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曹贤斌 改进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英语思维品质

 昵称15221501 2023-10-23 发布于湖北

  发《基础教育参考》23年10月刊 

 改进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培养中学生英语思维品质

     湖北省恩施市小渡船中学     曹贤斌      邮编:445000

      摘 要:当人类进入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世界变成了一张瞬息万变的地图,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这就迫使新时代的学生不仅要学会学习,更需要学会创新。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有创新思维的人才,创新思维又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是创新力的核心。初中阶段,学生开始系统的进行英语学习,其中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难点。而在新课改背景下,对各门课程的教育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其中思维品质是一项重要的培养内容。

  关键词:初中学生    英语 阅读教学 创新思维    能力培养

    《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将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归纳为:语言能力、文化品格、思维品质、学习能力四个维度。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小学英语教育界的热点话题。阅读教学是初中英语最重要的教学,初中英语教师应重视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尤其是对其思维品质的培养,以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教学案例,浅谈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支撑下,如何创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阅读课中思维品质培养的现状

        语言体现思维,思维的发展需要经过语言的锻炼,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阅读的学习可以训练思维,学生能够借助语言获得文章中所表达的信息,整合信息形成结构化的认知。学生对英语阅读中所表达的观点和情感进行深层次的解读,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思维体系,促使学生发散思维,进行辩证性的思考。思维品质和语言能力是相辅相成的,语言的发展需要思维的支撑,思维的培养需要语言作为基础。
        但对于目前大部分英语课堂中,思维品质的培养却流于表面,英语阅读的学习仍然在于文字的翻译、语法的讲解,缺乏对文章中心主旨和表达的观点的深层次分析,英语阅读课堂中的思维要素过少,学生的思维品质没有环境的培养。部分的英语文章选取的没有连贯性和递进性,教师设置的问题停留在提取信息的层次,对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批判性以及逻辑性没有明显的教学效果。英语阅读的学习是培养学生预测、分析、判断、综合、质疑等能力的重要途经,但阅读文章答案的设置不合理,学生的潜力和能力都被限制了。

        二、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英语阅读课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

        1.鼓励学生自编对话,培养学生独创性思维品质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常常让学生对句子进行改写,如把主动句改成被动句,疑问句改为陈述句。教师可以让学生针对文本编对话,重新组织语言和信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学生所想出的问题都不一样,对话也不一样。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册How was your school trip?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阅读文本对话如:Did you see any cows? Yes,I did. I saw quite a lot. Did you ride a  horse? No,I didn’t.But I milked a cow.这两位同学讲的是他们在学校旅行中的故事,试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参加过学校旅行,在旅行中都看到了什么?可以小组合作或与同桌交流自编一段对话,讲述旅行的故事。

       2.设计联系紧密的问题链,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是思维品质的重要部分。受到学生日常生活的语言环境的影响,在学习一门新的语言的时候会感到有些困难,很多学生会将日常语言的惯性思维方式生搬硬套到英语学习中,从而导致学习效果不甚理想。而作为英语教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应当注重进行学生逻辑思维的引导,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链,一环扣一环不断围绕问题层层深入对学生进行追问,从而使学生逐渐熟悉英语语言思维,并在环环相扣的问题中学会进行上下文联系、逻辑推理等,使其思维的广度以及深度得到不断提升。而通过层层深入、逻辑连贯的问题链设计,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进行文本的深入理解,并使其逻辑思维能力得到相应的发展。
       3.设计应用性以及创造性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具有创造性思维是时代发展对人才的重要要求,而在中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思维还没有固化,有较大的可提升空间,因此教师一定要重视在初中阶段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应用性比较强、具有一定创造性的问题,让学生能够在自己的英语知识基础上充分展开想象,运用发散思维,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对问题进行思考,形成独特见解。而要想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要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挖掘,发现其中隐藏的创造性元素,并给学生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利用已经学过的英语知识、既有的生活经验、社会经验等,活跃思维,进行创新。例如初中英语冀教版八年级下册中讲到关于动物是我们的朋友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从中挖掘积极的元素,例如目前全球范围都提倡的保护动物。如学习Lesson 17 Save the Tigers设置这样的问题:What ways do you think people can help to save the tigers?这时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知识、经验、思维,展示了自己的独特想法:S1.I think we can plant more trees and build zoos or reserves to save the tigers.S2.The government should make laws to protect the tigers. etc.通过这种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被调动,并且更愿意参与到思考与讨论中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及英语语言组织能力、运用能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发展。
      4.鼓励学生学会质疑,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的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行培养。教学中,教师应当深入进行文本内容的挖掘,设计符合文本内容以及学生思维特点、知识基础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学会分析文本内容,并总结自己的观点、看法等。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阅读后提出问题,向作者的观点提出挑战、质疑,或是向教师以及同学展示自己对文本内容的新的认识、新的理解角度等。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层层追问的形式,使他们对文章有更加清晰正确的理解。例如对于文本中一些生活性的内容,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环境、思维方式、生活经历等各不相同,因此也会有不同的思想认识。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各抒己见,并鼓励学生学会思考、质疑,将自己的想法整理成英语表达出来。这个过程既可以巩固学生的英语水平,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培养思维品质。

       5.引导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僵化的思维中解放出来,对自我进行调节和判断。教师可以针对阅读文本中的某个观点或某个人物,让学生进行辩论。辩论的时候,要尽量从多角度看待问题,比如知识产生过程、背景等。这样不仅能锻炼学生的口语,还能使学生学会批判性的看待问题。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上册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对话Is that Sam? NO,that’s Tom.Sam has longer hair than Tom.然后可以以性格来自编对话,并以此延伸来教导同学们,性格无好坏之分,无论是安静的还是活泼的,每种性格都有可取的地方,如安静的人比较仔细,活泼的人不拘小节容易相处。这样同学们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角度看待,发展思维的批判性。

    总之,作为中学英语一线教师,平时要注重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不管是设计思维导图,还是设疑亦或是设计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以及借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启发学生思考,都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推理和探究的思维能力,进而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品质。笔者今后还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的探索和在中学英语课堂中践行培养学生思维品质。

        参考文献:
        [1]杜意妹:《基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中学英语阅读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18年第2期。
        [2]夏谷鸣:《英语学科教学与思维品质培养》,《英语学习》2017年第2期。

        [3]徐俪娜:《加强阅读教学,提升核心素养》,《小学教学设计》(英语)2017年12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