味,就是在说五行属性。
在后面分析具体的中药时,我们会把这个中药的五味记载、真实滋味和主导药味都列出来,以便于大家理解和对比。
好,接下来,我们就示范性地分析两个中药的五行属性。一个是在二十五味药精记载中的生姜,一个是不在二十五味药精记载中的栀子。
生姜是《辅行诀》二十五味药精收载的中药,它的五行属性是已知的,所以,生姜的解读方法是正序分析。反过来,栀子的五行属性是未知的,是需要我们推演的,所以,栀子的解读方法是倒序分析。
先来看生姜。

生姜(图源网络)
生姜的五行属性是“木中土”,主导药味是辛味。根据《中国药典》,生姜的五味记载是“辛”,生姜的真实滋味是“味辛辣”。由此可知,生姜的主导药味、五味记载和真实滋味之间,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那么,生姜的功效符合其辛味的主导药味吗?
生姜始载于《名医别录》,其中记载的功效是“主伤寒头痛鼻塞,咳逆上气”。根据《中国药典》,生姜的功能主治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鱼蟹中毒”。
其中,解表散寒对应辛味补肝升阳的作用,温中止呕对应辛味泻脾的作用,化痰止咳对应辛味散肺的作用。也就是说,生姜的功效近乎完美地对应着辛补肝、辛泻脾和辛散肺的辛味的全部三种直接作用。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辛味中药,也是一个较为单纯的辛味中药。辛味补肝,对应着温性,所以生姜的寒热属性是微温,是偏温性的中药。
根据《中华本草》的记载,阴虚内热及实热证禁服生姜。阴虚内热以肺虚为主,当以酸味补肺;实热证以心实为主,当以苦味泻心。生姜既然是典型的辛味药,自然不适用于以上两种病证。
所以,生姜的功效主治符合其主导药味为辛味的设定
我们把上述信息列一个表,即可得到对于生姜五行属性和性效特点的概要。

也许有朋友会说,金老师,“木中土”的“土”代表什么呢?关于这一点,按照我们以往的研究结论,这与生姜主要作用于脾胃的功效特点有关,类似主要作用靶位的意思。
当然,“木中土”还有一种可能性,就是说生姜的主导药味并不是单一药味,而是复合药味。因为按照《辅行诀》原文的记载,味辛皆属木,味甘皆属土,所以,“木中土”是复合了木味和土味的中药,也就是辛甘兼有的中药。
这种复合药味的情况,我们下节课重点讲。
再来看栀子。

栀子(图源网络)
栀子不在《辅行诀》二十五味药精之中,我们需要确定它的五行属性和主导药味。
根据《中国药典》,栀子的五味记载是“苦”,栀子的真实滋味是“味微酸而苦”。栀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其中对于栀子药味的记载就是苦味。不过,《医林纂要》记载的栀子药味是“苦、酸”。
那么,栀子的主导药味,是不是苦味呢?
主导药味是苦味,对应的五行属性是水,对应的四气属性就是寒性,而栀子恰好是一个苦寒中药。所以,从四气角度看,栀子的寒性符合其五行属水的判断。
从功效上看,栀子是一个常用的清热药。在《中国药典》中,栀子的功能主治为“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外用消肿止痛。用于热病心烦,湿热黄疸,淋证涩痛,血热吐衄,目赤肿痛,火毒疮疡;外治扭挫伤痛”。
根据“汤液经法图”理论,五行属水的苦味中药具有三方面的作用,补肾、泻心和燥脾。其中,心代表火,主神明,而泻心就是泻火。所以,栀子泻火、除烦、凉血的功效,栀子能够治疗心烦血热、目赤肿痛、火毒疮疡的功效,都是苦味泻心火的表现。栀子外用消肿止痛,其实也是通过泻心清热来缓解红肿热痛。
同时,苦味还能补肾,用于肾水虚证或肾水虚实夹杂证。《辅行诀》所载小补肾汤用于治疗“小便赤少”,其中就配伍有苦味药。所以,栀子能够治疗淋证涩痛,应该是其苦补肾水作用的表现。
除了泻心和补肾,苦味还能够燥脾,而太阴湿土,脾土应湿气,所以,苦味药还具有燥湿祛湿的作用。栀子能够治疗湿热黄疸,就是其苦味燥脾湿作用的体现。更准确地说,是苦味泻心火与苦味燥脾湿的联合作用体现。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多个角度的资料证明,栀子的主导药味应该是较为单纯的苦味,栀子的五行属性应该属水
如果再进一步讨论这个苦味药的主要作用靶位,就会发现,栀子这个药与心火的关系较为密切。
首先,心主血脉,心主神明,栀子不仅能够清热泻火,还能够凉血除烦,治疗血热吐衄和热病心烦,这是典型的入心治心。其次,栀子的颜色是棕红色或红黄色,而红色是代表心火的颜色。再次,栀子饮片呈现出卵圆形或椭圆形的形状,再加上纵脉纹,与“心”字的甲骨文特别像。最后,《伤寒论》著名的栀子豉汤,治疗的是“虚烦不得眠,心中懊侬”。
心字的甲骨文(图源网络)
所以,如果按照作用靶位来定义,那么,栀子的五行属性也可以描述为“水中火”,即一个主要作用于心火的苦味药。
好,我们把关于栀子五行属性和性效特点的信息也列一个表,如下。

好了,这就是生姜和栀子的五行属性和主导药味,它们属于比较简单的单一药味的情况。看懂了这两个药的内容,也就入门了还原中药五行属性的初级阶段。
下节课,我们重点讲一种更为复杂的高级类型,也就是五行互含和复合药味的情况。

收录于合集 #汤液经法图讲记2

 6

上一篇《汤液经法图讲记2》-3:中药的五行属性囊括了四气、五味、归经和升降浮沉的全部内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