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克绍讲伤寒二:太阳病证治10治疗后的变证(六)痞

 新用户4734sEsz 2023-10-20 发布于黑龙江

痞,是病人自觉心下满闷,痞塞不通的一种症状。从症状上划分,有气痞和痞硬两种。按之心下软者为气痞,按之较硬的为痞硬。

1、气痞

脉浮而紧,而复[1]下之,紧反入里,则作痞。按之自濡①,但气痞耳(151)。

【校勘】

[1]复:《玉函经》作“反”。

【注释】

①濡:同软。

【提要】

气痞的成因和特点。

【语释】

“脉浮而紧”,浮主表,紧主寒,这是外感寒邪,正气抗邪于外的表现,应当用辛温之剂发汗,使邪从表解。如果不用汗法而采用下法,正气挫伤,就会由表入里,变成痞证。“紧反入里”,包含着病变部位由表入里的意思。“但气痞耳”,是患者虽觉心下痞塞满闷,但按之不硬。这是正气受下药挫伤后的一种抗拒形式,它和太阳病下之后的“其气上冲”,颇有相似之处,不过这种冲逆的力量极轻,仅使气血郁聚心下罢了。

心下痞,按之濡,其脉关上浮者,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154)。

【提要】

气痞的脉证和治法。

【语释】

气痞证,心下虽然觉得痞塞满闷,但按之一如常人,并不发硬。其脉象是关上脉浮。因为浮主热,关脉主脾胃,无形之热陷于胃脘,郁聚心下,故见此脉象。治当泻热消痞,与以大黄黄连泻心汤。

【按语】

气痞的关上脉浮,从病理上说,是邪热陷于心下的脉象。若从来路说,是末下之前浮紧的变脉。因为“紧反入里”,故脉但浮不紧。但要注意,气痞之脉浮,不但部位限于关上,而且之所谓浮,也是对比其他部位之脉沉说的,这和下后成结胸之寸脉浮一样,已不能象未下之前那样触手即得。由于关之脉浮,是气血未能适应骤下这一突变的残留脉象,这就说明:凡伤寒过程中出现气痞,都是误下所促成。

大黄黄连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上二味,以麻沸汤①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分温再服。

【校勘】

《千金翼》注:此方有黄芩。《金匮·惊悸吐衄篇》泻心汤,为大黄二两,黄连黄芩各一两。

【注释】

①麻沸汤:即沸水。汤极热时,其沸泡如麻,故云麻沸汤。

【方解】

大黄泻荣分之热,黄连泻气分之热,二药消痞之功,也就是泻热的结果。尤妙在渍而不煎,取其气,不取其味,有轻扬清淡,消痞而不致泻的优点。

心下痞,而复恶寒汗出者,附子泻心汤主之(155)。

【提要】

气痞兼表阳虚的证治。

【语释】

本条的心下痞,也就是前条的气痞,但本条多了一个恶寒汗出的症状,这是表阳虚的表现。所以在消痞的同时,又加入助阳固表的附子。

附子泻心汤方:

大黄二两  黄连一两  黄芩一两  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别煮取汁)

上四味,切三味,以麻沸汤二升渍之,须臾绞去滓,内附子汁,分温再服。

【方解】

本方即大黄黄连泻心汤加附子,再加黄芩。大黄黄连消痞,附子固表阳。表阳之所以虚,也由于阳郁阳结于里较重,故又加入黄芩以助大黄黄连消痞。本方除用麻沸汤渍三黄外,附子又别煮取汁,这样,药虽合用,却寒热异气,生熟异性,就能各奏其功,并行不悖了。

伤寒大下后,复发汗,心下痞,恶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痞,当先解表,表解乃可攻痞①。解表宜桂枝汤,攻痞宜大黄黄连泻心汤(164)。

【注释】

①攻痞:此处的攻,即治疗的意思。

【提要】

气痞兼表未解的证治。

【语释】

气痞既然都是由于表未解误下所促成,所以出现气痞之后,很可能还有表证残留。这样就应当根据先汗后下的原则,先解表,后攻痞。解表,依太阳病下后欲解外例,与以桂枝汤;攻痞,与以大黄黄连泻心汤。

