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陈子昂这首诗极美,月隐高树,长河晓天,境界高远,方知“诗骨”之名无虚

 hjh2004 2023-10-16 发布于福建

图片

此刻,正是公元684年(武则天光宅元年)春,时年二十六岁的陈子昂离开家乡四川射洪,奔赴东都洛阳,准备向朝廷上书,求取功名,正是少年意气时。

临行前,友人设宴欢送他。席间,友人的一片真情触发了作者胸中的诗潮,锦绣文章,旋即写成这首离别之作——

《春夜别友人》

陈子昂

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

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

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

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

《春夜别友人》是陈子昂的代表作之一。陈子昂这首诗极美,月隐高树,长河晓天,方知“诗骨”之名无虚。

首联“银烛吐青烟,金樽对绮筵”,写筵席将尽,分手在即的撩人心绪和寂静状态。作者抓住这一时刻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意的起点,径直但却自然地进入感情的高潮,情怀颇为深挚。

“银烛吐青烟”,着一“吐”字,使人想见离人相对无言,怅然无绪,目光只是凝视着银烛的青烟出神的神情。“金樽对绮筵”,用一“对”字,其意是面对华筵,除却频举金樽“劝君更尽一杯酒”,再就是“相顾无言”了。此中境界,于沉静之中更见别意的深沉。

颔联“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琴瑟”,指朋友宴会之乐,源出《小雅·鹿鸣》“我有嘉宾,鼓瑟鼓琴”,从而引发对“二子乘舟”、“泛泛江水”的联想。“别路”承“离堂”而来,是说将要分别在迢迢千里的山川之间。这两句从室内转到户外,由“离堂”引出“别路”,从“琴瑟”引出“山川”,而且由眼前的“离堂”想到将来的“别路”,时空交织在一起。

颈联“明月隐高树,长河没晓天”,承上文写把臂送行,从室内转到户外的所见。上句写时光无情催人离别,难舍难分的心绪;下句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写法上虚实结合:上句实写,下句虚写。

在寂静的夜晚,朋友驾车离去,诗人久久地注视着那从云层中探出头的半轮明月,一直到它隐没在高树之后;在清冷的拂晓,诗人又久久地注视着那汹涌澎湃的黄河,一直到它淹没在破晓的曙光中。这里一个“隐”字,一个“没”字,表明时光催人离别,不为离人暂停须臾,难舍难分的心绪跃然纸上。

尾联两句“悠悠洛阳道,此会在何年”,写目送友人沿着这条悠悠无尽的洛阳古道踽踽而去,不由兴起不知何年何月再能相聚之感。末句着一“何”字,强调后会难期,流露了离人之间的隐隐哀愁。

全诗中作者感情由豪放转为伤感,把作者与友人分手以后的离情别绪和往日欢聚的回顾融为一体,表达出自己的感慨之情。离人之愁,被陈子昂刻画得入木三分,千古再难有佳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