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卖保险的银行员工,愿你做个善良的人

 昵称KyZDW72p 2023-10-12 发布于河南

嗨,大家好。我是卡卡。

很多人去银行办业务,都有过被推销保险的经历。恰好前几天我也经历过一次,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01

前几天,我接到了一个来自老家的电话,是我的一个远方亲戚,按辈分我应该叫她姨。但因为工作的原因,我们接触的并不多。简单的寒暄之后,这个姨就不太好意思地问我,听说你在银行上过班,有个事看你能不能帮上忙。

原来,前几天他们家卖了夏粮,总共一万块钱出头。于是她和她老公一块去镇上的某银行,准备把钱存起来。银行的人很热情,存完之后,还送了一床夏凉被和一个电风扇。这个亲戚高兴坏了,拿着礼品就回家了。

直到前几天,她和邻居唠嗑,说XX银行真好,自己存1万多,送那么多礼品的时候,邻居觉得不对劲,就让她把“存单”拿出来看看。一看,果然不是存款,而是被买成了保险。一听是保险,我这个亲戚坐不住了。赶忙跑去银行,想着把钱取回来。但是不巧的是,卖保险的工作人员当天休息,让第二天再过去。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两口子就在银行的大门口等着了。工作人员又是一番花言巧语,什么现在各家银行定期利率都在下调,有些国家都是负利率了。而这个产品保本保息,存个几年取出来,比定期利率高,还赠送人身保险等等。最后又给了一桶食用油,愣是把我亲戚劝回家了。

02

我这个姨回家之后,左思右想,还是不放心。甚至到了茶不思,饭不想,觉都睡不着的地步。所以就想起我来,想让我帮忙看看。当我看到他们拍的保单时,我就明白,又是一起“存单变保单的事。

而这个亲戚家里的情况,显然不太适合这类产品。她自己前些年外出务工出了车祸,在医院躺了一个多月,腿到现在还是瘸着的。家里还有个脑袋不太灵光的儿子,需要人一直在身边照料。早些年,为了给这个儿子看病,家里几乎到了砸锅卖铁的地步。

我看了一下保单生效的时间,次日就是犹豫期的最后一天。于是我和她说:姨,你明天拿着保单和礼品,找到银行,直接要求退保。不管他们说什么,都不要听,只说我现在就要退保就行了。

原本,事情到这,也该告一段落了。但如果不出意外,又该出意外了。第二天是节假日,银行关门。这个亲戚去了看银行没开门,又不好意思问我。在银行门口等了一会,就只能回家了。

03

在第三天,她再去退时,银行工作人员说,已经过了犹豫期,现在退只能拿回6000多。我一听这,就有点生气了,这都是什么事。于是我让这个亲戚把电话给那个银行的工作人员。我在电话里说,第一,我是同业,这些产品和销售套路我都懂,所以不用再和我说那些营销话术。第二,我要求调取当时的营销录像以及“双录“视频。查看是否存在误导销售,是否明确产品的性质以及对重要条款做了解释。第三,要求确认银行销售人员的身份,是否存在保险公司人员违规驻点。第四,要求确认这些礼品的性质,是否存在不正当手段销售产品的情况。最后我提了一个要求,全额退保。否则我会就以上几点向监管部门举报。

当然,中间又经历了各种波折,保险公司的人员也出面去和我这个亲戚沟通。因为我不在老家,没有办法参与。最终的结果是保险公司按照现金价值退保,那个银行工作人员自己补了2000块,我这个亲戚亏了2000多。

我对这个结果其实并不满意,因为我知道,这种情况是可以做到全额退保。但是我亲戚说,算了,这个银行工作人员也是一个镇上的,和她父母也认识,抬头不见低头见的,也不算是外人,就算了吧。

当事人都这样说了,我也就不好再说什么了。这个事也就算结束了。

04









这里我也先声明,我本人对保险产品没有任何偏见,也很认可保险产品带来的各类保障。我见过很多家庭,因为买了保险而免于家破人亡。我也卖过很多保险,不少人都和我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但是我对这种只站在自己角度,不考虑客户情况的销售方式非常不认同。

作为一名银行员工,我明白大家都会有销售指标,有考核任务,我也知道卖成一单保险行里会给不少绩效,甚至保险公司私下会给一些很诱人的返点。但作为一名金融服务者,更应该坚守的是将合适的产品卖给合适的客户的底线。那点绩效对你来说可能可有可无,但对一些人来说,可能是一年的积蓄。

在这里,我希望,有更多人的愿意接受保险带来的保障。

同时,也愿所有卖保险的银行员工,都是一个善良的人。

图片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