【按语】

前条痞兼表阳虚的,有恶寒症状,应与附子泻心汤。本条表未解,也有恶寒证,却与桂枝汤解表,二者必须鉴别清楚。凡只恶寒而不发热,或兼见汗出的,是表阳虚;恶寒的同时兼有发热,即使是微热也罢,不论有汗无汗,都是表未解。

太阳病,寸缓关浮尺弱,其人发热汗出复恶寒,不呕,但心下痞者,此以医下之也。如其不下者,病人不恶寒而渴者,此转属阳明也。小便数者,大便必硬,不更衣①十日,无所苦也。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以法救之。渴者宜五苓散(244)。

【注释】

①更衣:古人登厕,多托言更衣,故更衣为解大便的代词。

【提要】

气痞与转属阳明和蓄水的鉴别。

【语释】

本条共分三段:自首至“此以医下之也”为第一段,说明太阳病,误下致成气痞,又兼表未解。自“如其不下者”,至“但以法救之”为第二段,是转属阳明的辨证与治疗。最后一句自成一段,是蓄水之痞与阳明病的鉴别和治疗。

“发热、汗出、复恶寒”,这是太阳中风证。太阳中风的脉象应当是阳浮而阴弱,决不应当关脉独浮。现在关上脉浮,并且心下痞闷,可知是太阳病经过误下所促成的气痞。寸脉缓,尺脉弱,仍是太阳中风的脉象,发热、恶寒、汗出,也证明是表邪未解,不呕又排除了柴胡证,这就应当先用桂枝汤解表,后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痞。

第二段是排除了转属阳明。因为本证不是不恶寒而渴,不是小便数,大便硬,不是无所苦,所以不是转属阳明。

最后一句是说,心下痞也有由于蓄水致成的。蓄水之痞,也必兼渴,须与阳明之渴相鉴别。第二段曾提到阳明之渴,是“渴欲饮水,少少与之,但依法救之”,也就是说,少与饮水,令胃气和则愈。而蓄水证的心下痞,是其人渴而口燥烦,小便不利,饮水并不能解决问题,当以五苓散主之。

结语

气痞都是误下后所出现,发汗催吐俱不能形成气痞,更无自然演变者。它形成的机理,有似下后的正气上冲,这从关上脉浮也体现了这一点。不过上冲之力,极其微弱,仅使心下痞满壅闷而已。

气痞不是湿浊壅聚,所以按之不硬,也没吐利等症状。只须凉泻,以大黄黄连泻心汤主之。

气痞既然是下后所促成,所以往往有兼表未解者,仍宜先解表,后攻痞。如果阳郁于里,表阳反虚,证见恶寒汗出的,则非表不解,当用附子泻心汤扶阳兼泻痞。

2、痞硬

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虽此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149)。

【提要】

形成痞硬的病机与治法。

【语释】

伤寒五六日,发热的同时又逐渐出现呕,这是外邪已进入半表半里,迫近胃周围,属于柴胡汤的治疗范围。而以他药下之,是为逆治,可以出现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柴胡汤证仍在。这是邪未内陷,可仍与柴胡汤。但下后已使正气较前为虚,服柴胡汤后,托邪外出费力,会出现蒸蒸而振的战汗现象。一是外邪内陷,与痰水相结,形成硬满而痛的结胸证,当与大陷胸汤,已见前文。再一个可能是形成心下痞硬。心下痞硬与结胸不同,它不但不痛,而且也不是石硬,只是按之较硬。这是表热内陷,邪滞胃呆,湿邪壅聚的结果。它和结胸一样,正气已无向外的趋势,所以柴胡不中与之,应专于和胃消痞,以半夏泻心汤主之。

半夏泻心汤方:

半夏半升(洗)  黄芩  干姜  人参  甘草(炙)各三两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1]。

