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评课|巧搭朗读支架 深化散文教学——以肖培东《紫藤萝瀑布》一课为例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10-20 发布于甘肃

编辑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不同学段都对学生的朗读能力培养提出了要求。对于文质兼美的散文,搭建科学有效的朗读支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实现深度学习。广东省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杨群老师研读了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的《紫藤萝瀑布》课例,学习名师搭建朗读支架开展初中散文阅读教学的方法。请看——

图片
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将朗读方面的要求置于各学段“阅读与鉴赏”板块的第一条;与此相对应,“学业质量”部分也对学生在各个学段的朗读能力提出了明确的评价标准。但在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教师存在认识误区,认为朗读是学生小学阶段已经掌握的能力,因此忽略了对初中学生朗读能力的进一步培养,不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强化对课文的理解。对于初中散文教学而言,搭建科学、有效的朗读支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实现深度学习。语文特级教师肖培东擅于在散文教学中使用朗读支架,本文以其《紫藤萝瀑布》教学为例进行分析。
图片
《紫藤萝瀑布》是一篇托物言志散文,被选入统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作者宗璞用简约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我”在庭院中偶遇一棵盛开的紫藤萝的情景,“我”驻足赏花、回忆往事,生发出乐观积极的人生感悟。肖培东老师结合文章体式和文本特质,以读代讲、以读代析、以读代悟,搭建自读、评读、范读等朗读支架,并进行朗读技巧指导,帮助学生体味文本精准的言语表达,感知作者的独特人生经验。
图片
自读支架:整体感知内容
自读是指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进行朗读。《紫藤萝瀑布》是一篇语言优美的散文,教师教学用书给出了明确的教学指导:“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一种发现者的心态逐步深入。加强诵读、默读,提高学生阅读的自我感受……”因此,肖培东老师一上课就说:“究竟是怎样的紫藤萝花,引发作者内心深处无限感慨?这篇散文不长,非常适合诵读,我们一段段接着读,用心地读完这篇课文。”他带着学生一段一段地读课文,重视学生的初读感受,让他们通过动情的阅读进入文本情境。
当课文中的语句具有多重意蕴时,肖老师也通过自读支架推进散文教学。例如,“过了这么多年,藤萝又开花了,而且开得这样盛,这样密,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这句话中的关键词语很多,不同学生有不同的理解。对此,肖老师并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自由朗读,通过对“这么多”“又”“不断地流着”等关键词语的处理,体会句子所传达的情感。
图片
图片
评读支架:品析优美语言
评读指在学生朗读之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当的评价,帮助学生提升朗读水平,增进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感受作者遣词造句的魅力。搭建评读支架,并不是简单地进行好或不好的定性评价,而应给出具体依据,使学生明确改进的方向,评价主体也应多元化。
《紫藤萝瀑布》语言清新淡雅、描写细腻生动,作者运用多种表达技巧展现了紫藤萝花的繁盛与生机勃勃。肖培东老师在教学时,采用评读的方式让学生“悟其言”,探究文本语言之美。这节课的评读主要体现为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等形式,通过“学生朗读—师/生评价—学生再读”等环节展开,评读的对象包括重音、语速、语调、节奏等。例如:
图片
(读):“有的就是这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读得比较平淡)
:你觉得自己读得怎么样?
:缺乏感情。
:你觉得,从你刚才读的这段话里边,我们该读出花的什么特点呢?四个字!
:活泼热闹。
:对,紫藤萝花的活泼与热闹。我们要是随意地读这些写花的词,紫藤萝花就不活泼、不热闹了。你第一句话就读得太压抑了。再读读。
(生再读,有进步)
:还有谁能把这个“活泼热闹”读出来?
(一女生举手,读得很有感情)
:大家听出来没有,这个女同学着重读了什么词?
(齐答):动词!
:都有哪些动词?挨着、接着、推着、挤着……要想把紫藤萝的活泼热闹表现出来,一定要读好这些动词……
第一个学生读描写紫藤萝盛开景象的句子时,语调平淡,缺乏感染力。肖老师虽然发现了问题所在,但没有马上指出,而是让学生自我评价,为其提供反思的机会。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后,肖老师进行具体评价,并教给学生正确的朗读策略。学生经过点拨,再次朗读,有明显进步。接着,肖老师找了另一个学生朗读这句话,并采用生生互评的方式,让其他同学说说哪里读得好、为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关注重读动词对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在反复朗读品析的过程中,学生对紫藤萝的动态美和生命力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对文本的语言美也有了进一步感受。
图片
范读支架:助力文本理解
范读支架是范例支架在朗读教学中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常用教学支架,范例支架是指教师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或者任务,通过一个典型的、具有指导意义的范例,将学习要求、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清晰呈现出来,使学生获得明确的方法指引和思考方向,并进行知识的迁移应用,解决同类问题。朗读教学中的范读支架,具体体现为教师对文本语段进行示范性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使用范读支架时,教师要注意选择具有典型性的句子进行范读,并在朗读过程中关注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比如,对《紫藤萝瀑布》的“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一句,学生朗读时缺乏对“推”“挤”等字的本义和语境义的关注,有的学生很快地读过去,有的学生在这里有停顿。对此,肖培东老师作示范朗读,为学生展示了“彼此/推~着/挤~着”和“彼此/推着挤着”两种不同读法,再让学生讨论哪种读法效果更好,并对学生充分思考之后的回答进行评价点拨,让学生由此明白可以通过不同的语速、语调来表达不同的情感状态。
图片
图片
比较支架:挖掘多元主题
散文是一种充满个人化色彩的文学表达形式,作者将自己的情思通过精准、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细读,通过字词句段的赏析来理解作者的情感。肖培东老师选择搭建比较支架,让学生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揣摩、体会,感受散文语言的精妙,进而挖掘文本的多元主题。
例如,在探究《紫藤萝瀑布》的主题时,肖老师先问学生:“作者宗璞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的执着追求,完全可以转化为紫藤萝花说出的一句话。哪一句话?”由此聚焦两次出现的“我在开花!”,让学生反复朗读,揣摩两句话处理方式的不同,理解作者的人生感悟和其通过文章传递的生命哲理。随后,肖老师再问:“你在读的时候会把重音落在哪个字上?”引导学生通过重音选择读出文章的多元主题:重读“开”字,突出花儿的奋力绽放,体现生命的顽强;重读“花”字,感悟作者理想的生命境界;重读“我”字,表达对个体生命的认可和尊重;重读“在”字,强调把握此刻、珍惜当下。在比较朗读中,课堂教学达到高潮,学生学会了不同的朗读方法,对生命有了多元、深刻的理解。
肖培东老师的《紫藤萝瀑布》课例提示一线教师,初中阶段也要重视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对于文质兼美的散文,教师要通过组织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为学生搭建不同的朗读支架,帮助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与文本、与作者对话,感受文本的语言魅力和作者的个性情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