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有“表内乘法”,有没有“表外乘法”?为什么要学乘法?——孩子们质疑水平越来越高了!(跨小教改札记第53篇)

 缪不可言行知录 2023-10-18 发布于江苏
【题记】
学校教改是全域、全要素、全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转变,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系统推进和整体谋划,而不仅是特色打造,或是某个方面的特色建设。
用理性的态度办感性的教育;用现实的追求办浪漫的教育;以当下的思考办未来的教育。
一、缘起
2023107日,国庆假期回来的第一天,去给孩子们上《表内乘法》的练习课。
背完乘法口诀之后,问孩子们:这个单元难不难?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不难!再问:又没有问题?同学们又是异口同声:没有问题!
看来同学们质疑问难的意识和能力不强啊!
于是,就说:你们没有问题,我可有问题呢?而且不止一个问题,大家想一想一起来探究一下呢?!
于是,有了本堂课中下半堂精彩的“质疑问难”环节。

二、教学精彩片断
既然孩子们不会提问,我就先起个头,以便“抛砖引玉”吧。
(一)“表内”是什么意思?
师: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一下目录,现在学的是第几单元?
生:第三单元,表内乘法(一)。
师:那我问你们,表内乘法(一)中的表内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说(一)?
(我一下子问了两个问题:“表内”、“(一)”。同学们开始议论纷纷,叽叽喳喳说这说那,接着同学们开始举手回答我提出的问题。)
生:老师,表内的表晴晴乘法口诀表啊。
师:是的,表内的表就是乘法口诀表。那么表内又是什么意思呢?
生:就是在乘法口诀表的表格以内。
师:还是没有解释清楚呢?
生:我知道了,就是我们现在的计算只能有乘法表内进行,不能超过乘法表。
生: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有没有表外乘法呢?
师:当然有了,这可是以后到了三年级才能学到的数学知识。
(二)为什么是表内乘法(一),而不是(二)?
师: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是表内乘法(一),而不是(二)。
生:这个问题,我能回答。因为在一年级的时候,老师就跟我们讨论过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当时(一)是不进位、不退位的加减法。(二)是进位和退位的加减法。
生;(另一个抢着说)我知道了,(一)学得比较简单的,(二)肯定是学得比较对一些的。
生:我看了一下书,(一)是学的一到六的乘法口诀,(二)是学的七到九的乘法口诀。
师:是的,同学们终于把这些问题搞得很清楚,这是很重要,这样我们就知道学习就像登台阶一样,要步步为营,一步一个脚印,这样学起来才会更好。
(三)为什么要学乘法?
师:昨天是我提问大家的,现在大家有没有问题提出来呢?
(这时,今年刚刚转来我校本班的王雨晨同学提出一个很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
生(王雨晨):老师,我想知道,我们为什么要学乘法?
生;我知道,乘法比较简单。
生:乘法比加法简单。
师:你们这样说,大家可能听不懂,谁能举个例子来说说。
生:跟相同加法有关系。
(同学们还是举不出例子来说明。于是我就举了个例子来帮助孩子们理解这个问题。)
师:我举的例子是这样的:我校现在有70个班,假如每班的人数都是一样的,都是45人,如果要算全校的学生人数,你们怎么算呢?
生:我知道用加法,45+45+45+……,就这样一起加下去,要回70次。
师:那就请大家一起来写写这个算式吧。
(我和同学们一起写着,一起写了十几个数字之后,就有同学不想写了……)
生:老师,算式太长了,我不想写了。
生:老师,我想用省略号来表示。
师:那么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表达这个算式呢?
(过了一会儿,终于在同学想到了,站起来说)
生;老师,我知道了,因为之前的加法,比如5+5+5+5,是可以写成乘法算式5×4=20。于是,我就想7045相加,只要写成70×45就行了。
师:你真厉害!大家为他鼓掌!!
师:现在大家知道为什么要学乘法了吗?
生:老师,我知道了,乘法在算相同加数的和时,可以变成乘法来算,这样比较简单。
师:也可以说比较简便。(板书:简便)

三、教后感悟
在二年级这堂“表内乘法”(一)的练习课中,我根据学情,没有用太多的时间去帮助他们练习与复习,而是讨论了更加上位一些的三个问题,即:“为什么是表内?”{为什么是(一)而不是(二)“和“为什么要学乘法?”。这三个问题看似简单,实则深入,它们直接涉及到孩子们对数学基础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他们对学习数学的意义的认识。
对于“为什么是表内?”这个问题,我意识到这是孩子们对记忆乘法口诀表感到困惑的表现。他们不理解为什么我们需要记住这些口诀,认为这是机械的、无意义的工作。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把乘法表数一数,算一算:一到六一共有21句。再通过引入了实际生活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到乘法口诀表的实用性。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们开始理解记忆乘法口诀的意义,认识到它不仅仅是一组数字,而是生活中解决问题的工具。
对于“为什么是表内乘法(一),而不是(二)”。这样我们就可以围绕着口诀一到六的口诀展开深度教学。这样,就可以既让孩子们熟练掌握1-6的乘法口诀,并能够运用这些口诀解决相关的乘法问题。通过反复的练习和巩固,孩子们逐渐掌握了这些基本的乘法口诀,更好地建立了初步的乘法概念,为“表内乘法(二)”的学习打下基础。
接下来是“为什么要学乘法?”这个问题。二年级的孩子们正处于从具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转变的过程中,而乘法的学习正是帮助他们建立抽象思维的重要一步。我通过组织各种活动,使抽象的乘法概念变得具体化,比如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让孩子们理解乘法的本质就是“求相同加数的和”。通过同学和老师展示的展示的关于乘法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可让孩子们更加认识到乘法的重要性,同时也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总的来说,这段教学让我深深体验到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们建立对学科的理解和热爱,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提问题的本领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将抽象的数学问题转化为生活中的实例,以及将无意义的学习转化为有意义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这也让我更加坚定地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持续探索和实践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建议
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提问题的本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以下是本人在教学中常用的一些方法和策略,以供老师们教学中参考
营造氛围,形成趋势:创造一个宽松、自由的环境,鼓励学生提问。对于学生的提问,老师应该给予积极的反馈,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提问是被重视的。
示范引导,典型引路:老师可以提供一些问题的样本,展示如何分析和解决它们。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如何提问,并模仿这种方式提出自己的问题。同时通过典型的学生来引发其他学生发问,对发问好的进行点评,激发他们提升提问水平。
观察思考,培养习惯:鼓励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事情,并思考他们看到和感觉到的东西。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培养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要引导和教育学生如何批判性地思考问题,如何分析信息并做出自己的判断。这可以帮助他们提出有意义和有力的问题。
改变方式,提供资源老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出问题。例如,使用项目式学习、探究式学习等教学方式,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机会来探索和发现问题。同时,要为学生提供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资源,如书籍、网站或实验室设备等。这些资源可以帮助学生探索他们感兴趣的主题,并从中产生问题。
鼓励合作,重视激励:鼓励学生与其他学生一起学习和提问。通过合作,学生可以互相学习,共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给予提出问题或解决问题的学生的激励措施,例如表扬、奖励积分等,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总之,培养低年级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提问题的本领需要老师教学态度上的耐心引导和教学策略灵活机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