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影评&剧照|《死亡诗社》:诗歌与生命的意义

 大白传媒 2023-10-16 发布于广东

“I went to the woods

(我步入丛林,)

because I wanted to live deliberately,

(因为我希望生活得有意义。)

I wanted to live deep

(我希望活得深刻)

and suck out all the marrow of life,

(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

to put to rout all that was not life.

(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and not when I had come to die,

(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时)

discover that I had not lived.”

(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一部1989年的片子 电影的年代越看越往前了。

最开始知道这个电影,是在齐r的朋友圈,看杭二的黑夜念诗,然后她说很像死亡诗社,我非常感兴趣,最近有时间就看了。

先提一句,外文片,还是外语的看着舒服些,不太喜欢普通话版,我宁可逐句看弹幕,宁可只看英文不看中文自动生成,也不想看普通话版。

这个片子主打的是剧情,色彩、画面什么的算不上很特别,但故事很不错,结构脉络清晰,而且故事信息量也是很大,在两小时时长之内把这些诠释得很不错,而且同时也把情绪渲染到位了,为结尾做铺垫。

故事围绕基丁老师和他的班级展开。基丁是个独特有个性的老师,他让学生们叫他Captain,很酷。

授课的方式大胆且新颖。他叫学生们撕掉前言,一方面是表达他独立思考对学术垃圾的鄙夷,另一方面也是教导学生们敢于反抗权威,学会自己辨别。那场面也是一中宣泄,像中国红楼中的晴雯撕扇一样,非常富有感染力、表现力的画面。

然后是登上讲台,这段也是一个伏笔,但这段的动态画面本身就非常震撼了,体现了基丁独特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人设也更丰富了,在读书、学诗乃至人生之中,基丁教给他们很多超出课本之外的东西,他鼓励梦想,鼓励热爱,鼓励自由,鼓励自我,这是难能可贵的。

基丁这个人物还起了引出死亡诗社和推动情节发展作用,故事也就发生在死亡诗社的成员上。

查理的迷茫困境是对于Chris的爱。在社员的鼓励之下,他去告白,在发现Chris的男友之后他去道歉,他为Chris读诗,Chris捂着耳朵,查理一脸兴奋地回到朋友们身边,朋友问他是不是成功了,而他却表示自己真正开心的原因是他站在Chris面前讲明了自己的心意。这点非常戳我,其实这也是他对自己勇敢而热烈青春的最好告白。

第二个男孩子,他把几个女孩带去了山洞,用他们的口红在自己脸上涂鸦(这点其实很能体现他的个性,而且也让灰色昏暗之下的山洞多了一丝生命热血的气息)。他选择为女孩们也能到这所“地狱学校”上学做一份贡献,他以死亡诗人的名义发表诗歌来争取,又在大会上以“上帝的电话”这荒诞的一幕站出来,担下了一切。在社员面前依然是那副开朗热烈的样子。

托德连续两年生日收到一样的礼物,内心无比伤感,认为自己无人在意。尼尔放飞了他的桌子,也砸碎了在他心中的束缚,从此他也开始读诗。而这位尼尔却走向了悲剧。

尼尔的故事的一开始就有所提及,也是唯一一个涉及家庭的。父亲阻挠他对戏剧的参与,在骗过父亲即将出演的前夜,父亲发现了这个秘密。

他崩溃着找到了基丁,基丁温和地教他去沟通,他成功了。

尼尔站在舞台上时,有一段是他表演时望着台下的父亲。这里的处理是让演员直视镜头,仿佛是在看向画面之外的观众,又让你明白他看向父亲,目光热忱,冲击力强。

然而父亲仍不赞成,于是尼尔在那片茫茫雪际包围的温暖房间之中,放下那顶表演用的树冠,开枪自尽,成为了“死亡诗人”。

三个故事各自独立,但也密切相关,这三个勇敢的悲剧最终导向同一个结局。从一开始,基丁老师就教给他们生命的意义,于是青年们以热血去践行。

尼尔的死并没有带来什么好的结果,也许反思永远是在他们需要的层面,结果毫不意外,基丁被辞退,离开之前,学生们纷纷站上书桌喊他Captain,以示不舍和崇敬,他目光柔和。那双充满故事的眼睛含笑,影片结束。

或许影片没有结束。也许学校辞退了基丁假装无事发生可以掩盖表面,却不能再将学生们汹涌的心潮恢复如初,因为他们的灵魂早已变成鸟儿,啼鸣自己的生命诗篇。

这是浪漫主义者在现实面前的无奈,却没有失败,认为没有梦想比死亡更可怕的少年用生命证明自己的爱。这意味着,他脱离了众人涌动的社会洪流,在纷扰俗世中找到了自己的声音,以一种悲壮的方式。

基丁是个很有深度的老师,他热爱教学,他把诗歌融入到生活当中。情绪内敛,大多数时候都是温和的,微笑着。他的行为总是出其不意,给学生们带来惊喜,他引导一位学生即兴创作一首诗歌也体现了他教学的高明之处。这样的一位老师也哭了,在尼尔之死后。那种发自内心的悲伤,我想一方面是因为年轻生命的逝去,另一方面也是对教育的无力与悲哀。但他始终非常坚定,从未低头,守护这自己内心的教育净土,成为更多鸟儿自由翱翔之前的窠巢,伟大的老师。

不过我觉得小缺陷就是男生们长得太像了,名字是外文名也不太容易记清,太难分清谁是谁了,对影片的故事理解会有影响,唯一一个我眼里非常有辨识度的还不是主角。

叙事手法很好,整个是顺叙。影片大多数时间是无声的,展示了一些很悠闲惬意的风光,那是基丁教他们时的美好时光,无声中就已经倾诉许多。而有声音的时候呢往往是嘈杂吵闹的,比如宿舍,热闹的课堂,诗意回荡的山洞,更体现出青春的活力来。

死亡诗社开会的那段也非常有青春意味,一群人在黑夜中跑进山洞,提着灯挨个读诗,以他们自己的方式,诗歌充斥了美好的夜晚与青春。

这是他们对这所地狱学校的反抗,对死板的一切的反抗,对世界的爱,对生命中最热切的部分的爱与追求。

故事的画面也不错,色调统一,很简单舒适,为中心服务,偶尔出现的空镜头也能将情绪渲染的很好。最后站上桌子的一幕更是将情绪推到最高。

这部片子里有很复杂的东西在。基丁教他们书写人生之诗,用勇气去追寻所想所爱,让他们的灵魂觉醒。然而结局却是飞向自由的鸟儿的陨落。这是很现实的问题,现在也普遍存在,我们仍处于这样的困境之中,机械式学校,考试工厂,我们甚至很难遇见一位基丁,很难做出影片中那样在我们的社会中认为明显出格的举动,很难找到自己前行的方向。迷茫的青年们,又该用那份来之不易的勇气走向何方?

在那热烈的日子,灵魂飞过山巅,身前长路漫漫,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或许最后会成为基丁,在幸福又不甘的人生里再次反叛,人生的篇章永不单调乏味。

“我们生来平庸,但我们有选择的权力——

是成为一个浪漫的诗人,

还是成为一个平静的庸人。”

愿青年醒,愿青年成功。

end:

明天报到了

下次放假可能要很久之后了

今天写了几个最近看的书评和影评

没有打出来 以后可能偶尔也手写一些吧

非常喜欢经典片子

这样的东西很容易让人产生共鸣

让人深思 去思考我们的社会和困境

和黑塞带个青年指引的感受一样

这部片子也给我这样的感受

找寻自己 让生命更有意义 不过我倒是很苦恼何时才能知行合一

谢谢阅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