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降低生产成本的七项活动

 PMC资源网 2023-10-23 发布于四川

前言



成本管理是指管理开发、生产及销售良好质量的产品和服务的过程时,又能致力于降低成本或维持在目标成本的水准上:生产成本的降低,是由管理阶层所实施的各式各样的活动所衍生的成果。不幸的是许多管理人员仅想借用抄捷径方法来削减成本,典型的行动包含:解雇员工、组织重整以及向供应商压价。像这样的成本削减,必定会损害到质量的过程,以致造成质量的恶化。但是,现在顾客需求是持续地增加的:顾客要求更低的价格、更好的质量、及时的交货。如果简单地以成本削减方式来降低价格,以回应顾客的需求,就会发现质量和准时交货也保证不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必须同时实施下列七项活动:


一、改进质量


改进质量,事实上会带动成本降低:这里是指管理人员及员工的工作过程的质量。过程的质量,包含了开发、制造及销售产品或服务的工作质量。在生产现场,这一名词特指产品或服务的制造及送达的方法。它主要是指在现场的资源管理,更具体地说,是指管理人员(工人的活动)、机器、材料、方法及测量,总称为5M。

改进了工作过程的质量,其结果会使错误更少,不合格更少以及维修少,缩短交货期时间以及减少资源耗用,因而降低了营运总成本。




二、提高生产力以降低成本


当以较少的(资源)“投入”,生产出相同的(产品)“产出”,或以相同的“投入”,生产出较多的“产出”时,生产力就改进了。在此所称的“投入”是指如人力资源、设施和材料这些项目。“产出”是指如产品、服务、收益及附加价值这些项目。降低生产线上的人数,越少越好。这不仅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也减少了质量的问题,因为更少的人手,表示更少的人为错误的机会。管理阶层应当考虑借着改善活动,以抽出人力作为其他附加价值活动的人力资源的来源。当生产力提高的时候,成本就跟着下降了。




三、降低库存


库存占用空间,延长了生产交期,产生了搬运和储存的需求,而且吞食了流动资金。产品或半成品,放在厂房的地面或是仓库里,不会产生任何附加价值,相反增加了质量隐患,当市场改变或竞争对手导入新产品时,甚至会在一夜之间变成废品。




四、缩短生产线


在生产时,越长的生产线需要越多的作业员、越多的半成品以及越长的生产交货期。生产线上的人越多,发生错误的机会就越大。管理者应去设计更短的装配线,雇用少之又少的人员。经常不断地挑战自己,把工作做得比上次更好。




五、减少机器停机时间


机器停机会中断生产活动。因为机器不可靠,经常出故障,所以就以大批量生产来缓冲停机损失,导致过多的半成品、过多的库存及过多的修理工作,质量也受损害。所有的这些都增加了营运成本。其他方面也会造成类似的结果。电脑或通信系统的死机,会造成不当的延误,大幅增加了机器的作业成本。一位新员工,没有进行适当的训练,就分派到工作站去操作机器,其所造成作业上延误的后果,就相当于机器死机的损失成本。




六、减少空间


一般的制造业公司,使用了其所应需的4倍的空间、2倍的人力、10倍的交货期时间。现场改善一般通过消除输送带生产线或缩短生产线,把分离的工作站并入主体生产线来降低库存,减少搬运。所有的这些改善,减少了空间的需求。从现场改善所释放出来的空间,可作为增加新生产线或为未来扩充之用。




七、现场对总成本降低的作用


如果现场无法使其流程做得很短、有弹性、有效率,无法避免不合格品以及停机,那就没有指望降低物料和零件的库存,也没有指望变得有足够的弹性以符合今天的顾客对高质量、低成本和及时交货的严格需求。现场改善可以作为这三项范围的改进起始点。

改善应当从现场开始。换句话说,借着实施现场改善以及显现确定在现场的问题,可以确认出其他支援部门的缺点所在,诸如:研究和开发、设计、质量控制、工业工程、采购、业务及营销。现场改善有助于暴露出在源流管理阶层上的缺陷。现场是一面镜子,可以反映出公司管理制度的质量;也是一个窗口,使我们可以看到管理的真正实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