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受寒的时节,到底该如何用姜来散寒暖身呢?

 为什么73 2023-10-19 发布于北京

亲爱的家长朋友,大家好。今天呢,我给大家来讲一讲生姜这味药。

生姜,在冬天用到会很多,过去人们经常讲“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是为什么呢?大家说不是冬天该吃姜吗?姜有散寒的作用啊。冬吃萝卜,主要是冬天天气冷,我们容易吃肉吃得多,而萝卜消肉食,所以,冬天如果孩子们肉吃多了,您给他多吃点萝卜,消肉食是没问题的。那么夏天呢,我们容易喝冷饮,容易伤到脾胃的阳气,夏天吃点姜能够矫正一下,不让脾胃受寒。所以,叫“冬吃萝卜,夏吃姜”。

实际上,在秋冬的时候,姜是特别好的温暖身体的食物。姜,在中医里边的有不同的做法,我不知道各位看没看过姜的生长。姜在地里长出来特别有意思,上面长的叶子跟竹叶差不多。实际你埋进去的是老姜,老姜后边长的新姜,挖出来我们可以吃。老姜一般是很珍贵的,因为老姜不多。老姜拿出来,我们可以做中药,给他烘干了,叫炮姜或者姜炭、干姜,都是老姜做的。我们一般吃的菜都是新姜。

那么姜都有哪些药用价值呢?不同的部位不一样。

1

姜的皮,过去中医会用来发汗,去皮肤中的水肿,叫皮水,水肿就在体表,姜皮对应人体的表。

2

里面的姜肉呢,榨出的姜汁除了发汗之外,它还能和中止呕,恶心呕吐的时候用点姜汁,缓解作用特别好。

3

我们现在一般都是把姜一片片切出来,姜皮、姜汁、姜肉都有了,它有发汗与和中止呕的双重作用,而一般我们只要它发汗的作用。

那么到底什么时候我们才发汗呢?主要是受寒的时候。

受寒的表现

寒风吹到我们身体了,小朋友如果受寒了,会出现风寒束缚体表的状态,此时,他会流清鼻涕,打喷嚏,手脚有点冰凉,脸色有点发白,一摸后脖颈没汗,有点发凉,说明受寒了。这时候记住,鼻涕一定是清的,不是黄的,鼻涕黄的是有热,清的是有寒,这是个诊断标准。这时候孩子的舌头不是红的,淡红色,有点发白,舌苔是白的,就没有那种鲜红的状态,说明是受寒了,这是感冒的第一阶段。

寒邪来到体表了,侵袭我们的身体了,怎么办呢?各种让身体温暖起来的方法都可以。比如说我们喝点热粥,煮点苏叶水喝一喝,或者泡泡脚,给小朋友电吹风吹吹后脖子大椎穴,做做艾灸,放热水袋在后背等等,让孩子温暖起来,气血循环开,你摸他额头和后脖颈,微微有点出汗了,就可以了,多披件衣服,很快身体气血运转,就把寒气给顶出去了。

生姜散寒用法

这其中我们经常用到生姜,可以把生姜切片,根据小孩子年龄大小切片,年龄小的切一片,年龄大一点切两三片,切片以后放点红糖,熬水。红糖有扶正的作用,补中,姜有发汗的作用,一边补中,一边发汗,这就叫红糖生姜汤。记住,不要熬时间太长了,一般开锅那么十多分钟就可以了,我们取轻清之气,给孩子喝一点,微微发汗了,就好了,不必再喝了。这时候最好再喝点粥,喝点温热的粥下去,那么孩子的寒邪解掉,身体就恢复过来了。

姜是随处可以遇到的,我是不大赞成吃生姜的,就是把姜切成丝,生着吃,我不大赞成的。因为生的姜,成分和煮熟以后是有点不一样的,生的姜的作用比较猛烈,我觉得一般用不到生姜,我们基本上用姜都是做菜,给加热了,对吧。我主张姜加热了吃,就没必要没事拿生的姜嘴里含着,然后给嚼了,用不着。一般我们熬点姜水喝,就可以了,这就是姜的用法。

那么有朋友说,晚上吃姜赛砒霜,这对不对?

我觉得不可一概而论。晚上,一般情况下,正常人您就不要没事总是吃姜。比如说,我泡一大杯姜糖,我临睡前咕咚咕咚喝下去,各位,您喝下去干嘛呢,姜让身体热起来,气血沸腾起来,您躺床上睡觉,这一夜里气血在里面运行,身体会很累的,这种情况对身体会有损耗。那么尽量在白天上午吃姜,温暖身体,让身体气血运转起来,晚上该休息休息了。

但是,有时候有急症,比如我就是晚上受寒了,我只要温暖过来身体就没事了,如果没处理,您受寒了,睡一晚觉,第二天一早起来就感冒了,那么机会就错失了了,很可惜。这时候您晚上喝点姜汤是没问题的,晚上吹风寒到了,回来来碗姜汤,是没问题的,不可一概论。这事不能教条了,不能说只要晚上一喝姜汤就赛砒霜,我觉得这就过分了,只是因情况而定,这是要给大家讲的道理。

今天呢,是跟大家分享了一点生姜的道理,以后我们会一点点把中药知识分享给大家,那么谢谢大家,我们下次再见。

往期回顾

《四招,改善秋冬季节忽然出现的鼻塞问题!》

《感冒咳嗽总断不了根,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

《介绍一下古人秋末冬初时,防寒预邪的小妙招!》

语音|罗大伦

编辑|浅梦

人划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