【校勘】

[1]“日三服”之下,原有“须大陷胸汤者,方用前第二法”十二字,今据《成本》删。

【方解】

本方即小柴胡汤去柴胡加黄连,以干姜易生姜而成。方中半夏干姜,辛能散结,黄芩黄连,苦能燥湿,并有参草大枣补益脾胃,助其健运,故能浊消结散,达到痊愈。

【按语】

本条虽然列举了三种不同的变证,但其重点是为了说明痞硬的成因和证治。“柴胡证仍在”和结胸证,只是作为陪衬,所以一提而过。

【临床应用】

据报道,本方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脘痛(包括胃肠溃疡病及急慢性胃炎)有良好效果,不但能消除症状,而且对于促进溃疡面的愈合亦有一定作用。其应用指征,除呕吐外,必见脉濡滑,苔黄腻等。根据这一特征,本方用于顽固性呕吐,失眠症等,亦有很好的疗效。

伤寒汗出,解之后,胃中不和,心下痞硬,干噫①食臭,胁下有水气②,腹中雷鸣③下利者,生姜泻心汤主之(157)。

【注释】

①干噫(aì音嗳)食臭:噫同嗳,嗳气带有伤食的气味叫干噫食臭。

②胁下有水气:胁下即两胁以下,指全腹部而言。

⑧腹中雷鸣:即肠鸣音亢进,是肠中有水气的缘故。

【提要】

痞硬兼干噫食臭的证治。

【语释】

本条的心下痞硬,与前条相同,只是兼有干嗳与下利两个症状。嗳气带有伤食的气味,这是胃中不和;肠鸣下利,是胁下有水气。因此,治疗时除消痞之外,还要和胃散水,故以生姜泻心汤主之。

本条的痞硬,形成于发汗之后,是胃气呆滞,不能运化,水谷停留,湿热壅聚所致。这说明凡能挫伤胃气的任何治法,都能致成痞硬,它不象气痞那样,只出现于误下以后。

生姜泻心汤方:

生姜四两(切)  甘草三两(炙)  人参三两  干姜一两  黄芩三两  半夏半升(洗)  黄连一两  大枣十二枚(擘)

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减干姜二两,加生姜四两而成。其消痞的作用与半夏泻心汤同,但加入生姜为君,散水和胃的力量更大。因已加入生姜,故略减干姜的分量,使寒热不致偏胜。

【临床应用】

据报道本方治疗产后腹泄疗效颇佳。

伤寒中风,医反下之,其人下利,日数十行,谷不化①,腹中雷鸣,心下痞硬而满,干呕心烦不得安。医见心下痞,谓病不尽,复下之,其痞益甚。此非结热,但以胃中虚,客气上逆②,故使硬也,甘草泻心汤主之(158)。

【注释】

①谷不化:腹泻过速,食物来不及消化。

②客气上逆:即胃虚气逆的意思。

【提要】

痞硬由于胃虚气逆,呕利频繁的证治。

【语释】

本条也是误下后所致成的痞硬。其腹中雷鸣和心下痞硬而满,都和半夏泻心汤证相同。所不同的是吐利过于频繁急迫,下利竟至日数十行,谷食未及消化,即行泻出。干呕也到了心烦不得安的程度。这样,如果给予半夏泻心汤,也会药一入口,即行泻出。所以必须于半夏泻心汤中加重甘草的用量,一以益胃,一以缓急,即甘草泻心汤主之。

本证的痞硬,是胃虚气逆所致,胃越虚,气就越逆,痞硬也越甚。这容易使人误认为实证,所以条文中特别提出“此非热结,但以胃中虚”,“复下之,其痞益甚”等 语,示人注意。

甘草泻心汤方:

甘草四两(炙)  黄芩三两  干姜三两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一两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

本方即半夏泻心汤将甘草用量再加重一两,使之处于君药地位,以补中缓急。药入胃之后,使急迫之势转为缓和,才能发挥消痞和胃的作用。

【按语】

《金匮要略·狐惑篇》、《千金》、《外台》、《总病论》、《医垒元戌》及本论林亿按语中,本方都有人参。因本证是胃虚所致,人参自不当去,应是传抄脱落。

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161)。

【提要】

痞硬兼噫气的证治。

【语释】

本条痞硬的特点是不兼吐利,却噫气不除。噫气不除,不仅说明噫气的症状连续不断,也表示心下痞硬并不因噫气而减轻。其心下痞硬的原因,是汗、吐、下后中气不健,以致痰饮结聚,胃气不能下降而成。故用镇逆降痰兼能和胃的旋复代赭汤主之。

