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分不宜错过的事情

 体知学易 2023-10-17 发布于江苏
  “日光夜色两均长,天地万物共美好”
  秋分,是咱们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属于第16个节气,这一天,昼夜均分,也意味这三秋正好过了一半,阴阳在今天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
  等过了秋分,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天始燥,雷收声,燕飞走,夜渐长”,随着气温下降,阴气渐盛,阳气转衰。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黄帝内经》中 灵枢|本神篇 记载:“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老祖宗根据阴阳五行四季变化,讲究智者之养生应顺应自然规律,让人与自然和谐相通,调养五脏六腑,达到能量平衡统一,疾病自愈,强身健体的目的。

  秋分时节养生最重要的就是防寒润燥
1,早睡早起,及时增衣
  古人云:“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咱们现代人可能做不到戌时(晚上9点前)就寝,那就尽量不过亥时(晚上11点)入睡,卯时(早7点前)起床。
  充足良好的睡眠可以提升秋冬抵抗力,免疫力强了,就有了对抗风寒邪气的屏障。
  虽说老人常言秋冻春捂,但看补的繁体字【補】,就知道,寒暖燥湿平衡是补养身体最重要的一环,補是衣裳为先补,再是食物进补。
  秋分之后昼夜温差增大,顺应“阴津内蓄,阳气内收”的需要,早晚外出及时增加衣物,避免风邪寒气入体,对呼吸系统造成伤害。

2,饮食温润,适量运动
  秋天气燥,但秋分的“燥”不同于白露的“燥”,白露是温燥,秋分则是凉燥,更适合吃温润的食物,像秋梨、银耳百合莲子露尽量炖食温热的,山药、板栗、南瓜、红薯、芋头可以尽量多吃,花生、芝麻、核桃、杏仁等坚果类也可以在煮粥时多加一些
  五行生克中金克木,肺气旺则肝气衰,要平衡能量则需补肝气,酸主收涩益肝平气,日常茶饮就可以多增加酸味,比如柠檬干泡茶,乌梅酸汤,山楂陈皮汤等。
  推荐山楂煮雪梨苹果汤,可以加点冰糖橘子皮,当然把橘子皮换为陈皮最好。小孩子也可以多喝,开胃防积食,清肺热止咳喘,对于女性还有美容养颜功效。
  秋分后气温下降,户外活动可以适量增加,但是少做出汗量大的剧烈运动,秋分后人体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出汗过多会耗损阳气,反而降低免疫力。
  可以多散步、慢跑快走,爬山登高望远,采用动静结合的运动方法,不太愿意户外运动的,可以站桩、打坐,练练八段锦,打打太极,做练习腹式呼吸,顺时针绕肚脐按摩肚子(备注:腹泻时要逆时针按摩,可以有缓解症状)。


  除了以上两点,体知觉得如果身体湿气过重,或者本身八字喜用火土的,秋天也可以延续春夏补阳气的做法,晴朗天气多多晒太阳,特别是晒背,阳气入背可以温暖五脏六腑,疏通经络,身体的寒湿之气就会慢慢被赶走。

  三伏天很多人喜欢艾灸,讲究一个冬病夏治,那么秋分之后,不喜欢晒太阳补阳气,就可以适量艾灸补阳。特别是受凉之后,艾灸可以快速调动身体免疫系统防御外邪。

艾灸这三处效果比较显著
一、肚脐(神阙穴)
  腹部受凉的话,凉气会直达中焦,伤及脾胃。秋季本身也是肠胃病多发与复发季节,之前就肠胃不好的更要注意胃腹部保暖,以防引发胃痛或加重旧病。
  肚脐就是神阙穴,也称脐中穴,属于人体的任脉,是经络之总枢,精气之汇海。艾灸肚脐,能治疗寒湿疼痛、脾胃虚寒、沉寒痼疾。还对腹泻、虚脱、四肢浮肿、乏力有很好的疗效。

二、脚踝(三阴交)
  老人常言“百病从寒起,寒从脚下生”,脚部是人体经络的聚集地之一,有对应五脏六腑的反射区,与身体的各个器官相通,多泡脚,做做足部按摩也非常有好处的。
  脚部分布着60多个经络和穴位,三阳经止于脚,三阴经始于脚,三阴交穴正好在脚踝上,具体位置是脚内侧踝尖上3寸,它是是脾经、肾经、肝经的交会穴,属于养阴的要穴。
  对于女性的保养来说尤为重要。经常艾灸三阴交,对于子宫和卵巢的保养非常有利,可以延缓衰老,达到祛斑,祛痘,调理月经的作用(备注:经期和妊娠期忌艾灸)。


三、后颈(大椎穴)
  很多人有感觉,夏天空调房里感觉寒凉时,脖子上搭个围巾马上就感觉暖和了,这是因为后颈上有个重要穴位大椎穴,中医叫做诸阳之会,是阳脉之海,护住这里就可以保护阳气。
  大椎穴,具体位置是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艾灸大椎穴可以提高抵抗力、振奋人体阳气、抵御外邪。特别是风寒感冒流鼻涕、头痛咳嗽时,按摩大椎穴后艾灸就很快缓解功效。古人如果得了疟疾,也会用大椎穴辅助治疗,这个穴位对于调节全身阳气、扶正祛邪、解表退热、通阳截疟有非常重要左右,大家没事都可以多自己反手按按。
  易医不分家,日常注意养生,就是养财源,身体好了才不会破财,才能源源不断的生财养命,希望大家都有好身体,福寿康宁。
---------
学习易学在打基础的过程中,需要了解的基础知识繁多,是相对来说枯燥的一个时间段。不管是山医命相卜这五术中的哪一术,没有耐心、细心和恒心,没有量的积累,不会有质的变化,易学知识的累积,加上实践经验的沉淀,身心灵的感悟,才不会止于术。

最好的学习就是不断的输出,再反馈到学习输入的过程,形成一个正向的循环,希望能和易学爱好者们一起共同学习、探讨、成长。

|| 一起来学易呀,每天进步一点点,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知命修运,成为更好的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