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儿子名下唯一住房被卖,他爸快气疯了

 阿文日记diary 2023-10-18 发布于湖北

#1

早上接到老同事电话,说儿子将他们老两口送的婚房卖掉了!感觉他快气疯了!

那是他儿子名下唯一的住房,是房价才三千多时同事听了我的建议买下的,小三居,二环内,地铁口,房子质量和地段都很不错。也正因为这些优势,即使在房价普跌的当下,这套房依然卖了个好价钱。

买下后不久房价开始一波波上涨,正因为此,每次同事见到我都要提买房的事,感谢我当初的极力鼓动。

这下突然房子被卖了,他当然难以接受。

这个做法源于两代人的不同观念。

他儿子认定未来房子会不值钱,说现金为王,不如租房住,将卖房的钱存银行赚利息。关键是小夫妻俩想法一致。

事已至此,我当然不能火上浇油,于是劝同事息怒“既然买在孩子名下,那他就有处置权,何况儿子儿媳都觉得好,那就尊重他们的选择。”

想起一则新闻,父母以孩子名义买下一套房,为了游戏,孩子刚满18岁就将房子以低于市价三分之一的价格卖掉了,把父母气得够呛。

所以不建议父母早早把财产放孩子名下,等百年之后再给也不迟。

#2

近来经常有朋友问我可不可以买房?

目前我真不敢出主意。

我对房子并没有深入研究,以前只在自己或亲友有需要时关注一下,且都是买来自住或改善用房,所以做决定很快,有点像撞大运,至今未出错全凭运气好。

买完我就很少理会了,不炒房,并不太在意涨跌。

对当前的房市动荡我并不关心,反正也没打算买卖房。

若非要问我的看法,那,依然坚持刚需可以买。

我自己比较没有安全感,平生怕没房住,认为安居才能乐业,这是我的性格和经历使然。

一直忘不掉今年去苏州帮忙时出租屋的感觉,那还是人才公寓,但因住二楼,室内阴冷潮湿,厕所门口的墙天天掉粉,连客厅天花板都布满斑斑点点的霉迹……非常压抑。

外加飘窗上堆了东西,我像住在仓库里一样,总觉得特别闷,为此我还偷偷掉过两回眼泪我和女儿‖ 难得的母女独处时光(21)

我始终觉得租房住和住自己的房是两种感觉,是不能用房价涨跌来简单衡量的。

#3

上个月一位跟了我十三年的工人辞职了。

之所以辞职主要是为了孩子上学,同时也为了换去汉口一个房租更低的住所。

他们夫妻很勤快,这些年工作和收入都很稳定,两个孩子生在武汉、长在武汉,他家的生活已完全城市化。

他总说等供孩子们上完大学回老家,所以即使在三环附近房价才四千时、即使我极力推荐按揭买套小房,他也终究没能下决心。

这么多年过去了,如果当初买了的话,再还贷几年房子就属于他了。

虽说他家租住的房子一直都很破,但月租也要一两千,也就是说,并没能攒下多少钱。

这些年见证过房市的起起伏伏,见证了从人人只等福利房到每家给孩子备一套商品房,再到后来各种炒房团出现,再到家家户户掏空六个口袋也要买房……其实人都有点跟风。

看,十年前买房还是划算的。

身边固执的人,至今没买房,一直租房住,往回看,也并没觉得有多富。

#4

日子过得好不好是个综合概念,包含工作、教育、健康、养老、房产、积蓄等等因素,并不只是买对房或卖对房这么简单。

如今总听见人说现金为王。

但,现金真能为王吗?

我是见证过万元户时代的人,现金为不了王,房产为不了王,相对来说,知识和健康比较能保值增值。

我母亲生前常说“人这一辈子,钱财都是哄人过世的,一代又一代,谁也留不住。”

既然如此,那就不必过多纠结:

如果喜欢安居,那就量力而行给自己选套合适的房;如果觉得卖了租房住更自由,那就尽情享受随时可以拥有不同家庭风格的美妙

买房好还是租房好,见仁见智,自己觉得舒坦就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