本证的噫气和生姜泻心汤证的干噫,主要在有无食臭上作鉴别。

旋复代赭汤方:

旋复花三两  人参二两  生姜五两  代赭一两  甘草三两(炙)  半夏半升(洗)  大枣十二枚(擘)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方解】

旋复花消痰结,代赭石降逆气,佐以生姜半夏散结逐饮,人参甘草补正安中。使痰消气降,中气恢复,则痞硬自除。

【临床应用】

本方治疗胃病应用广泛,凡因胃气不和,出现痞满噫气,或呕吐等症者,均有较好效果。因此,常用于慢性胃炎,或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或幽门不完全性梗阻,胃神经官能症等之出现上述症状者。亦可试用治疗胃扩张症。

结语

痞硬是胃呆气滞,湿浊壅聚所形成的。所以不象气痞那样按之软,而是按之较硬。但不痛,这就可以很容易的与结胸相鉴别。

痞硬既然是胃呆气滞,所以凡能伤及胃气的一切治疗方法,都能促成,因此不但可以见于下后,也见于发汗,催吐等治法以后。

本组所列举的痞硬,除了旋复代赭汤证,是痰阻气逆,不兼吐利者外,其余半夏泻心汤证,生姜泻心汤证,甘草泻心汤证,都是湿浊塑聚而形成,就都能兼见呕吐和下利。只是各有特点:兼胃中不和干噫食臭的,用生姜泻心汤,吐利频繁的,用甘草泻心汤。药物虽有加减,但主药未变。

3、寒痞

伤寒服汤药,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泻心汤已,复以他药下之,利不止。医以理中与之,利益甚。理中者,理中焦,此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汤主之。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159)。

【提要】

寒痞与利在下焦的成因与治疗。

【语释】

“伤寒服汤药”,是指的泻下药。服药后出现下利不止,同时又心下痞硬,这分明是中阳被创,阴寒凝聚。若仿桂枝人参汤例,去桂枝,与以理中汤,温中祛寒,本可痞利皆愈。而医者却给于泻心汤,药不对证,故病仍不愈。此时仍认证不清,重又攻下,就更是大错,以致痞硬未消,下利更甚。这时又与以理中汤,理中汤是温中焦的,这对于中焦虚寒之痞,药证相应,所以服后痞硬消失。但利仍未止。这是因为本方用迟了一步。本方若用在第二次攻下以前,本当痞利皆愈。可是经过第二次攻下之后,就不仅仅中焦阳虚,而且也致使下焦滑脱不固。理中汤虽然能治中焦虚寒之利,却不能治下焦滑脱之利,所以痞硬虽愈,而利仍不止。下焦滑脱之利,当涩以固脱,与以赤石脂禹余粮汤。

最后一句,“复不止者,当利其小便”,是 说:下焦之利,大肠不固是一方面,但还要考虑是伤及三焦气化,泌别失职,水分不入膀胱。因此服赤石脂禹余粮汤后利仍不止者,就当以化气利小便之类的药物——如五苓散,使气化得行,水出前阴,下利才能痊愈。

【按语】

本条提示痞硬除上述湿浊壅聚者外,还有屡经攻下,中阳被伤,痞利并见的寒痞,并指出下利有属中焦和下焦的不同。记载详明,说理透妥,步步深入,是一张很好的病例分析。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

赤石脂一斤(碎)  太一禹余粮一斤(碎)

上二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三服。

【方解】

赤石脂、禹余粮不但性涩能固下焦,其味甘也无碍于中焦,是涩以固脱的要药,所以适用于滑泻不禁的患者。

4、坏痞

伤寒吐下后发汗,虚烦,脉甚微,八九日,心下痞硬,胁下痛,气上冲咽喉,眩冒①,经脉动惕者,久而成痿②(160)。

【注释】

①眩冒:眩晕、昏冒,头目不清爽的意思。

②痿:筋骨痿弱,行动不能自主。

【提要】

正气不运的坏证之痞及其预后。

【语释】

本条的痞硬并非吐下后即时出现,而是出现在吐、下、发汗的八九日之后。痞硬的形成虽晚,但其病机在汗后出现虚烦和脉甚微时就已露苗头。因为“脉甚微”的“甚”字,说明正气挫伤过重。其所以心烦,也是正虚不能运化精微所致。因为食气入胃,必须正气充足,才能淫气于筋,淫精于脉,外输皮毛,内营脏腑。现患者因吐下发汗而正气大虚,运化精微的功能几乎停止,这样,有用之精微就会停聚心下而成病态,所以最初是虚烦,八九日之后又积渐形成心下痞硬。精气不能上荣头目,就眩冒;不能营养筋脉,就筋脉动惕;心下痞硬阻塞,气机不降而上逆,就自觉有气上冲咽喉,胁下也觉痛。这已成为难治的坏病。既然精微失运,筋脉失养,就应当估计到日久有变成痿废的可能。

太阳病,医发汗,遂发热恶寒①。因复下之,心下痞,表里俱虚②,阴阳气并竭③。无阳则阴独④。复加烧针,因胸烦。面色青黄,肤润者,难治;今色微黄,手足温者,易愈(153)。

【注释】

①遂发热恶寒:即寒热更重。

②表里俱虚:既无可汗之表证,亦无可下之里证的意思。

③阴阳气并竭:即阴精阳气俱受摧残的意思。

④无阳则阴独:阴指阴精,阳指阳气。阴精的输布营养,全仗阳气的鼓舞运行,如果无阳,便成死阴。所以说无阳则阴独。

【提要】

正气不运致痞的病理机制及其预后。

【语释】

太阳病用发汗法,本来对证,不过由 于 汗 不 如法,如大汗淋漓等,致使正气亦伤,而邪仍未去,所以寒热更重。救治之法,当根据脉证,或扶阳救表,或表里兼治。而反下之,即是逆治。下后出现心下痞,就是下后正气更伤,津液精微之类,凝聚不行所致。因为津液为阴类,必须阳气有权,才能散精四布。而本证曾大汗伤其表阳,下之又伤其里阳,表里之阳俱虚,以致阴无阳来运行,就停于心下,郁聚成痞,这就叫无阳则阴独。须知此证之痞,并非阴之有余,实际是阴阳之气俱不足,而阳之不足更占主要地位,故治疗当以扶正回阳为主。

本证经过两次治疗不当,已经变成虚证,若不知扶正而用烧针法救治,虽然不算大错,但虚不耐火,就会出现心烦。在这种情况下,须要作到两种估计,即轻者,仅脾色外现,面色微黄,手足尚温,较易治愈。其重者,脾肾两伤,就会出现黄中带黑之青黄色,并肌肤失养而润动。这样手足亦必不能转温,即为难治。

【按语】

本条与上条的心下痞,都是阴精阳气处于衰竭状态的坏证。但前证是先下后汗,其痞于八九日以后才形成,其脉又极微,说明正气较难恢复,所以筋脉动惕者,久而成痿。而本证是先汗后下,下后其痞即时形成,脉搏又未至极微,正气恢复的希望较大,所以烧针后,如果手足转温,又面色微黄,皮肤不润动者,即为易愈。反之,烧针后,面色不是微黄,而是黄中带黑,转为青黄,又胸烦肤润者,则和前证一样,属于难治。肤润久而成痿,也不是不可能的。

又按:本条的胸烦,既然是由于已下之后复加烧针所致。故救治之法,可以考虑用治治疗火逆证的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5、水饮致痞

本以下之,故心下痞,与泻心汤,痞不解,其人渴而口燥烦[1],小便不利者,五苓散主之。一方云[2]:忍之一日乃愈(156)。

【校勘】

[1]烦:脉经无“烦”字。

[2]《成本》无“一方云”以下九字。

【提要】

蓄水致痞的证治。

【语释】

本条也是下后成痞。“与泻心汤,痞不解”,是假设之词,应作夹注来看待。

本证的痞虽然也是下后所促成,但不同于泻心诸证的是,其人渴而口燥烦,同时又小便不利。这是下后伤及三焦气化,以致心下停水,既不上输口舌,又不能下输膀胱所致。因此予先提示,与泻心汤必不解,主张以化气行水的五苓散主之。

关于“忍之一日乃愈”,有人认为是忍渴不饮,使外水不得续入,则内停之水,可以逐渐被吸收被排泄,痞亦必逐渐消失而自愈。但我们认为,此必症状极轻,才能这样。如已出现口燥烦,渴面难忍,小便不利者,不与通阳散水之剂,痞是不易自愈的。论中说五苓散主之,仅仅是举例,如果痞作为主证,水饮又局限于心下,则五苓散之外,如苓桂术甘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等,俱可选用。

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其人漐漐汗出,发作有时,头痛,心下痞硬满,引胁下痛,干呕短气,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十枣汤主之(152)。

【提要】

胁下停饮,牵引心下致痞的证治。

【语释】

本证是素有痰饮宿疾,由外感引起发作。起首几句,“太阳中风,下利呕逆,表解者,乃可攻之”,简单地、综合性地提示了外感与内饮合邪的主证及其治疗原则。下文“其人漐漐汗出”至“干呕、短气”等,才是水饮内停具体症状的补述。再与上文的“下利、呕逆”合看,水饮的症状就更为全面。“汗出不恶寒者,此表解里未和也”,是说明怎样才算是表邪已解。最后指出,“十枣汤主之”,这是补出上文“表解者乃可攻之”的方剂。

本文虽然已指出不恶寒者是表邪已解,但还有头痛,汗出等也常是表未解的症状,因此必须分析明确。伴有恶寒的头痛汗出,才是表未解。如果不恶寒而仍头痛,则是肝气挟水饮上冲。经常汗出才是表未解。若汗出发作有时,则是水饮结于胁下所致。因为胁下是半表半里,属于少阳,少阳主枢,可内可外。水饮向外,就漐漐汗出,向内汗即休止,这和少阳的往来寒热,发作有时的道理是相同的。

除此以外,本证还有一个不同于其他痞硬的特点,就是痞硬在心下,按之却痛在胁下。只这一点,就证明不是泻心汤证,而是胁下有水饮。故以十枣汤主之。

十枣汤方:

芫花(熬)  甘遂  大戟

上三味,等分,各别捣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内药末,强人服一钱匕,赢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方解】

三味皆辛苦性寒有毒之品,搜逐水饮,力猛效速。但性反甘草,故君以十枣,补脾保津,使水去而正不伤。

【按语】

胁下与胃相邻近,所以胁下有病变,往往能影响及胃,而形成痞硬。这一类的痞硬,实际是由于胃部拘急所形成的,所以不同于泻心、理中等以痞作为主证来治疗,而是作为兼证来看待的。

由胁下病变所致成的痞硬,除水饮结于胁下者外,也见于热结胁下,此属于大柴胡汤证,详见少阳篇中。

【临床应用】

本方为攻逐水饮的峻剂,据临床报道,治胸腔积液有较高疗效。亦有用于肝硬化、血吸虫病之腹水,及肾炎水肿等病者。

结语

以上几例也是心下痞硬,但不是湿浊壅聚,所以都不是泻心汤证。159条属于寒痞,治宜温中,156条是停饮之痞,治宜利水,都比较易治。160、153两条,都是正气已 虚,不能健运,属于难治的坏证。

此外,又有病在胁下,牵引心下致痞者,治其主证,痞硬自消。除本组胁下停饮的十枣汤证以外,还有大柴证的心下痞硬,也属于此类。

本文选自李克绍《伤寒论语释》,版权归相关权利人所有,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小编删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